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新婚的人送什么礼物好?

给新婚的人送什么礼物好?

打探所需所缺送心意

一说到新婚的礼品,床单、餐具就成了首选。因此,就造成新婚夫妇收到的礼品重复率十分高。许多新婚夫妇自己已经置办好的东西家中堆了一堆。另外还有许多朋友在结婚密集的10月,喜欢赠送秋冬季使用的物品。

以外国人的习惯,送东西之前会问需要什么,被询问者也会大方地开口说明。但中国人却很难这样做,不可能开口说明自己想要的东西。其实,也还是有些小技巧的。新婚夫妇可以在喜帖上标明目前已经有的东西。这样至少可以避免出现已有东西的重复。

另外,相熟的亲人和朋友,可以抽时间到新房看看,或者找时间跟新人通个电话聊聊天。从侧面了解一下,新人的所需所缺。还可以采取跨季需要的思维方式,买一些春夏必备的生活用品。这样也可以避免重复。

其实,馈赠礼品最重要的是一份心意。送所需所缺,最紧要的是获得一些内部信息,想办法去找张新人的所需物品单吧。

炮制寓意礼品送观念

好的礼物可以启迪新人的生活方式。挑选一件有寓意的礼物,真诚的祝福加精致的礼物,才是最真挚的新婚祝福。

或许你的朋友从前是个粗枝大叶、处处需要照顾的姑娘。那么你可以送她时下流行的全套十字绣用品,在赠送的贺卡上对她说:“成了人家的老婆,就要学着精细一些了,就从自己布置家开始吧。”或许你朋友的老婆是个唯美主义者,而他却对精致的饰物一窍不通,那么你可以把自己的心得告诉他,带着他一起选购一套精致的玻璃容器,在付款时得意地对他说:“你老婆一定会‘大惊失色’。”

可供选择的寓意礼物种类十分多。送发胖的朋友健身器,送他健康的生活方式;送吸烟的朋友戒烟用具,给他免遭老婆唾弃的提示。有些东西虽然价格不贵,但如果别有一番心意,新人一定会十分感动。别出心裁的秘诀,最关键的是要根据朋友的特点来选择,并灌注自己对朋友的独特情感。除了“利用”朋友的弱点来表祝福,送之以礼物,教之以道理外,还可以投朋友之喜好来赠送新婚的礼品。

各类的美颜化妆品可以送爱美的新娘;送喜爱收藏的新郎好的装饰藏品;送爱古典的夫妇风雅的饰物;送现代的夫妇CD或者好读物。

包装红红火火送吉利

中国人什么事都图吉利,新婚礼品的选择当然也不能例外。大红被面、喜枕;成双成对的餐具、饰品;象征百年好合的百合花;可爱的娃娃送给新婚的朋友,祝她们早日有自己的小宝宝。虽然如今礼品更加趋于实用,但是按照老传统来选择礼物,可以给新婚带来不少喜庆气氛。

另外,给选定的礼物加上红火的外包装,也十分必要。可以给散件的礼品加上一个别致的礼盒,例如心形礼盒代表心心相印。一些礼品本身有盒子,但是不够漂亮,最好到礼品店重新装扮一下,选择玫瑰花图案的包装纸,各色的彩带可以变化为各种新鲜的花朵。最后再套个吉庆的红色纸袋,这样的礼物才好拿出手。

陶渊明古诗 在线等

陶渊明《饮酒》之五赏析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365-427),名潜,又名元亮,世号靖节。我国文学史上伟大诗人之一,他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所以梁.钟嵘说陶渊明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朱自清也曾说过:中国诗人里影响最大的似乎是陶渊明、杜甫、苏轼三家。由此可见,陶诗在我国诗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

一、陶渊明的生平

陶渊明少年时代受家庭和儒经的影响,怀有兼善天下、大济苍生的壮志。但由于东晋门阀制度森严,庶族寒门出身的人,不可能突破门阀士族对高官权位的垄断,在这样的情况下,陶渊明的理想是难以化为现实的,

陶渊明直到二十九岁才出仕为官,但终其一生,他所做的也不过是祭酒、参军、县丞一类芝麻小官,不仅济世的宏志无法施展,而且不得不在苟合取容中降志辱身与一些官场人物周旋。

到他三十九岁时,多年来予其深刻影响的老庄思想和隐逸的社会风习使他的思想发生了质的变化,他说: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可见,道之不传的理想幻灭使他转向躬耕自给自劳自娱以求心灵的宁静与澹泊。此后,他又为彭泽令,就在他上任八十余日之时,逢郡督邮来巡,属僚告之应束带进见,他长叹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并即日解印挂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他仕途的努力和曾经的彷徨,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归田之路,也给后人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佳话。

