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自学中医怎么考证?

一、想自学中医怎么考证?

1、通过全日制教育直接获得参加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机会;

2、接受过中医专业培训,具备高中或以上文化程度,在中医行业领域工作学习至少5年以上,拥有《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传统医学医术确有专长证书》及《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合格证书》等相关证书或合同的考友可以获得参加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机会;

3、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类高等学校远程教育的中医学专业学历教育,职业技术学院、非医药卫生类学校中未经评估的中医专业,在2002年10月31日前入学注册的非在职学生,毕业后取得学历并在医疗、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可以申请参加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二、中医基础知识入门自学?

自学中医可以直接从中医四小经典入手:《药性赋》《汤头歌诀》《医学三字经》《中医基础理论》,这些都是简单易学的中医基础知识。

三、想自学点东西,什么知识自学可以?

不太了解你的兴趣和爱好,所以不能很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建议。学习有几点需要把握好:

1、学习你感兴趣的而且有适当条件去实践的。自学需要动力,兴趣爱好是最好的学习动力。学习也需要一些条件,光看书本不实践,学到的会很肤浅。

2、学习贵在精而不在多,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在掌握一门专有技术后再去考虑知识面的问题,否则到头来什么都懂一点,什么都干不成。

3、书店的书很丰富,买书不如借书,有时间可以到书店去泡上一个周末,能学到不少东西。买书的时候切忌不要买自己都看不懂的书,否则这样的书看不了几页就放弃了,买书最好买自己能看懂一半以上的书。这个社会,计算机和外语已经是工作的基本工具了,如果你想提高,你必须掌握。除了这两个基本工具外,你应该再掌握一个专长,至于这个专长是什么,最好和你的兴趣爱好相关。

四、想自学中医,怎么开始呢?

自学中医,大致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先背《药性赋》,行军打战,粮食为先。各类中药就如同病症的粮食,你要知道粮食往哪送,更要知道什么样的粮食适合什么样的人才行;

2、通读《周易》,起初不求甚解,只需能分辨何谓之阴阳,何谓五行即可。不知阴阳,则无法分辨虚实、寒热、表里、沉浮之间存在的关系;不懂五行,便不知五脏之相生相克。

3、熟读《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该书大道自简,主要来源于清·黄元御的《四圣心源》,并结合当时的科学,加以发挥。该书由彭子益先生“用中医原有名词,以有原则、有系统、有证据的科学方法”编纂而成。此书曾任中医教材20馀年,先後修正三十馀次,惠及两千馀人,“能使人认识中医学本身真相,增加功效,缩短学程之本”。

4、熟背《伤寒杂病论》,首先在于张仲景发展并确立了中医六经辨证论治的基本法则。仲师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症状,根据病邪入侵经络、脏腑的深浅程度,患者体质的强弱,正气的盛衰,以及病势的进退缓急和有无宿疾(其它旧病)等情况,加以综合分析,寻找发病的规律,以便确定不同情况下的治疗原则。他创造性地把外感热性病的所有症状,归纳为六个证候群(即六个层次)和八个辨证纲领,以六经(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来分析归纳疾病在发展过程中的,演变和转归,以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来辨别疾病的属性、病位、邪正消长和病态表现。由于确立了分析病情、认识证候及临床治疗的法度,因此辨证论治不仅为诊疗一切外感热病提出了纲领性的法则,同时也给中医临床找出了诊疗的规律,成为指导后世医家临床实践的基本准绳。

5、通读《中医诊断学》、《中医方剂学》、《中药学》、《汤头歌诀》、《濒湖脉学》。

6、最重要的一步,要相信自己!当然,所有的自信都来源于以上5步,有了以上种种努力,剩下所需要的就是时间经验的积累了!

五、想自学中医知识,有哪些书籍建议初学者阅读?

      简单来说,想学中医知识,关键看的还是兴趣跟毅力。如果你只有兴趣没有毅力和坚持,那么我只能劝你还是放弃吧。中医历来都给人以神秘、神奇的体验和印象,尤其是医术精深的老中医,那种淡然与亲和,病人看一眼或许就对疾病的疗愈有了强大的信心,并不由自主的去亲和中医。

     但是要知道这些只是中医人外在的光鲜,当你真正去想了解中医,学习中医的时候,你就会发现站在你面前的中医是如此的伟岸巨大。想要成为中医,就必先要带着兴趣做好经历苦难的准备。

      因此个人建议,学中医先培养兴趣,可以读读《名老中医之路》,了解他们的成长历程,可以给自己多一些启发。学中医离不开经典,四大经典有:《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伤寒杂病论》,但是经典又不容易理解,所以建议先背四小经典:《医学三字经》、《药性赋》、《濒湖脉诀》、《汤头歌诀》,这些某宝上都有卖的,成套不贵。

同时建议学习研究最新版的中医学教材,先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然后再学《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学完这四本基础的中医课程之后,就可以再研修“内外妇儿”各科的专业级课程,到了这个阶段之后可以接触临床,并结合自己所学和研修经典来治疗一些简单疾病,从而慢慢积累临床经验和扎实理论基础。切记,学医绝对不能脱离临床,闭门造车!

六、想自学中医应该去哪学?

