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后怎样看待九零后?

一、零零后怎样看待九零后?

这个问题你放在十年前问我

我会觉得是非主流网名;会觉得是一个个帮派一样有所谓“规章制度”的组织;他们喜欢打游戏;他们坏坏的;但是他们在当时的我眼里又是如此的成熟

而现在,我觉得工作中的九零后都是在往外飞的幼鸟,每个人在探索不一样的轨迹,没有指南地飞行;然后在这个过程中,真正的变得成熟稳重

里面有对我很好的老大哥,也有很有才气的有志青年;有一批已经在行业内站到了一定高度的青年;也有一批和我志同道合,努力实现自己想法的朋友

总体而言,其实我十年前的视角和现在的想法会有一些不谋而合的共同点

这是可贵的东西

二、如何看待九零后?

90后是倒霉的一代,或者也可说每一代都是倒霉的一代,但却不是最倒霉的一代,因为时代还会继续

三、90后怎样看待80后?

80后,在我认识见过的80后中,有很好的人,也有很不好的人。

怎么说呢,我觉得都是因人而异,我见过好的80后,是事业有成,成熟稳重,家庭幸福,夫妻和睦,人际关系很好的一个长者的样子。

但是不好的80后呢,我是觉得连00后都不如的,虽然每个时代的人都有这种人,但是我就单单是说说我的意见。我这里说的不好的80后,就是那种没结婚,没生孩子没事业,也没有事业,而且还油腻,特别油腻,然后思想固化,对90后有偏见,只活在自己固执的传统的思维观念里面。然后人长得也油腻,肥胖,不会修整自己,但是却又喜欢对别人的衣着打扮化妆啥的说三道四指指点点。而且还是一个男的,所以你们能想到有多油腻吗?简直恶心来形容都不过分。

所以不管是80还是90,未来的我们呢尽量不要变成这样子的人。怎样也要做一个体重适当,适当注意外形的人,适当的接受新事物,不要那么的固化自己的思维。我觉得这才对!

四、怎样看待知识与学历的关系?

知识和学历既是相辅相承关糸,又是实与虚的关系,为什么这样说呢?

一,知识与学历是相辅相承的。小学毕业说明你学的知识在小学层面,中学毕业,说明你学过中学知识,大学毕业,说明你学了大学知识。学历越高说明你学的知识就越高。这个年代是重视知识的时代,你有高学历,才能证明你学的知识高深。有些家长夸孩子有出息拿学历说话,我儿子是清华毕业的,又读了博士,知识可多了。各单位,企业招干,招工先把学历摆前边,没本科以上学历连报名资格都没有;各科研单位科学家,学校里的教授,医院里的专家都是高学历的人。说明学历在一定程度上是知识的象征。

二,知识与学历一定程度上是实与虚的关糸。知识是实的,学历是虚的。知识是几千年来人们用智慧,用劳动发明创造,积累总结出来的,丰富多彩,浩瀚无边。它是实实在在的,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历史的发展,知识在不断增长更新。所以,知识浩瀚,学海无崖,活到老学到老,永远有学不完的知识。而学历在某种程度上又是虚的。先说说我了解的党校学历:凡参加党校学历学习的都是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要学历主要是为了工资晋级,职务升迁。但大多数人考试都是抄的,甚至让别人代考,根本没学到知识,只是混来个文凭,你说这学历不是虚的吗?学历泛滥还表现在广泛办学,不少地方还有野鸡大学,各地学校普遍升格,中专变大专,大专变本科,学院变大学。导致学历越来越多,越来越高。而知识却没有学那么多,那么实实在在。

从另一个角度说没有学历照样有知识。我在别的文章举过李想的例子。李想只是高中毕业,可靠自学,精通了计算机网络技术,成了CEO,身家数亿。还有一个造船厂的焊工技师,他没有高学历,可是焊技炉火纯青,他焊的精度,质量达世界级水平。

综上所述,知识与学历正常情况下是相辅相成的,但在个别情况下,又名负其实,虚的是身有学历腹中空,只为欺世来盗名。

五、怎样看待短视频的知识产权?

