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的正确方法?

一、打坐的正确方法?

本人有15年的打坐经验,可以给您点建议。

打坐前主要是做两方面的准备工作:一是调身:即调整身体的姿势包括打坐环境的安排。

1。打坐姿势可用单盘或双盘,散盘都可以,初学者建议散盘或单盘

2。屁股下垫个小枕头或打坐垫,只坐半边让身体保持端正即可。

3。关于腰和胸部,保持自然正直,不要用力,因为一用力身体就没法放松,气就通不了。

4。关于手,初学者两手自然叠放在小腹下方大腿上退可,两拇指轻轻相对。

5。关于头和眼睛,头部也是自然保持正直即可,哪怕有颈部毛病也没关系,自然是怎样就怎样,不要强求正直,只要靠着后衣领,下巴微收即可,对于初学者请把眼睛闭上。

6。肩膀和手放松。

7。以上做好后开始调整全身放松,做下晃海的动作,不懂可继续提问或百度。

二是调心:以上7点做到后就不要动了,哪怕一点点动。这时开始感受自己的呼吸的进出,吸时知道在吸,呼时知道在呼,是快是慢,是冷是热,是轻是重,自己都去感受。

此时知道自己在打坐,暂时放下其它心理上的事务,只管打坐,只管呼吸。

如果还有其它问题请继续提问。也可关注本人帐号(混元正气)

二、冥想的正确方法?

闭上眼睛 集中精神的想一件事情

三、瑜伽打坐的正确方法?

1、打坐前先换上宽松的衣服,并且把垫子准备好。

2、接下来就是入座,可以采用单盘或双爬,最好采用双盘,因为这样可以快速令身心宁静。

3、最重要的一部,就是将自己的脊柱拉直,头顶像被往上吊起,使身体中间的腔体处于通畅状态,不偏不倚空直中正。

4、心法,当身体处于中正状态,盘坐稳固后,接下来就是关键了,就是让自己处于无思绪状态,心智作为自己身体的观察者,就这样静静的看着,不思考,不紧张,不好奇,不期待,静默止欲,一心不乱。

四、打坐手势的正确方法?

(一)双足伽趺(双盘足)。如果不能双盘,便用单盘。或把左足放在右足上面,叫作如意坐。或把右足放在左足上面,叫作金刚坐。开始习坐,单盘也不可能时;也可以把两腿交叉架住。

(二)脊梁直竖。使背脊每个骨节,犹如算盘子的叠竖。但身体衰弱或有病的,初步不可太过拘泥直竖,更不可以过分用力。

(三)左右两手圜结在丹田(小腹之下)下面,平放在胯骨部分。两手心向上,把右手背平放在左手心上面,两个大拇指轻轻相拄。这在佛家,便叫做“结手印”,这种手势,也叫做三昧印(就是定印的意思)。

(四)左右两肩稍微张开,使其平整适度为止,不可以沉肩亸背。

(五)头正,后脑稍微向后收放。前颚内收(不是低头),稍微压住颈部左右两条大动脉管的活动即可。

(六)双目微张,似闭还开,好象半开半闭地视若无睹。目光随意确定在座前七、八尺处,或一丈一、二尺许。(如平常多用眼睛工作的人,在静坐之初,先行闭目为佳。)

(七)舌头轻微舔抵上腭(参考附图),犹如还未生长牙齿婴儿酣睡时的状态。

五、冥想和打坐什么区别?

儒释道医武、冥想、正念等的修炼功法,均可分为静功和动功两大类。根据练功时身体的姿势,静功可分为三种方式:坐式、站式和卧式。根据坐的方式,坐式又可分为垂腿坐式(或称高位坐式,一般是坐在椅子或凳子上)和盘腿坐式(一般是坐在地上)。

打坐(或称静坐),佛家称之为禅坐或禅定,就是上述静功的坐式,儒家侧重“存心养性”,佛家侧重“明心见性”,道家侧重“修心炼性”,医家侧重“医疗保健”,武家侧重“强身健体”。

西方比较流行的“冥想”(Meditation)和“正念”(Mindfulness),是在东方印度的瑜伽(冥想)、佛家的禅坐或禅定、道家的丹道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西方现代心理学家和生物学家经过科学研究,用心理学和生理学解释了“冥想”和“正念”对人类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加速了“冥想”和“正念”在西方的传播。

六、打坐冥想需要听冥想音乐吗?

