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鼠会咬人吗

小白鼠会咬人吗

不会,一下是我搜集的小白鼠习性资料。

小白鼠经过人们长期选择,定向培育,已形成许多品种类型。一般人们把它分为普通常用小白鼠和满足特殊需要的特种小白鼠两种。特种小白鼠有高癌鼠、低癌鼠、糖尿病鼠及先天性肌肉萎缩病鼠等。有的将小白鼠根据不同杂交方法和获得遗传特性而划分为近交品系、突变品系、远交和杂交群等。1972年以前,国际上公认的小白鼠近交系已有250多个。各品种小白鼠形态特征略有差异,但基本上相差不多。普通小白鼠体长约8厘米,尾略短或略长于体长,面部尖实,嘴前部有长长的触毛,耳耸立呈半圆形,眼睛大,嘴尖,被毛有纯白色和白斑色。90日龄昆明种小白鼠,体长9~11.0厘米,一般雄鼠大于雌鼠,尾有四小白鼠经过人们无数代的定向选择,生活习性有了一定的改变,环境适应性较差。如果把它们放回到室外环境,往往会因缺乏竞争力而难以生存。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的小白鼠,胆小怕惊,温顺,较易捕捉。当它受惊时,尾巴挺直并猛力甩动。夜间比白天活跃,喜群居。白日常集群而卧,下午4~5点钟以后活动加强,尤其在晚上更加活跃。当人在晚上进入鼠舍,即可听到小鼠不停地活动与啃咬所发出的沙沙响声。小白鼠喜阴暗、安静的环境,对环境温度、湿度很敏感,经不起温度的骤变和过高的温度。夏季温度过高常影响种母鼠的受胎率和仔鼠生长发育。冬季室温过低,不仅会影响种鼠的生长繁殖,且易发生多种疾病。小白鼠最适宜的室温是18~22℃,相对湿度为50~60%时较理想。此外, 小白鼠尚有在干燥角落营巢的习性。 

白化小白鼠怕强光,在比较强烈光照下,哺乳母鼠易发生神经紊乱,可能发生吃仔鼠的现象。受到噪音的刺激,也会吃仔鼠。雄鼠好斗,性成熟的雄鼠放在一起,常发生互斗咬伤。雄鼠具有分泌醋酸氨臭气的特征,是引起饲养室内特殊臭气的原因。小白鼠为杂食性动物,可供利用的饲料很多,但作为实验动物饲养,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小白鼠和各个生长发育阶段来制定合理的日粮标准。健康小白鼠一般能活存18个月至20个月,最长的可活至二年半。但年老的小鼠常体弱毛稀,多死于各种疾病,尤以肿瘤为多。

经过长期入工饲养的小白鼠,对环境的适应性差,不耐冷热,要求生活在清洁无尘,空气新鲜,温度在18~22℃,相对湿度50~60%,噪音85分贝以下,氨浓度20PPm.通风换气8~12次/小时的环境中。因此,它对饲养房舍的建筑、环境条件要求比较严格。目前,国外饲养实验小白鼠多采用全封闭式的饲养设施,室内温度。湿度、光照、通风全部自动控制。国内饲养条件,尽管因陋就简,也要满足小白鼠对生活环境的基本要求。此外,笼具是小白鼠的生活场所,也是从事饲养人员每天都得操作的用具,因而笼具的结构、质量、式样以及重量等,是否合乎科学饲养要求,这对动物的生长繁殖,改善工作人员的劳动条件和提高工作效率等,都是十分重要的。

小白鼠属杂食动物,胃容量较小,一般为l~1.5毫升。小白鼠有随时采食的习性,夜间更为活跃。小白鼠的饲料消耗量,随着生长发育和生产繁殖的不同阶段而有所不同,在饲养管理上,须加注意。妊娠雌鼠,饲料消耗量逐渐增加。在产后第一天,饲料消耗量几乎没有增加,第二天开始上升,产后l~12天,仔鼠体重小,需乳量不大,但体重增加的速度较快。产后12~21日龄,仔鼠开始睁眼,体重增大,需乳量和饲料量也随之增多。由于乳量不能满足需要,每日平均增重减少。21日龄离乳到35日龄内,每天饲料消耗量由4克增到5.5~6克,体重增加最快。日龄达35天以后,逐渐稳定。对小白鼠的给饲,一定要根据不同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进行。对睁眼和刚离乳的仔鼠,应加喂营养较高的颗粒料或软料,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为增加雌鼠的泌乳量,整个哺乳过程,都应加喂葵花籽,以满足哺乳仔鼠的正常发育。 

