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偶式婚姻 丧偶式育儿

一、丧偶式婚姻 丧偶式育儿

丧偶式婚姻:重新定义育儿的方式

在当今社会,婚姻和育儿一直是许多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然而,对于一些夫妇来说,他们面临着不同寻常的挑战——丧偶。丧偶式婚姻是指其中一方配偶过世后,另一方继续承担育儿责任的婚姻形式。这种婚姻形式虽然少见,却有着独特的特点和面临的困境。

独特的育儿责任

在丧偶式婚姻中,配偶的死亡引发了极大的伤痛和情感上的困扰,但生活不得不继续,孩子们也需要得到照顾和关爱。这时,留下的配偶承担起了独特的育儿责任。他们需要兼顾工作和家庭,面对一系列难题和挑战,例如如何正确处理孩子和失去的父母之间的关系,如何提供稳定的生活环境等。

在这个过程中,配偶必须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他们需要面对孩子们的情感困扰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安慰。同时,他们也需要自我调节,并学会处理自己的丧亲之痛。这些责任的重担并不容易,但在不断适应和成长的过程中也可能带来更深刻的意义。

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丧偶式婚姻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问题。首先,配偶必须处理孩子们对父母失去的悲伤和疑惑。他们需要以开放和真实的方式回答孩子们的问题,并帮助他们理解生死的概念。这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敏感的处理方式。

其次,配偶还需要处理与自己的丧亲之痛相关的情感。他们可能经历许多阶段,包括悲痛、愤怒、自责等。这些情绪的管理对于自己和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此时,找到一个支持系统和专业的心理咨询可能对于度过难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另外一个挑战是如何保持孩子们的情感稳定和建立新的家庭结构。孩子们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和失去,与之前的家庭动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一过程中,配偶需要关注孩子们的情感需求,尽可能缓解他们的痛苦,并鼓励他们对新形势的适应和接纳。

积极的因素与资源

然而,丧偶式婚姻并不只有困境和挑战,它也有许多积极的因素和资源可以帮助家庭重新定义育儿的方式。

首先,配偶通常会对孩子们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他们明白孩子们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因此,他们会尽最大的努力满足孩子们的需求。这种关注和投入对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非常有益。

其次,丧偶式婚姻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机会,帮助家庭建立新的纽带和深化亲子关系。与孩子们共同面对丧亲之痛,以及共同努力克服困境,可以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和理解。这种亲密的情感纽带有助于家庭的凝聚力和稳定。

此外,社区和专业的帮助也是丧偶式婚姻家庭的重要资源。亲朋好友、社工、心理咨询师等,可以为家庭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于处理各种问题和情况非常有帮助。因此,配偶可以积极地寻求帮助,并形成一个合力来应对困难和挑战。

结语

丧偶式婚姻是一种需要勇气和坚韧的婚姻形式。面对巨大的痛苦和挑战,留下的配偶需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并为孩子们提供必要的关怀和支持。他们可以通过专业的帮助和社区资源来应对困境,并为家庭重新定义育儿的方式。

最后,丧偶式婚姻家庭需要广泛的社会支持和理解。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微小的角度做些让步和帮助,为这些家庭提供支持和鼓励。

二、丧偶式婚姻和丧偶式育儿语录?

丧偶式婚姻和丧偶式育儿都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缺乏一个或两个关键家庭成员的情况,这种情况会给家庭带来很大的挑战。以下是一些丧偶式婚姻和丧偶式育儿的语录:

- "我们不得不学会怨天尤人,因为这种情况并不是我们选择的。但我们也不得不努力去适应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去寻找新的支持系统来帮助我们度过难关。"

- "我们可能会感到非常孤独,但我们也可以通过建立更深入的联系,与人分享我们的困境,来寻求支持和理解。"

- "我们应该学会接受自己的感受,包括悲伤和焦虑,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并面对这种情况。"

- "育儿也同样具有挑战性,但我们可以通过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与孩子们分享他们的问题和困难,来创建更健康的家庭环境。"

- "我们需要记住,在丧偶式婚姻和丧偶式育儿的情况下,我们仍然可以找到快乐和意义。尽管这种情况也许永远无法消失,但我们可以学会适应,创造新的美好生活。"

三、深入解析丧偶式育儿:什么是丧偶式育儿?

