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肌细胞生理特性?
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包括: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心肌细胞的这些特性共同决定着心脏的活动,实现泵血功能。
心肌细胞又可以称为是心肌纤维,有横纹,受植物性神经的支配,是不随意肌,具有兴奋收缩的能力。它的中央呈段圆柱形,有分支,并且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而且心肌细胞之间是油润盘结构的。
心肌细胞波动周期中,有很长的绝对不应期。它保证了心脏血液的足够搏出,防止强直收缩。
二、心肌细胞是什么意思?
心肌细胞是构成心脏组织的基本细胞,也称为心肌纤维。它们属于有横纹的无意识肌肉,具有兴奋和收缩的能力。它们分为两种类型:工作细胞和自我调节细胞。工作细胞有能力在没有自我调节的情况下进行收缩,但是它们很兴奋。他们受到外部刺激的刺激,因此会收缩。自主细胞不仅具有传导性和兴奋性,而且具有自动产生节律和兴奋性的能力,基本上没有收缩功能。
三、心肌细胞彼此相连组成的结构是?
心肌细胞之间有闰盘结构。
心肌细胞又称心肌纤维,有横纹,受植物性神经支配,属于有横纹的不随意肌,具有兴奋收缩的能力。
各心肌纤维分支的末端可相互连接构成肌纤维网。广义的心肌细胞包括组成窦房结、房内束、房室交界部、房室束(即希斯束)和浦肯野纤维等的特殊分化了的心肌细胞,以及一般的心房肌和心室肌工作细胞。
四、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的离子机制?
(1)0期(去极化过程) : INa通道开放和Na离子内流引起的。
(2)1期(快速复极初期) : Ito K离子外流,Na离子通道失活。
(3)2期(平台期) : ICa-L 内流, INa内流 , IK外流。
(4)3期(快速复极末期) : L型钙通道关闭 ,IK 外流。
(5)4期(恢复期/静息期) :排Na,Ca,摄入K,恢复细胞内外各种离子的正常浓度梯度。
钠离子顺电-化学梯度由膜外快速进入膜内,进一步使膜去极化、反极化,膜内电位由静息时的-90mV急剧上升到+30mV。此期的影响因素是快钠通道,快钠通道激活迅速、开放速度快,失活也迅速。当膜去极化到0mV左右时,快钠通道就开始失活而关闭,最后终止钠离子的继续内流。
五、心肌细胞中,工作细胞跨膜电位及形成机制?
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由除极化过程和复极化过程所组成,共分为五个时期:
1、除极过程(0期):膜内电位由静息状态时的-90mV上升到-20mV~+30mV,膜两侧由原来的极化状态转变为反极化状态,构成了动作电位的上升支,此期又称为0期。
历时仅1~2ms。其正电位部分成为超射。形成机制:当心室肌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首先引起钠离子通道的部分开放和少量钠离子内流,造成膜部分计划,当去极化到阈电位水平(-70mV)时,膜上钠离子通道被激活而开放,出现再生性钠离子内流。于是钠离子顺电-化学梯度由膜外快速进入膜内,进一步使膜去极化、反极化,膜内电位由静息时的-90mV急剧上升到+30mV。决定0期除极化的钠离子通道是一种快通道,激活迅速、开放速度快,失活也迅速。当膜去极化到0mV左右时,钠离子通道就开始失活而关闭,最后终止钠离子的继续内流。2、复极过程:当心室肌细胞去极化达到顶峰后,立即开始复极,但复极过程比较缓慢,可分为4期: 1)快速复极初期(1期):心肌细胞膜电位在除极达到顶峰后,有+30mV迅速下降至0mV,形成复极1期,历时约10ms,并与0期除极构成了锋电位。形成机制:钠离子的通透性迅速下降,钠离子内流停止。同时膜外钾离子快速外流,形成瞬时性钾离子外向电流,膜内电位迅速降低,与0期构成锋电位。2)平台期(2期):表现为膜电位复极缓慢,电位接近于0mV水平,故成为平台期。此期历时100~150ms。此期为心室肌细胞区别于神经或骨骼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形成机制:目前认为主要是由于钙离子缓慢持久地内流和少量钾离子缓慢外流造成的。电压钳研究表明,心室肌细胞平台期,外向电流是由钾离子携带的。静息状态下,钾离子通道的通透性很高,在0期除极化过程中,钾离子的通透性明显下降,钾离子外流大大减少,除极结束时,钾离子的通透性极其缓慢地、部分地恢复。平台期内向电流主要是由钙离子负载的。现已证明,心肌细胞膜上有一种电压门控式慢钙通道,当膜去极化到-40mV时被激活,要到0期后才表现为持续开放。钙离子顺其浓度梯度向膜内缓慢内流使膜倾向于去极化,在平台期早期,钙离子的内流和钾离子的外流所负载的跨膜正电荷量等,膜电位稳定于1期复极所达到的0mV水平。随后,钙离子通道逐渐失活,钾离子外流逐渐增加,出膜的正电荷量逐渐增加,膜内电位于是逐渐下降,形成平台晚期。3)快速复极末期(3期):继平台期之后,膜内电位由0mV逐渐下降到-90mV,完成复极化过程。历时约100~150ms。