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能亲喂说说?
1
拒绝乳房,抗拒亲喂,一抱就哭······应该是近年来出现并逐渐增多的喂养困难之一。
原本美好的母乳喂养,却遭遇如此打击。妈妈们的焦虑、自责甚至崩溃接踵而来。
我辛辛苦苦怀胎九月,走了一趟鬼门关才生出的孩子,没日没夜的喂奶、追奶,换来却是孩子的抗拒,甚至是拒绝,感觉支撑自己的最后一片天都要塌下来了。
那喂养孩子的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孩子拒绝乳房的情况,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让这原本的超自然的链接出现了裂痕?
是不是给孩子母乳喂养或者说妈妈负责给孩子喂奶,孩子就一定跟妈妈更亲,和妈妈建立更好的亲子依恋呢?
这里我们回顾一下“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美国心理学家哈利·哈洛的恒河猴实验,因为实验很残酷残忍,被很多人的批评和斥责,但这一系列实验的贡献非常大,它扭转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盛行欧美的育儿方式。
因同时期的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华生,曾提出非常著名的理论:
孩子对爱的需求,源自于他对食物的需求,满足了他对食物的需求,就满足了他对爱的需求,所以母亲只需要给宝宝提供足够食物就可以了。母亲不能和孩子过度亲密,过度亲密会阻碍孩子的成长,使孩子在成人后非常依赖母亲,从而难以独立难以成才。
这套理论当时风靡了整个美国,接着又影响了西方多个国家。后来流行的哭声免疫法、延迟满足法、睡眠训练(睡眠引导)等,核心思想都源于这套理论。
那个担忧母爱过度的心理学家华生,在自家孩子身上贯彻了自己的理念,结果他三个孩子全得了抑郁症,大儿子自杀身亡了,二女儿也多次自杀,小儿子一直流浪,靠他的施舍才能生活。
2
哈洛的恒河猴实验也被叫母爱剥夺实验,这一系列的实验,包括几个部分:代母实验,面具实验,铁娘子实验以及绝望之井的实验等,其中代母实验是其中最出名的一个。
为什么用恒河猴做实验呢?因为恒河猴94%的基因和人类相同,它对外界刺激所做出的反应,和人类非常类似或相近。
实验把刚出生的小猴放到一个独立的封闭的空间里面,里面的有两个模拟母猴妈妈:一个是钢丝猴,一个是绒布猴。
在钢丝猴妈妈身上有一个装着奶水的奶瓶,那小猴子如果肚子饿了,它可以随时去喝;而绒布猴妈妈的身上是没有奶瓶的。一个是柔软温暖没有奶水的母亲,一个是可以24小时提供奶水的冰冷的母亲。
曾经人们认为食物喂养是建立亲子依恋最关键的因素,这个实验结果出人意料。
刚开始的时候,小猴子确实会呆在铁丝母猴的旁边,但是没过几天,小猴除了肚子饿的时候去钢丝猴妈妈身上喝奶,其他的时间都是跟绒布猴妈妈在一起,它在钢丝猴妈妈身上喝完奶就会马上离开,不会停留很久。
在实验的过程当中,哈洛人为的设置了一些小猴子不熟悉或者是恐惧的场景,用一只木制的大蜘蛛去吓小猴子,小猴子受到惊吓觉得特别恐惧的时候,它会第一时间跑到绒布猴妈妈身上,并紧紧的抱住他,似乎这个绒布猴妈妈能够给小猴更多的安全感。
从这个实验结果来看:
我们可以认为说提供食物它并不是一个建立良好亲子依恋的唯一重要因素,还有其他的因素在共同发挥着作用,比如:肌肤接触,妈妈跟孩子互动,声音和眼神的交流等。
