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有哪些故事?

一、红楼梦有哪些故事?

《红楼梦》的故事有:

1、林黛玉

 别父进京都:

据说,这是一个刻在石头上的故事。石上记云,当日有两位神仙,他们偶然从大荒山无稽崖青埂蜂下经过,将女娲补天弃而未用的一块顽石携入红尘,历尽了人间的离合悲欢,炎凉世态。苏州阊门外十里街仁清巷葫芦庙旁住着一位乡宦甄士隐。

这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倒是神仙一流人品。年已半百,只有一个三岁爱女,名叫英莲。葫芦庙内寄居着一个靠卖字糊口的穷书生贾雨村。甄士隐见雨村因行囊路费一概全无,无法赴京赶考,于是慷慨相助。

次年,雨村金榜高中,衣锦荣归。雨村虽然官运亨通,未免有贪酷受贿之弊,不到一年,即被革职。后经举荐,在巡盐御史林如海家当了一名教师。林家只有一个女学生,名叫黛玉。这日,贾雨村得知都中恢复旧员的消息,连忙托林如海转向都中,央烦他的内兄贾政从中说情。

林如海的夫人贾敏,是威震京都,赫赫有名的贾府史老太君的女儿。她在扬州逝世,留下孤苦伶仃的女儿林黛玉,十分可怜。

外祖母把她接来身边。祖孙见面,悲喜交集。林黛玉常听母亲说,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别人耻笑了。

贾雨村随同黛玉一起到了贾府拜见了林如海的内兄贾政。经贾政的引荐,谋补了应天府之缺,即日上任去了。

2、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快到除夕了。京郊村妇刘姥姥因过不去年关,想了个由头,带着孙子板儿到荣府求周济。荣府贾母的孙媳王熙凤是宝玉之母王夫人的侄女,素来杀伐决断,颇有男儿气概,王夫人因此将掌管荣府家业的大权交给她。

此次刘姥姥托了人情才见了熙凤一面,得了二十两纹银,回家过年。王夫人去梨香院看望薛姨妈,姐妹促膝谈心十分亲热。

薛姨妈令管家周瑞家的给姐妹们送去宫里的新鲜花样儿。黛玉见先选给了别的姐妹,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来的也不给我。”说着,把花丢在匣子里。

宝玉赶忙打圆场。次日,熙凤应宁府妯娌之请,带宝玉前往赏梅、打牌。吃完晚饭方要告辞,只听马棚里焦大乘着酒兴发泄积压多年对宁府老爷、少爷的不满,一通浑骂。众小厮见他太撒野了,将他揪翻捆倒,用土和马粪满满填了他一嘴。

3、贾二舍偷娶尤二姨:

史太君、王夫人、贾珍

 等为老太妃的丧事,离京都已有一月,贾敬的丧事只好由贾珍妻尤氏独自料理,她便接了继母尤老娘和两个妹妹尤二姐、尤三姐来看守宁府。贾琏见尤二姐的容貌俊美,不顾国孝、家孝,瞒过父亲和王熙凤,在小花枝巷买房舍,偷娶了尤二姐为二房。

贾珍来到贾琏新房,尤二姐备酒款待。贾珍对尤三姐挨肩擦脸,百般轻薄。尤三姐愤然将贾珍,贾琏调笑一阵,使他们望而生畏,不敢妄动。

贾琏见三姐是朵扎手的玫瑰,便与尤二姐商量把尤三姐说与柳湘莲,并要来柳湘莲的鸳鸯剑送给尤三姐作为定礼。尤三姐喜出望外,每日抚剑,自觉终身有靠。

不想柳湘莲打听到尤三姐的底里,十分懊悔。他说:“宁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我不做这剩王八。”于是来索回定礼。此时,尤三姐心痛欲绝,拔剑一横,自刎而逝。湘莲见三姐如此刚烈,抚尸痛哭,随后削发出家。

4、酸凤姐大闹宁国府

王熙凤原本八面威风,不可一世,得知贾琏偷娶了尤二姐,气不打一处来。这一天,王熙凤逼打贾琏的随从供出实情后,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她亲自去花枝巷,假作倾心吐胆,将尤二姐诓进大观园同住,并回明了史太君。

