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比较适合吃的菜

夏季比较适合吃的菜

丝瓜 去暑清火

丝瓜嫩瓜及花皆可食,且营养丰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人体所需矿物质钙、磷、铁,还含有皂甙、葫芦素等防病保健活性成分。

丝瓜不仅营养丰富,其药用价值更高,它具有清暑凉血、解毒通便、祛风、化痰、润肌美容、通经络、行血脉、降血压、下乳汁等功效。丝瓜全株可入药。瓜根、瓜藤、瓜叶有止咳、祛痰、活血通络及抵抗细菌的作用,鲜丝瓜叶可擦治顽癣。

丝瓜花微苦、寒,清热解毒,可用于肺热咳、咽痛、鼻炎、痔疮等的治疗。丝瓜子有清热、化痰、润燥、解毒作用。丝瓜络更是一味常用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通络,利尿消肿的功效。

莲藕 养颜祛痘

中医认为,生藕性寒,有清热除烦之功,特别适合因血热而长“痘痘”的患者食用。煮熟后由凉变温,有养胃滋阴,健脾益气养血的功效,是一种很好的食补佳品,特别适合因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而表现为肌肤干燥、面色无华的人。藕段间的藕节是一味良药,具有健脾开胃、养血、止血的作用,还能改善气色。

藕分为红花藕、白花藕和麻花藕三种。红花藕形瘦长,外皮褐黄色、粗糙,含淀粉多,水分少,糯而不脆嫩,适合煲汤;白花藕肥大,外表细嫩光滑,呈银白色,肉质脆嫩多汁,甜味浓郁,生食最佳;麻花藕呈粉红色,外表粗糙,淀粉多,熟食为宜。

藕的食用方法有很多,既可单独做菜,也可与其他食物搭配使用。下面推荐两款以藕为主要原料且具有改善气色功效的药膳:

鲜藕汁:鲜藕适量,洗净去皮,榨汁,每次服2匙,日服3次。可根据个人口味调入冰糖,适合面部痤疮者食用。

甘麦枣藕汤:莲藕250克,小麦75克,甘草12克,红枣5颗,盐1小匙。小麦洗净,泡水1小时;然后将小麦、甘草、红枣放入沙锅中,加入适量水煮开,加入莲藕以小火煮软,再加盐调味即可。此汤具有益气养血、宁心安神的作用,特别适合失眠、心烦、气色不佳的人食用。

为防止藕变成褐色,可把去皮后的藕放在加入少许醋的清水中浸泡5分钟;炒藕丝时,为了避免变黑,最好不要用生铁锅炒,且边炒边加少许清水,这样炒出的藕丝就会洁白如玉。

芥蓝 利水化痰

芥蓝产于我国南方,栽培历史悠久,属甘蓝类蔬菜,是我国的特产蔬菜之一,在广东、广西、福建等南方地区是一种受人们喜爱的家常菜。

由于茎粗壮直立、细胞组织紧密、含水分少、表皮又有一层蜡质,所以嚼起来爽而不硬、脆而不韧,苏东坡还曾写诗赞美它:“芥蓝如菌蕈,脆美牙颊响”。

芥蓝的营养价值十分丰富,胡萝卜素、维生素C含量很高,远远超过了苋菜等被人们普遍认为维生素C含量高的蔬菜。最为重要的是,芥蓝中含有丰富的硫代葡萄糖苷,是强有力的抗癌成分,经常食用还有降低胆固醇、软化血管、预防心脏病的功能,其抗癌抗氧化的作用不容小觑。从中医角度来讲,芥蓝味甘、性辛,有利水化痰、解毒祛风的作用,非常适合夏季食用

黄瓜 清热利尿

黄瓜性凉味甘,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止渴生津功效。可用于身热烦渴、热毒疮疡、黄疸热淋、小便赤黄等症。《本草求真》称黄瓜“气味甘寒,能清热利水。”《滇南本草》称“解痉癖热毒,清烦渴。”

