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律,自律的特征与作用?

一、什么是自律,自律的特征与作用?

自律,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

自律和他律的含义是相对的。狭义来说,他律指非自愿地执行涵盖道德标准、法律体系(包括惩治和预防)和其他社会规范。广义来说,他律为除本体外的行为个体或群体对本体的直接约束和控制。

自律指遵循法纪,自我约束。出处《左传·哀公十六年》:“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 唐张九龄《贬韩朝宗洪州刺史制》:“不能自律,何以正人?” 宋苏辙《西掖告词》之十五:“朕方以恭俭自居,以法度自律,宜得慎静之吏,以督缮治之功。” 明李东阳《石公墓志铭》:“虽居官久,家无赢赀,亦以俭自律,不少变。”

他律:青少年的道德判断受他自身以外的客观的价值标准支配。

他律,与“自律”相对,所谓“律”,即约束之意,他律是指非自愿地受他人约束,检查和监督. 他律和自律最初是皮亚杰描述儿童道德、判断发展所用的术语。他律指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他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他律的道德判断具有客观性,是早期儿童道德发展水平的本质特点。他们的道德判断是根据外在的道德准则(服从或不服从)只注意行为的客观后果而不关心主观的动机。所谓道德自律,就是指儿童自觉地依照道德规范,自我对照、自我践履、自我反省、自我提高的过程。他律的年龄阶段:根据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3-15岁的儿童处于他律道德阶段。将权威人士的意见作为道德判断的标准。

怎样做到自律

1、制订出你做事的优先顺序,然后按这个顺序去做

如果一个人只看自己的心情,和一时的方便而行事,肯定不会成功的,更不要说别人尊重并跟随他了。有一句话说得好:“完成重要任务有两项不可缺少的伙伴:一是计划,二是不太够用的时间。”作为一位领袖,你的时间相当紧凑,所以免不了要做计划。如果你能够订出何者最为重要,刻意从其他的事情中抽身出来,这会让你有足够的精力去完成首要的任务。这正是自律的基本精神所在。

2、把自律的生活方式当成目标

向杰瑞·莱斯这类高度自律的成功人士学习,你会发现自律不能只是偶尔为之,它必须成为你的生活方式。培养自律最佳的方式是为自己制定系统及常规,特别是在你视为重要的需要长期的成长及追求成功的指标项目上。例如:为了持续的写作及演讲,我每天固定将所读的资料存档起来,以作为日后参考之用。再者,我在1998年12月心脏病发作,之后就养成每天早晨运动的习惯。这些都不是我做做停停的事,我会在有生之年持续下去。

3、向你的借口挑战

如果想培养自律的生活方式,首要的功课之一就是破除找借口的倾向。正如法国古典文学作家佛朗哥所说:“我们所犯的过错,几乎都比用来掩饰的方法,更值得原谅。”如果你有几个令你无法自律的理由,那么,你要认清它们只不过是一堆借口罢了。如果你想成为更有成效的领袖,就必须向你的借口提出挑战。

4、工作完成之前,先把奖励挪开

著名作家麦克·狄朗尼说过这么一句智慧的隽语:“任何一个企业或机构,如果给予失去怠惰者和贡献者同等待遇,那么,你将会发现前者越来越多,后者越来越少。”如果你缺乏自律,那么你可能就是把甜点放在正餐之前享用的那种人。

以下的小故事说明了暂停奖励的威力。一对老夫妇来到露营区扎营,两天之后,有一家人也到达隔壁的营地。当这家人的度假车一停稳妥当,就看见这对夫妇和三个孩子一拥而下,一个孩子迅速地搬下冰柜、背包和其他用品,另外两个孩子立即把帐篷支开,前后不到15分钟,整个营盘便布置就绪。隔壁的老夫妇看得目瞪口呆。“你们这家人真是少见的露营高手呀!”老先生充满赞佩地对新邻居称赞道。“其实做事情只要有系统就好办多了,”隔壁的年轻爸爸回答:“我们事先规定,在营地架设完成之前,没有一个人可以去洗手间。”

5、把目光注视在结果上

无论任何时候,只要你把注意力放到工作的难度本身上,而不考虑结果和奖赏,就很容易灰心丧气;如果沉浸于其中太久,就会养成自怜的毛病。因此,下次当你再面对一件不得不做的任务,心中开始企图抄捷径而不按规矩踏踏实实去完成时,切记:要打消自己这样的盘算,把目光转回到目标上。认真权衡按部就班的好处,花工夫彻底做好它。任何一个企业或机构,如果给予怠惰者和贡献者同等待遇,那么,你将会发现前者越来越多,后者越来越少。

二、自律与什么搭配?

自律与成功搭配。自律就是自我管控,在这个物欲横流五花八门的时代,处处是纸醉金迷的花花世界,想要一个人净下心来去做一件事真的不太容易。

就拿高中生来说,三年的学习生活是非常枯燥和清苦的,课业负担重,来自学校家长的压力山大,再加上各种诱惑,如果没有一个自律的好习惯去积极努力学习,很容易就会败下阵来。所以说自律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成才至关重要。

三、关于自律与成语?