后期发现跟普通的猴子相比,这些从小离开母猴的小猴子出现了更多的问题,它的脑容量更小,智力更落后,这个实验证实早期亲子依恋,对于猴子的认知、情绪、行为是有着显而易见的影响的。
我们的孩子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月里,也会哭闹不安,因为从一个熟悉温暖的子宫来到这个嘈杂陌生的世界,要适应一个跟妈妈肚子完全不同的环境。孩子们的适应性也各不相同,有快有慢。
这跟每个孩子的独特气质有关,有些孩子比较敏感,反应可能更加的强烈,可能会哭闹更多。
此时需要父母除了提供最基础的生理需求,满足孩子吃睡玩之外,还要考虑的孩子的心理需求,在尊重孩子气质特征的基础上给与孩子及时的回应和安抚。
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予足够的拥抱和肌肤肌肤的接触。通过在父母身上重温类子宫的环境,能够更快的平复孩子的情绪。
我们都知道肌肤接触可以稳定新生儿的心率和更规律呼吸,血氧饱和度更高和压力有关的激素水平会更低。
肌肤接触也能增加妈妈相关激素水平从而使母乳分泌更充足。同时有益于妈妈跟孩子之间建立亲子依恋。
肌肤接触被研究证实可以显著的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它适合所有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和低体重儿。
从哈洛这个实验中得出的结论:
孩子对于养育者的依恋,并不绝对取决于喂养,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早期身体上的亲密感,以及养育者对孩子的需求的敏感度跟反应度。
3
咨询中遇到一些妈妈,因各种原因无法实现母乳喂养,或不能够母乳亲喂。
虽然喂养使用奶瓶,但孩子依然躺在妈妈的臂弯中,和妈妈有着亲密的眼神交流和亲子互动。同时妈妈也能够给予孩子温暖深情的照料,敏感的察觉孩子的需求及时给出适度的回应。
这种情况之下妈妈依然可以和孩子建立起安全型的亲子依恋关系。
还有一部分妈妈,除了喂奶孩子就交给别人来带;或使用程序育儿,定时定量定点喂养;或者照书养,按指南养;或者是有一些妈妈她对于孩子的哭内心是非常的紧张,焦虑不适和烦躁的,妈妈自身很难应对。
那么这些情况之下,妈妈们都难敏感察觉孩子的需求信号,并不能及时的给与适度的回应。这种状态之下的亲子关系也会更多的出现更多问题。
我们一直鼓励和提倡母乳喂养,但不代表说,如果没有条件和能力实现母乳喂养,孩子的发展和亲子关系的发展就一定会受到影响。
母乳喂养不是道德绑架,母乳喂养也并非与孩子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唯一。
现今社会对于女性的多重要求和家庭生活压力众多,对于妈妈们在母乳喂养过程中遭遇困难,我们希望能够尽力去帮助,共同去改善,做到当下努力后最好的一种喂养状态。
如果因为特殊原因做不到母乳喂养,那么轻松舒适的亲子关系,健康快乐的妈妈,也同样是孩子最需要的。
我们说孩子和妈妈之间是有着生理和基因优势的,孩子是在我们的子宫里呆了了9个月,那么孩子天生就应该跟我们更亲密。
但并不是说,你生的就一定一直跟你亲,这种亲密链接是需要我们去用心维系的。
我们体内有一种激素叫:催产素,它是我们每个人体内都会有的跟情感链接非常相关的一个重要的激素。
妈妈在孕期跟产后体内的催产素的水平很高,然后在产后持续照料孩子、肌肤接触的过程中,催产素的水平还会继续升高。
催产素越高就越能够影响妈妈相应脑区对于孩子情感的同步性和反应性。
