一、冬天吃羊肉对身体有什么利与弊?
羊肉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钙、铁、磷等多种营养物质,故患肺结核、咳嗽、气管炎、哮喘、贫血的老人在冬天多吃羊肉是大有益处的,故不少老年人视羊肉为冬令佳品。然而,羊肉好处虽多,但老年人食有讲究。
一是患慢性病如高血压、肾病,尤其是肝炎等肝脏病的老人应慎食。因羊肉甘温,民间称为“发食”,加上羊肉含有较高的蛋白质、脂肪等,上述患者食用后不能完全分解、吸收、排泄,可引起高血压和慢性肝病的复发和加重。而肾病患者摄入过量蛋白质,对肾脏的损害程度越严重,甚至会影响肾的正常生理功能,而肾乃人体的先天之本,对人体的生殖、生长、发育以及津液代谢等具有重要作用。
二是羊肉不宜生吃。吃涮羊肉是一种别有风味的享受,但若吃了半生不熟的涮羊肉,则可能引起旋毛虫病——旋毛虫幼虫在肠内发育为成虫,随即进行交配繁殖大量幼虫,然后在肌肉组织中发育成包囊,引起高烧及心、肝、肾的损害。老年人如吃涮羊肉应将羊肉切成薄片,在锅内涮时应离开筷子,夹生肉的筷子和盛生肉的盘子应与直接入口的筷子和盛调料的器皿严格分开,不要生熟混用。
三是少吃烤羊肉。炭火熏烤产生的煤焦油是很强的致癌物,并且极易附着在油脂食物上。目前已有科学家证实,老年人经常吃炭火熏烤的油脂性食物,消化道肿瘤发病率会明显增加,故老年人少吃烤羊肉为好。
四是不要同时喝浓茶。在吃羊肉后喝浓茶对身体害大于益。因为羊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茶叶含较多的鞣酸,如果吃完羊肉马上就喝浓茶,茶中的鞣酸就会和羊肉中的蛋白质结合形成鞣酸蛋白质,使肠的蠕动减弱,导致排便不畅,甚至发生便秘。
二、吃羊头有营养吗?
羊头肉营养分析:
1. 羊肉性温,冬季常吃羊肉,不仅可以增加人体热量,抵御寒冷,而且还能增加消化酶,保护胃壁,修复胃粘膜,帮助脾胃消化,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2. 羊肉营养丰富,对肺结核、气管炎、哮喘、贫血、产后气血两虚、腹部冷痛、体虚畏寒、营养不良、腰膝酸软、阳痿早泄以及一切虚寒病症均有很大裨益;具有补肾壮阳、补虚温中等作用,男士适合经常食用。
羊头肉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发热、牙痛、口舌生疮、咳吐黄痰等上火症状者;肝病、高血压、急性肠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及发热期间不宜食用。
羊头肉食疗作用:
味甘、性热,入脾、胃、肾、心经;
温补脾胃,用于治疗脾胃虚寒所致的反胃、身体瘦弱、畏寒等症;
温补肝肾,用于治疗肾阳虚所致的腰膝酸软冷痛、阳痿等症;
补血温经,用于产后血虚经寒所致的腹冷痛。
中国古代医学认为,羊肉是助元阳、补精血、疗肺虚、益劳损之佳品,是一种优良的温补强壮剂。
三、羊肉对人的好处?
一、羊肉的功效与作用:
(1)温补脾胃
用于治疗脾胃虚寒所致的反胃、身体瘦弱、畏寒等症。
(2)温补肝肾
用于治疗肾阳虚所致的腰膝酸软冷痛、阳痿等症。
3)补血温经
用于产后血虚经寒所致的腹冷痛。
(4)保护胃黏膜
羊肉可保护胃壁,增加消化酶的分泌,帮助消化。
中医认为,羊肉还有补肾壮阳的作用,适合男士经常食用。羊全身是宝。
羊肉是绝佳的食疗保健品,羊肉、羊血、羊骨、羊肝、羊奶、羊胆等等
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5)补肝明目
羊肉有益血、补肝、明目之功效,对治疗产后贫血、肺结核、夜盲、白内障、青光眼等症有很好的效果。羊奶与牛奶相比,富含更多脂肪和蛋白质,是肾病病人理想的食品之一,也是体虚者的天然补品。
二、羊肉的营养价值
(1)羊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其含量较猪肉牛肉高。
(2)羊肉与猪肉忽和牛肉比,钙、铁、维生素C含量更多。
(3)羊肉具有独特的膻味,主要是因为脂肪中含有石碳酸的成分,去掉脂肪之后,羊肉便不会再有膻味。
四、冬天多吃羊肉好吗!
冬天吃羊肉小心“过火”
随着冬至将近,市民们吃羊肉的热乎劲上来了,近段时间来蓉城大街小巷的各家羊肉餐馆生意逐渐火爆,各农贸市场羊肉的价格也扶摇直上,但冬天吃羊肉就真的一好百好吗?原来吃羊肉还真有一番讲究。
羊肉性温,比较适宜进补,不过吃太多羊肉不是很适宜。阴虚阳旺、感冒、高脂高血等人群都不宜进食羊肉。
羊肉中可能含有弓形虫幼虫。孕妇进食后,幼虫可通过胎盘传染婴儿,严重的将造成流产、死胎或影响脑发育而发生畸形。
羊肉属于甘温大热之物,过多食用会加重一些病的病情。另外,羊肉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大量摄入后,肝脏有病的人不能全部有效地完成氧化、分解、吸收等工作,导致病情加重。
涮羊肉要“汤劲”吃下,而过热的食物不利于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人的保养。
诸如便秘、发热、小便短黄以及自觉发热、口渴等症的人,也不宜吃涮羊肉。
同时,许多人在吃完羊肉后,都会喝不少羊肉汤,但过多喝汤不一定对身体有益。涮羊肉的汤经过高温反复煮沸,有的营养物质已经被破坏并形成了一些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另外,吃一次涮羊肉一般要1小时以上,很多食品在高温中长时间沸煮,彼此之间会产生一些化学反应,有研究证明,这些化学反应产生的物质对人体有害,并会导致一些疾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