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是脑子里什么也不想吗?

一、冥想是脑子里什么也不想吗?

冥想其实也不是什么都不想,它是属于一种宗教概念,也就是说不去想一些凡俗的东西,而是去想一些更高境界的东西,唉,宗教的东西比较复杂……

冥想并不等同于睡着!时间是不限的。至于方式,有很多种,双腿交叉坐,站立,平躺都可以,它对姿势并没有一定要求,关键是你大脑如何更能进入意识流。

冥想的内容是根据你自己的思想,而普遍来说,就是联系宇宙,想想万物构成,因为生命来源于宇宙,这些都算是冥想初衷吧,另外音乐等也能帮助进入状态。

二、冥想是什么意思

冥想是什么意思

冥想是近年来变得越来越流行的一种心理和身体训练方法,用于增强身心健康和提高个人内在的崇高能量。冥想源自古老的东方传统,现在在世界各地都有越来越多的人将其纳入日常生活中。但是,冥想究竟是什么意思?它有哪些益处?如何开始自己的冥想实践呢?在这篇博文中,我们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供一些帮助。

冥想的定义

冥想是一种通过专注思想、观察呼吸和提升意识的练习,从而帮助我们达到内心平静和平衡的状态。这种古老的练习方法旨在使我们脱离外部世界的杂念,专注于内观和自我反省。通过冥想,我们可以加深对自己思维、情绪和身体状况的认识,并发展内在的觉察力。

冥想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例如坐姿冥想、行走冥想、身体冥想等。它可以搭配使用一些冥想指导和音乐,以增强冥想的效果。无论我们选择什么方式,重要的是保持持续的练习,逐渐培养习惯,让冥想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冥想的益处

冥想有无数的益处,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下面是一些科学研究证实的冥想带来的一些益处:

  • 减轻压力和焦虑:冥想是一种有效的压力缓解方法,有助于减轻焦虑和舒缓紧张情绪。它通过平静的呼吸和专注于当下的练习,帮助我们放松身心,减轻压力。
  • 提高注意力和集中力:冥想训练我们的大脑注意力和集中力,使思维更加清晰和专注。这对于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非常有帮助。
  • 改善睡眠质量:冥想有助于调整我们的内在节奏,放松我们的身体和思维。这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失眠问题。
  • 增强自我意识:冥想是观察和反省自己内在状态的理想方法。通过冥想,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绪、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进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 提升创造力:冥想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灵感。在平静的冥想状态下,我们可以更好地连接内心世界,释放创造力。

如何开始冥想

对于想要开始冥想实践的人来说,以下是一些简单的步骤和建议:

  1. 找到安静的场所:选择一个舒适、安静的地方进行冥想。可以是卧室、花园或专用的冥想室。
  2. 选择适当的时间:选择在你感到最放松和不受打扰的时间段进行冥想。早晨和晚上是很多人认为最适合冥想的时间。
  3. 采用正确的坐姿:保持舒适的坐姿,可以是盘腿坐或坐在椅子上,但要确保脊柱挺直。
  4. 集中注意力:集中注意力于呼吸或其他指定的对象上。注意呼吸的感觉或入禅时所吟唱的音节。
  5. 接受你的思绪:不要试图控制或抑制你的思绪。接受它们,但不要投入其中。让它们像云一样飘过,并重新回到呼吸或冥想的焦点上。
  6. 保持持续性:冥想是一项需要持续练习的技巧。开始时可能感到困难,但坚持下去,你会逐渐体验到冥想给你带来的变化和益处。

在开始冥想之旅时,可以使用一些冥想指导音频或应用程序,它们会帮助你获得更好的引导和支持。此外,参加冥想小组或与其他冥想者交流也是一个不错的方式,你可以从他人的经验中学习和受到启发。

总结

冥想是一种强大的心理和身体训练方法,对于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非常有益。通过冥想,我们可以减轻压力和焦虑,提高注意力和集中力,改善睡眠质量,增强自我意识,并激发创造力。开始冥想实践并将其融入日常生活中,并持之以恒,你将会享受到冥想带来的种种好处。

请记住,冥想需要时间和耐心来发挥最好的效果。给自己一些时间适应和探索,享受这个与内心连接的旅程。祝你在冥想旅程中获得深层的平静和成长!

