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第安土著乐器?

一、印第安土著乐器?

印第安人的传统乐器是笛、奥卡里(类似埙)等吹奏乐器,或者是鼓、摇响器等打击乐器。管乐器中,最流行的是竖笛,用竹、芦或粘土焙制,还有排箫、鼻笛等。印第安排箫,在秘鲁叫安塔拉箫,在哥伦比亚叫卡帕多箫,在厄瓜多尔叫龙达多箫,在玻利维亚叫西克斯箫。有人将各种排箫统称为桑波尼亚(zampona)。 印第安人的打击乐器尤其丰富多彩。常用烧空的树干制鼓,如墨西哥的特波纳斯特尔、巴西的特罗卡诺;果壳可用作刮响器,也可用作空心摇荡器。摇荡器的统称是马拉卡斯。此外还有“地鼓”、丛林鼓等。 印第安人通常赋予他们的笛和鼓以人性,有的属阴,有的属阳。例如,马拉卡斯是阴,吉伊洛是阳。巴拿马的古那印第安人有两种托洛笛,其中只有一孔是阳笛,四孔是阴笛。在中、南美洲被欧洲人征服后的头几个世纪里,教会把印第安人的鼓和笛视作异教的乐器而禁止使用,但是无效。土著音乐依然保存了下来,最后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甚至进入教堂。来自图图钢琴

二、土著人是不是印第安人?

印第安人(indians),亦作amerindian或amerind,是对除爱斯基摩人外的所有美洲原住民的总称。美洲土著居民中的绝大多数为印第安人,分布于南北美洲各国,传统将其划归蒙古人种美洲支系。印第安人所说的语言一般总称为印第安语,或者称为美洲原住民语言。印第安人的族群及其语言的系属情况均十分复杂,至今没有公认的分类。

三、澳大利亚土著是印第安人吗?

不是。澳大利亚土著人是澳大利亚最早的居民,他们属游牧民族。澳大利亚土著人的基本外貌特征与巴布亚人相仿,通常为长颅型,深棕肤色,眉弓隆起,突颌厚唇,所不同的是澳大利亚土著人鼻子较为宽塌,头发多呈波浪形。澳洲土著人平均身高1.72米,属中等身高,身材一般比较粗壮。

四、印第安人与非洲土著人的关系?

印第安人和非洲土著人没有太多的关系

印第安人是美洲土生土长的土著居民,而非洲大部分是黑人,有“黑人故乡”之称,只有北非有部分移民或混血白人。

非洲土著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考古学家们发现,约500万年前,有一批由猿化成人类的土著民,他们属于非洲的一个部落,在非洲生活了很多年。

五、为什么美国土著人叫美洲印第安人?

美洲土著即印第安人,又称美洲原住民。一般认为,土著人系指在外来的种族到来之前,那些祖祖辈辈繁衍生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民。

16世纪后来到美洲的欧洲殖民者称原来居住在这里的印第安人为土著人“土著”的概念,是相对于外来殖民者而言。土著人是指一个地方的原始居民,在殖民者从其它地方来到之前,就住在他们土地上的人民。

他们的祖先在不同文化、或不同种族的人来的时候,就已居住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理区域。

新来者后来通过征服、占领、殖民等手段,占有了统治地位。

六、美洲土著人叫印第安人,那印度的人叫什么?

当然不是!印第安人是当年欧洲人对美洲土著居民的错误称呼。哥伦布到了美洲,误以为自己到了印度,所以就称当地人为印度人。而印度是印度共和国(Republic of India)的简称,位于亚洲南部,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也就是说印第安人是美洲人,而印度人是亚洲人。

七、请大神列举西班牙和印第安土著文化在音乐或者绘画上融合的例子?

