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头汤的营养是在汤里还是肉里?

一、骨头汤的营养是在汤里还是肉里?

骨头汤的营养是在肉里面,骨头汤自古以来就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滋补养生佳品,但是汤终究没有肉有营养,所以说骨头汤的营养是在肉里面。

二、关于汤类营养,营养在肉里还是在汤里?

汤渣并不渣,营养顶呱呱!

没有任何一种食物,能代替得了一盅暖汤,南方人更是一日三餐、一年四季都离不开汤。

人们喝汤的时候,心里总是藏着一个千古之谜:喝汤的时候,营养是在汤里,还是在肉里呢?

01 论一碗汤的营养

这里元元就不卖关子了,直接告诉你答案吧,汤菜营养价值:肉>菜>汤,是不是很颠覆你的常识?

煮汤的时候,肉中的部分脂肪、嘌呤和蛋白质会溶解到汤中,但是溶解的量极少,绝大多数还是会保留在肉里,所以吃肉是最聪明的选择。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蔬菜经过漫长的炖煮,大量的水溶性维生素被溶解到了汤中,但膳食纤维和矿物质基本都在。

所以,除去肉、菜,汤里的营养主要是脂肪、嘌呤、油盐等调味品,以及少量被析出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但是营养密度很低

而且从肉中溶解到汤里的脂肪,多为人体摄入过剩的饱和脂肪酸,喝的时候最好先去掉上面的油花。溶解到汤里的嘌呤,也有升高尿酸的风险,对于痛风病人来说,还是少喝肉汤为好。

图片来源于网络

02 关于喝汤的几点小建议

汤品虽美味,也要健康、科学地喝,否则肥胖、高尿酸、高血脂等问题就悄悄找上门了。

喝汤千万别趁热

汤好喝,烫难受!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所有热饮都应在65度以下饮用,以口感略为微热为准。否则,高温容易对口腔黏膜、食道造成灼伤。

图片来源于网络

喝清淡的汤

你要知道,不是浓稠味重的汤才叫好汤。

大多数人喜欢的排骨汤、牛腩汤、羊肉汤、鸡汤、奶白汤,脂肪含量都挺高,并且这类汤汁中的脂肪又很难分离去除,随汤喝下去,热量就会蹭蹭往上涨。

蔬菜汤、菌菇汤、豆腐汤都是鲜美又低卡的好汤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更重要的是要少放盐,一小碗口味咸淡适中的汤,大约有1g左右的盐。但如果口味咸鲜浓郁,含盐量就高达2g左右,一餐喝上一两碗,食盐量势必会超标。

炖汤时间不宜太久

汤并不是熬得越久营养就越高,高温久炖的老火靓汤并不是最营养的。

汤的主要成分还是水,无论鸡汤、肉汤还是鱼汤,无论怎么熬制,汤的营养价值都无法和肉相比。所以从营养的角度来说,汤中的肉才是精华。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元气小巷

元气营养师为你分享饮食健康和减肥知识。

元气小巷

三、炖汤的时候,营养在汤里还是肉里面?

我们花了7000多元实测发现:汤的营养远不及肉,较真来说,它甚至是一种“垃圾食品”。

看完这篇回答,可能会颠覆你的认知。

在很多家庭的餐桌上,汤似乎是万能的:

  • 大病初愈要喝鸡汤
  • 下奶要喝鲫鱼汤
  • 补钙要喝骨头汤
  • 祛火要喝蔬菜汤
  • ......

但这些说法都是从何而来?汤真的比肉更有营养?肉还值得吃吗?

我们买了一些常见食材,特邀老爸评测的厨艺高手制作了4种口味比较清淡的家常汤。然后把汤「一分为二」,一起送去实验室,分别检测它们的营养成分。

样品费122.37元+检测费7350元=合计7472.37元

汤的种类如下:

这就来为你揭开汤里的秘密~


一、汤里到底有多少精华?