黄瓜的性味偏寒凉,多食易耗损正气,有伤脾胃,故气血不足者、久病体虚者,老人或儿童、孕妇、胃寒腹泻者、四肢不温者均不宜多吃。《滇南本草》称:“动寒痰,胃冷者食之,腹痛吐泻。”生吃黄瓜也不应空腹吃,以黄瓜做汤料最好后下,以免久煮颜色变黄破坏养分。

以黄瓜用于食疗介绍如下:

消暑润肤方:用于夏季暑热烦渴、皮肤干燥、食欲不振、尿少尿黄。粳米60克,洗净文火炖烂熟,黄瓜约100克,洗净切丁,加入粥内,稍煮即可,放凉调入少量冰糖,经常饮用。

清热明目方:因肝热引起的血压升高、头痛目赤、头晕口苦等症。鲜嫩黄瓜两条,洗净去皮切寸段,开水焯过,放冷后以老陈醋浸泡,置冰箱冷藏3天,吃时酌加冰糖。

解毒养胃方:头、颈、胸部放射治疗常引起口干舌燥、胃热胸闷、舌咽疮疡、下咽疼痛、味觉失常、食欲减退等。糯米100克,洗净稍用凉水浸泡后煮粥,松花蛋两个切丁,盐及味精适量加入稍煮,黄瓜两条切丁加入,文火煮开约5分钟后即可。

番茄 防晒护肤

西红柿是最好的防晒食物。研究表明,西红柿中富含的抗氧化剂---番茄红素可使晒伤指数下降40%,特别是熟西红柿。

另外,胡萝卜和土豆中的β胡萝卜素等成分也能有效阻挡紫外线。 在主食方面,全麦食品防晒效果最好。其中富含的维生素B可以有效提高肌肤对阳光的抵抗力,减少色素沉着,而且全麦属粗纤维食物,有清除体内积聚的毒素的作用,可以减少黑斑形成。

夏季应多吃西瓜、喝柠檬汁,西瓜汁中的氨基酸,能很快被皮肤吸收,有效防晒。而柠檬中的维生素C是防晒家族中的宝贝,能干扰黑色素的生物合成,并能收缩毛孔、软化角质层,与此作用相似的还有橙子、猕猴桃和草莓。

西瓜有什么作用?

一片冷裁潭底月,六湾斜卷陇头云”,这是古人咏西瓜的佳句。炎夏酷暑,西瓜又成了人们消暑解渴的时令佳品。西瓜原产于非洲南部的沙漠地区,在古埃及艺术品中就有了西瓜的形象,可见西瓜种植的历史已有4000年之久。唐宋时期,西瓜由中东经西域传入中原,因其从西方而来,故被称为“西瓜”。。

西瓜为夏令的主要瓜果,所以又称为“夏瓜”;西瓜汁多水份大,又叫“水瓜”;西瓜性寒,能清热解暑,所以又有“寒瓜”之称。

在炎热的夏季,暑气逼人,吃上两块汁多瓤甜的西瓜,会顿感暑消神清,无比凉爽。正如元代诗人方夔在《食西瓜》中所说:“缕缕花衫沾唾碧,痕痕血丹掐肤红;香浮笑语牙生水,凉入衣襟骨有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已知道镇凉后的西瓜更能清暑解渴,土方法是把整个西瓜放在竹篮中,潜入水井中,浸泡半天再捞出。金代王予可在《咏西瓜》诗中描述了井镇西瓜的情景:“一片冷裁潭底月,六湾斜卷陇头云。”在宝岛台湾,气候温暖,四季均可吃到西瓜,冬天也不例外。正如古诗描写的那样:“春盘绿玉荐西瓜,未睹先看柳长芽。”“三冬无雪风常暖,献岁盘登绿玉瓜。”“草木隆冬竞茁芽,红黄开遍四时花,何须更沐温汤水,正月神京已进瓜。”至于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冬天所吃到的西瓜是通过窖藏的方法保鲜的,并非冬季所长。