三、冥想是什么?

冥想 - 释义:(动)深沉的思索和想象。

例句

这篇作文你苦思冥想写不出来,不是你江郎才尽,而是你构思有问题,想写的东西太多了,导致主题不突出。

四、正念冥想和冥想有区别吗?

正念和冥想有什么区别?它们是一回事吗?

这是我在正念教学里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

今天,一次和大家讲清楚:冥想是一个更宽泛的概念,它是很多种“心性训练法”的总称。

古今中外,各种不同的教派体系,经过几千年,形成各种各样不同的冥想。比如观想类的冥想,会让你去想象某些事物或场景。还有持咒类的冥想,会念一些口号咒语。

冥想的目的也各有不同,有的是为了放松身心,有的是为了获得智慧,有的是为了寻求解脱等。那什么是正念呢?

它有两个重要的维度:正念是一种科学的心理干预方法,我们又称它为正念冥想、正念训练。

从这个维度上来说,正念冥想是冥想中的一种。正念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剥离了宗教色彩,是科学的、有效的、受到主流认可的。

它是有效的。2018年,心理学领域影响力最大的期刊《临床心理学年鉴》总结:“正念练习对于治疗重度抑郁、焦虑障碍、物质滥用(烟、酒、大麻、药物成瘾)、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躯体疼痛都疗效显著,与专业心理咨询效果相当。”

资料和延展阅读:Wielgosz, J., Goldberg, S. B., Kral, T. R., Dunne, J. D., & Davidson, R. J. (2018). Mindfulness Meditation and Psychopathology. Annual review of clinical psychology.

对没有心理疾病的普通人来说,正念可以帮助我们改善焦虑、抑郁等情绪困扰、以及失眠、注意力涣散等问题。

它是科学的。《临床心理学年鉴》总结就是基于大量的科学研究的。从这张图可看出,近二十年来正念相关的科学研究数量呈现出飞速增长的趋势。

数据统计:美国正念研究协会(American Mindfulness Research Association, AMRA)它是主流的。正念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医疗系统、教育系统、司法系统。我给大家举两个小例子:

来自《新华社》的报道,航天员在心理调适能力上,也增加了正念训练。

资料来源:《张扬对话黄伟芬:星辰有梦,不负使命》新华社

国家射击射箭队也引入了正念训练。东京奥运会冠军姜冉馨在分享自己如何练就身体、心理都“稳”如山时,就提到了正念训练的帮助。

资料来源:北京大学贾坤老师(左二)正在给国家射击队进行正念训练,左一为姜冉馨

从另一个维度来说:正念是一种觉知能力,通常也称为正念水平。科学家们已经发展出了评估正念水平的科学工具。

比如正念五因素问卷,这五个维度是:观察、描述、觉知地行动、不判断、不反应。

很多人对冥想感兴趣,但又有些担心:“哎呀,我会不会误入歧途、走火入魔阿?”

首先,我建议大家在选择冥想方法的时候要谨慎。

特别是对于一些很玄乎的、没有经过验证的冥想方法要尤其谨慎。我个人最推荐正念,基于它的科学性、有效性。

目前主流的国际正念课程有: 正念认知疗法(MBCT)、正念减压(MBSR)、 正念自我关怀(MSC)。

其中,正念认知疗法(MBCT)就是由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多伦多大学的是三位心理学家设计。经过三十年的验证,数百篇科学论文的研究,牛津大学、多伦多大学等高校都有开设。