大家认为,喝肉汤主要补的就是蛋白质和钙,而肉是汤渣,是没有营养的、不值得吃的。

于是我们分别测定了几款肉汤的蛋白质钙含量

  • 钙含量

每每伤筋动骨,妈妈都会给你连喝大半个月的大骨汤,理由是骨头汤能补钙!

但从实测数据看来,汤里的钙可是远远不及牛奶

喝一碗排骨汤补进去的钙,还不如一口牛奶、几口深色蔬菜/豆腐来的多。要想靠喝汤来补够一盒牛奶的钙,恐怕得喝个四五十碗才够量。

  • 蛋白质含量

再来看看蛋白质含量:

从结果看来,无论是肉汤还是蔬菜汤,汤渣中的蛋白质含量都远远高于汤本身。

即使是公认「高蛋白」、「可下奶」的鲫鱼汤,蛋白质含量也只有鲫鱼肉本身的1/13

有的小伙伴会说了:

老爸,这样不准!汤好消化,每次都能喝不少;肉难消化,吃几块就饱啦!

那我们就来换算一下,一碗汤一口肉的蛋白质含量分别有多少:

这么说吧,这4种肉汤,无论是喝哪一碗,都不如吃一口肉补充的蛋白质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16版)也早就提到过:禽畜的肌肉部分的营养含量比汤中要高。

这是因为肉里的蛋白质、钙大多是不可溶的,即使经过高温炖煮,也只有极少的量能够溶于汤中。

也就是说,即使你炖了很久,汤都不及汤渣有营养。

二、喝汤滋补?可能会适得其反

喝汤不仅没有想象中的滋补,可能还会额外附送一些“不太好”的物质。

  • 脂肪

你们喝汤的时候,是不是都喜欢炖成像牛奶一样的白汤?看起来就很有营养!能补钙!

但我们实测发现,发现看起来最白最浓厚的鲫鱼汤,脂肪含量居然是最高

肉里的蛋白质是一种天然乳化剂,它能把油脂分散成微小的液滴。这些油脂液滴悬浮在汤中,导致汤看起来白白的。

经常做饭的小伙伴都知道,想要做出浓厚的鱼汤,需要把鱼先煎一煎。

就是因为鱼的脂肪含量不高,需要借助一点“外力”,才能产生更多的乳白色物质。

汤里的油脂乳化后,喝起来更香了,还变得没有那么油腻。让你不知不觉中多喝了好几碗奶白汤,于是......

对了,还有很多朋友认为:奶白色的鱼汤富含蛋白质,喝多了能下奶!

实际情况是,不仅不能下奶,还可能因为脂肪太多,导致涨奶、堵奶

想要下奶啊,多喝些水就可以了~

我们邀请一部分同事品尝了汤,普遍反映汤喝起来刚刚好,不算咸

然后检测了几款汤的盐含量,并换算成一碗汤的量,发现实验中的任何一碗汤,至少含有1.2g的盐。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我们:

18~50岁成人和孕妇每日盐的适宜摄入量不超过6g。

过量摄入盐,会增加罹患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几率,还会导致身体水肿、皮肤干燥

谁能想到,我就喝了2碗汤,一顿的盐就超了?如果是口重的小伙伴,煲汤喜欢加点酱油、味精,再吃点别的菜,一顿就能超出一天的盐摄入限额。

  • 嘌呤

肉汤、鱼汤、海鲜汤的嘌呤含量都大于150mg/100g,属于超高嘌呤食物。

禽肉、海鲜里含有不少嘌呤,它是溶于水的,炖得越久,溶出的越多。

所谓的老火靓汤,其实只是炖出了肉里的嘌呤,真正的营养物质却没有炖出来。

摄入过多的嘌呤,会导致痛风、肾结石、高尿酸血症等等疾病。

如果是尿酸高或是痛风人群,建议还是少喝为好。


这样看来,汤还真不是什么「肉的精华」。

「喝汤滋补养生」这种说法更是错误的,只喝汤、不吃肉,反而会让摄入的营养不够均衡。

但汤也不是完全不值得喝的。

夏季炎热,喝一些蔬菜汤,不仅能开胃,还能快速补充水分。

对于产后、术后人群,Ta们的肠胃本身就有些虚弱,直接吃肉会导致消化不良。这时适量喝点清淡的肉汤/蔬菜汤,既能快速补充一点体力,还能改善食欲。

PS:喝汤只是【没有胃口】时期的过渡手段,并不能加速身体恢复。适量补充优质蛋白质(比如鸡蛋、牛奶),才能让身体恢复得更快哦~

如果你真的很爱喝汤,也不用担心。汤还是能喝的,只是要注意这几点:

其实啊,我们也知道,对于很多人来说,不喝汤是不可能的。

奔波一天回到家,喝上家人做的一碗汤,胃里暖暖的,心里也暖暖的。

我们只是想让大家吃得更健康一些,不要身体没补成,反倒稀里糊涂喝下一堆油和盐。

你身边有爱喝汤的小伙伴吗?快把这篇文章分享给Ta吧~

参考资料:

[1]GB/Z 21922-2008, 食品营养成分基本术语.

[2]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16).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

[3]何志歉. 人类营养学. 第三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289.

[4]邵玉新. 肉鸡钙、磷营养与骨骼发育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

[5]郭洪壮,胡月明,王辉,涂宗财.“四大家鱼”鱼骨钙的组成分析[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0,46(18):226-231.

[6]彭元怀. 南极磷虾壳氟赋存形态及其释放游离氟机制的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9.

[7]赖谱富. 利用花蛤壳制备乳酸钙的新工艺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9.

更多问题,欢迎大家加入老爸粉丝群,和技术专家一对一交流:

老爸粉丝群 | 戳我!进群交流更多问题

这么多年,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评测过近 1500 款产品啦。

经常有小伙伴说:

“这么多评测结果,怎么快速找到评测后推荐的防晒霜/精华/面膜...?”

OKK,为了减少大家的选择成本,多一点属于自己能玩手机的时间,我们终于把这份保姆级「好物榜单」肝出来了。

榜单分为「居家日用」、「吃吃喝喝」、「美妆护肤」、「母婴生活」四大板块,都是我们评测过、认为还不错的好物推荐,还有选购时该做的功课、使用产品时的一些注意事项。

让大家用最少的时间 get 到想要的信息,就是我们的目标!

【点击此处】快速Get价值百万的四大板块好物榜单

四、炖汤的时候,营养在肉里,不在汤里,是真的吗?

在很多家庭的餐桌上,汤似乎是万能的:

  • 大病初愈要喝鸡汤
  • 下奶要喝鲫鱼汤
  • 补钙要喝骨头汤
  • 祛火要喝蔬菜汤
  • ......

无论你的身体有什么小毛病,来碗汤就好了~

但很多人都不知道,我们常喝的汤,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滋补,甚至还有些不健康。

我们买了一些常见食材,特邀老爸评测的厨艺高手制作了5种口味比较清淡的家常汤。

汤的种类如下:

然后把汤「一分为二」,一起送去实验室,分别检测它们的营养成分。

样品费122.37元+检测费7350元=合计7472.37元

汤到底营不营养?还值不值得喝?这就来为你揭开汤里的秘密。


一、汤里到底有多少精华?

都说汤是食材的精华,而肉是汤渣,是没有营养的、不值得吃的。

这次就来实测看看,汤里到底有多少营养。

  • 蛋白质/钙含量

大家认为,喝肉汤主要补的就是蛋白质和钙,于是我们分别测定了几款肉汤的蛋白质钙含量

蛋白质含量如下:

从结果看来,无论是肉汤还是蔬菜汤,汤渣中的蛋白质含量都远远高于汤本身。

即使是公认「高蛋白」、「可下奶」的鲫鱼汤,蛋白质含量也只有鲫鱼肉本身的1/13

有的小伙伴会说了:

老爸,这样不准!汤好消化,每次都能喝不少;肉难消化,吃几块就饱啦!