西瓜赢得人们宠爱,与它营养丰富分不开。西瓜除含有大量水份外,在瓜瓤中几乎囊括了人体所必需的各种营养。葡萄糖、果糖、蔗糖;维生素A、B、C,pp,胡萝卜素;蛋白质及各种氨基酸;果酸和钙、磷、铁等矿物质,应有尽有。

明代汪颖在《食物本草》中说:“西瓜性寒解热,有‘天生白虎汤’之号”。“白虎汤”由石膏、知母、甘草、粳米四味药组成,是医圣张仲景创制的治疗气分热盛的千古名方,把西瓜比作天生白虎汤,是形容西瓜清热解暑的效果神奇。中医认为西瓜有解暑除烦、止渴生津、清热利尿功效,是治疗疰夏、中暑、高血压、肾炎、尿路感染、口疮、醉酒等病的良药。

《日用本草》说:西瓜“清暑热,解烦渴。”西瓜的果汁极为丰 富,含水量高达96.6%,在所有瓜果中名列第一。在炎热的夏天, 吃上几块西瓜,那淡淡的清香,那甜美的果汁,顿时给人带来清凉之感,确实是消暑解渴的上品,不愧为夏季的“瓜果之王”。

西瓜不仅水分多,营养也很丰富,含有蛋白质、糖、钙、磷、 铁和多种维生素,还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夏天高温,汗出很多,进食减少,食用西瓜,既可补充水分,消暑解渴,又能供给营养,维持生理功能,有助于防止暑天生病,俗话说得好:“暑天几块瓜,药剂不用抓。”

在作为水果生食的同时,西瓜更可做菜入馔。西瓜做菜的最佳部位是瓜皮,西瓜皮又名翠皮或青衣,削去表层老皮后可切成丝、片、块,采用烧、煮、炒、焖、拌等烹调方法,可做出“翠皮里脊”、“糖醋瓜皮”、“清炒青衣丝”、“凉拌西瓜”等菜肴,其味皆清鲜爽口,不逊于任何一种瓜类蔬菜。西瓜瓤也可入肴,用其切块炖肉或挂糊炸,味道都很不错。

西瓜一经巧手烹制,更可登堂入室,成为宴席大菜。清宫御膳中有“西瓜盅”,方法是将西瓜的瓤挖净,放入鸡丁、火腿丁、核桃仁、松子等,盖好后用文火炖熟。山东孔府菜中的“双凤还巢”,是将两只雏鸡配上佐料装入西瓜中,然后入甑蒸熟。江南名菜“西瓜鸭”则选上好肥嫩鸭置于西瓜内,蒸煮而成。而广东的“时果西瓜盅”、云南的“什锦西瓜盅”等皆是夏季甜菜中的精品,其风味各异,为食客们所津津乐道。

西瓜,是夏令佳果,也是治病良药。西瓜的瓜瓤、瓜皮和瓜子都可作药。西瓜皮还有一个很形象的药名——西瓜翠衣。在历代医药书籍中,都有西瓜作药的记载,认为它有解暑热、止烦渴、 利小便、治血痢、疗喉痹、解酒毒等多种功用。现代研究也证明, 西瓜作药用处多。

1、中国医学认为,西瓜味甘,性过时,有清热解暑、除烦止渴、通利小便等功效,可治暑热烦渴、热盛伤津、小便不利以及喉痹、口疮诸症。

2、《随息居饮食谱》说西瓜:“甘寒,清肺胃,解暑热,除烦止渴,醒酒凉营,疗喉痹、口疮、治火毒、时症。”《滇南本草》说西瓜能“治一切热症、痰涌气滞。”《本蜡逢原》则说它:“引心包之热从小肠膀胱下泄,能解太阳、阳明中渴及热病大渴,故有‘天生白虎汤’之称“》

