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喝煮玉米的水,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一、长期喝煮玉米的水,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有好处 抗眼睛老化的极佳食物  中医认为,玉米性平味甘,有开胃、健脾、除湿、利尿等作用,主治腹泻、消化不良、水肿等。

根据营养分析,玉米含有醣类、蛋白质、胡萝卜素、黄体素、玉米黄质、磷、镁、钾、锌等。老年黄斑性病变(AMD)是眼睛老化所造成的疾病,严重时会造成视力缺损。从许多流行病学的研究发现,黄体素、玉米黄质,可以预防老年黄斑性病变的产生。

二、吃玉米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玉米性平味甘,有开胃、健脾、除湿、利尿等作用,主治腹泻、消化不良、水肿等。现代营养还分析出,玉米含有的大量黄体素、玉米黄质,可抗眼睛衰老。另外,研究指出,煮玉米时间越长,抗衰老作用越好。适用于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老年人习惯性便秘、慢性胆囊炎、小便不利等疾患的食疗保健。 专家提醒,如果女人想要漂亮的话,不妨可以多吃,而且想抗衰老的话,可以将玉米煮久一些。

三、玉米粥怎样煮才有营养

玉米营养丰富,含有大量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不饱和脂肪酸、卵磷脂等。

其中有一种尼克酸对健康非常有利,但玉米中的尼克酸不是单独存在的,

而是和被人体吸收利用,在做玉米的时候有小窍门——加点小苏打就能使尼克酸释放出来,被人体充分利用。

尼克酸又叫烟酸,它在蛋白质、脂肪、糖的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帮助我们维持神经系统、

消化系统和皮的正常功能。人体内如果缺乏尼克酸,可能引起精神上的幻视、幻听、精神错乱等症状,

消化上的口角炎、舌炎、腹泻等症状,以及皮肤上的癞皮病。

多吃粗粮是我们获得尼克酸的一个重要手段,玉米中的尼克酸含量比大米高很多,但普通吃法中,

它们几乎完会不能释放出来,实验证明,如果在做玉米面窝窝头或煮玉米粥时放些小苏打,

尼克酸就能释放出来一半左右,同时小苏打还可帮助保留玉米中的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避免营养损失

此外,吃玉米时还可进行合理的膳食搭配,和一些含尼克酸高的食物一起吃,如豆类、大米、小麦等,

这些粮食中的尼克酸多为游离型,可以大大提高玉米中蛋白质的利用率

四、玉米有何营养怎样食用最好?

最近,德国营养保健协会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所有主食中,玉米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是最高的。

可预防心脏病和癌症

在这项持续一年的研究中,专家们对玉米、稻米、面粉等多种主食,进行了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的各项指标对比。结果发现,玉米中的维生素含量非常高,为稻米、面粉的5—10倍。

同时,玉米中含有大量的营养保健物质也让专家们感到惊喜。除了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外,玉米中还含有核黄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对预防心脏病、癌症等疾病有很大的好处。

研究还显示,特种玉米的营养价值要高于普通玉米。比如,甜玉米的蛋白质、植物油及维生素含量就比普通玉米高1—2倍;“生命元素”硒的含量则高8—10倍;其所含有的17种氨基酸中,有13种高于普通玉米。此外,鲜玉米的水分、活性物、维生素等各种营养成分也比老熟玉米高很多,因为在贮存过程中,玉米的营养物质含量会快速下降。

含有7种“抗衰剂”

负责这项研究的德国著名营养学家拉赫曼教授指出,在当今被证实的最有效的50多种营养保健物质中,玉米含有7种———钙、谷胱甘肽、维生素、镁、硒、维生素E和脂肪酸。

经测定,每100克玉米能提供近300毫克的钙,几乎与乳制品中所含的钙差不多。丰富的钙可起到降血压的功效。如果每天摄入1克钙,6周后血压能降低9%。此外,玉米中所含的胡萝卜素,被人体吸收后能转化为维生素A,它具有防癌作用;植物纤维素能加速致癌物质和其他毒物的排出;天然维生素E则有促进细胞分裂、延缓衰老、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止皮肤病变的功能,还能减轻动脉硬化和脑功能衰退。研究人员指出,玉米含有的黄体素、玉米黄质可以抵抗眼睛老化。此外,多吃玉米还能抑制抗癌药物对人体的副作用,刺激大脑细胞,增强人的脑力和记忆力。

变着花样吃玉米

怎样吃玉米才最有营养?拉赫曼教授建议,玉米熟吃比生吃好。尽管烹调使玉米损失了部分维生素C,却获得了更有营养价值的抗氧化剂。不论油炸还是水煮,玉米都会释放出更多的营养物质。同时,烹饪过的玉米还释放一种酚类化合物赖氨酸,对癌症等疾病具有一定疗效。高温烹调后,玉米抗氧自由基的活性升高了,而氧自由基会引起机体氧化损伤,增加患病的风险。

欧洲人总结出了不少科学吃玉米的方法,主要有3种:一是玉米饼。将蒜粉、黑胡椒、芹菜等掺在玉米面中,用西红柿汤调和,据说可以降低胆固醇。二是玉米粥。三是用玉米粒做成羹汤、沙拉,既美味又有营养。但专家提醒,玉米一旦过了保存期限,很容易受潮发霉而产生毒素。因此,大家在购买商店里的玉米罐头前,一定要看好保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