丧偶式育儿这个词近来在家庭教育领域越来越被提及,但对许多人来说,这个概念可能陌生而引发疑问。那么,什么是丧偶式育儿?本文将深入剖析这个概念,帮助您更好地了解丧偶式育儿的含义。

丧偶式育儿的定义

丧偶式育儿是指一个家庭中的一个或双亲因死亡、离婚或其他原因不再参与育儿,由剩下的一个亲自承担起全面的育儿责任。这种育儿方式需要一个父母来扮演着双重角色,既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又负责照顾孩子的成长发展。

丧偶式育儿的特点

丧偶式育儿较为特殊,因为单亲父母需要承担双重压力和责任,尤其在经济、情感和时间上的压力更大。以下是丧偶式育儿的主要特点:

  • 单亲父母需要独自承担经济责任,这包括孩子的教育、医疗和生活费用。
  • 单亲父母承担照顾孩子的全部责任,包括家务、健康和教育等方面。
  • 单亲父母需要平衡好工作和照顾孩子的时间,可能需要依靠外部支持,如家人、朋友或托儿所。
  • 单亲父母需要充当父母和朋友的双重角色,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安全感和教育指导。
  • 单亲父母需要面对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和压力,同时要承受与配偶失去的痛苦。

丧偶式育儿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丧偶式育儿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也有许多应对策略可以帮助父母们更好地应对这种育儿方式:

  • 建立一个明确的家庭日程表,合理安排工作和照顾孩子的时间。
  • 寻求支持和帮助,包括家人、朋友和相关组织的支持,以减轻照顾孩子的负担。
  • 养成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坚持锻炼和保持充足的休息。
  • 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亲密关系,培养他们的独立性、责任感和适应能力。
  • 寻找适当的替代性支持,如托儿所或家庭看护,以帮助解决照顾孩子的时间冲突。
  • 培养社交圈子,与其他单亲家庭分享经验和资源。
  • 寻求专业的咨询和心理支持,以应对丧偶所带来的情感和心理压力。

总之,丧偶式育儿是一种特殊的育儿方式,需要单亲父母承担双重责任和压力。然而,通过合理的安排和适当的支持,丧偶式育儿也是可以成功的。希望本文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丧偶式育儿,并为那些正在面临这种育儿方式的父母提供一些实用的应对策略。

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四、丧偶式婚姻丧偶式育儿是什么意思?

丧偶式婚姻一般指夫妻一方冷漠对待家庭,无视家庭义务,虽然名义上没有丧偶,但是婚姻生活如同丧偶。

丧偶式育儿是一个网络流行词,指的是家庭教育中一方的显著缺失;这种情况在生活中,大部分是爸爸缺席较为严重,有的只给足金钱,有的什么都不管各种情况,孩子的吃、喝、玩、乐全由妈妈承担。

五、丧偶式恋爱文案?

1、丧偶式婚姻,有没有老公都一样,还是一个人吃饭、一个逛街、一个人做家务。

2、如果生活没人分担,没人分享,那我一个人也可以,我还要另一半干嘛?我结婚干嘛?

3、两个人就像陌生人,没有什么话可说,尴尬又无聊,不知道这样的婚姻又能拖到什么时候有结局?

4、明明结婚了,却好像没有结婚一样。开心时没人分享,难过时没人安慰,所有的事情都要一个人默默承受。

5、你工作忙,我理解你,但一起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吗?好像又回到了一个人的生活,一个人吃饭睡觉,一个人胡思乱想。

六、丧偶式恋爱的特点

丧偶式恋爱的特点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变革,人们对爱情的定义也在不断演变。除了传统的爱情模式,现代社会还涌现了一些新的恋爱形式,其中之一就是丧偶式恋爱。丧偶式恋爱是指一个曾经失去伴侣的人开始新的感情生活,重新投入恋爱。

1. 基本概念

丧偶式恋爱并不是人们常见的恋爱方式,但它在社会中却不乏存在。它的特点在于其中一方或双方拥有过婚姻经历,但因为某种原因,遭遇了失去配偶的痛苦。而在经历丧偶的悲伤之后,这些人选择继续寻找新的爱情,在失去过一段感情后再次投入到恋爱中。

2. 主要特征

丧偶式恋爱和其他恋爱形式相比,有其独特的特点:

  • 丧失过无法替代的配偶:丧偶式恋爱中的一方或双方曾经失去过爱人,对于他们来说,这段感情是无法忘怀和替代的。
  • 对爱情有更深刻的体验:丧偶带来的丧失,让这些人对于感情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和体验。因此,他们在恋爱中也更加注重珍惜和经营。
  • 观念的改变:由于曾经的失败婚姻及丧偶的悲痛经历,丧偶式恋爱者的观念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他们更加珍惜当下的爱情,并更加注重自我平衡和对另一半的理解与支持。
  • 更加成熟和理性:丧偶式恋爱者在经历过丧偶的痛苦之后,对于感情有了更加成熟和理性的态度。他们不会轻易陷入爱情,更加懂得承担责任,经营一段稳定的感情关系。

3. 丧偶式恋爱的优势

丧偶式恋爱虽然有其独特性,但也存在一些优势:

  • 相互理解:丧偶式恋爱中的一方或双方都曾经经历过失去配偶的痛苦,因此能够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感受和情绪,建立起深厚的情感连接。
  • 共同成长:丧偶后重新投入恋爱的人们,通常已经经历了生活中的某种巨变,这对他们的成熟和人生观念带来积极影响。他们更加注重两个人的共同成长,并在共度人生的过程中更具责任感。
  • 珍惜与经营:丧偶式恋爱者在爱情的道路上历经风雨,知道感情的脆弱和宝贵。因此,他们更加珍惜和经营自己的爱情,不轻易放弃,积极处理两人之间的问题。

4. 注意事项

丧偶式恋爱虽然有其独特的优势,但是也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过去的阴影:丧偶式恋爱中的一方或双方会有一些来自过去的阴影和痛苦。在建立稳定的感情关系过程中,需要耐心和理解,给予对方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面对和释放这些情绪。
  • 家庭的接受:对于已经丧偶并重新恋爱的人来说,家庭成员的接受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与家人沟通时,可以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期待,争取亲人的支持和理解。

总之,丧偶式恋爱是一种特殊而又珍贵的恋爱形式。经历过丧偶的人们在面对新的恋情时更加成熟、理性,更加注重珍惜和经营感情。虽然在建立稳定的感情关系中可能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只要双方相互理解、共同努力,就能创造一个幸福美满的新生活。

七、丧偶式育儿嫂面试

丧偶式育儿嫂面试:备战攻略

在现代社会,家庭中双职工夫妻的比例日益增加,因此对于孩子的照顾和教育往往需要专业的帮助。而对于有丧偶经历的人来说,承担育儿嫂职责也成为了一种可能的就业选择。然而,雇主在选择丧偶式育儿嫂时需要谨慎行事,以确保找到合适并且具备专业知识的人选。本篇博文将为雇主们提供一些备战面试的攻略,以帮助您找到最合适的丧偶式育儿嫂。

了解雇主需求

在开始面试前,作为雇主,您需要对自己的需求有清晰的了解。分析您家庭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包括孩子的年龄、性格特点、教育理念等。这些信息有助于您明确需要的丧偶式育儿嫂的技能和特质,从而更有效地进行面试。

寻找经验丰富、专业知识全面的候选人

丧偶式育儿嫂需要承担与普通育儿嫂不同的责任,因此需要具备更全面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在招聘过程中,您可以问候选人是否接受过相关培训或持有相关证书。您还可以要求候选人提供过往工作的详细经历,了解他们处理类似情况的能力。只有经验丰富、技能全面的人才才能更好地照顾和教育您的孩子。

着重考察沟通能力和情绪管理

由于丧偶式育儿嫂需要面对较为复杂的家庭情况,他们需要具备出色的沟通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在面试中,您可以通过提问或情景模拟等方式考察候选人的沟通技巧和处理压力的能力。合适的候选人应该能够与孩子和家庭成员建立良好的关系,并能够在困难情况下保持冷静和理智。

了解候选人对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孩子的教育是育儿嫂的重要责任之一。在面试中,了解候选人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是至关重要的。您可以询问候选人对教育的看法、是否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以及如何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等。通过了解候选人对教育的态度,您可以判断是否与您的期望相符。

检查候选人的背景和参考人

在面试过程中,您应该请候选人提供个人背景信息,并与其过往雇主或参考人取得联系。通过检查候选人的背景和参考人的评价,您可以更好地了解候选人的专业素养、工作表现和个人品质。

面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面试过程中,除了了解候选人的专业能力外,您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注意候选人的仪态和形象,体现其职业操守和对工作的重视。
  • 提供情景模拟,了解候选人在面对真实情况时的应对能力。
  • 检验候选人的抗压能力和应变能力,以确保其能够适应各种情况。