3、西瓜中所含的糖类、盐类、尼克酸等,有改善肾炎、高血压病人病症的功能。这些病人在夏天多吃一些西瓜,很有益处。

4、西瓜有醒酒作用,故让酒醉病人频服西瓜汁,效果很好。

5、用西瓜汁拦红糖,可以治疗血痢。

6、西瓜有利尿、强心的作用,吃过西瓜后,西瓜的水分经过肾脏过滤,将多余的部分变成尿液排出体外。因此,夏天吃西瓜可以防止水分过度流失,防止虚脱,清凉解暑。

7、家中有慢性肾炎、肝硬化腹水病人,可取西瓜制西瓜黑霜。其制法为:取西瓜1个,切开蒂部,倒去瓤子,装满大蒜瓣,盖蒂封泥,于火中煨1天,取出焦黑的瓜皮研为细末,即为西瓜黑霜。西瓜黑霜的服法是,每次3—5克,温开水送服,日服2次。

8、口舌生疮者亦可服用西瓜黑霜,也是每次3—5克,日服2次,且可同时外用。

治疗急性或慢性肾炎,可用瓜瓤和瓜皮制成浓缩西瓜汁饮用, 也可用干燥西瓜皮30克、鲜白茅根60克煎水服用,都能收到利 尿消肿的效果。治疗急性尿道炎、膀恍炎、肾盂肾炎,也宜生吃西瓜,并每日煎服西瓜皮30~60克,均能减轻尿频、尿急、尿痛 等症状。 对于高血压病人,食用西瓜也有好处,如用西瓜子则有降压 作用。取西瓜子仁9~15克煎汤内服,或者生吃,或者炒熟嚼食, 均有一定的降压效果。

中药店里出售的西瓜霜,是西瓜皮和中药皮硝混合后产生的 白色结晶。将它吹敷患处,能清热消肿,适用于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对口舌生疮也有一定疗效。 民间还把西瓜皮切碎,阴干后研成细未,再用盐水和酒调服, 每次9克,用于治疗扭伤腰痛。此外,西瓜子的壳和仁都有一定 驱除蛔虫和绦虫的作用。

西瓜还可以防治痒子。痒子为汗液潴留在汗腺管并挤入周围组织而引起汗腺周围的炎症,可产生小水疱状红色小丘疹,对夏季生活有一定影响。中医认为痒子是夏季高温,出汗不畅,暑湿蕴于肌肤所致。由于西瓜有良好的类似白虎汤的清暑热作用,所以可以有效地防治痱毒。

用西瓜皮外搽脸部,可以从外部增加皮肤的营养,促进面部皮肤的新陈代谢,有利于皮肤润泽细嫩,并可防止夏季日照过多而引起的面部色素沉着。方法是先用温水将面部洗净,用吃剩的西瓜皮在面部顺着肌肉的走向依次轻轻揉擦一遍,15分钟后用温水将瓜皮汁洗净,每天1-2次。

吃西瓜的禁忌

西瓜营养丰富,含有水分、蛋白质、糖类、粗纤维、钙、磷、铁、胡萝卜素等多种成分。中医认为,西瓜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暑、除烦止渴、利小便等功效。西瓜是很好的食品,但也有禁忌。

吃西瓜不宜过多

西瓜是生冷之品,吃多了易伤脾胃,所以,脾胃虚寒、消化不良、大便滑泄者少食为宜,多食则会腹胀、腹泻、食欲下降,还会积寒助湿,导致秋病。一次食入西瓜过多,西瓜中的大量水分会冲淡胃液,引起消化不良和胃肠道抵抗力下降。大量进食冰冻时间过久的西瓜,还会伤脾胃,引起咽喉炎。

感冒初期忌食西瓜

无论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其初期都属于表证,应采用使病邪从表而解的发散办法来治疗。中医认为,表未解不可攻里,否则会使表邪入里,病情加重。在感冒初期,病邪在表之际,吃西瓜就相当于服用清里热的药物,会引邪入里,使感冒加重或延长治愈的时间。不过,当感冒加重出现了高热、口渴、咽痛、尿黄赤等里热症时,在正常用药的同时,则可吃些西瓜,有助于感冒的痊愈。

打开过久的西瓜不宜吃

吃西瓜应注意选择成熟的新鲜西瓜,不吃变质西瓜以及打开过久的西瓜,因为西瓜上市时气温过高,适宜病菌繁殖,食用了被病菌污染的变质西瓜会导致肠道传染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