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平衡膳食宝塔是科学的吗?
大家好,我们是营我生® 团队,致力于让更多人获得适宜的营养摄入。
关于“中国平衡膳食宝塔是科学的吗?”这个问题,需要根据情况具体分析。
举个例子,幼儿园的小朋友学习数学时,最大的数是10,最小的数是0,没有人会有异议,因为说负数,无理数,极限之类的问题小朋友根本理解不了。
营养学也是一样,营养学是一门涉及生物,化学,临床,统计,人群等等多门学科的综合性世界性学科,没有受过专业知识的人也理解不了,但是呢,营养学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没有营养学的指导,各种疾病的发病率就会升高,寿命就会下降,国家医保支出就会升高。那么如何在老百姓不懂的情况下又能按照营养学的理论实行呢,于是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就会根据营养学的一些观点,简化理论,增加实用性,制定了各国的《膳食指南》,包括宝塔、餐盘等等。
这么说您可能还是一头雾水,我们再举个例子。学习就是为了掌握知识,但是如何验证学习成果呢,我们一般需要进行考试。但是知识太多了,我们没办法都考到怎么办,一般方法就是划一些知识点,老师根据这些知识点,把书本知识转化为白话让学生理解,然后进行考试,考的好了就合格,不好的就留级。
营养也是这样,现代营养学的基石是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人体每天应满足摄入40余种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脂肪等等,每种营养物质都有摄入范围,既不能多,也不能少,更不能缺,只有全部都满足摄入量范围内,才能说营养摄入适宜,才能打下健康的基石。但是实际施行过程中,你怎么能知道哪种食物里有多少营养物质,怎么把这些营养物质按照数量进行配比呢?虽然有《食物成分表》,但是里面食物种类,营养种类,甚至数据本身都有问题,怎么办呢?国家有关部门就会根据营养调查,把大部分人的共性问题单独列举出来,比如缺钙,缺维生素A,缺蛋白质,缺铁,油脂、脂肪、盐摄入高,那么就根据这些问题,制定出相应能改善这些情况的《膳食指南》,比如《中国膳食》指南就要求
所以不能说《膳食指南》是不是科学的,因为《膳食指南》本身就是一个妥协的产物,要解决的也不是某个人或者某类人的整体营养问题,而是只针对一国人来说的共性问题,如果想改善自身营养状况,摄入适宜的营养,单纯按照《膳食指南》是没有意义的。
以下我们再说说题主的问题:
1、各种“宝塔”给出的建议量差别比较大,这种差异是正常的吗?
这个是非常正常的。
首先人们总有个误区,认为中国人没有欧美人人高马大,所以摄入营养就不同,其实并不尽然。我们前边说了,营养学是世界的营养学,不是亚洲或者中国人自己的营养学。营养学中每一条理论诞生的背后都需要有大规模的人体实验作为理论依据,耗资巨大,不是一国可以承担的。以营养学的基石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来说,每次制定和修缮都需要综合全世界的实验数据,然后再根据本国人民的身高,体重,食物结构等等进行修改,所以对比一下您就可以发现,中国和外国的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虽有差异但是并不大,在实际使用中甚至可以忽略。
https://mydris.com/knowledge/doku.php?id=%E4%B8%AD%E7%BE%8E%E8%86%B3%E9%A3%9F%E8%90%A5%E5%85%BB%E6%91%84%E5%85%A5%E5%AF%B9%E7%85%A7%E8%A1%A8但是为什么按照近似的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制定出的膳食指南却又很大差异呢?
这是因为膳食指南是给老百姓看的,不但要求老百姓要看得懂还需要能施行。每个国家的饮食习惯和食物资源都不同,比如欧美可能肉、蛋便宜,蔬菜贵,但是中国蔬菜便宜,肉、蛋贵,你要求中国人多吃肉从成本和习惯上普通人接受不了。但是制定《膳食指南》的根本是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所以在设计《膳食指南》的时候会考虑通过其他的食物将肉类中的营养元素替代,比如肉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可以通过豆制品、坚果补充一部分等等,这样虽然各国《膳食指南》差距很大,但是最中要达到的效果基本上是一致的。
2、很多食物烹饪前后重量会有很大差异,比如米饭(变重)、肉类(变轻)、宝塔的建议量是烹饪前的原材料重量,还是最终入口的重量?
这个问题不再多述,如果需要更详细的可以在《中国膳食指南》中查阅。
3、减脂的人和健身的人相应需要做出哪些调整?
前边说了,《膳食指南》是解决一国人的共性问题的,并不是针对哪个小众人群,所以并不能完全满足减脂、健身等等有特殊要求的人群需要。这时就体现出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重要性了,毕竟99.9%的人营养摄入水平不可能跳出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范围内,包括普通人,健身,减脂,绝大多数疾病等等人群。我们在网站,公众号上根据各种标准,制定了一个营养计算器,有兴趣可以参考。
4、“宝塔”是科学合理的吗,你是如何做出这个判断的?