那我们就来换算一下,一碗汤一口肉的蛋白质含量分别有多少:

这么说吧,这4种肉汤,无论是喝哪一碗,都不如吃一口肉补充的蛋白质多。

再来看看钙含量

每每伤筋动骨,妈妈都会给你连喝大半个月的大骨汤,理由是骨头汤能补钙!

但从实测数据看来,汤里的钙可是远远不及牛奶

喝一碗排骨汤补进去的钙,还不如一口牛奶、几口深色蔬菜/豆腐来的多。要想靠喝汤来补够一盒牛奶的钙,恐怕得喝个四五十碗才够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16版)也早就提到过:禽畜的肌肉部分的营养含量比汤中要高。

这是因为肉里的蛋白质、钙大多是不可溶的,即使经过高温炖煮,也只有极少的量能够溶于汤中。

也就是说,即使你炖了很久,汤都不及汤渣有营养。

  • 铁/维生素C含量

和肉汤不同,蔬菜汤的主要营养成分是水溶性维生素C。据说菠菜还有补铁的效果,所以我们还额外测了汤的铁含量

测试结果如下:

无论是汤还是菜,维生素C均未检出。看来经过高温烹煮之后,维生素C已经完全分解了。

另外,汤中未检出铁元素,只有汤渣中检出了少量铁元素(1.12mg/100g)

小声BB:

菠菜的含铁量(2.9 mg/100g)在猪肝(23.2 mg/100g)面前可是小巫见大巫。真想要补铁的话,每周适量吃一些动物内脏,比吃啥做法的菠菜都管用!

这样看来,蔬菜汤不仅本身没啥营养,还会因为烹饪时间过久,导致蔬菜本身营养的流失。

除了能多补充些水分外,没见得会比炒着吃更营养。

二、喝汤滋补?可能会适得其反

喝汤不仅没有想象中的滋补,可能还会额外附送一些“不太好”的物质。

  • 脂肪

你们喝汤的时候,是不是都喜欢炖成像牛奶一样的白汤?看起来就很有营养!能补钙!

但我们实测发现,发现看起来最白最浓厚的鲫鱼汤,脂肪含量居然是最高

肉里的蛋白质是一种天然乳化剂,它能把油脂分散成微小的液滴。这些油脂液滴悬浮在汤中,导致汤看起来白白的。

经常做饭的小伙伴都知道,想要做出浓厚的鱼汤,需要把鱼先煎一煎。

就是因为鱼的脂肪含量不高,需要借助一点“外力”,才能产生更多的乳白色物质。

汤里的油脂乳化后,喝起来更香了,还变得没有那么油腻。让你不知不觉中多喝了好几碗奶白汤,于是......

对了,还有很多朋友认为:奶白色的鱼汤富含蛋白质,喝多了能下奶!

实际情况是,不仅不能下奶,还可能因为脂肪太多,导致涨奶、堵奶

想要下奶啊,多喝些水就可以了~

我们邀请一部分同事品尝了汤,普遍反映汤喝起来刚刚好,不算咸

然后检测了几款汤的盐含量,并换算成一碗汤的量,发现实验中的任何一碗汤,至少含有1.2g的盐。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我们:

18~50岁成人和孕妇每日盐的适宜摄入量不超过6g。

过量摄入钠,会增加罹患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几率,还会导致身体水肿、皮肤干燥

如果饭前来一碗,饭后来一碗,一下就用掉了1/3的份额。

如果是口重的小伙伴,煲汤喜欢加点酱油、味精,再吃点别的菜,一顿就能超出一天的钠摄入限额。

我们顺便采访了一下经常煲汤的广东朋友,据说广东人煲汤,水放的多,盐放的少?

这点就很好,值得大家学习啊!