另外一个生理基础是我们大脑里的杏仁核,它和我们的情绪感受、情绪记忆,以及压力和危险情况下我们的应激反应有关。
脑影像研究发现,当一个女性做了妈妈以后,大脑里的杏仁核是被充分激活的状态。
这种状态可以使得妈妈们时刻保持警惕,像雷达一样探测周围环境是否存在危险,从而起到保护孩子的作用。同时也会直接影响大部分妈妈们的睡眠,通常夜里孩子有任何风吹草动妈妈们都会醒来。
一系列的研究发现,不止是妈妈与生俱来的基因决定了自身催产素水平高。如果爸爸参与照顾孩子越多,他们体内催产素的水平就会越来越高。
一些其他的主要照料者,或者养父母,他们体内的催产素水平也会在照料孩子过程当中升高,可以达到生物学妈妈的水平。
由此看来亲密的情感链接不完全由血缘决定,而是在一天天亲密的接触、用心的呵护过程当中建立的。
虽说基因决定了妈妈有着天然的优势,但是其他的人同样有能力跟孩子之间建立情感连接。
这就是我们常见的月子里月嫂带的多,孩子跟月嫂更亲密。当月嫂走了,家里人发现谁都哄不住孩子,或者搞不懂孩子想干嘛。
所谓的情感链接不是一天建立起来的,同时也不是一天两天就消失了的,如果你和你的孩子之间出现了类似的问题,我们需要时间来弥补和修复,需要找到合适的方法来帮助你和孩子再次碰撞出爱火花。
当然喂养方式无关乎母爱,无论什么样的喂养方式,都不会影响我们全力以赴的爱孩子。
如果因为某些原因不能够母乳喂养你的孩子,也请您放下焦虑内疚和自责,轻松自信的照顾孩子陪伴孩子,一起享受接下来的每一天。
母乳育儿不难,最难的是妈妈们没有界限的的捆绑自己和孩子,为一些数据所焦虑。
我们都需要爱,不止是孩子,妈妈自己也需要。但我们不需要有压力的爱,与喂养方式相比,孩子更需要一个快乐自信的妈妈;更需要一个温馨自由的成长环境。
二、如何亲喂和瓶喂混合?
混合喂养是指将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相结合的一种方式。下面是亲喂和瓶喂混合喂养的方法:
确定喂奶计划:确定母乳和配方奶的比例,如母乳和配方奶1:1或2:1等。可以先从母乳开始喂,如果宝宝还需要进一步喂养,可以再喂配方奶。
确定喂奶时间:母乳的需求量比配方奶的需求量更加灵活。因此,建议根据宝宝的需求来确定母乳和配方奶的喂奶时间。例如,如果宝宝感到饥饿,可以先喂母乳,如果母乳不够,可以喂配方奶。
准备喂奶工具:如果使用配方奶,需要准备奶瓶、奶嘴、奶瓶刷等喂奶工具。注意清洁和消毒。
喂奶方法:亲喂时,可以采用哺乳垫等辅助工具,方便宝宝进食,也可以使用乳头奶嘴,使宝宝更容易接受。瓶喂时,需要掌握正确的喂奶姿势和角度,使宝宝舒适地进食。
注意观察:在喂奶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宝宝的状态,如是否吃饱、吃够、消化是否良好等。根据宝宝的需要和情况来确定母乳和配方奶的比例和喂奶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混合喂养并不是所有情况下都适用,应该根据宝宝的需求和医生的建议来决定是否采用混合喂养。同时,混合喂养也需要注意清洁和消毒,避免引起宝宝的感染。
三、瓶喂与亲喂优缺点?
哺乳确实很辛苦,每一个母乳妈妈都不容易!作为一个5个月宝宝的妈妈,我来说一说亲喂和瓶喂的优点和弊端:
亲喂和瓶喂的区别
亲喂:顾名思义就是妈妈亲自喂婴儿母乳,婴儿直接衔乳T吸吮吃奶。
瓶喂:将母乳挤出来后,用奶瓶喂给婴儿。
亲喂的优点和弊端
优点:
1.婴儿出生后一个小时就可以吸吮妈妈的乳头,婴儿的吸吮可以让大脑产生催产素,有益于尽快下奶和帮助子宫恢复!