之前整理艺术史的时候,发现了一些原住民文化融合西方艺术的例子。

首先是巴洛克时代的——

ag獭:【图解西方艺术史】专制时代:巴洛克与洛可可
Calamarca大师,火绳枪天使,玻利维亚,17世纪,火绳枪天使是当时南美流行的天使形象
Manuel Chili Caspicara,圣诞,厄瓜多尔,18世纪中叶,作者是克丘亚人,其作品曾受到西班牙国王称赞

在西班牙统治下,美洲艺术融合了本土和欧洲传统,别具风情。印加帝国故都库斯科是美洲第一个系统教授欧洲艺术的中心。17世纪末,随着越来越多克丘亚混血艺术家的加入,逐渐形成色彩鲜艳,缺乏透视,以红、黄、大地色为主色调的库斯科画派(Cuzqueña)。北方的基多是殖民时代安第斯另一大艺术中心,以制作精美的彩绘雕塑而闻名,相对来说,基多学派(Escuela Quiteña)的艺术风格与欧洲更为接近。

阿兹特克工匠,圣格雷戈里弥撒,墨西哥,1539年,这是阿兹特克人传统的羽毛工艺品,结合了基督教的宗教形象
一幅Casta群像,带有墨西哥人崇拜的瓜达卢佩圣母,约1750年,作者不详

人口稠密的墨西哥保留了更丰富的本土艺术遗产。西班牙人统治初期,墨西哥中部的羽毛工艺颇受西班牙人重视,原住民的抄本制作也延续了一段时间。殖民风格的艺术起初由西班牙出生的移民创作,之后逐渐本土化。

墨西哥总督府大屏风,墨西哥,1676—1700年,这幅屏风还带着和风色彩
印第安人婚礼折叠屏风,墨西哥,约1690年,可以看到中间的托托纳克空中飞人表演

描绘种族和阶层区分的Casta画(可以理解成和种姓类似的东西)是墨西哥独特的艺术形式。往来于亚洲和美洲之间的马尼拉大帆船则激起了墨西哥精英阶层对折叠屏风的兴趣。早期的墨西哥折叠屏风大多模仿东方风格,之后加入了越来越多本土和欧洲元素。

近现代,美洲艺术比较出名的是墨西哥壁画运动,它融合了西方绘画、社会主义风潮和墨西哥本土艺术的传统,在世界范围内都算是有影响力的,我之前恰好也整理过——

ag獭:历史可观赏:壁画中的墨西哥历史
波南帕克壁画,差不多和敦煌同时代

去过墨西哥的人一定会对随处可见的壁画记忆深刻。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奥梅克时代,墨西哥先民就开始用壁画记录宗教与历史场景。古典时期的玛雅遗址波南帕克(Bonampak,6-9世纪),更是以精美的壁画而闻名。

赫拉多.穆里略的绘画

19世纪末独裁者波菲里奥·迪亚斯(Porfirio Díaz)统治期间,为了推动国家文化发展,政府选派大量有前途的艺术家出国学习。而以壁画家赫拉多.穆里略(Gerardo Murillo,自称Dr. Atl)为代表的本土艺术家则认为,墨西哥的艺术应反映墨西哥本土的历史和生活,从传统文化土壤中汲取营养。他还组织展览,宣传墨西哥原住民的绘画主题和壁画配色。

西盖罗斯的壁画“La nueva democracia”(新民主),模特为画家妻子

20世纪初,墨西哥发生了推翻迪亚斯统治,建立立宪共和国的革命。为了给识字率低下的平民推广革命理念,时任教育部长巴斯孔塞洛斯(José Vasconcelos)提出由政府资助,绘制具有教育和宣传意义的壁画,提升墨西哥人的国家认同的计划,也被称作墨西哥壁画运动(Muralismo mexicano)。政府雇佣大批优秀艺术家推进这一项目,尤以迭戈·里维拉(Diego Rivera)、何塞·奥罗斯科(José Clemente Orozco)与大卫·西盖罗斯(David Alfaro Siqueiros)三杰最为著名。

迭戈·里维拉也许是三杰中最出名的一位(在国内,可能主要是因为和弗里达卡洛的关系而被人所知),他是个活跃的共产主义者,绘制了大量墨西哥历史题材的壁画,下面将会分享一些他绘制的壁画。

Google全景视图版《墨西哥民族史诗》

1929-1935年间,迭戈·里维拉在墨西哥国家宫(Palacio Nacional,墨西哥联邦行政机构所在地,原址为阿兹特克统治者的宫殿)绘制了占地276平方米的巨幅壁画《墨西哥民族史诗》(Epopeya del pueblo mexicano)。以充满墨西哥特色的艺术风格,全景式地展现了从西班牙征服到墨西哥革命期间的墨西哥历史。