我近期会举办正念认知疗法MBCT-L的免费体验课,如果你对正念冥想感兴趣,想要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困扰,以及改善睡眠、提高专注力,欢迎参加。

参加方式:加工作微信 bemyself2022(备注知乎)

第二点,不在冥想中误入歧途,很重要的是建立正确的态度。

我不建议想要通过冥想去刻意追求极乐的体验、特殊的感受。练习是帮助我们培养心的品质,提高我们的觉察和接纳能力,从而更加明智地生活。

在“因”在下功夫,让结果自然呈现。第三点,有几种情况需要特别注意有严重心理障碍的朋友,或在经历创伤,要先去获得专业精神科医生的帮助,要遵循医嘱,不要自己瞎来。

如果是心理障碍经过治疗,已经处在恢复期的朋友,可以在医生的同意和指导下,尝试将正念作为辅助的手段,来进行恢复。

比如,MBCT可以有效地防止抑郁复发,英国卫生署将MBCT列为预防抑郁症复发的最佳疗愈方法。

有严重身体疾病的朋友,或者中老年朋友,如果在正念练习时,出现了明显的不适,要注意调整练习的强度和方法,必要时要及时停止练习,咨询医生和专业人员。

健康的朋友如果在练习中遇到了你很困惑的情况,或者是承受不了的感受,也要及时寻求专业的帮助和指导。

五、冥想是什么意思?是静坐,不想东西还是想东西?

一、冥想就是一种静的状态,你只要坐好摆正姿态(可以看看南怀瑾的书籍里面有详细的介绍),注意呼吸即可

二、冥想的要求是不想任何东西的,但初学这不必介意,把你的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即可,同时要注意初期的时候,静坐的时间不可过长不要超过10分钟,一定要在体力好的时候静坐!

六、打坐冥想需要听冥想音乐吗?

有个很简单也很古老的打坐方法,不需要听音乐,这招很好使,但是不怎么容易做到,从一本家里的古书上看来的,很白话,也很实际,不像网上那些,看的云里雾里的。

人体强烈运动后,都可以清晰的听到心脏起搏的声音,但是在安静的时候一般是感觉不到的,除非你身体真的很强,心脏很有力量。打坐冥想环境:尽量安静姿势:盘腿,两掌位于腹部,掌心相对,胳膊,手不能碰到任何身体的肌肤。要诀:凝神静心,直到你能听到自己的心跳,记住是听到,不是感觉到,这时候人会进入一种很静得状态,周遭自身都只有心跳的声音。

在这过程中,你会自然而然的调整呼气,否则呼气的声音会很大(尤其在很安静的环境)。

其次,听心跳会让你精神集中,屏蔽周围杂音和自我杂念,否则你只要你走神,你心跳声音就不存在了,时间久了,你会觉得心脏的力量很强大。在此,持续的感觉心跳声,人的呼吸会和心跳达成一致,潜意识的会随着心跳的节奏走,道随自然,人本就是自然,这比任何呼吸法都管用。

结束后会让你感觉浑身气爽,头脑清醒!当然还有更深一步,那就是任督脉略的配合,这个更难,也很麻烦。

你先学会“凝神,感悟,除杂念断周遭,以心为心,以心为念”,再难就是,你在那种入定的环境下,去控制你的心跳,这时候你的呼吸也会潜意识的自然改变,这个有点玄玄的,反正我知道的,没有能做到的,只要一想去控制它,立马就会走神的,连心脏的声音都找不到了!本人就进入过一次,感觉时间很短,可睁开眼后都已经过了40分钟了,这个很累,而且如果受到大的声音惊吓,你会放佛坠入深渊的感觉,切忌环境。

七、冥想可以发散思维吗

冥想可以发散思维吗

冥想,一种古老的修行方式,如今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它被认为是舒缓压力、提高专注力和平衡情绪的有效工具。冥想的目的是让我们在当下的悠然状态中获得内心的宁静和平衡。但是,对于一些有着忙碌头脑的人们来说,是否冥想可以发散思维,从而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有创造力呢?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

