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象品种?

一、竹象品种?

竹象竹类主要害虫之一。成虫赤褐色;头管黑色,细长如同大象的鼻子可自由转动;前足腿节和胫节有利刺,胫节镰刀状,如同螳螂;每翅具有纵纹九条。

二、竹象寿命?

1~2年。

竹象的成虫更好做菜,最简单地丢入火堆烧一下,折下足脚和象鼻,扳开甲壳,会闻到一股甘香味,就像是在吃螃蟹!竹大象甲成虫体长21到23毫米,体宽8.3到15毫米,雄性较小,幼虫乳黄色,长20到45毫米,而蛹是纯白色,长约30毫米,三个形态,三种美味!

三、竹象养殖?

竹象虫是不可多得的美味,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

1、养殖竹象虫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产卵化幼虫的难题,竹象虫的产卵期和孵化期都比较短,但是因为竹象虫是在笋上产卵的,一条笋只能养活一条成虫,一亩竹林笋其实也并不是很多,一斤竹象虫至少需要一百条成虫,养殖的经济效益是比较低的。

2、竹象虫的幼虫、成虫都是食材,养殖利用空间大,但是竹象虫从卵化虫再到成虫,竹笋要保持二十多天,在自然条件下是很难管理的。而且成虫入土过冬后也更难管理,养殖难度较大。

3、竹象虫以竹笋为食,竹林资源价值较低,但是一亩竹林生长后也养活不了多少竹象虫,种植竹林的人工成本及经济成本也比较大,所以目前还没有大量人工养殖竹象虫。

四、竹象养殖技术?

竹象虫主要以竹笋为食,因此要实行人工养殖,应选择合适的竹林,获取种卵后引入竹林。

其虫产卵期和孵化期较短,对于养殖环境要求比较高,人工养殖比较难,市场上售卖的多为野生。

五、竹象虫养殖?

竹象虫主要以竹笋为食,因此要实行人工养殖,应选择合适的竹林,获取种卵后引入竹林。其虫产卵期和孵化期较短,对于养殖环境要求比较高,人工养殖比较难,市场上售卖的多为野生。

六、竹象虫玩法?

关于这个问题,竹象虫是一款由中国传统竹艺制作的玩具。它由竹子制成,形状像大象,身上镶嵌着一些小竹子。玩竹象虫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旋转玩法:将竹象虫放在手指上,用另一只手指旋转它。通过手指的旋转,竹象虫会产生旋转的动作,非常有趣。

2. 平衡玩法:将竹象虫放在平面上,通过调整竹子的平衡,使竹象虫保持平衡状态。可以尝试通过调整竹子的位置和角度,使竹象虫保持平衡的时间更长。

3. 抛接玩法:将竹象虫抛起,然后用手接住。通过调整抛接的力度和方向,可以尝试接住竹象虫的不同部位,增加游戏的难度。

4. 拼装玩法:竹象虫身上的小竹子可以拆卸,可以尝试将它们拼装成不同的形状,创造出更多有趣的玩法。

总的来说,竹象虫是一款富有创造力和趣味性的玩具,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和创意进行各种玩法的探索和创造。

七、竹象和棕榈象的区别?

棕榈象是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它对棕榈科植物龙舌兰那、甘蔗作物等能造成比较大的危害,由于繁殖速度比较快,能对农林业生产造成比较大的威胁。锈色棕榈象成虫体长19~32mm,宽6~12mm左右,体红褐色,光亮或暗。

竹象是竹类主要害虫之一。成虫赤褐色;头管黑色,细长如同大象的鼻子可自由转动;前足腿节和胫节有利刺,胫节镰刀状,如同螳螂;每翅具有纵纹九条。

八、竹象虫和竹虫的区别?

