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喝牛奶.和豆奶粉. 哪种比较容易上火???
牛奶容易上火。
豆奶粉的营养价值
豆奶粉是一种新型固体饮料,它综合了大豆和牛奶的营养成份,具有口感细腻,香味浓郁,营养丰富,携带方便等特点。
第一,从营养价值上看,大豆蛋白质含量高达40%,是优质蛋白质,含有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其中赖氨酸的含量高干谷物,是植物性食物当中最合理、最接近干人体所需比例的。另外,牛奶蛋氨酸含量较高,可以补充大豆蛋白质中蛋氨酸的含量,动、植物蛋白的互补,使氨基酸的配比更合理,更利干人体的消化吸收。特别是近年来,美国和英国先后发布健康声明:每天食用6.25克大豆蛋白,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使人们更加重视大豆蛋白的保健作用。
第二,豆奶粉中的脂肪主要是植物脂肪,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并含有人体所必需脂肪酸亚油酸,胆固醇含量低,可以预防动脉硬化。
第三,豆奶粉是经过超微粉碎工艺加工而成的,不除豆渣,大豆子叶被全部利用,膳食纤维的含量比同类产品高,膳食纤维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可以预防直肠癌。
第四,豆奶粉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
第五,豆奶粉中含有大豆低聚糖,大豆低聚糖对肠道内的双歧杆菌等益生菌有增殖作用,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可以预防直肠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
第六,豆奶粉中含有大豆异黄酮,大豆异黄酮是植物雌激素,长期食用可以预防乳腺癌、前列腺癌;可以预防骨质疏松;可以减轻或避免引起更年期综合症。
第七,豆奶粉中含有大豆卵磷脂,大豆卵磷脂可以抗衰老,健脑。
二、夏天喝什么豆浆最好?超好喝的营养豆浆推荐
二、清心豆浆——竹叶豆浆 配料:湿黄豆2杯,大米3/5杯,竹叶少量 做法:黄豆、大米放入豆浆机,加水到中水位线,开始制作。豆浆做好后,冲泡竹叶。 提示: a、竹叶不可直接与黄豆一起打浆,否则有股很浓的药味 b、根据个人口感可适量添加糖; c、米豆浆过滤喝更爽滑,不过滤营养更好; d、竹叶可在中药店购买,量不用多,像放茶叶那么点就行了; 浓郁的豆浆中加上竹叶的清香,别有一番滋味。 三、清心豆浆——莲心豆浆
三、早餐奶能当奶喝吗?
不能,现在的早餐奶品种很多,一般的灭菌奶蛋白质含量是超过2.9克的;还有一些调味奶,会放进去好多别的东西,其蛋白质含量达到2.3克,也是我们国家所允许的,这种奶单从蛋白角度来讲,营养价值就不如纯牛奶了;另外还有一种乳饮料也叫早餐奶,它的蛋白就很低了,营养价值就差远了,所以这三者是有区别的。喝牛奶最好还是选择普通的灭菌奶。被称为早餐奶的调味奶,由于蛋白质含量低,没有达到国家乳品蛋白质含量的标准,所以它并不属于牛奶家族的一员,严格来讲,它只能算是一种饮料。所以我们在购买时不能只看表面添加的品种多,就认为有营养,还得仔细看清蛋白质含量。早餐提供的能量和营养素应该占全天所需要的30%。真正的纯牛奶口味是比较清澹的,而且带有一丝轻微的奶香。我们不要过分追求口感而忽略营养,在购买的时候,应该看清包装上注明的标识,明明白白地消费。
专家解答:
酸奶的减肥作用主要来自于它里边的乳酸菌。活性乳酸菌能够有效地调节我们体内菌群的平衡,促进胃肠的蠕动,从而缓解便秘。而且乳酸菌还可以帮助我们预防各种肠道的感染性疾病,提高人体免疫力。另外,酸奶还有很好的饱腹感,在减肥的时候喝一杯酸奶可以有效地缓解人的饥饿感,这样就减少了下一餐的进餐量。而酸奶丰富的营养又可以满足你减肥时期的营养需求。
四、牛奶怎么喝有营养
健康的喝奶方式:
牛奶是人所共知的营养饮料,有较好的保健和医疗价值。牛奶为完全蛋白质食品,对脑髓和神经的形成及发育有重要作用。牛奶脂肪中胆固醇含量比肉、蛋类低,具有降低体内胆固醇的功效。
牛奶能中和胃酸,防止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因此服用牛奶对消化道溃疡,特别是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冰冻牛奶可使血管收缩,对消化道溃疡出血还能起止血作用。用牛奶发醇而成的“酸牛奶”,能使人体免受和减轻有毒物质的侵害,有刺激胃液分泌,增强胃肠消化的功能,最适宜肝脏病、胃肠病人和身体衰弱者以及婴幼儿饮用。