面试过程中,候选人的表现也需要全面考量。综合候选人的专业能力、个人素质及与家庭成员的相处情况等多个因素进行评估,从而做出最佳选择。

希望以上的备战攻略对您在丧偶式育儿嫂面试中有所帮助。找到合适的育儿嫂是确保孩子获得良好照顾和教育的重要一环。透过深入面试,您将能够找到那位胜任的丧偶式育儿嫂,帮助您家庭实现理想的成长环境。

八、丧偶式育儿嫂工作

丧偶式育儿嫂工作是一项关键的职业,为有父母缺席的家庭提供全方位的照顾和支持。无论是单亲家庭还是双职工家庭,他们都能承担起育儿的责任,让家庭拥有和谐幸福的生活。

丧偶式育儿嫂的角色

丧偶式育儿嫂在家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仅是照顾孩子的人,还要承担家庭管理的责任。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

作为丧偶式育儿嫂,他们需要关注孩子的日常生活,包括日常饮食、起居、教育等方面。他们需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以便更好地照顾他们的需求。

此外,丧偶式育儿嫂还要与家庭成员保持良好的沟通,确保家庭生活的顺利进行。他们需要与孩子的父母密切合作,了解他们的期望和需求,并与他们共同制定家庭规则和教育计划。

丧偶式育儿嫂的技能和素质

丧偶式育儿嫂需要具备一定的技能和素质,以胜任这一职业。以下是丧偶式育儿嫂应具备的几个重要特质:

  • 责任心:丧偶式育儿嫂需要对孩子和家庭负责,要能够尽心尽力地完成工作。
  • 爱心和耐心:他们需要对孩子充满爱心,理解并满足他们的需求。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耐心引导、教育和照顾。
  • 良好的沟通能力:丧偶式育儿嫂需要与孩子、家长和其他家庭成员进行良好的沟通,以建立良好的关系和互动。
  • 灵活性: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和问题,丧偶式育儿嫂需要具备灵活应对的能力。
  • 善于观察:丧偶式育儿嫂需要能够观察孩子的需求和情绪变化,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丧偶式育儿嫂的工作安排

丧偶式育儿嫂的工作安排通常是根据家庭的需求和安排进行调整的。一般来说,他们的工作时间是相对固定的,但也会根据家庭情况的变化进行灵活调整。

丧偶式育儿嫂的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 孩子的日常照顾:给孩子洗澡、喂食、睡前故事等。
  • 孩子教育:帮助孩子学习与成长,教授基本的生活技能。
  • 家庭管理:管理家庭日常事务,包括购物、清洁、家庭账务等。
  • 孩子的兴趣爱好:陪伴孩子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
  • 与家长的沟通:与孩子的父母保持密切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期望和需求。

丧偶式育儿嫂的职业前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丧偶式育儿嫂的需求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家庭意识到这一职业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因此对于专业的丧偶式育儿嫂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丧偶式育儿嫂的职业前景非常广阔。他们可以选择在家庭中工作,也可以选择在相关机构或幼儿园等地工作。此外,他们还可以选择进修相关专业,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为自己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的来说,丧偶式育儿嫂的工作是一项有挑战性但非常有意义的职业。他们为孩子和家庭提供了宝贵的支持和照顾。通过他们的努力和付出,孩子可以健康成长,家庭可以拥有幸福美满的生活。

九、丧偶式育儿到底有多绝望?

怎么说呢……

我是男的,孩子6岁了。我平时也是不干预老婆带孩子的。

实在是不想参与进去。

我老婆带孩子,和我矛盾最大的地方在于,我认为老婆用力过猛。对孩子的表现反应过激。

这种情况下,我再参与,一个是容易激发我和老婆之间的矛盾;另一个,也会造成给孩子更多的刺激,对于孩子性格培养不利。

例子:

妈妈要上厕所,孩子不准她去,要求妈妈陪着她。

我指责孩子不体谅妈妈。孩子经过思想斗争以后同意妈妈去上厕所。

妈妈离开的时候,要求我陪着孩子,不准离开。实际上这是在家里,在这种情况下,还要担心孩子出事,那以后孩子离开身边,还怎么管??

按照这种紧绷的心态来带孩子,那当然受不了啊!不光妈妈自己受不了,我在旁边看着也难受啊!

因为妈妈平时太过迁就孩子,孩子完全不懂得体谅妈妈,这本身已经对孩子成长不利了。而且,老婆还要求我,按照她的标准给孩子“服务”!

