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冬天吃羊肉的好处在哪里?
其实吃羊肉最好的几节应该是在秋季七八月份的羊肉最鲜嫩营养还丰富的!不过冬天里的羊肉一般都是冻肉。在冰箱里冻过的羊肉不会对人的身体正佳太多的脂肪,蛋白含量应该比秋天的少。所以不想胖的人应该冬天吃点羊肉好!
二、羊肉熬汤里面放什么既可以补肾阳,又可以健
一、羊肉萝卜汤
制作:羊肉500克切块,萝卜500克切块,草果两个(去皮),甘草3克,生姜5片,同放锅内煮汤,汤煲好后加少量食盐调味食用。
功效:有补中健胃,益肾壮阳作用。适用于病后体虚,腰疼怕冷,食欲不振等症。
二、枸杞炖羊肉
制作:羊肉1斤,先放入沸水中煮透,捞出切成小方块,与生姜片一起倒入热油锅内煸炒,放入料酒,然后倒入砂锅内,放入枸杞20克,清汤2斤,香葱、食盐适量,用小火炖烂。最后加味精调味食用。
功效:有固精明目,强筋补肾作用
三、羊肉小麦生姜粥
制作:羊肉500克切块,小麦60克,生姜10克,同煮粥食用,早晚各一次,连续服食一个月。
功效:有助元阳,益精血,补虚劳作用,是病后体弱调养身体的补益佳品,最适宜于冬季滋补之用。
四、羊肉粥
制作:羊肉100-150克,粳米100克,生姜3-5片共煮粥,加适量油盐调味食用。
功效:有补虚损,益气血,暖脾胃,祛寒壮阳作用。
五、注意事项
“尽管吃羊肉好处多多,但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宜吃的。”“虚劳怕冷、中气不足的人群比较适宜吃羊肉,特别是阳虚的人群,因为羊肉本身有补肾壮阳的作用,所以自古以来就被当作是壮阳的佳品。而又因为羊肉属于热性的食物,人吃了比较容易上火,所以一些急性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如发热的病人,以及一些阴虚火旺、易口干、易上火的人吃羊肉就要注意了。”另外,医生提醒大家,尽管羊肉对身体有益,但也不能多吃,如果身体感觉到不舒服,如出现明显的口干、烦躁、大便干结等表现时,最好先别吃。
三、黑山羊的功效与营养价值
黑山羊肌纤维细,硬度小,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膻味极小,营养价值高,蛋白质含量在22.6%以上,脂肪含量低于3%,胆固醇含量低,比猪肉低75%,比牛肉和绵羊肉低6 2%,含人体必需氨基酸15种以上,尤以谷氨酸含量高,达11.03%。具有滋阴壮阳、补虚强体、提高人体免疫力、延年益寿和美容之功效,特别对年老体弱、多病患者有明显的滋补作用,老幼皆宜。
四、请问各位大虾:羊肉的功效是什么?
肉功效补气养血,温中暖下,性甘温而不燥,夏天吃也不会热气。
本草纲目记载,羊肉有益精气、疗虚劳、补肺肾气、养心肺、解热毒、润皮肤之效。唐人虚诜所著的《本草食疗》 中,更记载著「凡味与羊肉同煮,皆可补也。」羊肉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钙、铁、磷等多种营养物质,其实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食材,对於患肺结核、咳嗽、气管炎、哮喘、贫血的人,特别具有益处。
‧羊肉助阳补血:
羊肉具补中益气、温胃助阳的功效。《本草纲目》说它:「补中益气,主治虚劳寒冷、丈夫五劳七伤」;除供健康人冬季进补外,凡因久病体虚、产后体弱、气血亏损或阳气不足而畏寒怕冷、频尿夜尿、阳痿早泄、月经失调、不孕冷感者四季均可食用。
‧羊肚健脾益胃:
羊肚能补虚、健脾胃,适用于脾胃虚弱、肌肉消瘦、体虚多汗等症。可单用羊肚煮熟切细丝,加入白米煮粥服食,或添上补养药同煮以增强疗效。如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肢体消瘦,可用羊肚、党蔘、山药、白术煮熟,去药,食肚喝汤;如体虚多汗,可用羊肚、黄耆、黑豆,煮熟食用。
‧羊肾补肾填精:
羊肾能补肾气、益精髓;适用于肾虚劳损、腰脊疼痛、足膝软弱、阳痿遗精、女子不孕等症。可单用羊肾与白米煮粥服食,或加入杜仲、苁蓉、枸杞等煮粥服食。
‧羊骨强健筋骨:
羊骨含有大量的无机物,其中一半以上是磷酸钙,能补肾、强筋骨;适用于虚劳羸瘦、肾脏虚冷、腰膝酸软等症。《本草纲目》说:「羊脊骨,补肾虚、通督脉;羊尾骨,益肾明目,补下焦虚冷;羊胫骨,健腰脚,固牙齿」。羊骨大多熬汤煮粥或加入补药煮粥服食,据《食物中药与便方》记载:「羊骨熬汤与红枣煮粥,可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不良性贫血」。由於羊骨中含有丰富的钙质,中老年人常服可以预防骨质疏松。
‧羊肝:
补肝而明目,因为含有丰富的维他命A,能治疗视力衰退及补血,常吃可预防夜盲症。
‧羊乳:
蜘蛛咬伤(有浑身生丝者),饮之。羊奶所含蛋白质及脂肪的含量均高其他奶制品,易被人体吸收。滋润皮肤的功效也较牛奶高。
‧羊血:
解金、银、丹石、砒、硫一切诸毒。
‧羊胆:
点风泪眼,赤障白翳。
‧羊胫骨:
入肾而补骨,烧灰擦牙,效果不错。
‧羊肚:
可促进胃的消化吸收,适合胃病患者食用。
‧羊肉:
羊肉的营养成分,据李东垣先生指出:「人参补气羊肉补形,凡味同羊肉者,皆补血虚,补可去弱。」羊肉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他命A1、B1、B2、菸碱酸和钙、磷、铁等营养素。
◎禁忌◎
羊肉虽然好吃,但也不是百无禁忌,凡外感时邪-急慢,性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扁桃腺发炎;或内有宿热者忌服。此外.羊肉性偏温热,因此火热亢盛,如:牙痛、咽痛、便秘、痰黄、尿痛;或湿热内蕴,如:腹泻黏稠腥臭、痢疾、小便不畅等诸症均忌用。
黑辣椒是炭化结果,东西糊了大多都这样,少量无影响,有些做法还要刻意的将辣椒炒糊,不过长久大量的吃就难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