另据报道,酸牛奶中的胆硷含量特别高,可以调节体内胆固醇的浓度,同时又因酸牛奶中含有乳清酸,它能抑制肝脏制造胆固醇,并能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的附着,从而使血中的总胆固醇含量降低。因此,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服用酸牛奶大有好处。
牛奶奇效喝法
1、每晚睡前服热牛奶一杯,治神经衰弱,失眠。
2、牛奶、羊奶各125毫升,混合煮沸,每天早晨空腹服一次。适用于胃痛,胃溃疡。
3、牛奶250毫升,蜂蜜100克,混合煮沸,每天早晨空腹服一次。治习惯性便秘,大便燥结。
4、鲜牛奶200毫升,生姜汁5毫升,白糖适量,蒸服,治噎嗝反胃,呕吐,反酸嗳气。
5、牛奶250毫升,蜂蜜50克,白芨粉6克,煮沸服用,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6、牛奶煮沸,当茶饮用,渴即饮之,可治产后虚弱,下虚消渴(小便多,日见消瘦)。
7、牛奶500毫升,灌胃,可使毒物沉淀,减少汞、砷类药物在体内沉淀,并对胃有保护作用。
8、牛奶粥:粳米100克煮粥,加入牛奶250毫升,白糖调味食用。有润五脏,补虚损,养阴生津作用,适用于中老年人或病后体弱,气血亏损,体瘦虚赢,反胃噎嗝,口干思饮,大便燥结等症。服用牛奶粥时,忌食酸性食物。
9、姜韭牛奶羹:韭菜250克,生姜250克,共捣烂用干净纱布绞汁,加入牛奶250克,煮沸后,趁热服用。适用于胃寒性胃溃疡,慢性胃炎胃脘疼痛,呕恶等症。
10、香姜牛奶:公丁香2粒,姜汁1茶匙,牛奶250毫升,同煮沸,捞去丁香,白糖少许调味饮用。有补益,降逆气,止呕吐作用,适用于疳积瘦弱,食之即吐的患儿。
一些“想当然”的错误,使牛奶的营养价值大大降低。
一、牛奶越浓越好
所谓过浓牛奶,是指在牛奶中多加奶粉少加水,使牛奶的浓度超出正常的比例标准。也有的家长惟恐新鲜牛奶太淡,便在其中加奶粉。其实,婴幼儿喝的牛奶浓淡应该与孩子的年龄成正比,其浓度要按月龄逐渐递增,即便是1个月以内的新生儿,牛奶中掺水的比例也应根据消化情况逐步减少。如果婴幼儿常吃过浓牛奶,会引起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甚至拒食,久而久之,体重非但不能增加,还会引起急性出血性小肠炎。这是因为婴幼儿脏器娇嫩,受不起过重的负担与压力。奶粉冲得过浓,或者在新鲜牛奶中掺入奶粉,其营养成分浓度升高,超过了婴幼儿的胃肠道消化吸收限度,不但消化不了,还可能损伤消化器官。所以,如果以牛奶喂养婴幼儿,应视牛奶的质量、孩子的年龄来决定加水多少。
二、加糖越多越好
不加糖的牛奶不好消化,是许多家长的“共识”。加糖是为了增加碳水化合物所供给的热量,但必须定量,一般是每100毫升牛奶加5~8克糖。如果加糖过多,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有弊无利。过多的糖进入婴儿体内,会将水分潴留在身体中,使肌肉和皮下组织变得松软无力。这样的婴儿看起来很胖,但身体的抵抗力很差,医学上称之为“泥膏型”体形。过多的糖贮存在体内,还会成为一些疾病的危险因素,如龋齿、近视、动脉硬化等。
牛奶里加什么糖好呢?最好是蔗糖。蔗糖进入消化道被消化液分解后,变成葡萄糖被人体吸收。有的家长专门给孩子买葡萄糖,这大可不必。葡萄糖甜度低,用多了又容易超过规定范围,而且孩子还会因不甜而拒食。
还有一个何时加糖的问题。有些家长把糖与牛奶加在一起加热,这样牛奶中的赖氨酸就会与糖在高温下(80℃~100℃)产生反应,生成有害物质糖基赖氨酸。这种物质不仅不会被人体吸收,还会危害健康,尤其对小儿危害更大。因此,应先把煮开的牛奶晾到温热(40℃~50℃)时,再将糖放入牛奶中溶解。
三、牛奶加巧克力
有家长以为,既然牛奶属高蛋白食品,巧克力又是能源食品,二者同时吃一定大有益处。事实并非如此。液体的牛奶加上巧克力会使牛奶中的钙与巧克力中的草酸产生化学反应,生成“草酸钙”。于是,本来具有营养价值的钙,变成了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从而导致缺钙、腹泻、少年儿童发育推迟、毛发干枯、易骨折以及增加尿路结石的发病率等。
