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醪醴和醲醴区别?
“醪醴”和“醲醴”都是中国传统的酿造酒类,但它们有着不同的区别。醪醴,又称甜醪、醪糟,是一种甜味的米酒,多用于祭祀和消夏饮用。在酿制过程中,将米和糯米粉等材料混合在一起,然后加水和酒曲(一种发酵剂)发酵,最后滤去酒糟挤出清酒,这样制成的甜醪口感醇厚,香甜可口。
醲醴,是一种香味浓郁、加热后口感较醇的酿酒,是中国特有的米酒。与醪醴不同,酿制醲醴时要经历密封放置、发酵、颠簸过滤、装瓶等多个步骤。在此过程中,将米、糯米和多种香料混合,加入酒曲发酵,最终制成酒精含量约为20%的醲醴。由于醲醴需要时间和复杂的步骤来制作,因而其价格相对更高,往往是一些高档宴席中的饮品。
总之,醪醴和醲醴在酿制方式、口感和文化背景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特点。
二、醴醪竹韵意思?
醴醪竹韵的意思是风吹竹子而形成的特有声音。其实竹韵是没有办法用文字准确诠释的,更多的是一种用心品出的况味。
竹韵可以有风,也可以没有风。而更多的是竹子的本身就有一种天然的神韵,一种使人肃然起敬的风格,一种和心灵共振的意境。
三、汤液醪醴读音?
答:汤液醪醴读音是:⑥汤读音念tαng一声音同唐。汤的洪音声母是t韵母是ang,声母韵母合起来读音念tαng一声音同唐。
②液读音念ye四声音同叶。
三夜读音声母是y韵母是e,声母韵母合起来读音念ye四声音同叶。
③醪读音念Iao二声音同劳。醪的声母是I韵母αo,声母韵母合起来读音念|ao二声音同劳。
④醴读音念li三声音同礼。醴的声母是l韵母是i声母韵母合起来读音念Iα0二声音同劳。经分析对比,汤液醪醴四个字读音不同。
四、醪醴是米酒吗?
严格意义来说,醪糟。也属于中国米酒的一种。因为醪糟米酒。属于中国米酒里面最传统的,最古老的制作方式。它是纯手工的,中国国法的一种制造米酒的方式。是非常古法的。而且老糟子。也营养价值比较高。他是真正的中国意义上的纯粮食米酒。老少皆宜。姐,他这个酒醪糟米酒的营养价值是非常高的。在酒店,家庭,娱乐,餐饮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用途。
五、汤液醪醴论原文译文?
《素问汤液醪醴论》原文
黄帝问曰:为五谷汤液及醪醴,奈何?
岐伯对曰:必以稻米,炊之稻薪,稻米者完,稻薪者坚。
帝曰:何以然?
岐伯曰:此得天地之和,高下之宜,故能至完;伐取得时,故能至坚也。
帝曰:上古圣人作汤液醪醴,为而不用,何也?
岐伯曰:自古圣人之作汤液醪醴者,以为备耳,夫上古作汤液,故为而弗服也。中古之世,道德稍衰,邪气时至,服之万全。
帝曰:今之世不必已,何也?
岐伯曰:当今之世,必齐毒药攻其中,镵石、针艾治其外也。
帝曰:形弊血尽而功不立者何?
岐伯曰:神不使也。
帝曰:何谓神不使?
岐伯曰:针石,道也。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今精坏神去,荣卫不可复收。何者?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驰坏,荣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
帝曰:夫病之始生也,极微极精,必先入结于皮肤。今良工皆称曰病成,名曰逆,则针石不能治,良药不能及也。
今良工皆得其法,守其数,亲戚兄弟远近,音声日闻于耳,五色日见于目,而病不愈者,亦何暇不早乎?
岐伯曰: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此之谓也。
帝曰:其有不从毫毛而生,五藏阳以竭也,津液充郭,其魄独居,孤精于内,气耗于外,形不可与衣相保,此四极急而动中,是气拒于内,而形施于外,治之奈何?
岐伯曰:平治于权衡,去宛陈莝,微动四极,温衣,缪刺其处,以复其形。开鬼门,洁净府,精以时限,五阳已布,疏涤五脏。故精自生,形自盛,骨肉相保,巨气乃平。
帝曰:善。
翻译
黄帝问道:用五谷来做成汤液及醪醴,应该怎样?
岐伯回答说:必须要用稻米作原料,以稻杆作燃料,因为稻米之气完备,稻杆又很坚劲。
黄帝问道:何以见得?
岐伯说:稻禀天地之和气,生长于高下适宜的地方,所以得气最完;收割在秋时,故其杆坚实。
黄帝道:上古时代有学问的医生,制成汤液和醪醴,但虽然制好,却备在那里不用,这是什麽道理?
