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掷边界球规则?

一、足球掷边界球规则?

一、足球掷边界球规则:

1、在掷出球的一瞬间,掷球者应:

(1)面向比赛场地;

(2)任何一只脚的部分站在边线上或站在边线外的地上;

(3)使用双手;

(4)将球从头后经头上掷出。

2、掷球队员在其他队员触球前不得再次触球。

3、球一进入比赛场地,比赛即为进行。

二、足球掷边界球时防守方队员没有固定要求,只需在场内进行正确的防守即可。

三、掷球概述

第一:掷球时双臂要将球举过头顶,且双脚不能离开地面。这是足球规则中明确的规定,如果违反就会被裁 判判为违例,改由对方掷界外球。

第二:掷界外球一般应由边后卫完成。因为掷界外球的时候,其他的进攻球员应该处于积极跑位的状态,制造进攻的空当,组织进攻体系。而且,边后卫在掷完球后能够很快的回到自己的防守位置上,这样是最合理的战术方式,所以,除了球队在快速反击的情况下,一般都由边后卫完成掷界外球的工作。

第三:在队友掷界外球的时候,队友们一定注意通过积极的跑动,扯出尽可能多的空当,为球队的进攻创造机会。否则,掷球队员很难将球掷到本方队员的脚下,就更谈不上创造进攻的机会了。

第四:边后卫在掷完球后,应马上进入场内为拿球队员提供接应。因为在队员拿球后,对方的防守队员一定会积极的进行逼抢,此时掷界外球的球员马上回到场内,其前方一般不会有对方的防守队员,可以很好的为队友提供接应,增加球队的进攻能力。

四、裁判要求

1、判给某队掷界外球时,明确指出掷界外球的方向和地点;

2、宣判了违例或犯规,必须以掷界外球开始继续比赛时,裁判员必须直接递交球给掷界外球队员或将球置于该队可处理处。当然,在裁判员距离掷界外球队员不超过3至4米,或者掷界外球队员站在裁判员指定的正确地点,或者拥有球权的队不获得利益的情况下,裁判员可以将球抛给掷界外球的队员。

五、规定

1、掷界外球是重新开始比赛的一种方法。

2、掷界外球不能直接进球得分。若界外球掷向本方门将,球不慎滚入本方球门,在门将没有触球的情况下,可向裁判申诉,此时进球无效。

4、判为掷界外球:

(1)当球的整体不论从地面或空中越过边线时;

(2)从球越出边线处掷界外球;

(3)判给最后触球队员的对方掷界外球;

(4)界外球掷出后无论接球队员位置如何均不存在越位判罚。

二、地掷球的球规格有哪些?

地掷球是双方运动员在规定的场地上用手投掷球进行对抗的运动项目。比赛在一块长26.50米,宽4.50米,四周用高为25厘米的围板围成的沙土地或塑胶场地上进行。比赛用球有大球和小球两种,大球重量是920克——1000克,直径11厘米,为队员投掷用球;小球重量是60克,直径是4厘米,为比赛的目标球,裁判员根据双方投掷的大球距小球远近来判断双方得分多少。

三、什么是掷实心球?

双手握球,双脚前后站立,向后弯腰挺宽,双手尽量向后摆蹬地送髋,菲碧扔出

四、掷界外球的限制?

掷界外球时,掷界外球队员和其他队员必须做到“七不得”:

1.掷界外球队员在球接触了另一队员前,不得首先在场与球接触;

2.掷界外球队员在球离手时不得踏场地;

3.掷界外球队员在球离手前消耗的时间不得超过5秒钟;

4.掷界外球队员掷球时不得越过篮板传给场上另一队员;

5.掷界外球队员在球离手前不得从裁判员指定的地点横向移动超过正常的一步(大约1米)并向不止一个方向移动;

6.在球掷过界线前,任何其他队员都不得使身体的任何部分越过界线;

7.掷界外球球离手后,在球接触场上队员前,不得使球触及界外或停留在篮圈支颈上,或进入球篮。如果违反“七不得”时,将球判给对方在原违例地点掷界外球。

五、充气实心球怎么掷?

面对投掷方向,两脚前后或左右开立,身体重心落在后面那只脚上或两脚之间,两膝微屈,双手举球至头的后上方,然后利用支撑脚蹬地,收腹,挥臂的力量将球用力由头后向前上(斜上方45度角)方掷出。

实心球的每一个动作都是需要一定技巧的,以下做具体介绍:

持球:两手用手指包球,两手心空出,大拇指交叉或并排放在球底,小指放在球的两侧,其余六手指对称来托球,这样既能使球固定,又有利于最后用力,球出手瞬间,更多的手指充分拨球,并且出手角度不易过低。

预摆:预摆是为最后用力提高实心球的初速度创造良好条件,预摆次数因人而定,一般是一至二次,此时球依次是从前下方经过胸前至头后上方,加速球的摆速,此速上体后仰,身体形成反弓形,同时吸气。

用力:用力是投掷实心球的主要环节(蹬地、伸膝、收腹、向前引球、拨球→鞭打、控制重心的环节),动作直接影响球的初速度及抛球角度。此时蹬腿、送髋、腰腹急震用力,两臂用力前摆并向前拨指和腕,提高手臂的鞭打速度。

六、双手前掷实心球优点?

双手急于一点,在手掌心用力抛出

七、怎样在原地掷实心球?

