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嘉莹诗词?
关于叶嘉莹的诗词有:
1. 古诗《折窗前雪竹寄嘉富姊》 - - 叶嘉莹- - 人生相遇本偶然,聚散何殊萍与烟。
2. 古诗《生涯·日月等双箭》 - - 叶嘉莹- - 日月等双箭,生涯未可知。
3. 古诗《秋草·西风扫尽一年痕》 - - 叶嘉莹- - 西风扫尽一年痕,迢递王孙客梦昏。
4. 古诗《春日感怀·往迹如烟觅已难》 - - 叶嘉莹- - 往迹如烟觅已难,东风回首泪先弹。
5. 古诗《早春杂诗·惊心岁月逝如斯》 - - 叶嘉莹- - 惊心岁月逝如斯,饯尽流光暗自悲。
二、叶嘉莹身高?
叶嘉莹,别号迦陵,出生于1924年,身高165,1945年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为加拿大籍华人。现任南开大学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1991年被授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2016年3月25日,获得“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她一生漂泊海外,2015年10月,“迦陵学舍”的正式启用,标志其定居于南开大学。
三、叶嘉莹读音?
叶嘉莹是文学大师,刚刚荣膺感动中国人物。读音很简单啊,叶子的叶,嘉陵江的嘉,晶莹剔透的莹。
四、叶嘉莹的气质?
中国古典诗词大家叶嘉是著名的中国古典诗词研究专家,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女先生”、“穿裙子的士”,受聘于台湾大学、哈佛大学等知名学府执教。
她是柔弱的女子,也是白发的先生。
她是加拿大皇家学会唯一的中国古典文学院士,也是2015-2016年度“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
虽然一生与诗词为伴,殊荣无数,但她的现实生活却没有“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那样文雅轻松,而是历尽坎坷磨难,可以说是,“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
五、叶嘉莹的诗?
叶嘉莹现代大词家叶嘉莹先生诗词十首 叶嘉莹先生,女,号迦陵,1924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辅仁大学(今北京师范大学前身)。后去台湾,任台湾大学教授,并在淡江与辅仁两大学任兼职教授。六十年代应邀担任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客座教授。后定居加拿大,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并曾于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再度赴美,在耶鲁大学、印第安那大学讲学。1989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院院士。
自1970年代末,返大陆讲学,先后任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客座教授。1996年在南开大学创办“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设立“驼庵”奖学金。
现将收集到的叶嘉莹先生十首诗词列出,供学习欣赏。
临江仙
惆怅当年风雨,花时横被摧残。平生幽怨几多般。从来天样恨,不肯对
人言。 叶落慢虽流水,新词写付谁看?惟馀乡梦未全删。故园千里隔,
休戚总相关。(作于何时不详)
水龙吟
天涯又睹清光,姮娥伴我飘零久。阴晴历遍常圆无缺。几时能够?北国
春宵,南台秋野,乱离经后。算他乡迟暮,韶华一往,对明月,空骚首。
秋露苍苔湿透,立多时,寒生衣袖。长辉万里,愿随流照,故人知否?
当日高楼阑干同倚,此情依旧。且加餐共勉,千秋志业,向他年就。(1982年作)
生查子
漂泊久离居,晚岁欢娱少。连夜北风寒,学满天涯道。 今日喜开颜,
乍觉新晴好。为有远人书,来报梅花早。(1985年作)
浣溪沙
又到长空过雁时,天云玉宇写相思,荷花凋尽我来迟。 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千春犹待发华滋。(作于何时不详)
七绝·冬日杂诗(二首)
一
尽夜狂风撼大城,悲笳哀角不堪听。
晴明半日寒仍劲,灯火深宵夜有情。
二
入世已拼愁似海,逃禅不借隐为名。
伐茅盖顶他年事,生计如斯总未更。
(1944年作)
七律·留别哈佛
又到人间落叶时,飘飘行色我何之。
日归枉自悲乡远,命驾真当泣路岐。
早是神州非故土,更留弱女向天涯。
浮生可叹浮家客,却羡浮槎有定期。
(作于何时不详)
七绝·论李煜词(三首)
一
悲欢一例付歌吟,乐既沉酣痛亦深。
莫道后先风格异,真情无改是词心。
二
林花开谢总伤神,风雨无情葬好春。
悟到人生有长恨,血痕杂入泪痕新。
三
凭阑无限旧江山,叹息东流水不还。
小令能传家国恨,不叫词境囿《花间
六、叶嘉莹几几去世的?
叶嘉莹没有去世
叶嘉莹,女,号迦陵,1924年7月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教育家、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专攻古典诗词方向。
现为南开大学终身校董,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博士生导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
七、叶嘉莹去世的原因?
叶嘉莹还未去世。
叶嘉莹,女,号迦陵,1924年7月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教育家、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专攻古典文学方向。现为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博士生导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2021年2月17日,叶嘉莹被评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八、叶嘉莹作品的特点?
诗词与西方理论相结合,
开拓一片新天地
她是将古典诗词与西方理论
结合的第一人。
既有中国古典诗词的功底,
又能吸收很多西方现代理论来研究诗词,
将诗词研究拓展了一个新层面。
「我们中国古人的诗话、词话甚至文学理论,
没有一个很科学的、逻辑的思维理论,
学起来就会抽象,空泛,
抓不住东西
……
如果能先有古典文学的基础,
然后再去学西方的理论,
那么学回来的东西,
就不至于是表皮的附会、牵强和浅薄」
◎
将诗词的美,融入血肉
讲解诗词有“高度”
叶先生研究古诗词,
一生未休,
她早已将古典诗词
融入血肉和灵魂。
当这些诗词融入灵魂的注解
通过叶先生的文字传达出来时,
你能真切感受到诗词深层的美,
这种美是经年如一日的研究下
才能达到的高度。
它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文学作品,
而是通过深厚的学养
铸就起来的
真正接地气适合学习的读本。
「近几年出了很多的诗词鉴赏类的书,
无一例外,内容都参差不齐,
很多人都喜欢把一首很短的诗,
加上很多美化的语句,
再用上抒情的描写…
就完成了一部鉴赏之作,
这些都是虚浮的,没有触及诗歌的生命,
也没有什么价值,是非常肤浅的
……」
为了让古典诗词于当代获得「再生」
将中国古典诗词与文化传承和弘扬,
叶嘉莹先生选择将自己从教七十余年来
在世界各地讲词之录音整理出来的讲稿,
以及
带回的大量宝贵的文史资料整理出来,
供研究者使用,
也算为诗词研究尽到一份绵薄之力。
她的这些诗词讲演稿
最终被一些大的出版社陆续出版出来。
像近期在诗词世界首发的,
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叶嘉莹新书《美玉生烟》就是其一。
九、长寿叶嘉莹现状?
叶嘉莹出生于1924年,如今已98岁了。是我国古典诗词创作、教学、研究专家,代表作品有《迦陵论词丛稿》、《中国古典诗歌评论集》、《迦陵论诗丛稿》。
叶嘉莹在人生的2018年卖掉京津两处房产,又将自己的稿费、版税收入悉数捐出,至今累计捐赠3568万元,在南开大学设立“迦陵基金”
2019年9月10日教师节之际,“叶嘉莹教授归国执教四十周年暨中华诗教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南开大学开幕。
98岁的中国古典诗词大家叶嘉莹于2022年1月28日以视频形式向海内外故交挚友致意,送上新春祝福
十、叶嘉莹去世原因?
叶嘉莹还未去世。
叶嘉莹,女,号迦陵,1924年7月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教育家、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专攻古典文学方向。现为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博士生导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2021年2月17日,叶嘉莹被评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