这样的养育,能培养出来什么样的孩子?我不能接受。可我又不愿意激化矛盾,于是我只有等,等老婆自己也维持不住这个标准,等她主动推离孩子,我再帮助他们理顺关系。

实际上现在老婆已经开始受不了了。忙了一天,孩子始终黏在妈妈身边,晚上老婆想看会抖音都不行,对着孩子发怒。这个时候,我再教育孩子学会体谅妈妈,孩子就接受了。平时孩子调皮我都不说,因为妈妈、姥姥、爷爷奶奶都会劝阻我,说我脾气大。

如果在这种时候我和家人们辩论,孩子将会学会歪理辩论技能,以后教育难度大增。

而且孩子最后接受谁的意见,并不是取决于谁的话有道理,而是取决于谁更有气势。孩子不懂道理;孩子只会看风向,看眼色。

这不能怪我厚黑。带猪队友打仗,只能这样了。

如果妈妈觉得自己是“丧偶式育儿”,也得想想,自己是不是心态过于紧绷,导致丈夫不愿参与。

………………………………………………………………

由于多位妈妈反对我,说我冷漠,而不同意我说的“妈妈们在育儿的时候反应过激”,所以我更新一下。

我在这里提供一个标准,怎么判断妈妈在育儿的时候是否反应过激了。

在育儿的时候,很多妈妈见不得孩子有一丁点的危险,生怕孩子有一丢丢的疼痛,造成的不良后果有两个:

一,孩子在妈妈身边的时候显得特别的大胆,敢于甚至乐于做危险动作,因为ta们知道妈妈会来保护ta,而失去了对环境危险源的自主判断。

二,由于孩子在日常成长中没有得到充足的相应训练,所以一旦孩子离开妈妈,就会变得特别胆小,什么也不敢碰。

说到这里,不知道是不是已经有很多妈妈可以对号入座了?这里,孩子无法应对外部变化,特别依赖妈妈,就是妈妈在育儿中反应过激,过度保护导致的后果。

反正我家就是这个情况,孩子妈已经开始厌烦,我也进行了一些干预,孩子的危险动作少了一些。干预方法是,在妈妈接孩子失手,摔哭孩子的时候,告诉孩子,妈妈也会疲惫,犯错,不能每次都顺利接到。你每次都做这种危险动作,就是在为难妈妈。

这话不仅是说给孩子听,也是说给妈妈。(我好难啊)

于我而言,我会怎么面对儿子的危险动作呢?

如果儿子在我面前这么做,我会让他摔一跤,尝尝危险动作的苦果。只要孩子不会一下子摔死,我绝对不救援。当然,爬窗台这样的危险行为是不允许的。做这种危险动作,我会给他一记狠的,即便会被爷爷奶奶妈妈骂一顿。

我是这样想的:孩子还在身边,ta在我身边摔这一跤,出不了大问题,真摔狠了我能马上送去医院;

孩子终究要离开我们,ta没有在我们身边学会如何应对危险,就要在离开我们之后去学习……终究是要学的。只是,那时候,可能就真的是拿ta的命来试探了。

就如上文,各位看文的妈妈,请你想想,如果孩子在特别喜欢在你面前做危险动作,那你是不是平时在育儿的时候过激了,破坏了儿童对一般危险判断的自我养成。

………………………………………………………………

与危险源判断训练类似的,还有表达能力训练。

前段时间,我注意到孩子经常尖叫。观察几次之后,我的结论是儿子主要是在我们批评他的时候会尖叫,关键问题在于他还不能顺利的表达,他由于表达能力不足,而无法辩解他的委屈,也无法说出他的需要,于是就尖叫。

这不是我儿子一个人会遇到的问题,实际上很多小孩在三至五岁都会因此而尖叫,有的孩子在情绪激动之下,甚至能发生小儿惊厥晕倒过去。

在发现尖叫这个问题之后,我开始干预:

首先,我能够体会孩子真实想表达的意思,主动询问孩子是不是想表达这个。这是个人能力,我没法解释太多。

通过孩子对我问话的反应,判断出我的询问正是孩子想表达的,这时候,我引导孩子把他的意思自己说一遍,我们再处理这件事本身,这样,孩子的情绪就不会积聚在表达不能的关口,孩子就不会那么激动了。

事件本身略做处理,就再顺口批评一下孩子,尖叫不好,要好好说话之类,教育孩子平稳充分的表达,而不是企图以尖叫来替代表达。

经过几次干预,儿子尖叫明显减少了,

…………………………

现在回头来反思一下,孩子是怎么养成尖叫的习惯的呢?

