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学基础知识?

一、营养学基础知识?

1、营养:营养价值,是指食物中营养素及能量满足人体需要的程度。

2、营养素:是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构成机体和组织修复以及具有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凡是能维持人体健康以及提供生长、发育和劳动所需要的各种物质称为营养素

3、营养价值:指人体消化、吸收、利用食物或营养物质的过程,也是人类从外界获取食物满足自身生理需要的过程,包括摄取、消化、吸收和体内利用等。

营养的作用:

1、作为能量物质给人体提供热量。

2、作为结构物质、构成集体和修补身体组织。

3、作为调节物质,调节生理功能、维持生活的胜利和生化功能。

二、植物营养学基础知识?

植物营养学是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学科。目的是提高作物产量和改良产品质量。

植物均需要16种必需营养元素,这属 于植物营养的共性。

不同植物、同一植物的不同品种、不 同生育期所需要养分的数量、种类不同,甚 至某些植物还需要特殊养分。

植物开始从外界吸收养分到停止从外界吸收养分的时期。

植物对养分需要的绝对数量并不太多,但 很迫切,如果此时营养元素缺乏或过多或元素间的不平衡,对植 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产生很大的影响,且后期难以弥补和纠正的 时期。

三、食品营养学基础知识?

1. 食品营养学基础知识包括食物的成分、营养素的作用和摄入量、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以及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2. 深度介绍

食品营养学是研究食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的学科,它涉及到食物的成分、营养素的作用和摄入量、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以及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对这些方面的详细介绍:

(1)食物的成分:食物主要由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等组成。其中,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蛋白质是构成身体组织的重要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则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

(2)营养素的作用和摄入量:营养素对人体健康有着不同的作用,如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脂肪维持机体正常功能、蛋白质构成身体组织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成年人每天需要摄入适量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以维持身体健康。

(3)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不同年龄段、性别、生理状态和生活习惯的人对营养的需求也不同。例如,孕妇需要额外的叶酸和铁元素,儿童需要更多的蛋白质和钙元素,老年人则需要注意摄入足够的维生素D和钙元素等。

(4)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是指食品在生产、加工、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为了保障食品安全,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加强监管和管理,提高消费者的安全意识等。

除了以上基础知识外,食品营养学还包括食物的烹饪方法、饮食习惯与健康、营养不良与疾病等方面的知识。对于从事食品相关工作的人员来说,深入了解这些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四、营养学的基础知识?

一、营养,二、营养素,三、营养价值。一、营养:1、人体摄入、消化、吸收、和食物中营养成份的动态过程。2、人体在生命过程中利用营养成分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良好健康的动态过程。二、营养素:1、作为能量物质给人体提供热量。2、作为结构物质、构成集体和修补身体组织。3、作为调节物质:调节生理功能、维持生活的胜利和生化功能。三、营养价值:指食品中的营养素及其质和量的关系!1:蛋白质、2:糖类、3:脂类、4:维生素、5:矿物质、6:水。营养素在烹饪加工中的变化:蛋白质在烹饪加工中的变化:蛋白质在烹饪加热过程中易发生理化性质的改变。如溶涨变化、水解、沉淀等。利用这些变化形成菜肴独特的风味特色,达到增进食欲,易于消化吸收的效果。食物中毒1:细菌性食物中毒。2:有毒动物植物中毒。3:化学性食物中毒。4:霉菌素中毒。3、畜肉类卫生问题:禽肉类原料卫生问题:水产品原料卫生问题:食用油脂卫生问题:4、食品卫生管理:1:食品的卫生要求。2:食物添加剂的卫生要求3: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和食品用的工具、设备的卫生要求。4:食品卫生管理。5:食品卫生监督6:有关食品卫生的法律责任饮食卫生五四制1:由原料到成品实行四不制度:即采购员不卖、保管员不收、加工人员不用、服务员不卖腐败变质的食品及其原料。食品存放实行“四隔离”、即生与热分离,成品与半成品分离、食品与杂物药品分离、食品与天然冰分离。3:食具实行“四过关”:洗、刷、冲、消毒、4:环境卫生采取“四定”:定人、定物、定时间、定质量、分工、包工负责。5:个人卫生做到:“四勤”:洗手、剪指甲、洗澡、理发、洗衣服、被褥。 2、营养学:营养学就是研究膳食、营养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科学。3、营养素:营养素(nutrient)是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机体构成成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功能的化学成分。它们是维持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这些营养素,生命便无法维持。。是指摄取的食物经消化、吸收和代谢后能够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称营养素,营养素是营养的物质基础。营养素分两大类:�C 宏量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水;�C 微量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宏量元素、微量元素)人体需要的营养素约有50种,归纳起来分六大类,即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水。近年来发现膳食纤维也是维持人体健康必不可少的物质,可算是第七类营养素。这些营养素在体内功能各不相同,概括起来可分为三方面:(1)供给能量以满足人体生理活动和体力活动对能量的需要(2)作为建筑和修补身体组织的材料(3)在体内物质代谢中起调节作用 宏量营养素 微量营养素 常量元素 微量元素4、营养素的供给量:营养素供给量简称供给量。它是衡量群体营养素摄取量是否合理的标准 。在制定供给量时98%人的需要都能得到满足。我们将这个添加了安全量后的数量称为供给量。显然,供给量大于生理需要量。但是,在制定能量的供给量时不添加安全量,为的是避免一部分人能量摄入过多导致肥胖。因此,能量的供给量就是其平均需要量。制定供给量时不仅考虑了个体差异,还参照了饮食习惯和食物的生产供应情况。供给量不是一成不变的,我国现在使用的标准是中国营养学会在1988年修订的“推荐的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供给量标准主要用于评价群体膳食质量,。5、合理营养:合理营养的含义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缺乏某些营养素会引起营养缺乏病,如缺钙引起的佝偻病,缺铁引起的贫血等等。某些营养素如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又会导致肥胖症、糖尿病、心血管病等“富贵病”。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引起的病态统称为营养不良,都是营养不合理的后果,对健康都是十分有害的。 由于没有一种食物能供给我们身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所以我们在安排膳食时要尽量采用多样化的食物,根据各种食物中不同的营养成分恰当地调配膳食来全面满足身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一日三餐应定时定量。一般来说,三餐食物量的分配不应相差很多,午餐可适当多一些。不吃早餐和暴饮暴食都是不合理的进食方式。合理的烹调方法不但可使食物味美可口,促进消化吸收,还可起到消毒杀菌作用,但应注意尽量减少烹调过程中营养素的损失。合理营养是指通过合理的膳食和科学的烹调加工,向机体提供足够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并保持各营养素之间的平衡,以满足人体的正常生理需要、维持人体健康的营养。合理营养6、食品:食品是指各种供人们食用或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不包 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特点:�C 是食品都是有营养的,由营养素组成;�C 食品按性质和来源分两大类: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C 保健食品、营养强化食品