  • 嘌呤

禽肉、海鲜里含有不少嘌呤,它是溶于水的,炖得越久,溶出的越多。

尤其有的小伙伴还追求老火靓汤、只喝汤不吃肉,相当于把肉里的嘌呤全炖出来了,却没把有真正的营养物质炖出来。

肉汤、鱼汤、海鲜汤的嘌呤含量都大于150mg/100g,属于超高嘌呤食物。

摄入过多的嘌呤,会导致痛风、肾结石、高尿酸血症等等疾病。

如果是尿酸高或是痛风人群,建议还是少喝为好。


这样看来,汤还真不是什么精华。

「喝汤滋补养生」这种说法更是错误的,只喝汤、不吃肉,反而会让摄入的营养不够均衡。

但汤也不是完全不值得喝的。

夏季炎热,喝一些蔬菜汤,不仅能开胃,还能快速补充水分。

对于产后、术后人群,Ta们的肠胃本身就有些虚弱,直接吃肉会导致消化不良。

这时适量喝点清淡的肉汤/蔬菜汤,既能快速补充一点体力,还能改善食欲。

PS:喝汤只是【没有胃口】时期的过渡手段,并不能加速身体恢复。适量补充优质蛋白质(比如鸡蛋、牛奶),才能让身体恢复得更快哦~

其实啊,我们也知道,对于很多人来说,不喝汤是不可能的。

它早不是一道普通的菜肴,里面凝聚的,是家人用心熬制的爱。

奔波一天回到家,喝上家人做的一碗汤,胃里暖暖的,心里也暖暖的。

如果你真的很爱喝汤,也不用担心。汤还是能喝的,只是要注意这几点:

你身边有爱喝汤的小伙伴吗?快把这篇文章分享给Ta吧~

参考资料:

[1]GB/Z 21922-2008, 食品营养成分基本术语.

[2]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16).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

[3]何志歉. 人类营养学. 第三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289.

[4]邵玉新. 肉鸡钙、磷营养与骨骼发育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

[5]郭洪壮,胡月明,王辉,涂宗财.“四大家鱼”鱼骨钙的组成分析[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0,46(18):226-231.

[6]彭元怀. 南极磷虾壳氟赋存形态及其释放游离氟机制的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9.

[7]赖谱富. 利用花蛤壳制备乳酸钙的新工艺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9.

更多问题,欢迎大家加入老爸粉丝群,和技术专家一对一交流:

老爸粉丝群 | 戳我!进群交流更多问题

五、炖汤的时候营养是在汤里还是在肉里?

上一辈的老人都认为营养在汤里,汤比肉有营养,可实际上煲的汤,主要营养成分还是在肉里,吃肉比喝汤更有营养。

肉类食材经过炖煮,汤里只有一些水溶性小分子物质蛋白质含量很少,主要蛋白质成分还在肉里。虽然汤很鲜美,也要吃肉,才能保证蛋白质的摄入。

六、营养到底是在菜里还是在汤里?

你这里说的营养应该指的是营养素或营养物质,如蛋白质、钙等,你说的菜,应该包括肉、菜等。营养当然还是在“菜”中,“汤”中的只有很少一部分。炖鸡汤,鸡肉中的营养要比鸡汤的营养多,菜汤也一样。所以,喝汤还得吃肉,才能获得主要的营养。

七、汤的营养在水里还是在食材里?

我觉得大部分的营养还在食材里,所以喝汤最好也吃里面的食材。汤里当然也有不少的营养成分,而且这部分的营养更容易吸收,利用率更高。

比如对于消化有问题的人,可能对固体食物消化不了,但是可以通过汤来补充营养。另外比如说骨头,我们没法嚼碎吃下,即使有营养在里面,我们也吃不了,也是喝汤而已。

推荐一下乎友简介的骨头汤,其实非常有营养

木森:怎样熬出完美的骨头汤?

八、排骨汤营养在排骨还是在汤里?

1. 营养在汤里。2. 因为煮排骨汤时,排骨中的营养成分会溶解到汤里,如蛋白质、钙、磷等,而且汤里还会含有营养丰富的胶原蛋白,具有滋润皮肤、促进骨骼健康等作用。3. 此外,排骨汤还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不同的食材和调料,如蔬菜、姜、葱等,增加汤的营养价值和口感。因此,排骨汤的营养主要在汤里,而不是排骨本身。

九、排骨里到底汤有营养还是肉?