形成机制:在2期之后,钙离子通道完全失活,内向电流(钙离子内流)终止,而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又恢复并增高,钾离子外向电流迅速增强,膜电位迅速回到静息电位水平,完成复极化过程。3期复极化的钾离子外流,使膜内电位向负的方向转化过程也有类似于0期钠离子通道再生性除极过程。即随着钾离子外流膜内电位向负的方向转化,钾离子的外流也愈快,知道复极化完成。另外,在此过程中,由于心室各细胞复极化过程不一样,造成复极化区和未复极化区之间的电位差,也促进了未复极化区的复极化过程,所以3期复极化发展十分迅速。4)静息期(4期):此期是膜复极化完毕后和膜电位恢复并稳定在-90mV的时期。形成机制:由于此期膜内、外各种正离子浓度的相对比例尚未恢复,细胞膜的离子转运机制加强,通过钠-钾泵的活动和钙离子--钠离子交换作用,将内流的钠离子和钙离子排出膜外,将外流的钾离子转运入膜内,使细胞内外离子分布恢复到静息状态水平,从而保持心肌细胞正常的兴奋性。
六、成人的心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比腹肌多?
不只是成人 只要是活着的人 心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都多于腹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 因为 :人的心脏承担着射血功能 ,是周身血液循环的动力 。这需要大量的能量供应 因此 心肌细胞中线粒体很多
七、怎样通过心肌细胞再生进行心肌损伤的修复?
心肌细胞,又称心肌纤维,属于横纹肌。人细胞按其再生能力可分为不稳定细胞、稳定细胞和永久细胞。心肌细胞属于永久性细胞,即无再生能力的细胞。与神经细胞一样,骨骼肌细胞的再生能力也很弱,没有再生修复的实际意义。出生后,这些细胞脱离细胞周期,永久停止有丝分裂。一旦损坏,它们将永久性地丢失并被疤痕修复所取代。
八、营养麦片不营养?
燕麦作为一种古老的粮食作物,具有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的特点。富含膳食纤维,能大量吸收人体的胆固醇并排出体外。含有燕麦的饮食能缓慢碳水化合物对血糖的影响,这些都符合了现代人控制体重的需求与“食不厌粗”的饮食观。
市场上燕麦的产品越来越多一冲即食的“免煮”燕麦片,多口味的“速溶麦片”,面对琳琅满目的“燕麦”产品,我们不妨按营养价值给燕麦“排排队”。
营养最好:燕麦粒。
“原汁原味”的燕麦粒营养最好。买回粗糙的生燕麦,用冷水泡上一会,然后与大米一起煮成燕麦饭或者燕麦粥。这种饭或粥,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消化,引起血糖上升的速度也减慢,十分适合糖尿病患者和其他饮食需要控制热量的人吃。
营养其次:快熟燕麦片。
如果觉得燕麦粒煮饭或粥麻烦,也可以选择100%用燕麦为原料的纯燕麦产品,快熟燕麦片就是最常见的一种。这样的燕麦片是燕麦粒没经打碎轧制而成,虽然是“快熟”但仍需要烹煮;但由于经过烘烤,烹煮时间会比生燕麦要短。这种燕麦片一般没添加物,但因为经过加工,营养难免会损失一点。
并不健康:免煮麦片。
九、我们知道心脏一直不断地跳动,你认为心肌细胞和体内脂肪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可能是( )A.心肌细胞?
线粒体可使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经过复杂的变化,将其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细胞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细胞内线粒体的数目和分布与供能活动有关,需要能量多的,线粒体数目就多,需要能量少的,线粒体的数量就少.心脏一直不断地跳动,脂肪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 心肌细胞比脂肪细胞需要能量多,因此心肌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多于脂肪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 故选:A.
十、营养快线营养吗?
营养快线有一定的营养,但是营养是有限的。营养快线主要是由牛奶、白砂糖以及水制作而成,可以给身体补充一定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但是主要的作用是补充水分,所以想通过营养快线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是不可取的。想要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可以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比如胡萝卜、西红柿等,都可以有效的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提高身体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