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为什么亚健康?

现代人为什么亚健康?

什么叫亚健康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说法,现在人分为三种状态:健康人,病人和亚健康状态的人.人的健康状态为第一状态,病人称为第二状态,介于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的潜病状态为第三状态,也叫亚健康.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虽然没有明显疾病,但却显现出活力下降,反映能力减退,适应能力下降等不良情况,亚健康或第三状态是世界上十分流行的医学名词和健康术语.据世界卫生组织早些时候报道,全世界有60%以上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据我国卫生部对十个大城市上班族的调查显示,处于亚健康的人占48%,其中沿海城市高于内地城市,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中年人高于青年人.高级知识分子.企业家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占70%.据对2万名高级知识分子死亡情况的调查显示,他们的平均寿命为58.2岁.其中在40-59岁的占56.8%,远不及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其主要原因在于忽视第三状态.第三状态者,肢体器官组织无器质性变化,但是功能有所改变.它与脑疲劳有密切关系,近年来科学家倾向于把它与国外流行的慢性疲劳综合症联系在一起,或者说亚健康状态,实际上就是慢性疲劳综合症.

关于亚健康不断有新的研究和报道.据21世纪中国亚健康学术成果研讨会提供的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有15%的人是健康人;15%是第二状态人;70%的人是第三状态人.处于亚健康的人群如果不及时检查调养久而久之,90%的人会转变为有各种疾病的人,其中70%的人患心脑血管疾病,10%的人患糖尿病,10%的人会处于过劳状态而意外猝死,仅10%的人有希望安享晚年.

最近又报道,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全球性调查显示,全世界真正健康者仅为5%,找医生诊治疾病者仅为20%,剩下的75%属于亚健康者.尽管各方面报道的数字有出入,但却说明亚健康已经成为每个人不可忽视健康的信息.亚健康很容易使人产生麻痹心理,放松警惕,特别是哪些缺乏健康知识的人. 亚健康的主要表现 亚健康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表现症状较多,但最明显的有以下七个方面: 1.心血管症状:上楼或走动感到心慌.气短.胸闷.憋气; 2.消化系统症状:对饭菜没胃口,有时饿也不想吃,吃起来也没滋味; 3.骨关节症状:常感到腰酸背痛,或浑身不舒服,活动时脖子关节咯咯作响; 4.神经系统症状:常头疼.头晕.记忆力差,容易疲劳; 5.精神心理症状:莫名其妙地出现心烦意乱,遇到小事易生气,易紧张和恐惧; 6.睡眠症状:入睡较困难,凌晨易早醒,夜间常做恶梦; 7.泌尿系统症状:性功能低下或性要求降低.尿频.尿急. 消除亚健康的方法是: 1)生活规律,学习保健知识,科学保健,精神充实,科学饮食,以乐观向上的心态对待工作.生活,与周围关系融洽; 2).每隔十天或半月在后背的膀胱经用拔罐排罐一次,每次 15-20分钟;

什么叫亚健康

亚健康的表现

专家认为,亚健康状态包括不良的心理行为、不振的精神面貌、对社会外界的不适应能力以及身体各部位的某种不适等。

具体表现为:情绪低落、心情烦躁、忧郁焦虑、夜半失眠、头晕头痛、两眼发黑、疲乏无力、慢性咽痛、淋巴结肿大、肌肉关节疼痛、反复感冒等一系列难以用某一种病种予以解释的症候群,而一般体检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又无重大异常。

亚健康形成的原因

造成亚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过度疲劳造成的精力、体力透支。由于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用心、用脑过度,身体的主要器官长期处于入不敷出的非正常负荷状态;

2.人体的自老化,表现出体力不足、精力不支、神会适应能力降低;

3.现代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的前期。在发病前,人体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出现器质性病变,但在功能上已经发生了障碍,如胸癖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等;

4.人体生物周期中的低潮时期。即使是健康人,也会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处于亚健康状态,例如女性在月经来潮前表现出的烦躁、不安、情绪不稳、易激动等。

“亚健康”对于人体健康的重大危害早被历代医学研究所证实。美国著名医学专家经过十多年研究认为,“亚健康”的人,既有坠入疾病深渊的可能,又有成为健康人的希望。因此,国际卫生组织提出现代人的“健康”新概念:

如何改变亚健康状态

1.均衡营养

没有任何一种食物能全面包含人体所需的营养。西方营养学家提倡每人每天要50种食品以上。既要吃山珍海味、牛奶,也要吃粗粮、杂粮、蔬菜、水果,这样才符合科学合理均衡营养观念。饮食合理,疾病就不易侵入。还要注意饮食方法,勿暴饮暴食,大饥大饱,一定做到定时定量,有针对性,均衡消化,保证营养。

2.保障睡眠

伴随着社会的变革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睡眠不足也已成为当今最普遍的健康和社会问题。睡眠一应占据人类生活1/3左右的时间,它和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睡得香”为健康的重要客观标志之一。当感到情绪不佳或者身体不适时,美美地睡上一觉后,会觉得精神倍,身体的不适也会有所减轻,甚至恢复如常。

3.动养兼顾

人的健康躯体也是一种神形的表现,之所谓要神形兼备。人的健康的精神状态来自于自身的思想意志,一方面人总是要有精神的,另一方面精神也要靠肢体,人体的各种力量的养护,使人的思维,内脏各器官功能都保持兴旺状态,人才能显得精神无比。

4.培养兴趣

广泛的兴趣爱好,会使人受益无穷。它可以增加你的活力和情趣,使生活更加充实、生机勃勃,使娱乐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人们在娱乐活动中,应该发展多种兴趣。有益的活动不仅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而且能够辅助治疗一些心理疾病。

5、善待压力

心理学家认为,人之所以感到疲劳,首先是情绪使我们的身体紧张,因此要学会放松,让自我从紧张疲劳中解脱出来。 善待压力,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处世观,把压力看作是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好抗压的心理准备。遇到突如其来的困难和压力,不要惊慌失措,要静下心来,审时度势,理顺思绪,从困境中找出解决问题、缓解压力的办法。其次,要确立切实可行的目标定向,切忌由于自我的期望过高,无法实现而导致心理压力,倘若目标经过积极努力有可能实现,无论出现何种艰难和困厄,都不要退缩和逃避,要借助压力的刺激,不断强化自己的意志,充分发挥全身的能量,达到目标。再者,要学会适度卸减压力。以保证健康、良好的心境。使体内的正气旺盛,去除致病的因素,早日回到第一状态,成为健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