表面她待尤二姐亲同骨肉,暗里设圈套作弄尤二姐,还派人调唆尤二姐的前未婚夫张华来要人,并往都察院告贾琏,趁势大闹宁国府。

此时尤二姐已有身孕,大夫用错了药,竟将已成形的男胎打了下来,血行不止,酿成大病。尤二姐经不起王熙凤的百般折磨,无可悬心,遂吞金而亡。贾琏悲痛欲绝,扬言要为尤二姐报仇。

5、大厦倾公府末路:

宝玉、宝钗

 婚后,宝钗虽克尽妇道,却不能使宝玉回心转意,他思念的是林妹妹。贾政初次出任粮道,以失察属员被参劾降调回京。

王夫人酒筵排开,强颜欢笑,为他接风。不久皇上降旨,命忠顺王爷和贾雨村前来查抄宁国府和荣国府。

在忠顺王爷主持下,锦衣军查抄了宁荣二府,抄出宫禁用物并史家的转移财物。荣府门大开,数百主仆被押解鱼贯而出,贾政、贾赦等人被革职查办。

刘姥姥闻知贾府被抄,四处打听凤姐下落,几经周折,才得与凤姐狱神庙相会。她听说凤姐的女儿巧姐被舅舅王仁卖到了瓜州,便下狠心,拼了一把老骨头,也要把巧姐找回来。凤姐洒泪跪拜。关在男牢里的宝玉扶着木栅栏向刘姥姥拜别。

二、红楼梦有哪些好词?

红楼梦好词:风尘碌碌 无可如何 锦衣纨裤

  饫甘餍肥 一技无成 茅椽蓬牖

  瓦灶绳床 晨夕风露 阶柳庭花

  了然不惑 自怨自叹 高谈快论

  荣华富贵 利物济人 美中不足

  好事多魔 乐极悲生 人非物换

  静极思动 无中生有 安身乐业

  离合悲欢 青天白日 青红皂白

  炎凉世态 不可胜数 自相矛盾

  不近人情 消愁破闷 追踪蹑迹

  好货寻愁 谋虚逐妄 胡牵乱扯

  忽离忽遇 指奸责佞 贬恶诛邪

  伤时骂世 父慈子孝 称功颂德

  从头至尾 酌酒吟诗 偷香窃玉

  洗耳谛听 粉妆玉琢 惯养娇生

  敝巾旧服 腰圆背厚 面阔口方

  剑眉星眼

三、红楼梦有哪些情节?

《红楼梦》中比较有名的主要情节:

1、“宝黛初会”: 林黛玉别父进京都,初次见到贾宝玉,先是听见丫环笑道“宝玉来了”,之后宝玉近来,林黛玉觉得“好像在哪里见过,何以眼熟至此?”,宝玉先去见了他妈,有换了衣服,贾母叫他来见过“远客”,宝玉也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又问黛玉读过什么书,名字是什么,有玉没有?听得黛玉说没有玉,便一时气恼,把玉摔在地上,引得大家慌乱不已。 

2、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刘姥姥带着孙子板儿进荣国府想讨些钱,先找到以前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经她引见,见到了王熙凤,得了二十两银子,欢天喜地的回去了。

3、凤姐弄权铁槛寺:因秦可卿葬礼,凤姐和贾宝玉在铁槛寺歇息,老尼乘机求凤姐运用贾家权势帮长安府李衙内强娶张金哥。王熙凤要他出了三千两银子,后叫家丁来旺儿假托贾琏名义,修书一封,把此事办了。

4、元妃省亲:贾元春才选凤藻宫,可以回家省亲。贾家花了大把银子盖了省亲别院,待元妃省亲,元妃见了亲人,游了园子,题了匾额,又命宝玉和众姐妹做了诗,黛玉帮贾宝玉作了一首,得到元妃赞赏。

5、共读西厢:众人接元妃命搬进大观园(也就是省亲别院)居住,贾宝玉在沁芳闸看西厢,黛玉葬花经过,宝玉深知黛玉为人,与黛玉共读西厢,黛玉越看越爱,看完后还默默记诵。宝玉用西厢中词句形容黛玉,引起黛玉生气,后又和好,两人一起葬了花。

6、黛玉葬花:芒种时节,大观园中众姐妹祭花神,黛玉想起之前那天晚上去看宝玉时,晴雯没开门,一时感怀身世,于是有了千古传世的葬花之举,宝玉寻找黛玉,听到了《葬花吟》,一时痴了。我个人非常喜欢这一情节,实在是美。

