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吃猪肉真的不好吗
猪肉是我国人们消费量最大的一种肉食品,平均每天要消费猪肉47万吨,即每天要宰杀100万头生猪。 猪肉纤维细软,还有较多的肌间脂肪,热加工后味道鲜美,质感可口。猪肉的营养丰富,是维生素中B1最多的食品之一。每500克猪肉中含:蛋白质84.5克,脂肪146克,醣5克,钙55毫克,磷850毫克,铁12毫克,维生素B12.65毫克,维生素B20.6毫克,尼克酸21毫克,能提供热量6908.22千焦耳。猪肉中的维生素B1含量,是牛羊肉的7倍,是大白菜的20多倍。猪肉中脂肪含量为59.8%,比牛羊肉高约2.5倍。猪肉中结缔组织较少,蛋白质含量为9.5%,虽含量不高,但品质优良,所含氨基酸与接近人体需要。此外,猪肉中还含有碳水化合物,以及钙、磷、铁等矿物质。 猪肉由于脂肪含量较高,多食会令人发腻,并容易使人体胆固醇含量升高。但猪经过烹调就会变的味美醇香,令人谗涎欲滴,而且提供高热量,适宜于冬季或劳动量大、热量消耗多的人食用。 猪肉有着丰富的营养和馨香的美味,是烹调的好原料。无论是炒、炖、烧、烤、炸、爆,还是溜、酱、扒、焖等,都可以制作几百种款式不同、风味各异的美味佳肴。 猪肉为清凉性强壮滋补品,具有补中益气、丰肌体、生津液、润肠胃的功能。食疗可以用于防治咳嗽,黄疸,痔疮,以及预防脚气病、多发性神经炎等维生素B1缺乏症。 中医学认为,猪肉性寒属阴,多食助热生痰,动风作湿,还能损害人的容颜,使人易衰老。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猪肉含脂肪过高,胆固醇含量也很高,对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患者以及老年人都不适宜,特别是肥肉,对这些患者更是害多利少,以少食为宜。
二、什么食物不能和猪肉一起吃?
猪肉性平味甘,有润肠胃、生津液、补肾气、解热毒的功效,主治热病伤津、消渴羸瘦、肾虚体弱、产后血虚、燥咳、便秘、补虚、滋阴、润燥、滋肝阴、润肌肤、利小便和止消渴。猪肉为人类提供优质蛋白质和必需的脂肪酸。猪肉可提供血红素(有机铁)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
1、大豆
从现代营养学观点来看,豆类与猪肉不宜搭配,是因为豆中植酸含量很高,60%-80%的磷是以植酸形式存在的。它常与蛋白质和矿物质元素形成复合物,而影响二者的可利用性,降低利用效率;还有就是因为豆类与瘦肉、鱼类等荤食中的矿物质如钙、铁、锌等结合,从而干扰和降低人体对这些元素的吸收。故猪肉与黄豆不宜搭配,猪蹄炖黄豆是不合适的搭配。
2、苍术
苍术在单独用的时候,可以健脾养胃,而且还能去除身体的湿气。但是猪肉却是帮助人体增加口水分泌,增长湿气,因此它们的效果是相反的,所以万万不能一起煮。
3、羊肝
中医云:“猪肉共羊肝和食之,令人心闷。这主要是因为羊肝气味苦寒,补肝、明目,治肝风虚热。猪肉滋腻,入胃便作湿热,从食物药性讲,配伍不宜。羊肝有膻气,与猪肉共同烹炒,则易生怪味,从烹饪角度讲看,亦不相宜。
4、牛肉
《饮膳正要》指出”猪肉不可与牛肉同食“。这主要是从中医角度来考虑,一是从中医食物药性来看,猪肉酸冷、微寒,而牛肉则气味甘温,有安中益气之功。二者一温一寒,一补中脾胃,一冷腻虚人。性味有所抵触,不宜同食。
5、桔梗
