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嗜糖解析?
你会给你的孩子买一瓶啤酒喝吗?答案是不会的,但是你给他买饮料时并不会犹豫太多。其实两者的危害并没有什么差别,你只意识到酒精对身体的伤害,却不知道平时喝的饮料中含有的大量糖分,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也不亚于酒精。
有研究证明糖的成瘾性要比像酒精这类标准成瘾物还要强8倍,酒精至少会通过眩晕、呕吐等不良反应来警告你的大脑不要再继续摄入过量的酒精,而糖只会刺激你的大脑让你不受控制、更加疯狂地对其进行摄取,因此有科学家把糖称为“最甜蜜的杀手”“喝不醉的酒精”。
糖吃多了对身体的危害有多大?
糖由碳、氢、氧元素构成,我们常说的碳水化合物也就是糖,它对于我们的身体来说十分重要。糖作为我们身体必需的三大主要营养要素之一,为我们的身体提供了大量的能量。
如果没有摄入足够的糖分,我们身体里的细胞将无法进行正常地运转,我们的血糖含量会降低,在工作或学习的时候可能会感到疲乏、无力,甚至可能会因为低血糖而昏迷。
就像汽车需要加够了油、充足了电才能在马路上行驶一样,我们每天都需要补充营养来维持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我们摄入的食物中,糖分占人体摄入的所需总热能60%-70%,一切糖类物质(除了纤维素以外)都是热能的来源,即便不是专门地去摄入糖分,我们每天吃的如米、面、根茎蔬菜类(如番薯、胡萝卜等)、水果(如西瓜、甘蔗、香蕉、葡萄、甜瓜等)、干果类、豆类等食物里都富含大量的碳水。
但是糖的摄入就像硬币一样具有双面性,我国营养专家认为摄入的糖转化的热量一旦高于人体摄入总热量的60%-65%,糖就会变成“杀手”,给身体各个器官带来危害。
相信我们在网上都看到过大量关于“戒糖利于好皮肤”的新闻,科学证明戒糖确实对皮肤具有拯救性的作用。因为在我们吃大量的甜食的时候,糖分进入身体后会与血液里本就存在的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一种叫糖化终产物的东西,而糖化终产物在医学里被看成是破坏皮肤的“危害分子”。
它不仅会破坏我们皮肤里的胶原蛋白,导致皮肤变得松弛下垂或者长满皱纹,还会让皮肤里的“天然抗氧化剂”酶失效,就像汽车刹车不再有用一样,皮肤失去“抵抗力”,再也招架不住紫外线等的外部侵害,从而加快皮肤老化的速度。
食用大量的甜食或者含糖分的食物不仅会出现黑头、长痘等让人产生容貌焦虑的皮肤问题,作为人体器官的第一道屏障,它就像家里的大门,一旦遭到破坏,家里就丝毫没有安全性可言。
皮肤作为我们身体的第一道屏障,尚且会受到糖的破坏,眼睛作为了解外界的窗口也难逃一劫。科学证明,一个人如果长期过量摄入糖分不仅会加深近视程度,还会诱发白内障和开角型高眼压性青光眼等眼部病症,情况严重甚至有致盲的危险。
有学者从“过度摄入糖分对眼睛的危害”的角度出发,发现50例白内障患者中34%的患者有“嗜糖”的习惯。如果你近视的话,在你早睡早起、作息正常的情况下,近视程度还是加深了,那可能就是由于你甜食吃太多了。
就像蝴蝶效应,过量的糖进入身体后,由外而内对身体各个器官都会造成一定的危害。长期的高糖摄入会让过量的糖分无法被身体吸收,那些我们身体吸收不了的糖会在体内转化成我们熟知的脂肪,脂肪又十分喜欢聚集在肝脏周围,不断地刺激肝脏,还会阻止身体代谢肝脏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坏胆固醇。
长此以往,肝脏逐渐被脂肪给“拖累”,慢慢变成“非酒精脂肪肝”。在调查英国人“嗜糖”习惯的相关数据显示,20%的人被“非酒精脂肪肝”问题所困扰,体内坏胆固醇水平和甘油三酯水平都较高,其中50岁以上的男性是“非酒精脂肪肝”的高发人群。