7、宝玉挨打:忠顺王府遣人来见贾政说宝玉私藏了忠顺王爷的戏子蒋玉涵,引得贾政大怒,又赶上贾环向贾政告状说宝玉逼死了王夫人的丫环金钏,贾政气急,于是打了宝玉。

8、建海棠诗社:贾政出远门,探春起了兴要建诗社,赶上贾芸送了两盆海棠花来,于是取名“海棠社”,各人都取一个别号,李纨主持,拈了“盆,魂,痕,昏”四字,门字韵,一炷香时间。众人对宝钗黛玉的诗谁更好难以决断,宝玉排末。

9、众人笑态:刘姥姥二进大观园,见到了贾母等一干大观园众人。也有了一个很著名的笑态情景: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掌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独凤姐鸳鸯二人掌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10、香菱学诗:薛蟠被柳湘莲打了后远游做生意,香菱搬进大观园与宝钗同住,宝钗不肯教她作诗,她便求了黛玉。黛玉拿了一些自己勾划过的好的诗集给她看,给她讲作诗的道理,鼓励她讲读诗的心得,并叫她做了诗来给她看。做了两首都不满意,后天天想着作诗,于梦中得了一首,得到黛玉赞赏,正式邀请她进诗社。

11、探春理家:王熙凤小月,身子病弱,交与探春、宝钗、李纨三人理家,比凤姐在时还厉害。赶上赵姨娘兄弟死了,探春公私分明,不为亲人多给银子,引得赵姨娘大怒。之后裁度众人月例,把园子包给众仆妇,引得众人交口称赞,探春的理家理念得到了具体实施。

12、抄检大观园:风波起因于晴雯叫宝玉装病,说被园内黑影吓着了,贾母动怒,后傻大姐无意中捡了绣春囊,邢夫人得到后交给了王夫人,王夫人质问凤姐,后经王善宝家的挑唆,起了抄检的念头,并把晴雯赶出了大观园。夜里抄检园子,导致司棋被赶,入画无辜受累,尤氏和惜春大动口角。大观园顿生没落之感。

13、钗黛调包:贾母要给宝玉娶亲,袭人知道宝玉心里喜欢的是黛玉,担心宝玉不能答应,坏了大事,凤姐设了调包计,和宝玉说娶的是黛玉,宝玉高兴不已。又说服薛姨妈和宝钗答应此计,并严命众人不得走漏消息,但被傻大姐无意中说漏了嘴,黛玉得知后,病情加重,焚诗稿香帕,最终香消玉陨。

14、查抄贾府:西平郡王带锦衣军突然查抄贾府,得到北静王爷出面力保,但仍免不了拘拿了贾赦贾政,抄检了贾府资产,后又返还。

15、凤姐托孤:贾母病逝,王熙凤主持葬礼遭到众人嫌弃,心下郁闷,病重,刘姥姥来探望,凤姐托刘姥姥照顾巧姐,刘姥姥答应。后来凤姐病逝,贾环和邢夫人的兄弟王仁设计要把巧姐嫁与别人得钱,凭儿和王夫人等让巧姐出逃,后遇到刘姥姥,幸免于难。

16、宝玉出家:贾家恢复官职后,已大不如前,宝玉萌发出家之念,后宝玉和贾兰参加会试,宝玉得中第七名。出了考场之后,宝玉没有回家,就此出家了。后贾政在路上遇到宝玉,已是出家之人了。

四、红楼梦有哪些别名?

  古典名著《红楼梦》有“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几个别名,这些书名都明明白白写在小说第一回。

  “石头记”是小说的本名,脂本系统的大多数本子都是以它为书名的。但是,曹雪芹在世时,“红楼梦”一名就传开了,乾隆时候的人一般都以“红楼梦”称呼全书,现在更是如此。“红楼梦”是“总其全书之名”。“红楼梦”只是第五回那十二支曲子的曲名,也指贾宝玉做的那个游太虚幻境的梦。  “情僧录”就文字看并无深意,它只是说这部小说是由一个初名“空空道人”、后来改名为“情僧”的人抄录而传世的。僧本来应该是四大皆空,与情无缘的,而此人偏偏是情僧,可见其怪。