岐伯说:古代有学问的医生,他做好的汤液和醪醴,是以备万一的,因为上古太和之世,人们身心康泰,很少疾病,所以虽制成了汤液,还是放在那里不用的。到了中古代,养生之道稍衰,人们的身心比较虚弱,因此外界邪气时常能够乘虚伤人,但只要服些汤液醪醴,病就可以好了。
黄帝道:现在的人,虽然服了汤液醪醴,而病不一定好,这是什麽缘故呢?
岐伯说:现在的人和中古时代又不同了,一有疾病,必定要用药物内服,砭石、针炙外治,其病才能痊愈。
黄帝道:一个病情发展到了形体弊坏、气血竭尽的'地步,治疗就没有办法见效,这里有什麽道理?
岐伯说:这是因为病人的神气,已经不能发挥他的应有作用的关系。黄帝道:什麽叫做神气不能发生他的应有作用?
岐伯说:针石治病,这不过是一种方法而已。现在病人的神气已经散越,志意已经散乱,纵然有好的方法,神气不起应有作用,而病不能好。况且病人的严重情况,是已经达到精神败坏,神气离去,容卫不可以再恢复的地步了。为什麽病情会发展到这样的地步的呢?由于不懂得养生之道,嗜好欲望没有穷尽,忧愁患难又没有止境,以致于一个人的经气败坏,容血枯涩,卫气作用消失,所以神气失去应有的作用,对治疗上的方法以失却反应,当然他的病就不会好。
黄帝道:凡病初起,固然是精微难测,但大致情况,是避先侵袭于皮肤,所谓表证。现在经过医生一看,都说是病已经成,而且发展和预后很不好,用针石不能治愈,吃汤药亦不能达到病所了。现在医生都能懂得法度,操守术数,与病人象亲戚兄弟一样亲近,声音的变化每日都能听到,五色的变化每日都能看到,然而病却医不好,这是不是治疗的不早呢?
岐伯说:这是因为病人为本,医生为标,病人与医生不能很好合作,病邪就不能制服,道理就在这里。
黄帝道:有的病不是从外表毫毛而生的,是由于五脏的阳气衰竭,以致水气充满于皮肤,而阴气独盛,阴气独居于内,则阳气更耗于外,形体浮肿,不能穿原来的衣服,四肢肿急而影响到内脏,这是阴气格拒与于内,而水气弛张于外,对这种病的治疗方法怎样呢?
岐伯说:要平复水气,当根据病情,衡量轻重,驱除体内的积水,并叫病人四肢做些轻微运动,令阳气渐次宣行,穿衣服带温暖一些,助其肌表之阳,而阴凝易散。用缪刺方法,针刺肿处,去水以恢复原来的形态。用发汗和利小便的方法,开汗孔,泻膀胱,使阴精归于平复,五脏阳气输布,以疏通五脏的郁积。这样,经气自会生成,形体也强盛,骨骼与肌肉保持着常态,正气也就恢复正常了。
黄帝道:讲得很好
六、香醪酒醴肴馔庶馐意思?
这是一句比较古老的汉语词语,通常用于形容丰盛的宴席和各种美食佳肴。具体解释如下:
香醪:指美味的酒,尤其是指没有掺杂其他杂质的清香美酒。
酒醴:或称为“甜酒”,指用优质的米、麦等粮食为原料酿制而成的甜酒。也可以泛指各种酿制的甜酒。
肴馔:指各种可口的菜肴,通常是指高档的饮食。
庶馐:用于形容许多种美食的美味和美观。
因此,“香醪酒醴肴馔庶馐”就是指美味的酒、甜酒、菜肴和许多种美味的食品的总称。该词语常用于描述盛宴或宴席,表达宴席十分丰盛,让人垂涎三尺的意思。
七、醴怎么读
醴怎么读
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学习正确的读音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今天,我们将来讨论一个常见的汉字“醴”的正确读音。
“醴”是一个多音字,根据不同的读音可以有不同的含义。我们首先介绍最常用的读音。
醴的基本读音
在现代汉语中,“醴”的基本读音是lǐ。这个音调是第二声,意味着发音时声调要稍微上扬一点。在拼音中,这个音节是用“li”的形式表示。
例如:
- 醴酒(lǐjiǔ)- 指的是一种用醴做主要原料酿造的酒。
- 醴泉(lǐquán)- 指的是醴的泉水,也可以指代一种名为“醴泉”的品牌。
- 醴陵(lǐlíng)- 指的是中国湖南省长沙市的一个地方名。
其他读音
除了基本读音外,根据不同的语境和地域,还可以有其他的读音。
1. 在古代,醴的读音可以是lí。
例如:
- 醴泉子(líquánzi)- 指的是泉水中的醴,常用在古代文学中。
- 醴陵王(lílíngwáng)- 指的是古代醴陵地区的官员。
2. 在某些地方方言中,醴的读音可能会有变化。
例如,在福建闽南语中,“醴”读作ní或者ngí。
醴的意义和用法
作为一个汉字,“醴”有着丰富的意义和用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用法:
酿酒
“醴”常常用作酿酒的原料之一。它可以被用来酿造各种不同的酒类产品,如醴酒、醴泉等。
地名
“醴陵”是中国湖南省长沙市的一个地名,也有一些其他地方以“醴”作为名称的特定地区。
诗词中引用
在古代诗词中,“醴”是一个常见的诗词意象,常用来形容清香可口的酒、诗人的情感寄托等。
姓氏
“醴”也是一个较为罕见的姓氏。在中国,一些人的姓氏中包含了这个字。
小结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汉字“醴”在不同语境下的读音及意义。它的基本读音是lǐ,可以用于酿酒、地名、诗词引用等。同时也需要注意在古代和某些地方方言中,其读音可能有所变化。准确掌握汉字的读音和用法,对于学习和理解汉语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八、醴怎么念
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醴怎么念?”