成语:自律甚严

成语拼音:zìlǜshènyán

成语解释:自律:自己约束自己。对自己要求极为严格

成语出处:《金史·杨云翼传》:“自律甚严,其待人则宽。”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严于律己

反义词:放荡不羁

四、手表怎样判断深睡眠与浅睡眠?

它可以测你的心率,每个人在运动,休息等不同情况下的心率是不一样的,睡着和熟睡的时候也是不同的,所以根据检测到的心率就可以知道你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五、自律与放纵的感悟?

1 自律的感悟更好2 自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追求目标和实现自己的梦想。自律意味着我们能够坚持做正确的事情,克服诱惑和困难,培养良好的习惯和品质。而放纵则容易导致我们失去控制,陷入无限的欲望和享乐中,无法达到自己的目标。3 自律的好处不仅仅体现在个人发展上,还能够带来更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影响力。自律的人更容易获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和交流。同时,自律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时间和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4 放纵虽然给予了我们短暂的满足感,但却容易导致长期的后悔和损失。放纵会让我们失去对自己的控制,容易陷入不良的习惯和行为中,对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同时,放纵也容易导致我们失去对自己的责任感和目标的追求,影响我们的个人成长和发展。5 因此,自律是一种更好的选择。通过自律,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目标。自律不仅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哲学。只有通过自律,我们才能够真正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幸福。

六、自律与家风的名言?

1.

居官之所恃者,在廉.其所以能廉者,在俭.

2.

好干部是山,正直挺拔,好干部是水,爱民情长;好干部是书,智慧有招;好干部是港,群众依靠.

3.

清正廉洁无所畏惧,坚持原则人心凝聚.

七、自律与自警的区别?

自律的意思是自己管理,约束自己。自警的意思是自我警示。两个词的区别在于,一个侧重于管理,约束。一个侧重于警示。程度要比前者更深。不管是自律还是自警,都是做人应该具有的一种能力。比如说,这个年青人自律极好,酒色财气从来都不沾身。

八、兴趣与自律的句子?

1. 只有尝试过,努力过,坚持过,才能有收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努力了,才能绽放出成功的花朵。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我相信,只要我朝着这个理想努力奋斗,坚持不懈,那么,我就一定会成功!

2. 权似一条河,清浊看官德。——《现代国洪河作》

3. 任何事情都应该去尝试一下,因为你无法知道,什么样的事或者什么样的人,将会改变你的一生。

4. 每一句大实话最不需要的就是别人的相信。

5. 如果刀刃怕伤了自己而不与磨刀石接触,就永远不会锋利。

6. “危机”两个字,一个意味着危险,另外一个意味着机会,不要放弃任何一次努力。

7. 人生不足畏。世间万物,有幸成为人,这已足够幸运了,人生最大的不幸也比沦为其它物种的不幸强。人生是跋涉,也是旅行,是等待,也是相逢,是探险,也是寻宝,是泪水,更是歌声。

8. 念头端正,福星临,念头不正,灾星照。

9. 人生,就是一场正能量和负能量的较量:让积极 ..........

九、自律与他律辩论词?

自律与他律是一个广泛而深入的辩论话题,下面是对两者进行辩论的词汇:

自律:

1. 自我管理

2. 自我控制

3. 内在动力

4. 成就感

5. 自主性

6. 自我约束

7. 个人责任

8. 自我成长

9. 独立性

10. 自我决策

他律:

1. 社会规范

2. 外在影响

3. 受权威引导

4. 群体压力

5. 遵守法律

6. 遵守规定

7. 遵守职责

8. 人际关系

9. 合作与合群

10. 社会责任

两者之间的辩论可以围绕以下主题展开:

- 自律是否更有效地推动个人成长与发展?

- 他律是否更能够促使社会秩序和合作?

- 自律是否需要外部约束和压力?

- 他律是否剥夺了个人自主性和自由选择的权利?

- 在不同情况下,何时需要自律或他律的辅助?

辩论的目的是促进思考和理解双方观点的合理性,并找到平衡点,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十、自律的名言与例子?

关于自律的名言

1、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唐 吴叔达

2、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意大利 但丁

3、自制是一种秩序,一种对于快乐与欲望的控制——古希腊 柏拉图

4、品行是一个人的内在,名誉是一个人的外貌——英国 莎士比亚

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 刘备

6、不患人之不能,而患己之不勉——北宋 王安石

7、一个人一旦明白事理,首先就要做到诚实而有节制——法国 德拉克罗瓦

8、不奋发,则心日颓靡;不检束,则心日恣肆——北宋 朱熹

9、征服自己的一切弱点,正是一个人伟大的起始——沈从文

10、如若你想征服全世界,你就得征服自己——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11、任何一种不为集体利益打算的行为,都是自杀的行为,它对社会有害,也对自己有害——苏联 马卡连柯

12、个人勇敢是没有意义的,重要的是个人从属于全体——德国 黑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