桔梗的味道有点苦,有助于发汗,能够利于咽喉、肺部的呼吸,减少痰的生成。但是猪肉是油腻的,能帮助我们增加痰,所以一起配合起来,根本得不到猪肉的营养。
6、芫荽
芫荽又名香菜,可去腥味,与羊肉同吃相宜。芫荽辛温,耗气伤神。猪肉滋腻,助湿热而生痰。一耗气,一无补,故二者配食,对身体有损害。
7、大黄
大黄性味苦寒,可以用来泄热通便,但是却不能跟油腻的食物一起配合,这会减少大黄的药性,增加腹泻的风险。而且大家要注意了,如果大家喝过含有大黄成分的中药,那也不能吃猪肉,这样也会减低我们猪肉的价值。比如牛黄上清丸、六味安消囊、中药大黄蛰虫散等。
8、乌梅
猪肉和乌梅不能一起食用,一同食用有可能引起中毒。如果中毒可以用地浆水治疗。
9、甘草
猪肉不能和甘草一起食用,一同吃会引起中毒,但可以吃绿豆汤缓解中毒。
10、鹌鹑
猪肉与鹌鹑同食,令人面黑。
另外还要注意,忌与鸽肉、鲫鱼、虾同食,同食令人滞气;忌与驴肉同食,同食易致腹泻;忌与荞麦同食,同食令人落毛发;忌与菱角、蕨菜、桔梗、乌梅、百合、巴豆、大黄、黄连、苍术同食。也不宜食用未摘除甲状腺的猪肉,不宜食用未剔除肾上腺和病变淋巴结的猪肉。服降压药和降血脂药时不宜多食猪肉,服磺胺类药物时也不宜多食。
三、怎样炒菜能保持颜色鲜绿?
炒菜保持鲜绿的办法:
1、先在锅内加水,把水烧开,再加一点烧菜用油,把青菜放入捞一下;
2、把开水捞过的青菜用冷水一冲,就把鲜绿的颜色保存下来了;
3、再在锅里加油快炒,即可。
四、红烧肉怎么做最好? 材料和过程要详细点;多谢!
[用料]
主料:带皮五花肉(1000g)
调料:香葱(50g) 、姜(50g) 、 生抽(30g)、老抽(5g)、冰糖(20g) 、盐(5g)、 白酒(20g),水(500g)。
1> 虽说这红烧肉的用料相当简单,整个制作工序却有些复杂,而且比较浪费时间,但正所谓“慢工出细活”,“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若没有这么多时间耗下去,这苏式红烧肉的味道可不正宗!小标题上的这些数字,也正代表了各个烹制过程所花的时间,加在一起竟有两个多小时呢。
料酒浸——15分钟...............................
将五花肉洗净后,切成两块麻将牌大小的正方形,注意肉不要切得太小,太小了易缩易碎,但也不能太大,太大了不易煮酥,吃起来也不方便。切完后,放置于砂锅内,加入半杯料酒,并用冷水浸没,这样可以浸去毛细血管中的血水,料酒则易于肉纤维吸收,去除腥味,一般浸十五分钟左右即可。
大火煮——30分钟..............................
将浸完的五花肉略微冲洗一下后,便要用大火煮。
这时非常讲究水的放入量,要一次放好,不要烧干了,再加水,就算万一真的要加水,记得要加开水。
一般而言,以水浸没肉,并高起两寸以上为宜。
锅中加了水,就点火,火要开到最大,同时放入山楂干,可以起到让肉质膨松的作用,更容易烧酥。
若没有山楂干,放半勺醋也可。大约五六分钟后,水就开了,继续煮上五六分钟,随着肉块的翻滚,水面上会浮起一层黑红色的杂质。这层杂质是烧熟的血水,要用汤勺小心地去掉,砂锅边上粘着的杂质,也要去除干净。
小火炖——60分钟..............................
用大火滚煮约半小时之后,可以改用小火炖,火的大小以水面不沸为准,炖的时间较长,至少要一个小时,目的是为了让肉质酥嫩。红烧肉之所以好吃,要的也就是这个慢功夫。
铁锅收汁——30分钟..........................