醴的发音
醴这个词在中文中常常用来形容一种液体,特别是一些传统的饮食中的酒精性饮料。虽然有时候我们可能不太熟悉这个词,但是准确地掌握它的发音却是十分重要的。
醴的发音可以被简单地解释为“lí”。其中,“l”音类似英语中的“l”,而“í”则表示这个音节的声调,是一个第一声的声调。
如果你在学习中文的过程中遇到了醴这个词,记住它的发音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它。
醴的定义
醴是一种传统的酒精性饮料,由某些水果或谷物经过发酵制成。根据不同地区和文化,制作醴的方法和原料可能会有所不同。
从历史上看,醴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用于庆祝节日和宴席,还经常用于祭祀和宗教仪式。在古代,醴还被视为一种珍贵的礼物。
现代社会中,醴作为一种文化遗产,仍然被人们传承和欣赏。不同地区的醴制作风格各异,表现出丰富多样的口味和特色。
醴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
醴作为一种酒精性饮料,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远的意义。
首先,醴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比如,春节期间,人们常常会喝一些醴来庆贺新年。这是一种传统的习俗,寓意着丰收和幸运。
其次,醴也常常被用于祭祀和宗教仪式。人们会将醴作为一种供品,奉献给神灵或祖先。这种行为是人们表达敬意和感恩的一种方式。
此外,醴还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社交工具。在一些商务场合或庆祝活动中,人们会用醴来款待客人,表达友好和亲近。
总之,醴作为一种酒精性饮料,不仅仅是一种味觉上的享受,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情感内涵。
如何制作醴
虽然不同地区的醴制作方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的原料和步骤相似。
1. 首先,需要准备好水果或谷物作为醴的原料。比如,某些地方会选择使用米、小麦或糯米作为主要原料。
2. 然后,将原料进行加工和处理。这可能包括清洗、研磨或蒸煮等步骤,以提取更多的醴汁。
3. 接下来,将加工后的原料转化为醴汁。这一步通常需要进行发酵过程,以使原料中的糖分转化为酒精。
4. 最后,将醴汁进行过滤和储存。这样可以去除杂质并保持醴的口感和质量。
醴的口味和品种
醴的口味和品种因地域和制作工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中国,一些著名的醴品种有:"绍兴醴"、"黄醴"和"赤霞醴"等。这些醴都有着独特的口感和风味,深受人们的喜爱。
其中,绍兴醴是中国最著名的醴之一。它制作精细,口感醇厚,常被用于庆典和商务宴请。
黄醴是一种色泽金黄的醴,常常被用于祭祀和宗教仪式。它被认为具有神圣和庄重的意义。
赤霞醴则是一种红色的醴,口感酸甜。它通常被用来表达喜庆和吉祥。
结语
通过本文,我们了解了什么是醴以及它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意义。醴作为一种传统的酒精性饮料,不仅仅是一种口感上的享受,更是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情感内涵。
如果你在学习中文的过程中遇到了醴这个词,请记住它的发音和定义。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九、清醪近义词?
没有近义词。
清醪是一个汉语词语,是指清酒,出自《后汉书·马融传》。
“醪”,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láo,最早见于《说文》中。“醪”的基本含义为汁滓混合的酒;引申含义为江米酒。在日常使用中,“醪”也常做名词,表示酒的总称,如醪膳。
十、醪怎么读?
醪,【láo】。原意指浊酒,即发酵后未经过滤的酒液。泛指酒。
村醪,指村酒,即农家自酿的,未经过滤或过滤后仍夹杂残渣的酒。
几处村醪【jǐchùcūnláo】,出自《行香子-秋入鸣皋》,[作者]许古。
[全文]:秋入鸣皋,爽气飘萧。挂衣冠、初脱尘劳。窗间岩岫,看尽昏朝。夜山低,晴山近,晓山高。细数闲来,几处村醪。醉模糊、信手挥毫。等闲陶写,问甚风骚。乐因循,能潦倒,也消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