四、牛奶服药一举两得
有人认为,用有营养的东西送服药物肯定有好处,其实这是极端错误的。牛奶能够明显地影响人体对药物的吸收速度,使血液中药物的浓度较相同的时间内非牛奶服药者明显偏低。用牛奶服药还容易使药物表明形成覆盖膜,使牛奶中的钙与镁等矿物质离子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非水溶性物质,这不仅降低了药效,还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所以,在服药前后各1~2小时内最好不要喝牛奶。
五、用酸奶喂养婴儿
酸奶是一种有助于消化的健康饮料,有的家长常用酸奶喂食婴儿。然而,酸奶中的乳酸菌生成的抗生素,虽然能抑制很多病原菌的生长,但同时也破坏了对人体有益的正常菌群的生长条件,还会影响正常的消化功能,尤其是患胃肠炎的婴幼儿及早产儿,如果喂食他们酸奶,可能会引起呕吐和坏疽性肠炎。
六、在牛奶中添加橘汁或柠檬汁以增加风味
为了让孩子爱喝牛奶,在牛奶中加点橘汁或柠檬汁,看上去是个好办法。但实际上,橘汁和柠檬均属于高果酸果品,而果酸遇到牛奶中的蛋白质,就会使蛋白质变性,从而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七、在牛奶中添加米汤、稀饭
有些家长认为,这样做可以使营养互补。其实这种做法很不科学。牛奶中含有维生素A,而米汤和稀饭主要以淀粉为主,它们中含有脂肪氧化酶,会破坏维生素A。孩子特别是婴幼儿,如果摄取维生素A不足,会使婴幼儿发育迟缓,体弱多病。所以,即便是为了补充营养,也要将两者分开食用。
八、牛奶必须煮沸
通常,牛奶消毒的温度要求并不高,70℃时用3分钟,60℃时用6分钟即可。如果煮沸,温度达到100℃,牛奶中的乳糖就会出现焦化现象,而焦糖可诱发癌症。其次,煮沸后牛奶中的钙会出现磷酸沉淀现象,从而降低牛奶的营养价值。
九、瓶装牛奶放在阳光下晒,可增加维生素D
有的家长从广告中得知:补钙还要补维生素D,而多晒太阳是摄取维生素D的好方法,于是便照方抓药地把瓶装牛奶放到太阳下去晒。其实这样做得不偿失。牛奶可能会得到一些维生素D,但却失去了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C。因为这三大营养素在阳光下会分解,以致部分或全部失去;而且,在阳光下乳糖会酵化,使牛奶变质。
十、以炼乳代替牛奶
炼乳是一种牛奶制品,是将鲜牛奶蒸发至原容量的2/5,再加入40%的蔗糖装罐制成的。有人受“凡是浓缩的都是精华”的影响,便以炼乳代替牛奶给孩子喝。这样做显然是不对的。炼乳太甜,必须加5~8倍的水来稀释。但当甜味符合要求时,往往蛋白质和脂肪的浓度也比新鲜牛奶下降了一半,如果喂食婴幼儿当然不能满足他们生长发育的需要,还会造成他们体重不增、面色苍白、容易生病等。如果在炼乳中加入水,使蛋白质和脂肪的浓度接近新鲜牛奶,那么糖的含量又会偏高,用这样的“奶”喂孩子,也容易引起小儿腹泻。此外,如果孩子习惯了过甜的口味,会给以后添加辅食带来困难。 1 .牛奶和韭菜或菠菜不能一起吃
牛奶与含草酸多的韭菜混合食用,就会影响钙的吸收
2.牛奶和果汁不能一起吃
牛奶中的蛋白质80%以上为酪蛋白,如在酸性情况下,酪蛋白易凝集,易导致消化不良和腹泻,因此在食用牛奶或乳制品后建议不要马上食用水果。
3.橘子与牛奶不能一起吃
在喝牛奶前后1小时左右,不宜吃橘子。因为牛奶中的蛋白质一旦与橘子中的果酸相遇,就会发生凝固,从而影响牛奶的消化与吸收,在这个时间段里也不宜进食其他酸性水果
4.牛奶与糖
牛奶中含有的赖氨酸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果糖反应,生成有毒的果糖基赖氨酸,有害于人体。鲜牛奶在煮沸时不要加糖,煮好牛奶等稍凉些后再加糖不迟。
5.牛奶与巧克力
牛奶含有丰富蛋白质和钙,而巧克力含有草酸,两者同食会结合成不溶性草酸钙,极大影响钙的吸收。甚至出现头发干枯、腹泻、生长缓慢等现象。
6.牛奶与药
有人喜欢用牛奶代替白开水服药,其实,牛奶会明显地影响人体对药物的吸收。由于牛奶容易在药物的表面形成一个覆盖膜,使奶中的钙、镁等矿物质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非水溶性物质,从而影响药效的释放及吸收。因此,在服药前后1小时也不要喝奶。
7.牛奶与茶
喝牛奶时,不应同时饮用茶水,因为茶叶中的鞣酸会阻碍牛奶中钙离子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