这个训练过程是这样的:

1,孩子遇到困难,喊妈妈,妈妈来查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孩子遇到困难,喊妈妈,妈妈没能发现问题所在,不理会。

孩子尖叫,吸引妈妈更大的注意,迫使妈妈更细致的观察,直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孩子由于年龄成长,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而ta自身语言能力没有跟上,所以ta尖叫越来越频繁,尖叫的原因越来越难以让大人们理解。

这样,妈妈在遇到孩子尖叫的时候,常常变得不知道如何与孩子沟通,也就无法针对性的满足孩子……即便妈妈想满足孩子也做不到。

这时候,妈妈们常常为了安抚孩子,就给与其他方面的抚慰,比如拥抱,零食,一堆承诺之类的。而这些又成为了“尖叫”得到的奖赏,激励孩子下回更大声更持久的尖叫。

这实际上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小孩儿爱发怒,训练过程是类似的。

所以,你想要解决孩子尖叫发怒的问题的话,一定不能企图通过安抚来随便对付,而必须深入了解孩子的实际需求,给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理解了孩子的真实需求,引导孩子自己说出来,孩子的表达能力也在这个过程中顺利提高。孩子也会养成习惯,尽量用语言表达ta自身的需求,以后就会顺利的和人交流,容易融入集体,融入社会。

如果你理解不了,或者在理解了孩子的需求之后,直接随手满足了ta,却没有及时培训孩子,那么孩子再次遇到问题的时候就还是只会发怒和尖叫,并且把你当做满足需求的唯一方法。这样的孩子在离开妈妈以后会表现得特别畏缩,因为幼儿园里并没有一个会因为ta尖叫而喜欢ta,满足ta的人。

以上就是为什么有些孩子特别喜欢对妈妈发脾气的原因。

可笑的是,有些家长对于他们能够理解孩子的需求,导致孩子总是对他们尖叫这件事还挺自得,觉得这是亲子关系好的表现。

我觉得,不能促进孩子成长的,保姆式的养育并不是好事。

……………………………………………………

看了上面两则干预的分析,我想读者大概能知道我在哪一层。

我不愿意接受评论中多数的批评,因为我真不是你们想的那样。

评论里面,多位妈妈批评我是懒惰者的自辩,推诿养育中的责任,……我不愿意接受。

有些事情,你想要导向你要的结果,就必须多方配合。

比如,打孩子。

如果我强行要打,孩子就会挨打,不是说妈妈不打,孩子就可以不挨打;而是我俩之中任意一个动手,孩子就会挨打。

当然,我很少打孩子,孩子六岁了,也就打过一两次。

类似的,喂饭。不是说我不喂,孩子就不会被喂饭,而是任何一个家长主动喂饭,都会导致孩子被喂饭。我儿子一直被喂饭,不但妈妈姥姥喂,而且妈妈还要求我喂,要求爷爷奶奶喂。

结果呢?我儿子是幼儿园最不会吃饭的小朋友,吃个午餐比别的小孩慢大半个小时。有次我中午去幼儿园接他回家,就看见他和另一个不会吃饭的小朋友坐在那里,东张西望,数饭粒儿。

这值得骄傲吗?这是长了家长的脸的还是长了孩子的脸?

人都有自己的痴愚,这些痴愚会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不经意的折射出来。

我没法去掉亲人的痴愚,也不愿意在孩子面前与亲人们争吵,所以就只有抓住一些时机去干预。

…………………………………………………………

育儿中的问题太多了,我写个回答而已,不至于把这个回答拓展成一本书,所以以后这个回答就不再更新了。我会把我观察思考的一些内容放在这个专栏。

https://www.zhihu.com/column/c_1257777179795750912

愿我们都可以更好的养育我们的下一代,宝爸宝妈们加油。

十、丧偶式婚姻守寡式育儿文案?

这样的日子,哪怕夫妻感情再好,也是要磨没的。一旦这样的日子成了常态,再去改变惯性就不容易了。其实,可以趁着你们感情热度高的时候,做一个邀约或者约定,每天留出固定的十分钟,只属于两个人的私密时间,去分享彼此的感受,当作夫妻间的小仪式固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