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吃点啥才最暖身?

1、龙眼肉

我们常说的桂圆肉其实就是龙眼肉,不管是干的龙眼肉还是新鲜的龙眼,适量食用都具有很好的补血功效。最适合于体弱多病,心悸失眠、面色无华的女性进补之用。

2、羊肉

羊肉具有强身、补血、暖身、补肾、壮阳、生肌、健力、抵御风寒之功效,能改善中老年人身体虚弱、阳气不足、畏寒无力的症状。羊肉能补血虚,可治疗女性气血两亏、形体消瘦。羊肉也有助于润肤养颜、乌须黑发。羊肉还可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有保护胃壁、帮助消化的功能。羊肉一般的人都可以吃。需要注意的是羊肉属大热之品,火大的人或有上火症状的人不宜食用,流感、急性肠炎病人、高血压病人忌食。

3、当归

中医认为,手脚冰冷是因冬季阳气不足,血液无法输送到四脚末端所致。当归可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入冬后天气寒冷,吃些当归羊肉汤可益气补虚。

4、大枣

大枣对身体好处不少,民间有“一日吃仨枣,一生不显老”的说法。中医认为,大枣性味甘温,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是冬季上佳的滋补品。它富含铁元素,可促进血液循环,病后体弱、贫血患者以及冬季手脚冰凉的女性都适合用大枣调理身体。

5、枸杞

冬季取暖吃什么好呢?都说冬季御寒重在补肾,而枸杞是冬季上好的补肾佳品,含有人体必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其中蛋白质为20%左右,脂肪为10%左右,糖为40%左右,剩下的30%左右为无机盐和多种维生素。

6、红薯

冬天吃个热热的红薯,是最惬意的事情。红薯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以及钾、镁、铜、硒、钙等10余种微量元素。此外,红薯中含有丰富的钾,能有效防止高血压和预防中风。

7、黄芪

冬日里,天气骤寒,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随之而来,体质虚弱、容易感冒、畏寒怕冷的人也需增强体质。中医认为,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黄芪向来被认为是益气固表的能手,其性微温,归肺、脾、肝、肾经,尤其擅长补气,非常适合上述两类人服用。黄芪有“补而不腻”的特点,适当服用有助增强体质,缓解乏力。

8、山楂

冬季是山楂的上市季节,山楂既是食品又是药品,具有开胃、消食、活血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山楂含有枸橼酸、苹果(苹果食品)酸、泵抗坏血酸等有机酸,这些有机酸能够增加消化酶分泌。 山楂最突出的益处是能防治心血管疾病,因为山楂含黄酮类化合物,对防治心血管疾病、降低血压和胆固醇、软化血管及镇静有一定作用。

9、生姜

生姜能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张开,这样不但能把多余的热带走,同时还把体内的病菌、寒气一同带出。当身体吃了寒凉之物,受了雨淋或在空调房间里呆久后,吃生姜就能及时消除因肌体寒重造成的各种不适。

火锅

先来一场火锅,才是开启过冬的最佳仪式感。无火锅,不冬天。我能想到最惬意的事,莫过于一群人围坐在一起吃火锅,把所有不顺利的事放在火锅里沸腾,心情一瞬间就治愈了。一锅汤底,各种食材,荤素搭配,美味无比。从四川重庆的牛油麻辣火锅,到老北京的铜锅,再到潮汕牛肉火锅,还有番茄锅、菌汤锅等等。一种火锅可以做出千百种滋味,让人流连忘返。火锅的调味品是自行搭配的,所以方式比较自由,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十分受到现代年轻人的喜欢,而且大家挤坐在一起吃着冒着热气的火锅,不仅可以御寒暖胃,还能在桌子上增添大家的友谊,说到这里,有多少小伙伴已经跟小新一样心痒难耐,决定立马就去吃一顿火锅了?

冬天,来碗热粥吧!冬天天气干燥,粥里水分含量高,可以通过喝粥来补充水分。对于肠胃不好的小伙伴们来说,粥也是绝佳的养胃食品。如果你们觉得大米粥、小米粥吃腻了,那么香菇鸡肉粥、粟子小米粥、山药桂圆粥、红枣花生粥这几款超级健康的养生粥也是不错的选择。

烤红薯

冬天真是个奇妙的季节,总能把一些食物变得诱人无比,烤红薯就是一个。在寒风中行走的人们是无法抗拒烤红薯的香气的,才不管饿不饿,遇见就买。热乎乎的烤红薯捧在手上,香甜软糯的红心流进胃里,再冷的冬天也有了一丝温暖。

羊肉:羊肉是冬季温补的佳品,富含优质蛋白质和脂肪,能够提供大量的热量。羊肉炖萝卜是一道经典的小雪时节菜肴,具有温补气血、增强免疫力的功效。

黑芝麻:黑芝麻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蛋白质,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钙、铁等矿物质。黑芝麻糊是一道简单易做的养生食品,具有补肾益气、滋润肌肤的功效。

核桃:核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被誉为“益智果”。核桃红枣粥是一道适合小雪时节食用的养生粥品,具有健脑益智、补气养血的功效。

红豆和红薯:红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是铁质含量较高,对于预防贫血和补血有很好的效果。红薯富含碳水化合物,能为人体提供大量的能量,同时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红薯中富含维生素A、C、E以及B族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如钾、铁、锌等,这些成分对于补血有积极作用。

黑色食物:如黑米、紫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黑枣等,这些食物可以补肾养气血。

栗子、大枣、桂圆、韭菜:这些温热性质的食品可以驱寒助阳,补养人体内敛的阳气。

山药、芡实、腰果、枸杞:这些食物可以补肾固精。

柚子:柚子富含维生素C和矿物质,能够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感冒。

白萝卜:白萝卜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C,具有润肺止咳、消食化痰的功效,羊肉炖萝卜不仅美味,还能温补气血,非常适合小雪时节食用。

气血不足时,要及时补充。补血必须要做到气血双补,在补血的同时健脾补气。如果只补血,还是会造成气虚现象,如果只补气,也不能彻底治好病症。因为气血是互生互根的,两者互补,能够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常用的气血双补中药有参鹿膏、全鹿大补丸等,像参鹿膏成分里红参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的功效;鹿角胶,具有温补肝肾,益精养血、强筋骨,活血消肿功效,能治疗肾精亏虚引起的腰膝酸冷、精神不振等症,也能治疗产后引起的血虚腹痛或者是月经不调等。补气血的药物要认准国药准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