当肉烧得用筷子轻戳可陷入时,换到铁炒锅里烧,注意这时肉质已非常酥嫩,要轻拿轻放,然后要放入酱油。这放酱油也颇有学问,一般酱油分为老抽和生抽,老抽其实是放了焦糖的,色深容易上色,适合用来烧红烧肉,而生抽则是色淡味咸,不能用。
上色时的火要比刚才炖的时候大一点,但也不能开得太大,因为这时肉已经很酥烂了,火一大肉容易煮碎。这样开着锅盖煮上半个小时之后,放入冰糖,汤水就会慢慢地厚起来,这一过程叫做“收汁”。“收汁”的时候可以轻轻地翻动肉块,这样着色较均匀。再加入适量的盐调味儿,等到汤水变得更加稠厚,有油亮泛起来时,这道经典的红烧肉也就烧好了。 苏式红烧肉,当然源自苏州;苏州人烧菜,“做人家”佐料,著色并不厉害,但“浓油赤酱”四个字,是一定要用来形容苏式红烧肉的。肥而不腻、酥而不碎、甜而不粘、浓而不咸,这就是苏式红烧肉的特色。
***肉要五花肉,苏州人叫做“肋条肉”,肉要洗净,切成麻将牌大小正方形的块,肉不要切得太小,太小易缩易碎,没有卖相了。切完后,用冷水浸没,水中放半杯料酒。放在水中浸,可以浸去毛细血管中的血水;水中加酒易于肉纤维吸收,去除肉腥。肉不宜多浸,多浸则鲜味尽失,一般浸十五分钟左右即可。 红烧肉一菜,水最讲究。水要一次放好,不要烧干了,万一真的要加水,切记要加开水。找一个大锅,把肉再洗一遍后放入,水要浸没肉,并高起两寸以上,点火,火要开到最大,水中再放料酒,并且放半调羹醋。放醋可以让肉质膨松,更容易烧酥。
大约五六分钟后,水就开了,继续煮上五六分钟,随著肉块的翻滚,水面上会浮起一层黑红色的杂质,这层杂质是烧熟的血水,把这些杂质去掉。 用大火滚煮半小时左右,可以改用小火,火的大小以水面不沸为准,叫做“焐”。焐呢,要焐至少一个小时,焐得时间越长,越好吃。红烧肉,切忌旺火急烧,要的,就是这个慢功夫。
肉要烧得用筷轻戳可通,然后换到铁炒锅里,开著盖子烧。这时,要放酱油了,酱油放得太早,肉沾到盐份便烧不酥,放得太晚,只有外层的肉被染上色,不能入味。火呢,要比刚才“焐”的时候大一点,但也不用开得极大,因为现在肉已烂了,火开得太大,会把肉煮碎。
-> 这样,再煮上半个小时,锅里的水就差不多了,此时,我们要放糖了。糖,要敢放,要舍得放。糖的数量,大约一斤肉一两糖,糖最好用冰糖,冰糖甜度高,味纯,透明度也高,乃是烧这道菜的关键。
放糖的时候,火要开大,放入糖后,汤水会慢慢地厚起来,可以轻轻地翻动肉块,如果怕自己水平不行,担心把肉块翻破的坏,可以用勺子将汤水陷起,再浇下去。糖放入后,汤水很快就可以收干,等到汤水变得更加稠,有油亮泛起来,这道菜就烧好了,汤不用烧得太干,红烧肉汤拌饭,乃是天下极品。 这便是正宗的苏式红烧肉,除酒、醋、酱油和糖之外,全无其它调料佐料,是谓原汁原味。
正宗红烧肉的做法~*
肉要五花肉。两斤至三斤为佳。
洗净,切块,肉不要切得太小.切完后,冷水浸没,放半杯料酒。浸十五分钟左右即可。
(这样可以去血水和腥气)
水要一次放好,不要烧干了,我们要找一个大锅,把肉再洗一遍后放入,水没肉,高起两寸以上。
点大火,水中放料酒,放醋(自己随便放啊,我放的多点,这样肉烂的快)。
水开后,撇去浮沫。
大火煮半小时左右,改用小火,火的大小以水面不沸为准,小火焐1.5——2小时,直到肉可用筷子戳透,轻轻戳。(这时候肉的样子象水晶样,很好看的,特别肉皮,看着很漂亮,哈哈~~)
换到铁炒锅里,敞烧。放老抽,总之浓点的酱油,用比刚才小火略大的火,
(这时候可以+菜,不+菜也好吃的,看自己口味了,我老公喜欢土豆,呵呵,若切的大,这时候放,若切的小,等10几分钟放。)
半小时后+糖,原来的作者是+的冰糖,我+的红糖,大约2斤肉1-2两糖,看自己口味了,原作者是苏州人,所以+的多。 大火收水,收得差不多了的时候,起锅,那叫一个舒服!