  “风月宝鉴”与小说中贾瑞的故事有关。大病之中的贾瑞照风月宝鉴背面时,只见一个骷髅在里面;照正面时,凤姐在里面向他招手,于是进去云雨一番,这样反复几次,贾瑞就一命呜呼了。其意为:女色无非是个骷髅而已。小说取“风月宝鉴”书名,意思是戒妄动风月之情。 

 “金陵十二钗”本是指《红楼梦》中十二冠首女子的统称。书中说:“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月录,分出章回,又题曰金陵十二钗。”作者认为男不如女,他写小说是为了“使闺阁昭传”。这说明反映妇女问题,是小说的主旨之一。  

另外,小说还曾以“金玉缘”“大观琐录”“情界铨”等书名刊行过。所谓“金玉缘”,是指金锁与宝玉的姻缘。不过,“金玉缘”并非曹雪芹取的书名,而是在《红楼梦》被查禁的情况下,书坊老板使用的障眼法。  《大观琐录》则是以事件发生的地点来命名。《情界(真)铨》带有佛道观点、因果报应的影子。

五、红楼梦有哪些外文译本?

英文/《石头的故事》/大卫·霍克思/1973年,由英国企鹅出版社出版/全书80回,3卷,依程乙本为底本,参照其它版本

英文/《红楼梦》/杨宪益(中)、戴乃迭(英)/1978-1979年,北京外文出版社出版/全书120回,3卷,前80回据有正本译,后40回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译,有戴敦邦插图

这两个最权威!!!

六、红楼梦有哪些虚实描写?

《红楼梦》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七百,虚实真假之间点染出一幅红楼图…这里的哪个是真?哪个是假?看上去真的不一定为真,说是假的也不一定就是假。正如刘勰《文心雕龙•隐秀》的“义生文外”,真真假假还须在梦外寻觅。

神秘色彩的神仙人物

跛足道士、癞头和尚是众多神仙人物中首先出场的,但又着墨不多。他们长相奇特,来去无踪,看似荒唐疯癫,“细谙则深有趣味”。他们将无才补天的通灵宝玉引入尘世,最后又将宝玉点醒,携离尘世,飘然而去。他们出现在甄士隐梦中的太虚幻境,后又在凡间使甄士隐顿悟,仍是飘飘而去。他们想用风月宝鉴度化贾瑞,不料贾瑞照了宝镜正面,色迷心窍而死。他们贯穿着宝黛的前世今生两段故事。

又如警幻仙姑,她出现在宝玉的梦里,将“金陵十二钗”的正册、副册、又副册一一给他看过,让他知道这些美人的未来和归宿,从中得到警悟。她的出现为《红楼梦》的情节发展埋下了大量的伏笔。

真事隐去,假语村言

曹雪芹在《红楼梦》开篇即宣告,他不是写事实,只是记录一则可在石头上的故事而已。“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境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

甄士隐。

是姑苏本地的望族,“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到是神仙一流人品。”在丢失爱女,房屋失火,家业没落后被跛足道人点醒,心中彻悟,看破红尘,作“好了歌解”,随道人飘飘而去。此后,作者便不再续写,留给读者空白。到了一百二十回, 甄士隐已非凡人。甄士隐被作者赋予高洁睿智的品行,他的弃世从道,可以理解是宝玉出家的先导,从中看到贾宝玉乃至曹雪芹的影子。

贾雨村。

因受甄士隐的帮助,进京中举,做官为宦,又因贪贿被革职。后借贾府之力步步高升,又因“贪索”入狱,遇赦为民。贾雨村虽仪表堂堂,“才干优长”,胸怀大志,但他是典型的“禄蠢”,忘恩负义,是贾宝玉最憎恨的一类人。

可巧的是《红楼梦》第一回是“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最后一回是“甄士隐详说太虚情,贾雨村归结红楼梦”。“真事隐”并非隐去真事,而是换一种方法述说真事,借虚构的贾府说曹府。

真真假假,贾贾甄甄

南北各有一宝玉,他们不仅形貌相同,而且言谈举止乃至思想性格无不相似。这使我联想到《西游记》中“真假美猴王”对战。然而,曹雪芹设计出两宝玉不是为了决一胜负,而是另有玄乎。且甄贾宝玉,孰真孰假也不能臆断。

