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苏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
考点1: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1)天体系统的含义: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2)天体系统由高到低的层次:
(3)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太阳系成员:太阳、行星及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中心天体是太阳。
八大行星按距日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考点2: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1)普通性体现在:
①八大行星绕日公转运动的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②八大行星根据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分为三类: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2)特殊性体现在:地球存在生命物质
、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条件原因
外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系内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部稳定的光照条件太阳辐射比较稳定;
自适宜的温度条件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公转周期适中;
身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质量、体积适中;
有液态水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形成水汽逸出,适宜的温度使水多以液态存在
★考点3: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2)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大气、水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3)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直接和间接的能源。(石油、天然气)
★考点4: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层由内至外可以分为光球、色球、日冕层。
(2)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黑子和耀斑,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和色球,其活动的平均周期为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
①影响无线电短波信号,导致通讯衰减或中断。②产生“磁暴”现象,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③
两极地区高空大气产生极光现象。④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相关性。
二、对口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
对于对口高考,语文是非常重要的科目之一,需要有明确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和准备。下面是一些对口高考语文的知识点总结:
1. 诗歌鉴赏:掌握诗歌的基本结构、意象、节奏、韵律等,尤其是《诗经》和唐诗宋词等传统文化中的代表作品。
2. 古诗文阅读:熟悉全真、八股等古文体裁,准确理解文言文句式和词语的含义,掌握古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3. 现代散文鉴赏:掌握现代散文的写作特点、主题、风格,理解现代生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涵。
4. 话题作文:掌握各种话题的写作技巧,如议论文、说明文、小说等书写形式,注重写作结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
5. 作文素材积累: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积累各种素材,如阅读名著、关注时事新闻、观察人物和事物等,为作文提供思路和素材。
6. 知识点复习:暑期要做好语文知识点复习和提高,重点关注语法、修辞、文学常识、历史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点。
总的来说,对口高考语文需要考生掌握语言表达的基本技能,能够理解和分析文学、语言、文化的内涵,具备独立思考和创造的能力,同时注重作文的实践和练习。
三、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1.文艺复兴运动最先兴起的国家是:意大利。
2.文艺复兴的实质是:一场反封建、反神学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3.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寓义)
4.被称为由旧时代走向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是:但丁。代表作是《神曲》。
5.达·芬奇代表作有《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6.1492年,到达古巴、海地,发现美洲大陆的航海家是:哥伦布
7.1498年,到达印度,第一个找到从西欧直通东方国家的新航路的航海家是:达·伽马。
8.1519~1522年,实现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圆的科学真理的是:麦哲伦船队
9.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力量: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人:克伦威尔
1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标志:1640年议会的重新召开。
1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处死的国王是:查理一世
1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1688年6的光荣革命。
13.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文件是《权利法案》
14.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权建立的是:《权利法案》的颁布。
15.标志着北美独立战争的开始爆发的事件是:列克星顿的枪声。
16.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是:华盛顿。
17.标志北美13个殖民地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宣告独立的事件是:《独立宣言》的发表
18.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萨拉托加大捷
19.被称为“美国国父”的人物是:华盛顿
20.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爆发)的标志是: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起义攻占巴士底狱。
21.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重要文件是:《人权宣言》
22.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政治口号是:“自由、平等、博爱”
23.法国大革命中处死的国王是:路易十六
24.法国大革命的高潮是:雅各宾派专政(领导人:罗伯斯比尔)
25.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资产阶级军事帝国)的是:拿破仑。
26.最早进行黑奴贸易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27.17世纪中叶以后,成为最大的黑奴贩子的是:英国。
28.到19世纪,殖民地已遍及世界各地,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国家是:英国。
29.拉丁美洲独立战争中被称为“拉丁美洲解放者”的是:玻利瓦尔。
30.印度反英民族起义中的杰出女英雄是:章西女王
31.工业革命最先发生的国家是:英国。
32.工业革命最先开始的部门是:棉纺织业。
33.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它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34.第一次工业革命在交通运输领域的成就是: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船;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火车。
3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电力的广泛应用,它将人类带入“电气时代”。
36.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交通运输领域的成就是:德国的卡尔·本茨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37.被称为“发明大王” “打开电气时代的领袖”的是:美国的爱迪生;电灯的发明是他最重要的发明。
38.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北矛盾的焦点是: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39.美国南北战争的导火线是:林肯当选总统。
40.美国南北战争的转折点是:林肯政府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
41.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是:封建农奴制
42.俄国1861年改革的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3.19世纪中期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是:幕府的封建统治
44.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领导人有:明治天皇、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和木户孝允等
45.日本明治维新的.口号是:“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
46.日本明治维新的性质: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47.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有:
①都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②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③改革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48.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的是: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49.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掌权的新型政权是:巴黎公社
50.1871年的5月21日至27日,巴黎公社数以万计的社员被反动派屠杀,历史上称为“五月流血周”。
51.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巴黎公社