二、《饮酒》的解读

《饮酒》组诗共二十首,这是第五首,也是最著名的一首。此诗表现了陶渊明归隐田园后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读者喜爱它,不仅仅因为它语言浅近,结构巧妙,写景如画,意境高远,还由于它所蕴涵的深刻哲理,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反对“心为行役”的“物化”。诗的前四句袒露了诗人能够超然出世的原因是“心远地自偏”,后六句写隐逸生活的乐趣,表现了诗人弃官归田后远离尘世,醉心田园的情志,这其中既有不满现实、洁身自好的一面,同时也流露出回避矛盾、与世无争的消极情绪。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结庐”,建造房屋;“人境”,人们聚集的地方;“车马喧”,车马的喧闹,意味着上层人士间的交往,用以指代人世间的各种纷繁杂尘。诗人将住所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嚣声。诗人紧接着就有了一问:“问君何能尔”?你如何能够做到这样呢?尔,代前句;然后自问自答“心远地自偏”。“远”是玄学中最常用的概念,表面意义是远离俗世,深层意义则是指超脱世俗利害的、淡然而全足的精神状态。此句为全篇之骨;地自偏:觉居处僻静。这句诗将诗人的生活志向和人生态度明言道出,一个归隐之士的高雅情志跃然纸上。它告诉读者,诗人的心灵超然净化,使车马喧闹的环境也因之幽静僻远了,诗句涵蕴着深刻的哲理。“车马喧”不仅是实在的事物,同时也是象征。它代表了整个为权位、名利翻腾不休的官僚社会。这四句借眼前之物,谈人生哲理。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其结构设计也非常巧妙,第一句看似平淡,第二句就突然转折,造成悬念,类似“拗救”。第三句借势发问,第四句给出答案,四句浑然一体,以致于以造语奇险著称的忘安石都称赞说:“自有诗人以来,无此四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写诗人之所为与所见,诗人所见乃菊,风骨凌霜、傲然挺立的托寓之物,为诗人内心情致的物象;诗人所为乃是在自己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于一俯一仰间见其高洁的情致。范成大说:“名胜之士未有不爱菊者,到渊明尤甚爱之。”(《范村菊谱序》)渊明爱菊,既是由于菊花的美丽,所谓“秋菊有佳色”,还因为“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赴篱下采菊佐酒可以健身,同时菊也是诗人高风亮节的象征,正如兰之于屈原,梅之于陆游一样,都有着特殊的机缘。“悠然见南山”既可解为“见到了悠然的南山”,也可以解释为“悠然地见到了南山”。“悠然”不仅属于人,也属于山,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见:居心于有意无意之间的一瞥,反射出诗人超脱冥邈、神逸方外的悠闲心情。还有一种版本将“见”字写作“望”字,苏东坡认为如果是“望”字,这诗就变得兴味索然,因为“望”属于有意识地注视,缺乏“悠然”的情味。而“悠然见南山”就好似在一种无意识之中,南山撞入了自己的眼帘。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山林中的雾霭在夕阳之下紫气升腾,若有若无,缭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相伴飞返回巢,归隐山林。写出了诗人悠然所见之景,体现了诗人宁静恬淡的主观心境。这四句不仅写出了诗人无意见山、心与物遇而进入物我两忘的情态;而且描摹出一幅自然图境,把主体的情感化为客观的景物。难怪明人谢榛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二句是对全诗的总结。此中,此时此地,此情此景;真意,真趣,即人生之理、造化之趣,这是全篇之髓。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逻辑的语言却无法体现它的微妙与整体性。诗人在物我两忘和同构中领悟到了一种忘言的真意,这无非是在告诉读者:你们看,这归隐的生活多么美好啊!又何必要去为官,去为五斗米折腰?这二句既可以看出老庄哲学的痕迹,也可以让人感悟到后世禅宗大彻大悟的意味。在诗的结构上,这二句提示了全诗形象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是全诗的点睛之笔。

这首诗既抒发了归隐生活的悠闲恬静的欣悦,又蕴含着诗人对宇宙人生超然境界的向往和憧憬。此诗最大的特点就是说理、抒情、写景交融一体。如:“结庐在人境”是写景,“而无车马喧”是抒写超脱尘世的感受,是抒情,说明了“心远地自偏”的道理。尤其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抒情,将诗人淡泊的心境和优美的环境水乳交融,历来被评为“静穆”、“淡远”,为后世所称道。“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是写景,但从写景中流露出了诗人归隐后怡然自得的情怀,将情融于景中。诗的最后两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是直接抒情,同时又蕴涵了丰富的人生哲理。整首诗无不是景中含情,情中见理,余音绕梁,回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