我们认为《膳食指南》包括宝塔、餐盘、金字塔等等吧,理论肯定是科学的,制定过程也肯定是科学的,但是并不是说《膳食指南》科学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这种想法肯定是不科学的。比如现有《膳食指南》就有如下几个问题:
- 无法达到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要求
虽然《膳食指南》是根据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制定的,但是实际生活中满足了《膳食指南》的要求并不一定能满足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要求。因为食物种类太多了,每种食物中营养素含量均不相同,而且即使是同一种食物,不同产区,收获时间,储存方法,烹饪方法都会导致其中的营养素含量完全不同,制定《膳食指南》模型时使用的食物成分不一定就和您生活中食用的成分相同,是否能达到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并不清楚。
其次,《膳食指南》只注重一些共性问题,并不是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所有营养都有考虑,比如:
制定的时候只考虑了这些营养元素,其他的营养元素这些营养大咖们认为普通饮食不会缺就没有重点考虑,但是他们认为的和实际上有没有出入,我们认为是有的:
https://mydris.com/knowledge/doku.php?id=%E4%B8%AD%E5%9B%BD%E8%86%B3%E9%A3%9F%E8%90%A5%E5%85%BB%E6%91%84%E5%85%A5%E6%83%85%E5%86%B5比如我们搜集了知网上17年的营养调查报告,基本上所有营养元素都有缺乏,所以按照《膳食指南》并不能完全解决个人的整体营养摄入问题。
2. 对食品过敏、不耐受人群不友好
不管是哪国的膳食指南,基本上逃不脱大豆、小麦、鱼、肉、坚果、牛奶、蛋类等等这些食物成分,因为缺了这些成分基本上无法满足人体营养需要,但是这些成分正是食物常见过敏原。根据《GB/T 23779-2009 预包装食品中的致敏原成分》,中国常见的过敏原包括:
含麸质的谷类及其制品(如小麦、黑麦、大麦、燕麦及其杂交品系)
甲壳类及其制品(如蟹、龙虾或虾)
鱼类及其制品(如鲈、鲽或鳕)
蛋类及其制品
花生及其制品
大豆及其制品
乳及其制品(包括乳糖)
坚果及其制品(如杏仁、榛子、胡桃、腰果、美洲山核桃、巴西坚果、阿月浑子果、澳洲坚果)
过敏这个问题中国一贯不是很重视,但是生活中食物过敏人群基数非常庞大,在15~ 2 4岁年龄段健康人群中 ,约有 6 %的人曾患有食物过敏【1】,仅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2008年-2010年3年时间就接待患者20万余次,但是仅1 /4 进行了过敏原sIgE 检测【2】,更可怕的是,你以为牛奶过敏不吃牛奶改吃其他食物就没事了?不是的,过敏反应中经常出现交叉过敏,比如对牛奶过敏的人群可能对大豆也过敏【3】,你问这个怎么解决,现有饮食方案无法解决。
3. 难以实施
这个不是说一天或者一个月,而是一年365天,这个反正我做不到。
其实营养既复杂又简单,说他复杂,食物千变万化,需求错综复杂,按营养配比更是难上加难,说他简单,不管吃什么,最终凑够这40余种营养元素并保证摄入量就行。不管是什么人群,普通人、患病人群(绝大多数)、运动、减重,不管你去不去检测营养,做不做基因调查,甚至不管缺不缺营养,都必须按照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摄入各营养素,也只有这样,才能打好健康的基石。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1】健康人群食物过敏状况的初步调查 吕相征; 刘秀梅; 杨晓光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5-03-30
【2】20万项次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结果 王瑞琦; 张宏誉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2-03-30
【3】牛奶酪蛋白各组分与大豆蛋白交叉过敏反应研究 欧阳逸斌 中南大学 2012-06-01
二、科学养生健康知识?
以下是一些科学养生健康知识:
·1、均衡饮食,保证膳食营养的均衡,多吃蔬菜水果、粗粮杂粮、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少吃油腻、高糖、高盐的食物。
2、适量运动,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瑜伽等,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代谢功能。
·3、规律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不熬夜,有助于身体健康。
·4、心理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乐观,避免过度焦虑、压力过大等情况。
·5、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
·6、避免不良习惯,戒烟限酒、避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等不良习惯对身体造成的伤害。
·7、注意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外环境清洁卫生,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和污染物质。
三、平衡膳食模式?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平衡膳食八准则:1、食物多样,合理搭配。2、吃动平衡,健康体重。3、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4、适量吃鱼、禽、蛋、瘦肉。5、少盐少油,控糖限酒。6规律进餐,足量饮水。7会烹会选,会看标签。8公筷分餐,杜绝浪费。
四、怎样做到平衡膳食?