  原地投掷实心球的技术要领:  (1)握球的方法:把两手的十个手指自然分开,两手的手指放置实心球的两侧将球夹持,两个拇指扣在实心球的后方成八字,保持球的稳定。  (2)预备姿势:两脚平行或前后站立,平行站立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后脚跟离地,重心落在两脚中间;前后站立前后脚距离20-30厘米,左右脚间的距离10-15厘米,后脚跟稍离地,重心位于后腿。两手持球自然放松,精神集中,眼睛看前上方。  (3)预摆:是投掷前的准备,为最后用力提高初速度创造条件,预摆的次数有个人而决定,一般在一到两次,在最后的一次预摆时实心球次下方经过胸前到头后上方,加快球的摆动速度,同时上体后仰,身体成反弓。  (4)最后用力:是投掷实心球的最重要的环节,动作是否正确影响球的初速度和出手的角度。当预摆结束时两手握球用力向前上方送出,动作特点由蹬腿、送髋、腰腹用力,两臂用力前摆并向前拨指和手腕,来提高手臂的鞭打速度。  建议 :  (1)在实心球的短期训练中,如果掷实心球训练为期一个月内,平行站立与前后站立投掷均可选择,不必强调规定某一种站立方式投掷,可由学生个人用力习惯选择站立方式。也可以让学生通过采取两种站立方式投掷,选择成绩好的站立方式练习。如果有两个月以上时间训练,在保证学生熟练掌握掷实心球技术的前提下,宜采用前后站立方式投掷。  (2)选择站立是学习投掷实心球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掌握最后用力技术,每个技术的环节都会影响到投掷实心球的成绩,因此,训练中要注意抓好各个环节。投掷实心球是一项技术与力量相结合的运动,训练中技术与素质两者不可缺一,要通过多种手段提高学生上、下肢和腰腹力量,发展柔韧性素质,只有通过掌握合理技术和发展身体素质,才能使学生大幅度地提高掷实心球成绩。

八、掷实心球的动作要领?

本人中考体育项目经验,超有效: 1、两脚前后开立,相距约50cm-80cm,两手将实心球高举头后,身体稍后仰,有稍微背弓。

2、投掷时,将实心球由头后经头顶至体前,预摆1-2次,当第二次预摆开始时,由肩带动上肢蹬地和前臂,摆速加快,利用下肢蹬地和腰腹的力量,快速将实心球摆到大约上肢与身体成45°夹角方向时,用力将球抛离双手同时下肢及两脚交换位置。

九、掷界外球有什么规定?

掷界外球有什么规定

一、掷界外球(一)比赛进行中,当球的整体从地面或空中越过边线时即为球出界。此后,应由出界前最后触球队员的对方队员在球出界处(边线外)一米范围内,将球掷向场内任何方向。(二)掷球时,两脚可以平行站立或前后站立,任何一只脚的部分可以踏在边线上或边线外。但是只要有一只脚越过边线踏在场内,或者踏在线上的脚提起脚跟,致使脚尖踏在场内均属犯规行为。(三)掷球前,可以附加助跑。掷球时,允许脚在地上滑动,但任何一只脚不得全部离地。(四)掷界外球的方法是:双手持球置于头的后方,面向场内,两手平均用力,从头后经头上用一个完整的连贯动作将球掷入场内。(五)掷界外球时,常见的犯规有以下几种: 1、 未在球出界处掷球。 2、 单脚或双脚越过边线踏在场内。 3、 单脚或双脚在球掷出前离开地面。 4、 球未从头后经头上掷入场内。 5、 掷球时,有明显的停顿。 6、 掷球时双手用力明显不均,一手扶球,另一手发力掷球。 凡是未按规定的方法将球掷入场内,均应由对方队员在原出界处掷界外球。(六)掷界外球时,队员以合法的动作故意掷击处于场内的对方队员,属犯规行为,应由对方在犯规接触点罚直接任意球。若以不合法的动作故意掷击场内的对方队员,亦属犯规行为,应由对方在原出界处掷界外球。凡故意用球掷击对方,应按有关规定对犯规队员予以警告或罚令出场。 (七)掷界外球时,队员不慎致使球脱手落于场外,可以重掷。队员以合法的动作将球掷入场内(包括球落于边线上),比赛即为恢复。若球先触场外又弹入场内或未入场内,均应重掷。若球从空中进入场内又直接被大风吹出场外,或球进场后因场地不平而直接弹出场外,均应由对方在球出界处掷界外球。(八)队员掷球入场,比赛恢复后未经其他队员触及而再次触球,为连踢犯规。若系故意用手触球,则应判罚手球犯规。(九)掷界外球不能直接进球得分。如直接掷入对方球门,由对方踢球门球;如直接掷入本方球门,由对方踢角球。在球掷出,比赛恢复后,经其他队员触及而进入球门,只要当时没有犯规行为,应判进球有效。

十、掷实心球的正确方法?

1、握球:需要将球握稳,两臂肌肉保持放松。以便于控制好球并充分发挥两臂、手指及手腕的爆发力量。

2、预备:两脚前后开立,与肩同宽,前脚掌离抛掷线约25至25厘米处,前后脚距离约一脚掌,抛掷时需后脚脚跟稍微离地,两手持球自然,身体肌肉放松,重心落在两脚中间偏前,眼睛直视下方。

3、用力:这是投掷实心球的最重要环节。用力的动作是当预备结束后两手用力从后上方向前上方前摆,此时的动作特点是利用腿、腰、腹、臂、手指等全身的力量协调发力,两臂同时向前摆并拨指和腕,可以提高手臂的爆发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