2.由于婴儿自己有饱腹感,所以亲喂不用担心宝宝没吃饱或者吃太饱。
3.亲喂的宝宝更容易和妈妈建立起亲子关系。宝宝更依赖妈妈。
4.方便(喂夜奶方便,饿了立马能吃)、干净、卫生、新鲜…
弊端:
亲喂没有任何弊端。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是亲喂,这是大自然的生存法则。只是妈妈这个移动产奶机不能离开太久。
但需要注意:想亲喂成功,需要和宝宝一起努力。掌握使用正确的喂奶姿势,和宝宝不断摸索直到彼此适应“这样吃奶,大家都舒服”。正确的衔奶姿势不会造成乳房皲裂。
瓶喂的优点和弊端
有点:
1.妈妈不用亲自上场,尤其是夜奶。任何人都可以完成喂奶工作。
2.方便断奶,一直吃奶瓶的宝宝更容易断奶。
3.有其他原因造成妈妈不能亲喂时,瓶喂能满足宝宝需求。
弊端:
1.不管用手还是吸奶器吸奶,奶水经过“搬运”、“冷藏/冷冻”都有卫生方面的风险。
2.不利于和妈妈建立亲子关系。
3.宝宝饿了,不能立马喂奶。
4.先亲喂的宝宝可能会拒绝瓶喂。先瓶喂的宝宝会造成乳头混淆,而学不会正确的衔乳姿势亲喂时妈妈会觉得乳头痛。
很多背奶妈妈上班后都会用瓶喂,这也是宝宝长大的标志。
不管亲喂还是瓶喂,都是爱宝宝的好妈妈!
四、亲喂坐喂正确哺乳姿势?
正交摇篮式是多数母亲所喜爱的姿势,因为这种姿势能让母亲更清楚地看到孩子吃奶的情况,尤其适合早产或吃奶有困难的宝宝,这也是哺乳最方便的方法。
采用左侧乳房喂食孩子,左手扶住乳房,然后用右手掌托住孩子的后脑部,不能用手掌托住孩子的后脑部,这样就能挤开乳房。
孩子下边也可以用哺乳枕垫,这样可以减轻妈妈的负担。与此同时,也是最佳的奶瓶喂养姿势。
五、瓶喂亲喂应该如何分配?
可以考虑混合喂养。混合喂养是指将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相结合的一种方式。下面是亲喂和瓶喂混合喂养的方法:
确定喂奶计划:确定母乳和配方奶的比例,如母乳和配方奶1:1或2:1等。可以先从母乳开始喂,如果宝宝还需要进一步喂养,可以再喂配方奶。
确定喂奶时间:母乳的需求量比配方奶的需求量更加灵活。因此,建议根据宝宝的需求来确定母乳和配方奶的喂奶时间。例如,如果宝宝感到饥饿,可以先喂母乳,如果母乳不够,可以喂配方奶。
准备喂奶工具:如果使用配方奶,需要准备奶瓶、奶嘴、奶瓶刷等喂奶工具。注意清洁和消毒。
喂奶方法:亲喂时,可以采用哺乳垫等辅助工具,方便宝宝进食,也可以使用乳头奶嘴,使宝宝更容易接受。瓶喂时,需要掌握正确的喂奶姿势和角度,使宝宝舒适地进食。
注意观察:在喂奶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宝宝的状态,如是否吃饱、吃够、消化是否良好等。根据宝宝的需要和情况来确定母乳和配方奶的比例和喂奶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混合喂养并不是所有情况下都适用,应该根据宝宝的需求和医生的建议来决定是否采用混合喂养。同时,混合喂养也需要注意清洁和消毒,避免引起宝宝的感染。
六、母乳亲喂好还是瓶喂好,母乳亲喂和瓶喂有什么区别?