北墙主题为“阿兹特克人的世界”,描绘了西班牙入侵前墨西哥谷地的阿兹特克社会。画面中央戴着绿咬鹊头饰的白衣男子就是传说中的羽蛇神奎扎克特尔(Quetzalcoatl)。周围则环绕着乐手、艺术家、前来进贡的人民、战士和抵抗者。上方飞行的蛇,象征着羽蛇神的离开。

画面主体的西墙描绘了从西班牙政府到美国入侵的墨西哥历史。占据中心的是墨西哥的象征——伫立在仙人掌上,嘴里叼着蛇的鹰。传说阿兹特克人就是根据这一启示,在特斯科科湖的湖心岛上定居,建都,并逐渐发展壮大的。

西墙中心的鹰徽

西墙鹰徽之下是西班牙征服者和阿兹特克人战斗的场景。中心下方披甲露脸者为征服者科尔特斯,右侧楼梯上方秃头者为抵达新大陆的传教士,左侧楼梯上方则分别描绘了西班牙人焚书以及建设新城的场景。

根据箭头指示,从左到右分别为墨西哥独立之父伊达尔戈神父、20世纪初革命期间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扎帕塔、19世纪中叶原住民出身的总统胡亚雷斯

鹰徽之上被拱门分割为五个场景,从左至右分别为:法国统治和马克西米连皇帝统治时期、独裁者波菲里奥·迪亚斯统治时期、墨西哥革命时期、胡亚雷斯改革时期、美国入侵时期。作为马克思主义者,里维拉在描绘墨西哥著名历史人物的同时,也添加了许多人民群众的形象。

南墙主题为“墨西哥的今天与明天”。这一部分鲜明地反映了里维拉的政治观点。南墙壁画的构图参考了古代中美洲艺术的风格。从右下方,按照S型的路径,画家分别绘制了农民、劳工、消极社会力量(资本家)、工人和镇压他们的警察,以及最上方的革命导师马克思。

下方中央细部,中间戴项链的女子是画家当时的妻子弗里达卡洛。

靠近中心处的社会消极人士——资本家、统治者和教士。

画面最上方,为下层人士指点迷津的马克思。

除了这幅《墨西哥民族史诗》外,国家宫各处还可以见到不少里维拉的作品——

这幅壁画绘制于1951年,描绘了科尔特斯一行在韦拉克鲁斯海岸登陆的场景。

这幅壁画绘制于1945年,描绘了特拉特洛尔科市场(Tlatelolco),当时阿兹特克,乃至美洲最大的市场,可能也是世界最大的市场之一。

年代不详。这幅壁画描绘了西班牙人抵达迁徙的阿兹特克都城特诺奇蒂特兰,当时美洲最繁华的城市。特诺奇蒂特兰最初建立在湖心岛上,阿兹特克人通过建立浮动园地的方式不断扩大着这座城市。

这幅壁画绘制于1950年,描绘了托托纳克人庆典仪式。托托纳克人生活在墨西哥湾沿岸的炎热地区,以善于农业和织布闻名。

年代不详。这幅壁画描绘了瓦哈卡州米斯特克人和萨波特克人的文化,他们以其珠宝加工技艺闻名。

这幅壁画绘制于1950年,描绘了墨西哥中北部瓦斯特克人(Huastec)的生活。瓦斯特克人兴盛于特奥蒂瓦坎衰弱到阿兹特克崛起之间的时期,以擅长音乐、不怎么穿衣服闻名。

这幅壁画绘制于1942年,描绘了墨西哥米却肯州塔拉斯卡人(Tarascans)的画家和染织工。在西班牙人到达墨西哥时,塔拉斯卡人建立了当时墨西哥仅次于阿兹特克的大国。

年代不详,这幅壁画描绘了阿兹特克时期的冶金业和黄金加工产业。

这幅壁画绘制于1950年,描绘了可可豆的收获。在中美洲,可可豆曾扮演着类似钱币的硬通货角色。

里维拉还画过许多带有宣传意义的大型壁画,不过和本文主旨无关,我们看看其他壁画家创作的与墨西哥历史有关的壁画。

这幅马赛克位于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的图书馆外立面,由Juan O'Gorman设计,使用12色瓷砖拼接制成。是世界规模最大的马赛克装饰艺术之一。融合了墨西哥国徽和阿兹特克时期的徽章、符号元素,很有民族特色。