五、健身营养学基础知识?

1. 补充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健身训练时能量主要由糖原提供,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可以补充糖原,供给能量,并防止训练造成的肌肉分解;

2.补充足够的热能:肌肉生长是要消耗能量的,没有足够的热量,就不可能保证肌肉的正常生长;

3.促进合成、减少分解:当肌肉的合成大于分解时,肌肉增长,反之则缩小。因此健身人群要注意抗肌肉分解,促进蛋白合成;

4.补充优质蛋白原料:蛋白质是肌肉构成的基石,也是肌肉生长的基础,因此每天必须摄入优质蛋白质以构建肌肉;

5.保持适宜激素水平:人体内的生长激素、胰岛素和睾酮对肌肉蛋白的合成至关重要。通过饮食与营养补充品可调控激素水平,刺激肌肉的生长。

六、细胞营养学基础知识?

细胞营养学是研究细胞如何获取、利用和代谢营养物质的科学。它涉及细胞摄取、消化、吸收和运输营养物质的过程,以及细胞内营养物质的代谢和利用。

细胞营养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细胞对不同营养物质的需求、摄取途径和机制、营养物质的转运和储存、细胞内代谢途径的调控等。了解细胞营养学的基础知识有助于我们理解细胞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调控,以及细胞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七、营养学的基础知识有哪些?

营养学基础知识

一、人体所需营养素

① 产能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

② 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C、B族维生素等)和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等)

③ 矿物质:常量元素(钙、镁、钾、钠、磷、硫、氯)和微量元素 (铁、铜、碘、锌、锰、钼、钴、铬、锡、钒、硅、镍、氟)

④ 膳食纤维:水溶性纤维(果胶和树胶)与非水溶性纤维(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

⑤ 水

二、人体所需能量及营养素的计算

1.标准体重:身高(cm)-105

2.体型:体质指数(kg/m2)=实际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

<18.5为消瘦,18.5-23.9之间为正常,24-28属超重,>28属肥胖。

3.计算每日所需总能量:

总能量=标准体重(kg)×单位标准体重能量需要(kcal/ kg)(见表1)。

表1 成人单位标准体重能量需要(kcal/kg标准体重)

体型

体力活动量

极轻体力

轻体力

中体力

重体力

消瘦

20~25

35

40

45~50

正常

15~20

25~30

35

40

超重/肥胖

15

20~25

30

35

4.计算每日三大产能营养素需要量

碳水化合物供能比:50%-65%,每克碳水化合物产能4kcal

蛋白质供能比:10%-15%,每克蛋白质产能4kcal

脂肪供能比:20%-30%,每克脂肪产能9kcal

5.举例:

某女性,身高160cm,体重50kg,从事轻体力活动。

①标准体重=160-105=55(kg)

②BMI=50/1.62=19.5,体型正常,单位标准体重能量需要按30 kcal/ kg计算

③计算总能量:总能量=55×30=1650(kcal),

④计算三大营养素的需要量:

碳水化合物供能:1650×(50%-65%)=825-1072.5(kcal),

所需碳水化合物的量:(825-1072.5)/4=206.3-268.