要是以为吃太多糖仅仅对皮肤、眼睛和肝脏造成影响,那就太天真了。在上面提到,那些我们身体吸收不了的糖会在体内转化成我们熟知的脂肪。
而这个转化过程是在咱们身体里极其狭小的血管里进行的,虽然转化后大部分脂肪聚集在肝脏周围,但仍有一部分“懒”脂肪选择就地“驻扎”,这样一来就增加了我们体内血管的压力、导致血管收缩,而我们体内的冠状血管比A4纸还薄,任何的压力与堵塞都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糖尿病患者患病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摄入过多的糖分,只要你每天超过正常范围内多吃150卡的甜食,你患糖尿病的几率就要比不爱吃甜食的人高出1.1%。
如果本身已经是糖尿病患者了,不控制糖分摄入量的话,对身体的危害会更大——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抵抗十分“好客”,无论你吃多少甜食,你摄入的大部分糖都会被它留在血液里“做客”,长此以往会严重损害人体机能,即便是服用相应的药,效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长期食用高糖的食物会使人的寿命缩短20年。有科学家认为糖比起公认的、对人体有害的烟和酒精来说,对人体的危害还要大,世卫组织也曾通过调查23个国家人口死亡原因后得出“嗜糖之害甚于吸烟、饮酒”的研究结论。
与会让人上瘾且戒不掉的药品类似,糖分也有一个“积累”的过程,不吃还好,越吃越觉得量不够,此后需要吃更多的糖才能产生快感。
摄入糖分确实会让你心情变好,但糖类带来的这种好处只能维持半小时,一旦你由于吃糖获得的兴奋度降低并消失殆尽后,你的身体会分泌肾上腺素来刺激大脑,使你对糖的渴望更加疯狂。
在有关糖类上瘾的实验中,科学家给老鼠注射了大量糖分,而在停止摄入后,老鼠的身体出现了颤抖和焦虑等症状。如果你长期吃糖且时不时有头痛、心悸、焦躁等症状,那可能是因为你吃糖太多。
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我们要对糖分的摄入量进行严格控制,适量摄入糖分才不会让糖变成“杀手”,让身体各项机能在甜蜜中“死去”
二、嗜糖菌是什么?
嗜糖菌是一种腐蚀吸收因糖尿病积压下来多元的糖毒的细菌。
2006年2月19日,英国科学家拉卡尔博士(1923-2003)在一次偶然的试验中发现了一种以吞噬糖类为生物本能功能性菌种,这两种从人体肠道中偶然提取的“死糖”菌种,因为分子式和基因图谱类似,被命名为1号嗜糖菌和2号嗜糖菌。
三、有嗜糖如命吗?
有的。我看见我同事整天吃糖不住,我劝他少吃糖,他还嗨嗨一下就应付一下你。吃糖多了对牙齿.肥胖,可是大大的不利。我建议大家少吃糖,以免有害健康。
四、控糖米饭真的控糖吗?
控糖米饭不是真的控糖,有的说是能做发芽糙米饭,餐后血糖反应低;也有的说是能沥去一部分糖分,增加米饭的抗性淀粉糙米发芽时植酸含量会降低,糙米外层的矿物质利用率会升高。在轻微发芽(例如芽长低于2mm,只是胚芽刚刚露出)的情况下,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不大,维生素和矿物质也都能得到保留。
植酸还是一种能够抑制消化酶活性的物质。发芽减少了植酸,再加上烹煮条件精准化,能改善糙米烹调后的口感,使老人孩子和消化不良者更容易消化。
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以前只吃白米饭,而今后真的打算吃发芽糙米饭,具有这种功能的电饭锅还是值得买的。
五、孕妇在测糖耐前需要控糖吗?