52.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53.三国同盟指的是:德、奥、意;以德国为核心,意大利是其中的动摇者。
54.三国协约指的是:英、法、俄;英国是核心。
55.两大军事集团争夺的焦点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火药桶的是:巴尔干半岛。
56.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 火线是:萨拉热窝事件
57.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称为“绞肉机”、“地狱”、“屠场”的战役是:凡尔登战役
58.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一场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59.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并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
60.被称为近代生物科学的奠基者并著有《物种起源》的是:英国的达尔文
61.提出相对论,为原子能技术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的科学家是:爱因斯坦
62.17-18世纪思想启蒙运动的中心是法国,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杰出代表是伏尔泰
63.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有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和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等。
64.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俄国作家是列夫·托尔斯泰,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65.凡·高的代表作是:《向日葵》
66.贝多芬的代表作是:《英雄交响曲》
67.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形成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是: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68.十月革命的领导人是:列宁。
69.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标志世界近代史的开端的是:十月革命
70.20世纪20年代,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缓和政治危机,苏俄采取的措施是:实行“新经济政策”
71.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72.苏联成立的时间是:1922年12月,解体的时间是:1991年12月。
73.苏联经济政治体制的特点:是一个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体制。
74.巴黎和会的操纵国是:美、英、法
75.巴黎和会的中心议题是:如何处置战败后的德国。
76.最能体现巴黎和会的分赃性质的是:德国的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77.巴黎和会对中国最大的损害是:将战前德国在山东攫取的一切权利,转交给日本。
78.“凡尔赛体系”建立起战后帝国主义在哪些地方的新秩序:欧洲、西亚和非洲。
79.华盛顿会议中起主要作用的国家:美国。其中心议题:限制海军军备以及远东和太平洋地区问题。
80.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的会议是:华盛顿会议
8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性质:是一个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体系。
82.1929年10月下旬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首先爆发的国家是:美国。受影响最深的国家是:美国、德国。
83.1929年经济危机的特点:
①波及范围特别广
②持续时间特别长
③破坏性特别大
84.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85.罗斯福新政中最主要的反危机措施是:实行“产业复兴法”
86.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标志是:1933年初,希特勒出任总理。
87.日本成为新的世界大战的远东战争策源地的标志: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内阁上台
88.标志着绥靖政策的顶峰的事件是:慕尼黑会议
89.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是: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突袭波兰
90.标志着二战的扩大的事件是: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的爆发。
91.二战开始以来德军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是:莫斯科战役。
92.标志二战达到最大规模的事件是: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93.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标志:《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94.既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的是:斯大林格勒战役
95.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战役有: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
96.二战后期的很重要会议有: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
97.二战后期有中国参加的重要会议有:开罗会议、波茨坦会议
98.明确规定被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的国际会议是:开罗会议。
99.决定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以尽快打败纳粹德国的会议是:德黑兰会议。
100.美英盟军开辟了打击德国法西斯的第二战场的重要军事行动是:诺曼底登陆
101.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并使二战后出现世界的两极格局的重要会议是:雅尔塔会议
102.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的标志是: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10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标志是: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
104.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是一次世界范围的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105.冷战信号的发出的标志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发表的“铁幕演说”
106.冷战的表现:政治上:杜鲁门主义出台;.经济上:马歇尔计划;军事上:成立北约
107.两极格局的形成的标志是:北约和华约的成立。
108.战后西欧经济恢复的原因:
①凭着原有的经济基础;
②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③借助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109.日本的重新崛起的原因:
①日本政府实行民主化改革
②重视科学技术,注重教育和人才培养
③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④美国的大力援助和扶持
110.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是:日本。
111.被誉为“东欧消费者的天堂”的是:匈牙利
112.冷战结束的标志: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13.中东问题的关键是:巴以冲突。
114.1960年,非洲大陆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115.1990年3月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瓦解的是:纳米比亚独立
116.当今世界经济格局是:经济全球化
117.重要的国际和区域性经济组织有:世界贸易组织(WTO)、欧洲联盟(EU)、亚太经合组织(APEC)、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118.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充当重要角色的是:跨国公司。
119.经济全球化为什么是一把双刃剑:经济全球化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广大发展中国家也可从中获得奖金、技术和管理的经验,以提升本国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但它容易加剧不公平的国际竞争,即发达国家以产品、技术和市场的垄断优势,从经济上冲击一些主权国家的自主能力,部分弱小国家的经济有可能被其牢牢控制,从而使各国从全球化中受益不均,甚至形成富国更富,穷国更穷的局面。
120.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121.当今世界格局:一超多强
122.当今世界格局发展方向:多极化
123.第三次科技革命标志: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等三大技术的突破。
124.第三次科技革命核心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
125.西班牙著名现代艺术家毕加索的代表作是《格尔尼卡》、《和平鸽》
四、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考地理知识点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地理实践等。需要掌握中国的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地理、城市化进程、资源环境问题、全球化趋势等内容。同时,也需要了解国际地缘政治、地球环境问题、区域合作与发展等领域的知识。
五、新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以下是新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1、电场:
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19C)、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为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为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Q1、Q2为两点电荷的电量(C),r为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2、磁场:
磁感应强度是用来表示磁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单位T),1T=1N/A•m2m1。
3、理想化模型:
质点、点电荷、光滑接触面,电场线,磁感线等。
4、极限思想法:
瞬时速度、瞬时加速度、瞬时功率等。
5、比值定义法:
用这种方法被定义的新物理量与其他两个物理量无关。如:R=,E=,B=等。
6、控制变量法:
对于多个自变量的物理现象,先控制某些自变量不变,研究单一自变量下的变化规律,最后再综合在一起。
六、高考英语知识点重点总结?