肉中的营养素含量远高于汤。

骨头汤中含有的主要营养为水分、脂肪、少量蛋白质等;而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烟酸、锌、维生素B2、钙、铁等营养成分,可见肉要比汤更具营养价值,而且一锅骨头汤做好后,钙几乎不溶解在水里,大部分在肉里,想要吃骨头补钙的话,重点还是要吃肉。

十、身边有人煲汤只喝汤,煲汤的材料都是倒掉的,这是不是很浪费?营养在汤里还是在材料里?

天气一冷,又到了喝汤的季节。小时候每次生病,妈妈都会炖鸡汤给我“补一补”。长大之后,自己得了感冒,也总是想找点汤汤水水来喝。

毕竟,小火慢熬了几个小时的汤,香气四溢,汤色奶白,看起来就觉得很有营养啊!

更何况,炖汤又不像炒菜那样油汪汪的,好像也挺适合减肥呢。

但……喝汤对身体真的有好处吗?

我们跟一位医生朋友聊了聊,答案出乎意料:乱喝汤不一定对健康有益,还有可能让你越喝越胖喔。

先来看看,汤里究竟有什么营养?

一锅清水,几块肉和骨头,加热之后就变成一锅鲜香四溢的肉汤。这个过程实在太神奇,以至于很多人都觉得,肉的“精华”都被炖到了汤里。

但这些“精华”,实际上是些啥?

各种脂肪、糖类、蛋白质、水溶性营养物质都会进入汤里,但除了“溶解”,它们还会经历更复杂的反应,为汤带来多层次的风味:

  • 多糖会被水解成小分子糖类,让汤更甘甜。
  • 蛋白质被水解成短肽和氨基酸,如谷氨酸、组氨酸等,让汤喝起来更鲜。
  • 胶原蛋白也被水解成小片段,猪脚、鸡爪汤厚实粘稠的口感,就来自于此。
  • 氨基酸与单糖发生美拉德反应,脂肪酸也会在加热时降解,生成各种香喷喷的物质。
  • 肉中的肌纤维断束断裂,细胞逐渐破裂,让肉质变得更酥软。[1]

所以,汤里的营养比肉更多吗?

很抱歉,并没有。

以排骨汤为例,就算经过长时间炖煮,汤里的粗蛋白含量也只有1%-2%,而肉的粗蛋白含量仍有60%-70%。如果喝汤不吃肉,绝大多数蛋白质就被你丢掉了。

秉承着“吃啥补啥”的朴素理念,很多人还觉得骨头汤可以补钙

骨头重一部分矿物质,比如镁和钾,的确可以溶解到汤里。BUT!骨头里的钙,却以不溶于水的结晶形式存在,煮一天也很难煮出来。

非要用骨头汤补钙呢?也可以。先不讨论吸收率,单论含量,只要加醋就能让那些钙溶解到汤中。

但要溶出足够多的钙,你得加足够多的醋。有人做过实验,1.5L水里加75毫升醋,炖出的每100g骨汤里,大概有5毫克钙[2],而牛奶的含钙量,是它的二十几倍。

在另一个实验中,研究人员用2升甜醋炖了一斤排骨,不另外加水,炖出来的“醋汤”,每100毫升的含钙量足有178毫克[3],比牛奶还多!

这波操作并非异想天开,广东人坐月子常喝的猪脚姜,就是用甜醋、老姜和焯过水的猪脚、白煮蛋一起,不加一滴水煲成的。

但这样做一次猪脚姜,差不多要倒进去两瓶醋,算了算成本——嗯,我可能还是喝牛奶比较划算……

再来看维生素。肉里的B族维生素能够溶入水里,但如果汤里有蔬菜,蔬菜所含的维生素C对温度比较敏感,很难抗住长时间加热。

脂溶性维生素倒是受得住高温,但顾名思义,这些维生素,基本都溶在了油里。这就引出另一个问题——

有些汤里的油,可能比你想象的还要多

喝清汤,大部分人都会把表面的浮油撇掉,否则直接把一层油喝进去,不说健康不健康, 至少也是蛮油腻的。

但如果端上一碗奶白醇厚的“浓汤”,看起来没有什么浮油,很多人就降低了警惕性,喝得特别开心。其实,这些汤里全是悬浮的油脂小颗粒!