在做糖耐OGTT前不需要控糖,这样测出来的稍微准一点。但换句话说,要是血糖本身不好/胰岛素抵抗的话即使你控糖也是没有用的,在OGTT的葡萄糖测试下,你的身体会给你答案
六、嗜糖如命的意思是什么?
嗜糖如命指一个人喜欢吃糖,喜欢到就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
七、控糖电饭锅真的控糖吗?
低糖电饭煲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米饭中的含糖量,但这与降低人体血糖完全是两个概念。如果有相关产品以降血糖为卖点,消费者就要特别小心。
如果产品宣称的降糖率过高,或是以与实际降糖效果核心指标关系不大的降低淀粉率做宣传,消费者也需谨慎,应科学看待低糖电饭煲的功能效果,必须清楚食用低糖饭不能作为降血糖的主要方式,特别是不能替代药物。
八、护肤控糖都控哪些糖呢?
护肤和控制糖分的目的不同,但一些糖分对皮肤健康可能产生影响,因此一些护肤专家会建议控制一些特定的糖分,例如:
1. 简单糖:即单糖和双糖,如葡萄糖、果糖、蔗糖等,这些糖分容易被分解为葡萄糖,会导致血糖上升,可能增加面部炎症和老化的风险。
2. 加工食品中的糖分:如糖果、饮料、巧克力等,这些食品中的糖分含量高,而且有些还可能含有添加剂、防腐剂等,对皮肤健康不利。
3. 高升糖指数的糖分:一些食品的升糖指数高于其他食品,例如米饭、白面包等,这些食品会导致血糖急剧上升,对皮肤健康不利。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正常人来说,适量摄入适当的糖分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有糖尿病、肥胖等疾病或者面部出现痤疮、皮肤过敏等问题,建议控制糖分的摄入。但即便没有以上问题,也应该适当控制糖分的摄入,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九、孕妇控糖该怎么做?
少量多餐:一般人一日三餐,孕妈们的消耗比较大就会容易饿,可以在正常三餐之间加餐,但要注意每次不要吃太多。
少吃甜食:血糖高的孕妈应该避免进食含有白糖等糖制品的甜食,如巧克力、蛋糕、糖水、等;少吃含糖较高的水果,如葡萄、菠萝等。
少吃高淀粉食物:淀粉摄入后会转化为糖,孕期血糖高的准妈妈应控制淀粉摄入量,少吃高淀粉食物,如土豆、粉皮、烤麸等。
多吃粗粮、膳食纤维:在可摄取的分量范围内,尽量选择高纤维食物,比如以糙米或五谷米饭取代白米饭等。
脂肪适量摄入,占总能量30%以下,特别是坚果类食品应酌量摄入。
选低糖水果如苹果、猕猴桃、柚子、草莓、樱桃等,每次不宜多吃,最好不超过100克。
孕妈们在孕期的营养是非常重要的,不但影响自己的健康,还影响胎宝宝的发育,所以在孕期一定要注意营养均衡。
适量增加孕期运动量:可以进行低强度的有氧运动,主要包括骑自行车,爬爬楼梯,散散步,打打太极拳等,合理运动对辅助孕期控糖有益。
喜欢的小伙伴可以点个赞,加个收藏哦~
关注公众号:家家检检,了解更多孕期知识,好孕更轻松,开启健康品质新生活!
十、控糖控碳水食谱?
1.长烤鸡大腿
这个食谱几乎不需要任何努力。另一个优点是它的大小很容易增加一倍或三倍,以满足假日人群的需求。这种肉从骨头上掉下来很嫩,皮像薯片一样脆,是一份含有 0 克碳水化合物。
2.丰盛的低碳水化合物西兰花沙拉
这个沙拉食谱使用非淀粉类蔬菜,如西兰花、朝鲜蓟心、晒干的西红柿和洋葱。所有这些食物都富含纤维,可以长时间保持饱腹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