1.科属不同

竹象虫属鞘翅目象甲科鸟喙象属的一种昆虫。

竹虫是膜翅目蜜蜂科的有害竹林的害虫。

2. 形态特征不同

竹象虫成虫:体梭形,雌虫体长17mm,乳白至淡黄色。头管长6.5mm,黑色,细长,表面光滑。 卵: 长椭圆形,长径3.1mm,初产为玉白色,不透明。后渐成乳白色,孵化前卵的一半半透明状。幼虫:初孵幼虫体长3mm,体柔软透明,乳白色,背线白色。老熟幼虫体长20mm,米黄色。 头赤褐色,口器黑色,体有皱褶,气门不明显,背线浅黄色,尾部有深黄色突起。蛹:体长15mm,深黄色,足、翅末端黑色,臀棘硬而突出。

竹虫长5.1mm,宽1.2—1.7mm,化蛹时初期呈乳白色,近羽化时蛹除足和腹面呈黄色外,均为黑色。酷似冬虫夏草,以中越甜竹纤维为食。

3. 生活习性不同

竹象虫是一年一代, 它的成虫在土中越冬。次年6-7月新笋长强后,成虫出土在竹笋上取食、交尾和产卵。

竹虫一般一年发生一代,以蛹在虫瘿中越冬,四月上、中旬羽化成小蜂交尾,产卵于毛竹嫩梢基部节间。

4. 分布范围不同

竹象虫分布于陕西省以南、长江中下游各省。

竹虫在中国主要分布在浙江、湖南、江苏、广西等地;在桂林主要分布在资源、兴安、全州、永福、平乐等县。

九、竹象虫养殖周期?

竹大象甲一年一代,以成虫在土中越冬。次年6—7月新笋长强后,成虫出土在竹笋上取食、交尾和产卵。卵多产于笋梢部,产卵前成虫在笋梢咬孔,将卵产入其中,每孔产卵1—2粒,孔口湿或有纤维状突出物,卵经3—7天孵化。幼虫期15—19天。老熟幼虫在被害部位咬孔落地,然后钻入土内深8—10厘米深处筑土室化蛹,成虫羽化后在土中越冬。从卵至成虫历时为1个月。每年5—10月均可为害,尤其以7—8月最盛。成虫出土后,多在8—10时飞翔活动,成虫有假死性。一字竹象甲和小竹象甲成虫在5—6月出土,白天活动,以笋补充营养,将笋啄成许多小洞,头部向下啄产卵孔,然后产卵;卵3—5天孵化,幼虫在笋内蛀食,经20天左右,幼虫老熟咬破笋壳入土做茧经15天左右化蛹,蛹期15天,羽化后的成虫在土茧中越冬。

发生规律

在小笋竹林1年1代,在大小年明显的毛竹林2年1代。成虫在地下8-15cm深土茧中越冬或越两个冬。4月下旬至5月中旬出土,白天活动,以笋为补充营养。4月中旬交尾、产卵,卵多产于最下一盘枝节到笋梢之间,卵2-3天孵化,其幼虫取食笋肉,被害处即停止生长。3龄幼虫食量增大,可将笋吃成空洞。老熟幼虫咬破笋箨入土,2-3天筑成土室,经半个月化蛹,7月即以成虫在土中越夏过冬

十、竹象怎么防治啊?

  (1)农业防治:在秋冬两季,对竹林劈山松土,以破坏其越冬的土茧,造成其越冬成虫的大量死亡;及时清除和销毁被啄伤的笋或嫩竹;竹笋出土前,在竹兜下埋施氮肥,可以促进竹笋提早出土,错过该虫的出土高峰期,减轻虫害。

  (2)人工捕杀:成虫羽化出土时,利用其假死性或喜附着于竹笋上的习性,在清晨或傍晚时,通过人工捕捉集中消灭;也可采用诱捕网和引诱剂来捕捉,诱捕网可选择聚乙烯虫网,引诱剂则选用苯甲醛等。

  (3)生物防治:在成虫临近出土前,雨后在竹林地面上喷洒白僵菌粉剂,以达到感染出土的成虫,减少成虫数量或影响其正常产卵的目的。

  (4)化学防治:在成虫出土高峰前对准竹笋尖部喷施25%乐氰乳油600倍液,或70%吡虫啉水分散剂2500倍液,或3%啶虫脒乳油100倍液,间隔5d喷施一次,共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