冥想作为一种思维训练的方法,它注重的是觉察和观察内心的感受和思维。通过冥想,我们学会专注于当下的经验,让我们的思维回归到此刻,而不是被过去或未来所干扰。当我们在冥想中培养专注力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在训练我们的思维集中而不是发散。

然而,在冥想的过程中,我们也会经历一种被称为"开放监视"的状态,这个状态允许我们接受任何思维或感觉的经验,而不是挑选或判断。在这种状态下,我们让思维自由流淌,不加以干扰。这种发散的思维可能给人一种相对自由和创造性的感觉。

冥想和发散思维其实是有一定联系的。通过冥想,我们可以培养我们的专注力,提高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放松我们的大脑。当我们放松大脑时,创造灵感就会更容易涌现,思维也更容易跳跃和关联不同的概念。所以,冥想可能会为我们的大脑提供一个更加开放和创造性的环境。

尽管冥想可以帮助我们进入一种放松和开放的状态,但并不是每个人在冥想中都会经历发散思维。对于一些人来说,冥想可能只是让他们获得内心平静的方法,而不是促进创造力和思维的发散的方式。每个人的冥想经验是独一无二的,不同的人对冥想的效果也会因人而异。

除了冥想外,还有其他一些可以帮助我们发散思维的方法。例如,进行创意游戏或者做一些刺激性的活动,如绘画、写作、旅行等等。这些活动也可以帮助我们摆脱狭窄的思维模式,打开思维的大门。

总结起来,冥想可以帮助我们放松大脑、提高专注力,并为我们的思维提供一个更加开放和创造性的环境。虽然并不是每个人在冥想中都会经历发散思维,但冥想的实践可以让我们更加敏锐地观察和感受,从而增加我们思考问题的能力。如果你希望通过冥想来发散思维,那么在实践中保持专注和开放的心态是关键。无论如何,冥想都是一个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修行方式,它在日常生活中为我们带来的平静和内心的宁静是无法否认的。

八、冥想犯法吗?

冥想不犯法,但最好冥想不犯法的事,因为人的思想会影响你的行为

九、冥想箱是什么?

冥想箱,又称感觉剥夺箱,是一种用于感官隔离的装置。

通常由坚固的材料制成,内部空间较小且密封。人们进入冥想箱后,感官刺激被最大限度地减少,从而营造出静默、黑暗、孤立的环境。这种环境刺激的削弱使人能更容易地聚焦于内心,提高冥想和集中注意力的效果。

冥想箱的设计灵感源自日本的禅修传统和美国的感觉剥夺研究。通过消除外界干扰,冥想箱帮助人们深入内省,减轻压力和焦虑,提升心理健康。在冥想箱内,人们可以尽情探索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感觉,寻求内在平静和洞察力。这种感官隔离环境还被用于研究大脑功能和心理学领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感知和意识的运作。

冥想箱的概念也得到了一些扩展和创新。一些现代冥想箱配备了舒适的座椅、环绕声音和照明系统,以提供更加舒适和个性化的体验。此外,虚拟现实技术也被应用于冥想箱中,创造出沉浸式的冥想体验。这些创新使冥想箱成为一种多功能工具,可用于放松身心、提高注意力、促进创造力和探索意识的深层次。

总之,冥想箱是一种通过感官隔离为人们提供静默、黑暗、孤立的环境,以促进冥想、集中注意力和内省的工具。它的原理源于感觉剥夺研究,有助于减轻压力、提升心理健康,并被广泛用于心理学研究和沉浸式体验领域。创新的冥想箱设计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进一步丰富了冥想体验的可能性。

十、冥想app是什么?

冥想app是提供助眠服务的软件,拥有多种助眠小工具,通过多种训练方式来放松下自己,舒缓身心释放压力,失眠状态也可以放松催眠,帮助进入睡眠,非常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