图书馆南墙装饰
图书馆北墙
东墙和西墙
北墙局部

壁画北墙主题是西班牙人到来之前的墨西哥。由太阳、美洲虎、鹰以及阿兹特克众神组成,东墙。南墙描绘了殖民时期的墨西哥,东墙为当代世界,西墙为当代墨西哥和国立自治大学。

最后是壁画三杰之一的奥罗斯科的作品。

美洲文明史诗:移民到来
美洲文明史诗:古代人祭
美洲文明史诗:阿兹特克武士
美洲文明史诗:奎扎科特尔到来
美洲文明史诗:哥伦布到来前的黄金时代
美洲文明史诗:奎扎科特尔离去
美洲文明史诗:预言成真
美洲文明史诗:科尔特斯与十字架
美洲文明史诗:机器时代
美洲文明史诗:昂撒美洲
美洲文明史诗:拉丁美洲
美洲文明史诗:现代世界的神
美洲文明史诗:现代世界的人祭
美洲文明史诗:现代文明之魂
美洲文明史诗:现代工业之人
美洲文明史诗:工业时代的图腾

1932-1934年间,奥罗斯科在美国达特茅斯学院绘制了《美洲文明史诗》(The Epic of American Civilization)。整组作品由24幅壁画组成,描绘了美洲原住民的生活,之后欧洲殖民者的到来,以及之后的工业化发展。由于奥罗斯科的共产主义倾向,这组作品曾在美国引发了一些争议,不过最终还是被列为美国的国家历史地标之一。

达特茅斯学院的说明PDF

有空真想实景拍一下~

弗里达卡洛自画像

整个拉美,近代以来最著名的画家也许是墨西哥女画家弗里达卡洛(前文迭戈里维拉的妻子)。卡洛有德裔犹太人、西班牙人和墨西哥原住民血统,她的画作独树一帜,带着阴雨黑人超现实色彩,也融合了一些墨西哥本土的传统。

最近突破茧房不易,等大会开完之后,补充更多图片。

相关回答——

美洲古代的绘画是怎样的?ag獭:【回到过去当王爷】阿兹特克和玛雅人的饮食传统ag獭:【回到过去当王爷】印加帝国的饮食传统伊朗细密画到底是什么?13亿人口的文明古国印度,他们的传统绘画是怎样的?

八、澳大利亚的土著人和印第安人有什么区别?

澳大利亚土著(Aboriginal Australians)是于四万多年前定居澳大利亚大陆的澳洲原住民(Indigenous Australians)。他们与世界上的其它地方完全隔绝,以打猎和采集为生。十八世纪时,欧洲人来到这里,强迫土著人离开他们的领土。许多土著在白人社会里感到孤立,但他们仍努力维护他们部族的个性。 澳大利亚土著人是澳大利亚最早的居民,他们属游牧民族,没有固定的居住点,分散在整个澳大利亚,在欧洲人占领澳大利亚之前,共有 500 多个部落,人数达七十五万之多。而印第安人是生活在美洲大陆的土著民族,他们人口更多创造过跟高文明。

九、一部美洲入侵者与印第安土著居民斗争的电影?

出自《新世界 》The New World (2005)导演: 泰伦斯·马力克编剧: 泰伦斯·马力克主演: 柯林·法瑞尔 / Q'orianka Kilcher / 克里斯蒂安·贝尔 / 克里斯托弗·普卢默类型: 剧情 / 爱情 / 传记 / 历史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 英国语言: 英语 / 阿尔冈琴语上映日期: 2005-12-25片长: 135 分钟 / 172 分钟(extended cut) / USA: 150 分钟(original cut)

十、土著特点?

土著人的特点就是一群土生土长的人,以大自然为依靠,利用大自然赋予的食物与天然庇护,不种植不放牧,过着游离的生活。

因此这些人的寿命都不会很长,长期进食生食,而且生存在野外,与猛兽对抗容易处于下风,死亡率很高。

另外,他们的服装是取自大自然的树枝叶片,保护性差,功能性差,一到寒冷的天气,只能用篝火取暖,很多土著人会熬不过寒冷的冬天,悄悄离去。

目前土著人还大量存在于大洋洲和美洲地区,他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活着,脱离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