如果你做过蛋黄酱就会知道,蛋黄和油不停搅打之后,会乳化变白。成为这样顺滑浓稠的沙拉酱:

浓汤的原理也类似,肉类、骨头中的脂肪被炖出来,被沸水不断冲击搅拌。同时,汤里的一些蛋白质也可能起到乳化剂的作用,脂肪们就形成了均匀小油滴,分散在汤里。

因此,炖清汤时,要尽早撇掉浮油。但如果想炖出白汤,所有菜谱都会告诉你:不要撇油。

不仅不能撇油,还要暗搓搓往里加。煮鱼汤,要先把鱼煎过,才更容易煮出奶白汤汁,也是因为煎的过程中加入了额外的油脂。如果不加节制地喝,真有可能越喝越胖。

另一个容易进入汤里的物质,是嘌呤。肉类海鲜经过久炖后,遗传物质降解出嘌呤并溶解到水中,汤里的嘌呤有可能比肉更多。因此,痛风患者不建议一下子喝太多肉汤,蔬菜汤倒没有关系。

总结一下,如果光喝汤不吃汤渣,喝到的是——

很多水,少量蛋白质、矿物质、糖类和维生素。如果是白汤,会有很多额外的油脂;如果汤的口味没有刻意调得清淡,你还会不知不觉,喝下大量的盐噢。

难道炖汤就一无是处吗?

也不是。

首先,经过长时间炖煮后,一部分蛋白质水解成了更易吸收的小分子,肉也变得软烂酥嫩,对于消化功能不够好的人来说,的确会容易入口,也更好吸收一些。

另一方面,许多人——尤其是广东人——习惯吃饭前先喝汤。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饱腹感,减少部分食量,避免吃得太多(感觉很有必要在鹅司推广这一优良传统)。

健身党们也不要害怕!如果你能有意识地控制油盐,好好利用“煮”这一方式来烹饪食材的话,它确实比炒菜更健康。比如说,用天然鲜美的日式高汤煮蔬菜,用牛骨清汤来烫牛肉,都是暖胃又好吃的健康餐。

更重要的是,汤真的很好喝呀!

作为从小被汤喂养大的广东人,老火靓汤在我心中,是跟白米饭一样必备的日常。

放学回到家,抽一抽鼻子,就知道今天妈妈煲了什么汤。红萝卜玉米排骨闻起来是淡淡甜味,莲藕猪手汤有一种馥郁的鲜美。夏天要来一碗碧意盈盈的西洋菜筒骨汤镇场,秋天则是板栗鸡汤,在砂锅里小火炖到粉糯酥甜……

时光变迁,四季流转,日复一日的关切与叮咛,都在这一锅汤里。它有没有所谓的“大补”功效,又有多重要呢?

更何况,汤里的确有一些营养成分,有些人指责它一无是处,跟另一些人大肆吹嘘它的功效一样,都不可取。

如果你也跟我一样热爱喝汤,只要记住这几条原则,就能放心大胆,喝得健康啦!


参考文献[1] 瞿明勇. 排骨汤和鸡汤的烹制工艺及营养特性[D].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2008.

[2] 赵钊等. 烹制骨汤中钙等矿物质含量的测定及营养评价[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8, 29(12): 126-129

[3] 蒋卓勤等. 不同烹调方法对骨汤中钙含量的影响[J]. 食品科学, 1999, (3): 65-67

[4] 陈宇丹. 影响广东老火鸡汤质量因素研究及营养汤品开发[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11.

戳蓝字看往期辟谣

味精 | 破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