早在第二回,甄贾宝玉的形象就借冷子兴和贾雨村的叙述中展开。在冷子兴的说话谈到贾宝玉认为“女儿就是水做的,男人就是泥作的骨肉。”在贾雨村提及甄宝玉读书要有“两个女儿陪着”,甄宝玉也认为女儿“极尊贵极清净”。由此见甄贾宝玉在这一方面思想一致。

在后四十回,甄宝玉改“邪”归“正”,甄贾宝玉在现实中相见。此时的甄宝玉成为了众望所归的“真正的宝玉”,改了脾气“惟有念书为事,就有什么人来引诱他,他也全不动心”。甄宝玉满口忠孝仁义,贾宝玉还是“似傻如狂”。到底“贾宝玉”“甄宝玉”哪个是真?也许,“甄宝玉”是“贾宝玉”的一个影子、一个分身,堕入凡是污浊之流,完成“贾宝玉”本应完成的使命。“贾宝玉”是真。抑或,“贾宝玉”遁入空门,随茫茫大士、渺渺真人飘然二人去,不复存在。“甄宝玉”是真。

正如钟嵘《诗品》的“文已尽而意有余”。小说结束了,我们仍在思考着这其间的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似庄周梦蝶,不知是“周之梦为蝴蝶与”,还是“蝴蝶之梦为周与”。这也正是曹雪芹高明之处。他有丰富的艺术虚构能力,也从不束缚读者的想象力,从不阻碍人们朝着更远更深的地方探索,给读者留有不尽的“弦外之音

七、红楼梦有哪些续书?

《红楼梦》续书多为续貂之作,可以将其作为一种现象研究。主要续书有:

  1、《红楼圆梦》

  异名:绘图金陵;十二钗后传

  回数:30,自120回续起

  作者:临鹤山人

  刊本:嘉庆十九年红蔷阁写刻本;大连市图书馆收藏

  2、《红楼梦影》

  回数:24,自120回续起

  作者:顾春

  刊本:光绪三年聚珍堂活字印本,辽宁省图书馆藏

  3、《红楼幻梦》

  异名:幻梦奇缘

  回数:24,自97回续起

  作者:花月痴人

  刊本:道光二十三年疏影斋刊本,辽宁省图书馆藏

  4、《绮楼重梦》

  异名:红楼续梦;蜃楼情梦;新红楼梦

  回数:48,自120回续起

  作者:王兰沚

  刊本:初刊本为嘉庆四年则园漫士叙本,原书未见,仅存书目。现存较早刊本为嘉庆十年瑞凝堂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

  5、《补红楼梦》

  异名:补石头记

  回数:48,自120回续起

  作者:嫏环山樵

  刊本:嘉庆二十五年刊本,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八、红楼梦有哪些道士与和尚?

有名字的和尚只有开头那个,道士有三个: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也就是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他们度化宝玉,下凡后与甄士隐对话引出通灵宝玉张道士:荣公替身,曾给宝玉说媒王一贴:天齐庙道士,卖给宝玉妒妇方 另列出书中道姑:妙玉:十二金钗之一静虚:馒头庵老姑子,请凤姐帮忙鹤仙,智善,智能儿,沁香:水月庵姑子,宝玉和秦钟去住的庵的姑子

九、红楼梦有几部?

红楼梦共3册,分别是正册、副册、又副册,具体如下:

1、正册

正册里面全是主子或者出嫁之后至少是正妻,具体名单如下:

情情---林黛玉,无情---薛宝钗, 情尊--贾元春,情敏---贾探春,情憨---史湘云,情隐----妙玉,

情懦---贾迎春,情冷---贾惜春,情雄----王熙凤,情缘---贾巧姐,情槁---李纨, 孽情---秦可卿。

2、副册

副册文中只明写了一个香菱在册人物,香菱是个侍妾,算是半个主子,所以副册全是半个主子地位的人,如平儿,尤二姐这些侍妾就是归于副册。具体名单如下:

情呆---香菱,情妥---平儿,情壮---薛宝琴,情贫---邢岫烟,情魅---宝蟾,情侥---娇杏,

情悔----尤二姐,情刚---尤三姐,情秧---瑞珠,情累---宝 珠,情颖---李 纹,情聪--李 绮。

3、又副册

又副册文中明写的在册人物只有晴雯和袭人,所以又副册里面就是丫鬟仆人辈分的人了,如紫鹃、鸳鸯、麝月等人归于又副册。具体名单如下:

十、红楼梦有几章?

红楼梦按照现在发行的版本一共有120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