八、营养学基础知识推荐书?

着重推荐的有:

1、《中国食物成分表》

里面包含了我们常见的所有食物的营养成分,无论是学七大营养素、学食物营养学、做营养配餐、饮食指导都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书。

2、《2013版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告诉你每天各种营养素该吃多少,还有最新的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3、《营养功能成分应用指南》

主要是对功能性食品和特殊功能性营养成分的介绍,像常见的氨基酸类、肽类、蛋白类、脂肪酸等都有详细的介绍。主要适合功能性食品和保健品相关的学习人群,有一定的生化和营养学知识的可以考虑入手一本,毕竟现在五花八门的保健品,各种扩大宣传,有这样一本权威的书籍镇场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4、《中国功能食品原料基本成分数据表》

涉及的保健功能成分和新资源食品的数据,填补了国内保健食品常见功能因子成分分析和常用植物资源数据分析的空白。是一本科学、权威的工具书和大众指导书。

其它相关书籍还有《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营养圣经》等,都是可以提高营养学方面知识的好书。

【营养学】

是一门研究机体代谢与食物营养素之间的关系的一门学科。通过对营养学的历史、起源、发展、特征、层次等方面的描述,可以知道营养学的发展脉略。营养学对社会、家庭、行业、健康、政策具有深远影响。

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医文化和养生学是现代营养学的鼻祖,“药食同源”是营养学从治病到预防疾病发展的趋势。

《中医基础理论》详细介绍了五大脏腑与自然界五色、五味、四季等紧密联系在一起,人们可以通过简单易学基础衍生到日常生活习惯中,以不按照个人喜好暴饮暴食,严格按照食品的两性(温性、寒性)和个人体质选择适当的食品,达到体内外相对平衡的状态,使身体健康,达到预防疾病的功效。

九、探索营养学的基础知识

什么是营养学?

营养学是研究人体所需营养和食物对健康影响的科学领域。它关注食物的组成、消化吸收过程以及不同营养物质在人体中的功能和作用。

营养学的重要概念

  • 营养素:指组成食物的各种化学物质,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 能量:以卡路里(cal)为单位,是食物中所含化学能量的度量单位。
  • 卡路里:是指人体通过食物中的营养素所获得的能量。
  • 宏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它们是构成食物能量的主要来源。
  • 微营养素:指维生素和矿物质,虽然在数量上需要较少,但对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起到重要作用。
  • 推荐营养素摄入量:是指人体所需的营养素供给量,可以帮助人们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基本的营养学原理

  • 能量平衡原理:人体摄入的能量应与消耗的能量保持平衡,以维持正常的体重。
  • 营养多样性原则:摄入各种不同种类的食物,以获得全面的营养素。
  • 适量摄入原则:根据个人的年龄、性别和生理状态,摄入适量的营养素。
  • 均衡饮食原则:合理搭配食物,确保摄入足够的营养素。

营养学与健康

营养学的研究成果对人们的健康至关重要。通过合理的饮食习惯,可以预防和管理各种慢性疾病,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和维持整体健康。

结束语

通过了解营养学的基础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食物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持身体的良好状态。谢谢您的阅读,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十、营养学基础知识全面解析 | 营养学入门指南

1. 什么是营养学

营养学是研究人体对食物中所含营养物质的需求、摄入、吸收、利用和排出以及与健康相关的科学领域。它涉及许多方面,包括营养素的分类、食物的成分分析、代谢过程、营养需求量、营养失衡与相关疾病等。

2. 营养学的基本原理

营养学基于以下原则:全面均衡、适量、多样化、谨慎、持久。它强调食物中各种营养素的平衡摄入,避免过多或过少摄入某种营养素。

3. 营养素的分类

营养素主要分为宏量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两类。宏量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它们是人体需要摄入的主要能量来源。微量营养素包括维生素和矿物质,虽然摄入量较小但在人体生理功能中起到重要作用。

4. 营养需求量

营养需求量是指人体为保持正常生理功能所需的营养物质量。它受到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健康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各国制定了相应的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作为人们合理膳食的参考标准。

5. 饮食指南

饮食指南是将营养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指南,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饮食指南可能有所不同,但一般都提倡均衡摄入各类食物,尤其是蔬菜、水果、全谷物、蛋白质食品和健康脂肪。

6. 营养失衡与相关疾病

营养失衡是指摄入的营养物质与人体需求量之间的差距,它可能导致营养缺乏或过量状况。营养失衡与多种疾病有密切关系,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贫血等。因此,保持营养均衡对于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营养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人们的健康起着关键作用。了解基础的营养学知识,能够帮助人们合理膳食,改善饮食习惯,预防和控制营养相关的疾病。希望本文能为读者提供清晰的营养学基础知识,引领大家关注自身健康,迈向营养全面平衡的生活方式。

感谢阅读本文,希望本文能为您提供有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