1.mean doing sth. 意味着;mean to do sth. 打算或企图做某事; mean sb. to do sth. 打算让某人做某事be meant for 打算作……用; 为…而有
2.take place 发生;举行
3.of all kinds 各种各样的
4.starve to death饿死 be starved of 缺乏, starve for sth, starve to do,渴望
七、高考知识点总结
高考知识点总结
高考是学生们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考试,决定了他们今后的发展方向。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掌握并理解高考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为大家总结一些重要的高考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
数学
数学是高考的一门重要科目,也是让很多学生头痛的科目之一。下面是一些数学高考知识点的总结:
函数
函数是数学中的基础概念之一,也是高考中常见的题型。函数的定义、性质以及相关的图像和变换是高考中经常涉及的知识点,特别是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概率与统计
概率与统计是高考数学中较为重要的一个模块,包括排列组合、概率计算、抽样调查等内容。这些知识点需要掌握相应的计算公式和解题方法。
语文
语文是高考的必考科目,要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需要对语文知识点进行系统地总结和复习。
古文诗词
古文诗词是高考语文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需要掌握古文诗词的阅读和鉴赏能力。包括能够理解古文诗词的含义、把握其中的修辞手法等。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是高考语文中的重要部分,需要学生对于现代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能够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理解其中的隐含意义。
英语
英语作为高考的一门外语科目,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也是一项难点。以下是一些英语高考知识点的总结:
语法
英语语法是英语考试中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时态、语态、主谓一致、虚拟语气等。对于这些知识点的了解和掌握,有助于理解英语句子的结构和意义。
阅读理解
英语阅读理解是很多学生的短板,需要提前对常见的题型和解题技巧进行总结和归纳。了解不同类型题目的特点,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并准确回答问题。
物理
物理是高中三大理科科目之一,也是高考的一门考试科目。以下是一些物理高考知识点的总结:
力学
力学是物理的基础,涉及到运动、力、能量等内容。在备考物理时,需要重点掌握牛顿三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等基本概念和公式。
电磁学
电磁学是物理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包括电场、磁场以及电磁波等内容。在备考物理时,需要对电场力、电路电流等知识点进行深入理解。
以上只是部分科目的知识点总结,高考的内容还是比较广泛的。希望大家能够在备考中有目标地总结高考知识点,做好针对性的复习,以取得好的成绩。
祝愿所有参加高考的同学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八、技能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1. 函数与方程:
- 一元一次方程及应用
- 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应用
- 求函数图象与性质
- 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奇偶性等性质
2. 数列与数学归纳法:
-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概念和性质,求通项公式
- 求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
- 证明数学命题时使用数学归纳法
3. 平面向量与解析几何:
- 向量的定义、加减、数量积、向量积等基本运算
- 坐标表示与向量的数量积、向量积的应用
- 直线与平面的方程、位置关系及其应用
4. 三角函数与立体几何:
- 弧度制与角度制的转换
-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与解三角形
- 球、圆锥、圆柱、圆台等立体几何基本概念和计算
5. 概率与统计:
- 随机事件、概率、条件概率的计算
- 排列、组合的计算
- 统计与统计图的绘制
以上是技能高考数学必考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在复习时可以着重理解和掌握。此外,建议您参考技能高考数学考纲和相关教材,以获取更详细和全面的知识点总结。
九、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及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必考的知识点就是运动学的问题,还有电学以及做工的问题。
运动学主要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还有圆周运动以及平抛运动。这一块儿的公式比较多,但是经常写题的话,是不需要刻意的去背诵就可以记下来的。电学类的问题也要经常做题,在高考的时候就能拿到分数。
十、2020高考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
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环境与环境问题: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整体;环境问题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环境过程中产生的对人类自身以及其它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的问题。环境问题的表现包括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环境变化等。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环境问题的产生分为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主要包括火山爆发、地震、山崩、泥石流、台风、海啸、寒潮、水旱等自然界固有的自然灾害;人为原因包括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工业化进程、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等。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针对环境问题采取的措施和政策,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是危害的不可预见性、过程的不可逆性以及规模的全球性。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的发展模式。它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以及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包括鼓励经济增长、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