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察他人的情绪可使用什么方法?
认识他人的情绪情感主要是通过“听、问、看”。
Æ 倾听
① 倾听的含义
倾听是第一方法和技巧,是沟通的第一艺术,造物主给了人类两只耳朵一张嘴,就是要人们少说多听。倾听是一种主要用耳的艺术,取得成绩时要倾听;遭受挫折时要倾听;承担痛苦时要倾听;沟通心灵时要倾听;认识他人的情绪情感时更要倾听。
② 倾听与听的区别
听与倾听并不是一回事。听主要是对声波振动的获得,而倾听要弄懂所听到的内容和意义,弄清楚人家的情绪和情感,它是对声音刺激给予注意、解释、理解和记忆。
一般人的正常说话速度是1分钟125~200个字。但是倾听者1分钟可以接收400个字以上的信息。这就使人们在倾听的时候留给大脑很多空闲时间,使其有机会神游四方。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也正意味着他们养成了很多坏习惯来利用“这段空闲时光。”
所以,就有人在与人沟通时,没有倾听,从而使人家的情绪情感漏掉了,没有能够真正了解人家的情绪情感,当然就更谈不上驾驭人家的情绪情感了。
③ 倾听的技巧
倾听的技巧很多,主要有:
■做有兴趣状。对某人所说的话“表示有兴趣”。当别人的讲话确实无聊且速度又慢时,要认为或多或少会有益,聆听时就会自然流露出敬意和礼貌。
■对方说话时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地聆听。特别要集中注意力,哪怕是有一个持枪暴徒突然闯进房子,一个漂亮的女士在你面前晃来晃去,也不要分散眼神。
■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情绪情感是相互影响,相互感染的,你倾听的情绪会影响讲话人的情绪,从而关系到能否得到希望得到的他人的情绪。
■一般不要打断别人的讲话。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会影响别人的情绪,同时,也影响对他人情绪情感的认知。
■积极回应。可用一些肢体语言或感叹性的口头语言来反馈你的情绪情感。
■准确理解。不仅要理解他人语言中的含义,还要理解他的言外之意、言下之意,往往那些东西才是要捕捉的情感信息。
■听完再澄清、排除听的消极情绪。
■倾听要“四到”
▲眼到——观察对方的脸部表情、眼睛、手势、体态、穿着等;
▲心到——以换位思考的态度站在沟通对方的立场与角度,去体会他的处境与感受;
▲脑到——用大脑去分析对方的动机,以便了解对方的话中是否有话,是否有弦外之音;
▲神到——眼、心、脑,全部要归到“神”。
Æ 提问
① 提问的含义
认知他人情绪情感的第二个方法和技巧是提问。提问本身就是一门学问,这是用嘴的艺术。
每个人每天几乎都要不停地提问,都要不停地回答问题。很多情绪情感的东西就是通过提问和回答问题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来的。就是倾听,实际上也是提问后的行为。
② 提问的重要性
一个领导者要学会提问;一个教师要学会提问;一个服务员要学会提问;一个学生要学会提问;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提问。其实,提问每个人都会,张嘴就是问题,但是,每个人也都不一定会提问,提问水平很高的人,是高情商与高智商的综合素质的体现。
③ 提问的种种运用和表现
■老师的提问技巧。老师的课堂教学,要经常提问,这是启发式教学,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的一个重要方法,也是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有经验的教师认为,经常提问是一种组织教学的重要方法。学生听课到一定时间,就会产生兴趣转移,会产生疲劳,经常提问,会使学生溜掉了的“神”又“回过神来”,重新集中注意力。
一个人会不会提问题,提什么样的问题,能够由此看出你的水平。所以,有经验的老师会加大力度鼓励学生提问,从学生的提问中看出学生学到了什么程度,看出他的创新创造精神。
■记者的提问技巧。一些新闻记者很会提问,包括报社的记者,电台、电视台的新闻记者,《对话》、《实话实说》、《今晚》、《东方时空》等栏目的主持人,香港凤凰卫视的《时事开讲》、《时事直通车》等栏目的主持人,都是很会提问的。
例如,央视的著名记者水均益,他主持的《高端访谈》节目,很有层次,很受欢迎,其中,它与水均益先生的提问有很大的关系。他所提的问题,有的是以逻辑性见长,有的是以深度和广度见长,有的则是以饶有兴趣的幽默诙谐见长,有的是以引起人们的好奇心见长。总之,提问在认知他人的情绪情感中是很重要的。
Æ 观察
① 观察的含义
观察是认知他人的情绪情感的第三种方法和技巧,这是一种主要用眼睛的艺术。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心理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东西,它会通过一个人的言行、表情表现出来。而通过一个人的言行,可以推断一个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可以窥视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② 眼睛和眼神
根据一个人的眼睛、眼神,也可以了解他的情绪情感。这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通过眼睛去观察了解他人的情绪情感;二是通过他人的眼睛去推断他人的情绪情感。
倾听、提问和交谈都属于上述两个方面的内容。例如,通过倾听了解他人的情绪情感,也可以通过自己讲话他听的表现来了解他人的情绪情感;通过提问来了解他人的情绪情感,也可以通过他人对自己的提问来了解他人的情绪情感。
Æ 其他方法
① 体察
通过一个人的整体言行活动,身体的全部行为,也可以了解一个人的情绪情感,“体察民情”的“体察”就是这个意思。
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身体语言,每个人的身体语言都在表情达意。好多隐秘的情感信息就是通过身体的无声语言传递的。有经验的观察情绪情感的高手,是不会放过人家的体态情感表达的。
二、冥想时情绪起伏吗?