注意:我以前做红烧肉是先爆了肉,把肥油搞出来再烧,烧出来实在不敢恭维,现在做的肉啊,,谁都喜欢,而且只需要4个作料:酱油,料酒,醋,糖。我都是买最好的作料,因为自己笨,不知道什么好,所以以最贵的为准,哈哈~~请大家不要放其他香料了,放了味道就不醇厚了。:)切记切记。
毛氏红烧肉的正宗做法~*
首先,“红烧肉”的原料应是选用半瘦半肥的猪肉,切成匀称的切状,把五层三花的肚腩肉用冰糖八角桂皮先蒸再炸后入锅放豆豉作料, 再用上等酱油加少量的糖烧制而成. 色泽呈金黄,因“毛氏红烧肉”属于特色湘菜,在烧制过程中加入了少许辣椒,所以味道甜中带咸、咸中有辣、甜而不腻.
原料:带皮五花腩750克,豆豉10克,葱头10克,生姜10克,八角1个,桂皮2克、蒜子10克,整干辣椒10克,肉汤1000克,精盐5克,味精1克,老抽2克,糖色3克,腐乳汁2克,冰糖、绍酒少许。
家常简单制法:
(1)五花腩加清水煮沸捞出,洗净,滤干,改成五寸见方的大块,与八角、桂皮、姜、冰糖一起放入碗中上笼蒸八成熟,改刀成5厘米见方的块。
(2)将炒锅置火上烧热至六成热时,将肉放入锅内小火炸出香味成焦黄色时捞出控干油。
(3)锅内烧油50克,分别下入豆豉、葱头、生姜、八角、桂皮、整干辣椒炒香,然后下入肉块,加入肉汤,下精盐,味精、糖色、老抽、腐乳汁用小火慢慢煨1个小时。
(4)至肉酥烂时,下蒜子稍煨,收汁撒少许葱花即可出锅。
1.五花肉500克 切成2厘米见方的小块
2.锅中油温偏低时,放大料(也就是八角)+桂皮炒出香味,之后大火放肉肉炒到肉肉变白后继续炒2分钟。
3.加老抽+盐+糖(糖可提鲜,少量即可),炒5分钟上色入味。
4.加开水(一定是开水!!!)稍漠过肉肉,放几片姜片和枣(没有可不放),小火炖40分钟,水不够时要加点。
5.40分钟后开盖,大火收汤,肉肉会裹上很好看的颜色!
技术要点:
1在油里面氽肉的火要小否则瘦肉会发硬。
2煨肉的火候也是不要太大,以前小后大的火候为宜。
3.尽量不放酱油,以糖色和老!!!
营养价值
猪肋条肉(五花肉):猪肉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必需的脂肪酸,并提供血红素(有机铁)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具有补肾养血,滋阴润燥的功效;但由于猪肉中胆固醇含量偏高,故糖尿病、肥胖人群及血脂较高者不宜多食。
每百克营养成分
能量 489.175千卡
各式红烧肉成品(20张)
维生素B6 0.02毫克
蛋白质76.86克
脂肪 482.5克
碳水化合物51.24克
叶酸1.32微克
膳食纤维 0.58克
胆固醇 854.7毫克
维生素A88.3微克
胡萝卜素14.9微克
硫胺素 0.76毫克
核黄素0.49毫克
烟酸 20.19毫克
维生素C0.5毫克
维生素E2.46毫克
钙 159.45毫克
磷 947.75毫克
钾 1990.55毫克
钠 6362.96毫克
碘 2.4微克
镁 300.5毫克
铁 16.95毫克
锌 13.73毫克
硒 29.72微克
铜 0.52毫克
锰 1.71毫克
------[来自 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