每个段视频拍摄出来都有专利未经作者同意不可以使用。

六、如何看待九零后“变老”事?

谁说九零后变老了?

我们九零后才二十几岁好吗!

这样就老了,三十岁还怎么过?

那个说九零后变老了的无脑蠢货,

应该立马拖出去斩了!

他自己心态变老了,

这关我们九零后屁事?

随便去定义别人的蠢猪,

这种人理都不想理他。

七、00后怎样看待老板请客?

老板请客,我们就去吃,一般情况下,只要我有足够的时间,那么我们就去捧场,毕竟吃白食的机会不是很多,像这种经常请客的老板,我们要珍惜。而且在吃饭的时候尽量要把老板捧的高兴,只要老板这次开开心心了,那么过不了多久,他可能还会继续请客。

八、如何看待九零后和零零后的生育观念?

00后就是可以谈恋爱,不想结婚,不会生娃。

如果必须生就只生一个,能拖就拖,生娃好可怕。

而且你要是催生我就不结婚,你要是催结婚我就不谈恋爱。

好吃好喝,自己美美哒。

生育是一个很强悍的事情,现在人越来越没有那个本领。

九、怎样系统的学习中医养生知识?

学习中医首先要深刻学习一下我国古代哲学(一气论、阴阳论及五行),这个基础一定要学好学实;其次以你的思辨能力、识记能力和实践能力从基础的《中医内科学》、《中医诊断学》和《中医药理学》学起,这类的书比较容易懂;再后来就可以考虑看一下《金匮要略》《诸病源侯论》《黄帝内经》这类书,这类书比较难懂但都是中医的经典书籍。如果今后想从事中医事业的话,可以再加一些脉象学类的书。

十、如何看待九零后对零零后的小偏见、零零后与九零后及八零后的小矛盾?

━(◯Δ◯∥)━ン

作为一个90后我个人觉得,所谓的小偏见小矛盾如果只是在独立的两个人之间可能基本就没什么体现了。而如果当放到一代人和一代人之间有了标签才会显得有些突出。

比如我能想到的。

80后离经叛道是因为他们成长的那个年代让他们的视野相比前辈更开阔了,生长环境比前辈更宽松了,每个人独立个体的思想才显得他们脱离了之前人们习惯的轨迹。

90后独生子女占比应该更高,同时由于社会原因,收获家庭的陪伴和交流应该是更少了,加上因特网的大发展,哥特风,非主流又跟90后相对孤独的内心更搭,“病毒”一样扩散,于是90后非主流成为了标签。

00后的物质生活比80、90后更优渥,视野更宽广,可能网络的便利让他们比90后更早接触了一些可能不太成熟的观点这样。再加上网络环境比较差,或许00后可能会有点浮躁?

以上,其实就是我眼中看到的三个年代年轻人的标签吧。所谓互相的矛盾,我个人觉得是标签化先入为主导致的。比如我一个90前半截的遇到个80后半截的,能有啥大区别的呢?还不是人为标签一刀切,10年切一节切出来的。

生活里我不会选择先入为主用既定的标签去分类别人,两个人相处就是单纯相处,两个人的矛盾就是单纯两个人的矛盾,和别的都无关。我就是这么看待这些的。

另外,这么10年一刀切,一代代鄙视链下去真不是个事儿啊,谁家老师没说过“你们是我带过最差的一届”、“真是一代不如一代”,最后还不是该怎么过怎么过,80后在做社畜,90后也在做社畜,未来是年轻人的,咱们这帮中老年人要想晚年幸福,可能我们还要对00、10后们好点儿吧。

(・᷆ω・᷇)×纯个人观点可能还写得有点乱×

(・᷆ω・᷇)×如有得罪一定是我的表达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