冥想时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起伏,要随时让自己保持冷静冷静静下心来
三、体察民心意思?
体察人民的思想、感情、意愿等。
《左传·昭公七年》:“六物不同,民心不壹,事序不类,官职不则,同始异终,胡可常也?”《汉书·息夫躬传》:“﹝人君﹞推诚行善,民心説而天意得矣。” 宋 苏轼 《送表忠观钱道士归杭》诗:“先王旧德在民心,著令称忠上意深。”《东周列国志》第三回:“ 秦穆公 乘民心之变,命 百里奚 兴兵袭 梁 ,灭之。” 鲁迅 《南腔北调集·谈金圣叹》:“试翻 明 末的野史,就知道 北京 民心的不安,在 李自成 入 京 的时候,是不及他出 京 之际的利害的。”
四、体察民情对联?
1、体察民情顺应民意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 考虑众况了解众心踏踏实实替大众办事
2、上联:接地气 心中有民 体察民情好镇长下联:干实事 脑里多才 推动村改勇担当横批:迎难而解
3、贤大夫,聚敛体察民情 明月一湖金色梦 春风千笔绿颜诗 漫长一生,含辛茹苦,勤俭持家,家业兴旺 悠久岁月,呕心泣血,相夫教子,子孙贤德
五、体察民情诗句?
1.江上渔者(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2.苦辛吟(唐)于濆
垅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
窗下抛梭女,手织身无衣。
我愿燕赵姝,化为嫫母姿。
一笑不值钱,自然家国肥。
3.悯农二首(唐)李绅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蚕妇(唐)杜荀鹤
粉色全无饥色加,岂知人世有荣华。
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浑身着苎麻。
5.蚕妇(宋)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6.蚕妇(唐)来鹄
晓夕采桑多苦辛,好花时节不闲身。
若教解爱繁华事,冻杀黄金屋里人。
7.陶者(宋)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8.卖炭翁(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9.许州西湖(宋)苏轼
西湖小雨晴,滟滟春渠长。
来従古城角,夜半传新响。
使君欲春游,浚沼役千掌。
纷纭具畚锸,闹若蚁运壤。
夭桃弄春色,生意寒犹怏。
惟有落残梅,标格若矜爽。
游人坌已集,挈榼三且两。
醉客卧道傍,扶起尚偃仰。
池台信宏丽,贵与民同赏。
但恐城市欢,不知田野怆。
颍川七不登,野气长苍莽。
谁知万里客,湖上独长想。
10.马嵬(清)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六、体察与洞察的区别?
一.体察
基础释义
体验和观察:体察民情。
详细释义
1.体会省察;体验观察。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三:“每事有所持循而畏,则其敬也,莫非体察在己实事,见面盎背,临渊履冰。以伪自盖者,能之乎?” 魏巍 《东方》第一部第十二章:“两个人不管彼此如何称呼,都可以使人体察到那种极其深厚的、无比关切的阶级感情。”
2.实地考核;亲自考察。
元 曹瑞 《留鞋记》第三折:“着我扮做个货郎,挑着这绣鞋儿,体察这一桩事。”京剧《串龙珠》第十二场:“望大人细体察鉴明此冤。”
3.体贴照料。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先 姚安公 亦不以常媪遇之。余及弟妹皆随之眠食,飢饱寒暑,无一不体察周至。”
例句
1.乾隆多次微服私访,体察民情,倾听民声。
二.洞察
基础释义
观察得非常透 彻、清楚:洞察是非。
详细释义
深入、清楚地察知。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三:“彼异端也,尚能洞察其徒心术之隐微,而提撕警策之,吾儒职教者有愧矣。”《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天道昭昭,纤毫洞察。” 柯岩 《奇异的书简·她爱祖国的明天》:“﹝我﹞知道她是能洞察孩子思想感情细微变化的优秀辅导员。”
例句
1.丹丹对事情有一种敏锐的洞察力。
七、体察民情入户意义?