小白鼠的食量虽小,但对饲料质量的要求相对较高,必须保持营养物质的平衡稳定,富有蛋白质等,否则对其发育、繁殖和抗病能力会造成严重影响。小白鼠对鱼肝油等维生素都很需要,口粮中长期缺乏这些营养物质时,仔鼠生长缓慢,出现死亡。此外,小白鼠的饲料不立经常更换,在饲料品种不稳定的情况下,易引起小白鼠生长停滞,繁殖率下降等现象。纯系小白鼠对营养成分要求高,对营养变化也极为敏感,如DBA/2纯系小白鼠需要高蛋白质低脂肪的饲料。因此应根据不同品系的不同要求制定不同的饲料配方。如生产用种鼠(杂种鼠)和纯系小白鼠的饲料,所含蛋白质成份高于待发小白鼠及一般非生产小白鼠的饲料。一些对营养物质有特殊要求的小白鼠,需要高蛋白饲料,应在饲料中注意调整和补充。

坑爹的饮食常识有哪些?

近年来,各种“健康常识”泛滥,有些说法似乎让大家感到很熟悉,但是却未必准确,有的甚至有误导,所以,在此特别提醒大家注意。

1、褐色面包就是全麦面包。

营养专家提醒,并不是所有的褐色面包都是全麦的,有些是添加了食用色素,有些则是用焦糖着色。所以,买面包先要看好营养素成分标签。

2、猪蹄和猪肉炖两个小时以上最有营养。

有人认为把猪蹄和猪肉炖两个小时以上,其中的饱和脂肪酸就变成不饱和脂肪酸,有益健康。其实,饱和脂肪酸无论怎样烹制都不会变成不饱和脂肪酸,所以无论怎么炖,都不宜多吃。

3、甜味剂有助于减肥。

甜味剂早就不是糖尿病患者的专利,一些追求苗条的中老年女性为保持身材又不能抗拒甜食的诱惑,便以甜味剂食品来替代糖。其实,有些甜味剂如木糖醇也含有热量,摄入过多也会导致肥胖。

4、沙拉对人体健康极有益。

水果沙拉、蔬菜沙拉是不少中老年女性的饮食新宠。其实,沙拉酱含有较高的热量和脂肪,也没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专家建议,可以用酸奶来拌蔬菜和水果,其口味不错,营养丰富还补充了钙。

5、吃鸡蛋提高胆固醇含量立竿见影。

一个鸡蛋约含290毫克的胆固醇,确实较高。但吃进的胆固醇不直接吸收进入血液。如果代谢功能正常,每天可以放心吃一个鸡蛋,对人体有益无害。

6、红皮鸡蛋比白皮鸡蛋营养价值高。

鸡蛋壳的颜色取决于母鸡品种,与营养无关。但是,蛋黄颜色却和营养有关。鸡蛋黄颜色取决于饲料,如果饲料中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的含量高,则蛋黄颜色深。所以,鸡蛋的营养价值不由鸡蛋壳的颜色决定。

7、喝啤酒就会发胖。

其实,啤酒热量并不太高,0.5升啤酒含热量160千卡,“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会导致发胖才准确,过量的下酒菜才是罪魁祸首。

8、蔬菜生吃更益健康。

生吃还是熟吃要依营养素需求而定。西红柿生吃时维生素C的损失最少,维生素C遇热会有一定损失。而所含的茄红素,需要加热才能更好地吸收,所以,选择西红柿炒鸡蛋还是凉拌西红柿,要看你对营养素的需求。同类的蔬菜还有胡萝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