健康党都在追求的平衡膳食,你还没跟上?小荒今天就来讲讲我们到底怎么吃才对!?是否要跟着膳食指南走!?健康党接招吧!~~
大家看在小荒的辛苦上记得帮忙点个赞哦!或留下评论跟我们互动吧!(*╹▽╹*)
*下文由荒野健康品牌合作作者—邢女士(中国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撰写
6条核心推荐
首先,我们看一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针对一般人群膳食指南(适用于两岁以上健康人群)提出了6条核心推荐条目,内容如下: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这里一定要强调全谷物的摄入哦。
2. 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中国居民膳食宝塔推荐成年人每天进行至少相当于快步走6000步以上的身体活动,每周最好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
3. 多吃蔬果,奶类,大豆:
建议餐餐有蔬菜,天天吃水果,推荐每人每天应摄入蔬菜300~500克,水果200~350克,建议深色蔬菜(如深绿色、红色等蔬菜)占总体蔬菜摄入量的1/2以上。
奶类和大豆可为我们提供优质蛋白质,也是良好的矿物质来源。建议每天摄入相当于鲜奶300克的乳类及乳制品,常吃豆制品,适量吃坚果。
4. 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建议每天摄入动物肉120~200克
5. 少盐少油,控糖限酒:建议每人每天烹调油不超过25~30g,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g,每天摄入糖不超过50克,
一天饮酒的酒精量男性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儿童、孕妇、乳母不宜饮酒。
6. 杜绝浪费,新兴时尚:按需选购食物、按需备餐,提倡分餐不浪费;选择新鲜卫生的食物和适宜的烹调方式,保障饮食卫生。
那么是不是我们就要按照膳食指南严格饮食呢?
并不是的,在实际生活中,并不需要严格遵守膳食指南,因为膳食指南和膳食宝塔都是一种理想模式。偶尔的多多少少,并不会产生较大的危害。
所谓的平衡,就是每种类别的食物要均衡摄入,通俗的说就是不偏食不挑食,爱吃不爱吃的,只要人体需要我们就吃它!
每种食物都有它的营养价值,可以为人体提供所需的营养素。通过平衡膳食,做到健康体重,健康身体一点都不夸张哦。
码字不易!祝大家都有一个健康强壮的体魄~!(*╹▽╹*)
也期待大家给我们点赞,感谢,关注我们哟!
五、营养膳食健康知识?
1、膳食营养主要包括营养学基础知识、膳食结构和膳食指南、膳食营养与营养配餐、膳食营养与疾病的关系等。人类依靠地球上各种生物资源,能够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和各种不同的食品构成营养,通过膳食得到人们所需要的全部营养,要做到真正的健康饮食,还是要遵循一些简单的原则,这样才能既有足够的数量,又有适当的比例。
2、其实概括的来讲,人体对营养与膳食的的最基本要求是,供给热量和能量,满足生理活动和从事劳动的需要,供给生长、发育及组织自我更新所需要的材料,调节代谢反应,食物的营养功用是通过它所含有的营养成分来实现的,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以及水和食物纤维。因此,为了满足营养的需要,必须摄取多种多样的食品, 膳食所提供的营养和人体所需的营养恰好一致,这称为营养平衡。
3、单靠一种食物不可能维护人体健康。除非所吃进的食物还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因此,要保证合理营养与膳食,食物的品种应尽可能多样化,过度和不足都将造成不良后果。因此,饮食必须有节,讲究营养科学。人体对营养素的需要是多方面的,而且有一定量的要求,食物的营养价值与价格不总是平行的,一日三餐所提供的各种营养素能够满足人体,也就是膳食调配合理,达到膳食平衡的目的。主食有粗有细,副食有荤有素,这样才能构成合理营养。
4、要健康体魄,首先,必须要平衡膳食,热量营养素构成平衡,氨基酸平衡,各种营养素摄入量之间平衡及酸碱平衡,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平衡。否则,就会影响身体健康,甚而导致某些疾病发生。总热量平衡时,比例不平衡,也会影响健康,通常,一日三餐热量分配应为早餐占30%,午餐占40%,晚餐占30%。
5、另外营养与膳食的原则还有尽量不挑食、不偏食。吃得越多样化,吸收的营养才可能越丰富和完整。人体必须等胃再次产生饥饿感的时候才能就餐,两次就餐之间必须间隔8小时左右。与其他消化器官相比,胃需要休息更长的时间,一个人需要3个月时间来适应新的就餐习惯。完美的摄取食物时间应该是早上七点吃早餐。第二次就餐时间最好是在下午1点到3点。
六、膳食营养小知识?