体察民情入户能够深入了解民意,了解群众的所需所盼,工作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群众解愁,对做好新时代工作,有着重大意义。国家公职人员需要倾听民生,体察民情,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要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想群众之所虑,急群众之所难,谋群众之所需,了解群众想要什么,盼什么,真心实意和群众交朋友。
八、体察入微什么意思?
成语:体贴入微
【解释】:体贴:细心体谅别人的心情和处境,给予关心和照顾;入微:达到细微的程度。形容对人照顾或关怀非常细心、周到.
【出处】:清·赵翼《瓯北诗话·杜少陵诗·四》:“至于寻常写景,不必有意惊人,而体贴入微,亦复人不能到。”
【示例】:这却全在美人心意上着想,倒也~。(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九回)
【近义词】:关怀备至、无微不至
【反义词】:漠不关心
【语法】:补充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九、体察他人辛劳的古文?
关于关心民生疾苦的诗句 1. 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2. 寸寸山河寸寸金——清.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3.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4.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楚.屈原《国殇》
十、冥想 曼陀罗
冥想是一种古老而深奥的修行方法,它具有独特的效益和魅力。冥想源于东方哲学和宗教的传统,如佛教和印度教,而如今已经在西方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实践。
冥想的定义和意义
冥想,指的是通过训练个人的意识和注意力,达到安静思维、舒展身心的一种状态。冥想有助于我们放松身体,宁静心灵,避开外界的喧嚣和压力,进入一个平静的内在世界。它可以帮助我们降低心率和呼吸频率,缓解焦虑和压力,提升心理健康和自我意识。
曼陀罗冥想
曼陀罗是印度教和佛教中常见的一个符号,它是一个由各种几何形状组成的图案,象征着宇宙和人类的完美和和谐。曼陀罗冥想是一种特殊的冥想技巧,它通过注视和思考曼陀罗图案,引导我们进入深层的冥想状态。
曼陀罗冥想的过程是相对简单的。首先,找到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坐下并保持舒展的姿势。然后,将目光集中在曼陀罗图案的中心,缓慢而深入地呼吸。在注视图案的同时,尝试清空思绪,专注于图案的形状和细节。当思维不断涌现时,不要强行抑制,而是观察它们并让它们自然消散。通过不断的练习,我们可以逐渐进入更深层次的冥想状态。
曼陀罗冥想的益处
曼陀罗冥想有许多益处,它对身体、心理和情绪都有积极的影响。
身体益处
曼陀罗冥想可以帮助我们放松身体,缓解压力和焦虑。它有助于调节呼吸和心率,降低血压,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研究表明,冥想对心脏病、哮喘、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效。
心理益处
曼陀罗冥想可以改善注意力和集中力,提升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它有助于减轻压力和焦虑,增强心理健康和稳定情绪。冥想还可以增强创造力和直觉力,提升个人意识和自我成长。
情绪益处
曼陀罗冥想有助于平衡情绪,并提高积极情绪和幸福感。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负面情绪,如愤怒、焦虑和悲伤,增强内心的平静和坚定。冥想还能培养关爱他人、发展友善和谦逊的品质。
曼陀罗冥想的注意事项
虽然曼陀罗冥想对身心有益,但在实践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 寻找合适的时间和地点:选择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开嘈杂和干扰。
- 正确的姿势:保持舒展的姿势,如坐在垫子上或椅子上,保持脊柱挺直。
- 逐渐延长时间:刚开始时,每天只需几分钟,然后逐渐增加到20-30分钟。
- 坚持和耐心:冥想需要持久的坚持和耐心,不要期待立即看到结果。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被繁忙和压力所困扰,我们需要一种方法来缓解情绪和恢复内心的平静。曼陀罗冥想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连接自己,找到内心的宁静和平衡。
通过冥想,我们可以探索更深层次的自我,提升身心健康,并发现生活中更多的喜悦和意义。如果你还没有尝试过曼陀罗冥想,不妨抽出一些时间来体验它带来的益处,让它成为你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更多冥想文章](e.com/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