自学中医的路径很多,可以报考中医药大学的成人教育学院,先拿文凭。可以拜师学徒,跟师有资格的名老中医。可以到中医师承,专长类培训机构获得一技之长等。

七、我想自学中医,请问怎么入手?

你好,首先有中医爱好很好,其次不论是否是爱好还是要专业学,看的书的路子必须是完全正确的,否则入门就错,那下面就没法进行了,下面是我写的入门逐渐能读的书,你有兴趣就看下啊:  首先,如果一点基础也没有,那麻烦请看《思考中医》,这是李阳波先生和刘力红先生两代人的经验总结。可以说写的是中国的中医古文化,虽然有些偏激和义愤填膺,但书的质量绝对一流。其次呢,请你看《扶阳讲记》,这是四川的卢火神写的,他用现代的语言讲解了先天大道在医学上的应用,已经有些深度了,但这是给初学者一个很好的开头,不要一上来就走错了路。后天法门有很多,而大道则只有一个,把握先天大道,再来先后天贯穿,那就容易多了。  看完上面两本书,那么就可以看下面这几本分量更深入核心的书吧:  

1.刘止唐先生著:《医理大概约说》,这是道家的命门之所在,完全是神化一气而为之,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发人之未发。  

2.郑钦安三书:《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这是示人大道的经典。也是对刘止唐先生医理进一步的阐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3.黄元御著《黄元御全集》中医的根本在哪里,后天如何化生的,着落处在哪里?看完全集,自然明白此中道理,也许你就是中医未来的荷担如来。  

4.彭子益著《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上下册。这是示人大法的经典。  也是黄元御先生书籍的简化版本,并且加上了王孟英先生的温病大法的经验。  

5.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这是前贤的经验结晶,有独到的临床价值。特别是对肾阴稳固元阳的固脱作用写的非常的到位,发人之未发,为后世开无数方便法门。  

6.李可著《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这是继承上面书的精华而临床创新的大书!后未见来者!我在看第5遍了,还是觉的意犹未尽。  

7.徐灵胎著:《徐灵胎全集》 中医的全面神通可以到何地步,后天世界的卓识可以到底如何,我在看第4遍,只能说精彩,并且只有你真懂了先天大道,才能真懂徐灵胎先生的后天各法,否则免谈,一定入云雾中。  

8.王孟英著:《王孟英全集》 温病学派的大精华到底在哪里,温病学大家懂火神心法吗,请看此书,为那些滥用寒凉砍伐人阳气的现代温病家门敲警钟,也为那些偏激的火神派的一些过头的人提个醒:这才是真正温病大家的大法!  书如果看到这里,我相信朋友你至少不会走错路了,中医的大道能否被你入,就看你的悟性,灵性,天赋,喜好以及勤奋程度了。

八、想自学中医,应该从哪儿入手?

       自学中医要从读中医书籍手。可以先买一些现在中医药大学的教材,从最基础的学起,例如《中医基础理论》、《思考中医》等。有些底子了,然后就是拜师学艺,临床实践的经验是很重要的。

       《思考中医》,这是李阳波先生和刘力红先生两代人的经验总结。可以说写的是中国的中医古文化,虽然有些偏激和义愤填膺,但书的质量绝对一流。

       《中医基础理论》中的什么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刚开始你会觉得难以理解,但只要你花心思多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普通道理,是可以很快入门的,然后就要自学一下人体解剖学,搞清楚人体的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分得清桡侧、尺侧,找得到桡动脉在哪里,就可以开始练习把脉了。

        把《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药学》、《内科学》这五门中医学课程学完后,你就可以在中医老师的帮助下看病开方了,当然,你的第一个病人天经地义的就是你自己,切忌避开有毒性的中药,用药以平和的为主,一步步来。

        想实战的话,先就是针灸。之后学本草经。当你有了针灸的基础,有了药物的基础,这个时候你去看《黄帝内经》,你就会发觉到,《黄帝内经》为什么讲寒热,讲的是什么了。

       学中医最有效最捷径的办法就是跟个好中医边学习理论边跟着实践,不然你把书读的滚瓜烂熟也没有用的,中医在实践的基础上学习比较有兴趣比较好理解接受的,中医很抽象的,只有跟这个好中医边学理论边实践才会能很好的理解很容易接受抽象的知识的,这样的学习方法学习中医就不难的。

       中医是一门实践性、经验性很强的东西,书读透了,病还不一定看得好,一定要拜师学艺,这是学中医的捷径。学中医真的要悟性,这绝不是故弄玄虚。

九、想自学中医中药,难吗?

我的中医,完全就是靠自学的。摸爬滚打学医三十来年儿。如今靠《易演伤寒论》独树一帜,收徒中医博士后,海内外老中医,望诊网诊,舌像望诊独步中医朋友圈。总结。自学出身的郎中,走的是疗效口碑路子。没那些烂七八糟坑害自己,蒙骗领导的教科书考试考级琐碎事情。

十、怎样想自学中医开药方?

中医药方涉及很多的方面,比如正确的诊断,对中医病因病理的正确认识,以及对各种中药药性的理解和记忆等。在一般的医学院里面,至少有两年的中医基础才能够正确掌握方剂的使用。所以在个人的角度,我更推荐楼主先学习中医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的养生原则和健康规律,然后再慢慢学习中医开方知识。

涉及到的教材有:中医基础学,中医诊断学,方剂学等。涉及的参考书: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