1、膳食营养主要包括营养学基础知识、膳食结构和膳食指南、膳食营养与营养配餐、膳食营养与疾病的关系等。人类依靠地球上各种生物资源,能够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和各种不同的食品构成营养,通过膳食得到人们所需要的全部营养,要做到真正的健康饮食,还是要遵循一些简单的原则,这样才能既有足够的数量,又有适当的比例。
2、其实概括的来讲,人体对营养与膳食的的最基本要求是,供给热量和能量,满足生理活动和从事劳动的需要,供给生长、发育及组织自我更新所需要的材料,调节代谢反应,食物的营养功用是通过它所含有的营养成分来实现的,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以及水和食物纤维。因此,为了满足营养的需要,必须摄取多种多样的食品, 膳食所提供的营养和人体所需的营养恰好一致,这称为营养平衡。
3、单靠一种食物不可能维护人体健康。除非所吃进的食物还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因此,要保证合理营养与膳食,食物的品种应尽可能多样化,过度和不足都将造成不良后果。因此,饮食必须有节,讲究营养科学。人体对营养素的需要是多方面的,而且有一定量的要求,食物的营养价值与价格不总是平行的,一日三餐所提供的各种营养素能够满足人体,也就是膳食调配合理,达到膳食平衡的目的。主食有粗有细,副食有荤有素,这样才能构成合理营养。
4、要健康体魄,首先,必须要平衡膳食,热量营养素构成平衡,氨基酸平衡,各种营养素摄入量之间平衡及酸碱平衡,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平衡。否则,就会影响身体健康,甚而导致某些疾病发生。总热量平衡时,比例不平衡,也会影响健康,通常,一日三餐热量分配应为早餐占30%,午餐占40%,晚餐占30%。
5、另外营养与膳食的原则还有尽量不挑食、不偏食。吃得越多样化,吸收的营养才可能越丰富和完整。人体必须等胃再次产生饥饿感的时候才能就餐,两次就餐之间必须间隔8小时左右。与其他消化器官相比,胃需要休息更长的时间,一个人需要3个月时间来适应新的就餐习惯。完美的摄取食物时间应该是早上七点吃早餐。第二次就餐时间最好是在下午1点到3点。
七、营养膳食的知识?
一、食物多样化,以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二、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
三、适当吃些大豆类食物,保证每天有250毫升的牛奶。
四、适量进食鱼、禽和瘦肉,蛋一天一个即可,不可太多。
五、控制油和盐的摄入,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六、少喝饮料和生冷食物,饮酒应限量。
七、三餐分配合理,遵循早餐要好,中餐要饱,晚餐要少的原则。
八、每天应足量饮水,促进体内代谢循环。
九、不吃过期食物和少吃腌制食物。
八、膳食养生的科学秘诀
膳食养生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概念,但要真正做到科学合理的膳食养生并非易事。合理的饮食不仅能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还能预防各种疾病,促进身心健康。那么,如何通过膳食养生来实现健康长寿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膳食养生的科学秘诀。
营养均衡是关键
要实现膳食养生,首先要做到营养均衡。人体需要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素,只有各种营养素协调配合,才能满足身体的需求,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一个合理的膳食结构应该是:
- 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0%-65%
- 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0%-15%
- 脂肪占总热量的20%-30%
合理搭配食物很重要
除了营养均衡,合理搭配食物也是膳食养生的关键。不同的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合理搭配可以增强营养的吸收利用。比如:
- 谷物类食物与动物性食物搭配,可以提高蛋白质的生物利用率
- 维生素C富含食物与铁类食物搭配,可以促进铁的吸收
- 富含脂溶性维生素的食物与脂肪一起食用,可以增强维生素的吸收
饮食习惯也很重要
除了营养均衡和食物搭配,饮食习惯也是膳食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
- 规律的进餐时间,避免暴饮暴食
- 适量进食,不要过量摄入
- 多样化的饮食结构,不要单一化
- 注重饮食卫生,保证食品安全
结语
综上所述,要实现科学的膳食养生,需要做到营养均衡、合理搭配食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膳食养生的作用,维护身心健康,实现健康长寿。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给您一些有价值的建议和启发。感谢您的阅
九、平衡膳食宝塔设计原理?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是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结合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特点设计的。它把平衡膳食的原则转化各类食物的重量,并以直观的宝塔形式表现出来,便于群众理解和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平衡膳食宝塔共分五层,包含我们每天应吃的主要食物种类。宝塔各层位置和面积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
十、平衡膳食英语翻译?
平衡膳食 词典 balanced diet 网络 Well-balance diet; balance diet; 一个健康的平衡膳食可以有助于克服压力。
A healthy well-balanced diet can be used to help cope with stress. 吃平衡膳食,多锻炼,你就会拥有健康的头发。
Having a balance diet and doing more exercise, you will have a healthy hair. 他说:为了保持平衡膳食,我不吃油腻、油炸或者淀粉含量高的食物。
To maintain a balanced diet, I avoided any greasy, fried and high-starch foo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