通常使用瓶喂和亲喂母乳有很大的区别,虽然喂的都是母亲的乳汁,但因为喂养方式有所差异,故而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母乳亲喂和瓶喂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增强情感、操作方便性、喂养本质等方面。
1、增加情感方面:母亲亲自喂养,宝宝会直接接触到母亲的乳头,可以增加母子的感情交流。母亲若用瓶子喂奶,宝宝可能一开始会不容易接受,可能会影响母亲和宝宝的感情交流。建议有条件的情况下,采取母亲亲自喂养的方式比较好;
2、操作方便性方面:母亲亲自喂养宝宝可以促进乳汁分泌,能够达到按需哺乳的效果,而且不受地点、时间等因素影响,比较方便。相对而言,母乳瓶喂就比较麻烦,需要先将乳汁挤出,并提前解冻、热好,出门时要带很多东西,相对不方便;
3、营养物质方面:母乳中比较宝贵的是活性物质、免疫物质,亲喂时可以减轻营养物质的丧失,并有助于母亲产后的恢复。而使用瓶喂时,经过冷冻和冷藏,母乳中的活性物质和营养会有不同程度的丧失;
4、安全性能方面:母亲亲自喂养时乳汁是从乳房直接喂宝宝嘴里,不会接触到外界,比较安全。而用奶瓶挤出来喂奶容易滋生细菌,会暴露在空气中,如果奶瓶没有消毒干净,乳汁被污染的风险也比较高;
5、其他方面:母乳喂养时相较于瓶喂,宝宝不容易产生胀气,是因为亲喂时并未接触空气,而瓶喂时宝宝可能会吸入很多空气,进而导致胀气。此外,母乳喂养与瓶喂相比,更加容易控制温度。母亲本身就属于天然的保温器,从乳房中吸出的乳汁都是适合宝宝食用的温度,而瓶喂时还要进行人工保温,凉了需要加热,可能不容易控制温度,过烫时可能会烫伤宝宝。
母乳营养比较丰富,含有充足的脂肪、蛋白质、糖类,而且其中的白蛋白含量少,容易被宝宝消化和吸收。因此,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母乳喂养,有助于母亲及宝宝的健康。
七、母乳亲喂的正确喂法姿势?
母乳喂养的姿势有很多种,如:摇篮式、橄榄球式、侧卧式等,要点在于宝宝的头与身体在一条直线上,下巴紧贴妈妈的乳房,根据妈妈和宝宝的不同情况,选择舒适方式为宜。
摇篮式是最常用的哺乳姿势,一只手臂支撑宝宝的头颈部,另一只手拖住宝宝屁股,还可以使用枕头进行支撑,这个方式方便观察宝宝喂养时的表现,可以增进母婴情感交流;橄榄球式是指将宝宝放在垫子上,妈妈沿着手臂一侧像抱橄榄球一样将宝宝夹在腋下,同侧手臂托住婴儿背部,手托住颈肩部进行哺乳,适用于剖宫产、婴儿较小的情况;侧卧式比较适合夜间哺乳,妈妈与宝宝取相对的侧卧位,可以使用小枕头支撑宝宝的后背,将宝宝的下巴靠近妈妈乳房进行哺乳,这个方式有利于妈妈休息,也适合剖宫产恢复期不方便久坐的妈妈。其他方式还包括交叉式、半躺式等。
八、亲喂改成瓶喂算断奶吗?
应该不算,平时人们说的断奶,更多的含义是不再吃母乳,会有替代的喝牛奶,多数的孩子都会在一岁多的样子断奶,关键这个时间段母乳的营养也跟不上了,所以说这就是断奶,更多的是指这个断奶,这个时候可以加很多辅食了,包括用奶瓶喝奶,用奶瓶喝奶可以持续时间久一点。
九、亲喂和瓶喂哪个容易胀气?
瓶喂容易胀气
亲喂可以更好地保持母乳的营养成分,能够让宝宝更好地吸收。
亲喂时可以满足宝宝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有助于母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和联系,而且也有助于促进母乳分泌,提高乳汁质量。
十、亲喂躺喂宝宝能吃饱吗?
躺着喂奶宝宝可以吃饱,不过并不这样做,对婴儿会造成各种不同的问题,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慢性中耳炎,甚至会压迫宝宝的鼻子,引发窒息。对于宝宝来说正确的喂奶姿势应该是坐着,这样喂奶的斜度刚好,可以避免宝宝发生溢奶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