有个很简单也很古老的打坐方法,不需要听音乐,这招很好使,但是不怎么容易做到,从一本家里的古书上看来的,很白话,也很实际,不像网上那些,看的云里雾里的。

人体强烈运动后,都可以清晰的听到心脏起搏的声音,但是在安静的时候一般是感觉不到的,除非你身体真的很强,心脏很有力量。打坐冥想环境:尽量安静姿势:盘腿,两掌位于腹部,掌心相对,胳膊,手不能碰到任何身体的肌肤。要诀:凝神静心,直到你能听到自己的心跳,记住是听到,不是感觉到,这时候人会进入一种很静得状态,周遭自身都只有心跳的声音。

在这过程中,你会自然而然的调整呼气,否则呼气的声音会很大(尤其在很安静的环境)。

其次,听心跳会让你精神集中,屏蔽周围杂音和自我杂念,否则你只要你走神,你心跳声音就不存在了,时间久了,你会觉得心脏的力量很强大。在此,持续的感觉心跳声,人的呼吸会和心跳达成一致,潜意识的会随着心跳的节奏走,道随自然,人本就是自然,这比任何呼吸法都管用。

结束后会让你感觉浑身气爽,头脑清醒!当然还有更深一步,那就是任督脉略的配合,这个更难,也很麻烦。

你先学会“凝神,感悟,除杂念断周遭,以心为心,以心为念”,再难就是,你在那种入定的环境下,去控制你的心跳,这时候你的呼吸也会潜意识的自然改变,这个有点玄玄的,反正我知道的,没有能做到的,只要一想去控制它,立马就会走神的,连心脏的声音都找不到了!本人就进入过一次,感觉时间很短,可睁开眼后都已经过了40分钟了,这个很累,而且如果受到大的声音惊吓,你会放佛坠入深渊的感觉,切忌环境。

七、怎么打坐的正确方法?

静坐时间最好在黎明之前,其次是在夜静时,一则不妨碍日里劳动产生,二则初学的人心神不宁静,易为外界喧杂的声音所扰乱。因此早晚人声寂静的时候是比较适宜,否则醒来时坐一次再入睡亦可,静坐功夫纯熟后,对自己意志就会有极大的操纵力,虽在热闹如剧场中,亦能凝洋默坐.不被外境所扰。

静坐的姿势,是把右足垫在左腿下,左足放在右腿上,(这叫单盘,若是双盘,再把右足从下扳上,搁在左腿上,静坐不拘单.双盘都可以的)左手放在右手上,手掌心向上迭安于小腿上,将身前后摇动数次,吐出浊气数口,空气由鼻吸入,头须自然正直,忌僵硬。闭眼,合唇,舌抵上腭,鼻正对肚脐,肩部放松下垂勿耸起,背勿靠壁或依靠于他物之上,以免妨碍血液流行。

臀部用枕头之类垫高一二寸,不用亦可,肾囊勿使压住,裤带袜带领扣之类都要解松,以宽适不脱落为宜。天气寒冷时腿以下盖上毛毯等物以免膝关节受风。

八、冥想意念的正确方法?

1、跟随自己的呼吸

这是所有冥想技能里最普遍的一种。首先,用力呼气,将肺底里的二氧化碳给吐出来。通过练习“深度呼吸方法”(又称腹式呼吸法)里的技巧是很有帮助的:想象一下腹部有一朵正在开放的莲花,当吸气使腹部充满空气时,花朵的花瓣舒展开来;当呼气时,花瓣则合拢起来。

2、盯着一幅画或者某样东西

让思维轻轻地停留在上面。假如是天主教徒,可以选择基督、圣母玛利亚或是圣灵的画像。假如为东方精神文化传统所启示,可以选择佛祖的画像或徽记来进。也可以用花,水晶或者其他东西代替,只要它们对自己来说是有意义的。慢慢地让你的注意力集中在那儿,安静平和地集中于它。

3、引导式冥想

引导式冥想与引导式想象一脉相承,是一种强有力的专注于,并指导自我想象有意识地转向为一个清晰目标的方法。

九、躺着冥想的正确方法?

平躺在床上,然后闭上眼睛。

1. 放松全身,把空气吸入腹部,再通过腹部呼出,反复2 ~ 3 次;

2. 心中默念内心平静、双臂沉重,把意识集中于四肢,努力体会沉重的感觉;

3.内心平静、双臂沉重 和 双脚温暖、内心平静各念两遍,体会手脚温暖的感觉;

4.双臂前移,移动手指,将胳膊肘弯曲后再打开,然后伸个懒腰,冥想结束。冥想能够帮助你消除紧张情绪,使你集中精神、安定身心。

十、打坐冥想入门音乐?

打坐冥想时,可以播放一些舒缓悠扬的音乐曲子。比如,《空山秘境》、《Driftwood》、《律动的光》、《sitobiki》、《水的摇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