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刮痧对人体有些什么好处
刮痧是根据中医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遵循急则治其标的原则,运用手法强刺激经络,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从而起到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热解表、行气止痛、健脾和胃的效用。
刮痧的部位 :人体可以刮痧的部位很多,常用的有第七颈椎上下左右四处,喉骨两旁,两臂弯,两腿弯,脊椎两旁,前胸肋骨间,后背肋骨间,两足内外踝后的足跟肌腱处,左右肋下肝脾区,以及两肩胛岗上和岗下等处。背部刮痧取俯卧位,肩部取正坐位。刮拭后会出现青紫色出血点。
刮痧的适应症:感冒、发烧、中暑、头痛、肠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肌肉惊挛、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
二、怎样给孩子用捏肌的方式疏通经络
捏脊疗法是连续捏拿脊柱部肌肤,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常用于治疗小儿“疳积”之类病症,所以又称“捏积疗法”,属于小儿推拿术的一种。
基本内容
1、捏脊的部位为脊背的正中线,从尾骨部起至第七颈椎。即沿着督脉的循行路线,从长强穴直至大椎穴。如头面部症状明显(目红赤、痒涩羞明、鼻腔红赤、牙齿松动、牙龈溃烂、面黄肌瘦、唇红烦渴、面红烦急、惊悸咬牙等)者,可捏至风府穴。捏拿完毕,再按肾俞穴。
2、施术时患者的体位以俯卧位或半俯卧位为宜,务使卧平、卧正,以背部平坦松弛为目的。
3、在捏脊的过程中,用力拎起肌肤,称为“提法”。每捏3次提一下,称“捏三提一法”;每捏5次提一下,称“捏五提一法”;也可以单捏不提。其中,单捏不提法刺激量较轻,“捏三提一法”最强。
4、施术时可根据脏腑辨证,在相应的背俞穴部位上用力挟提,以加强针对性治疗作用。如厌食提大肠俞、胃俞、脾俞;呕吐提胃俞、肝俞、膈俞;腹泻提大肠俞、脾俞、三焦俞;便秘提大肠俞、胃俞、肝俞;多汗提肾俞、照明俞、肺俞;尿频提膀肮俞、肾俞、肺俞;烦躁提肝俞、厥阴俞、心俞;夜啼提胃俞、肝俞、厥阴俞;失眠提肾俞、脾俞、肝俞;呼吸系统病症提肾俞、肺俞、风门等。
操作方法
两手沿脊柱两旁,由下而上连续地挟提肌肤,边捏边向前推进,自尾骶部开始,一直捏到项枕部为止 (一般捏到大椎穴,也可延至风府穴)。重复3~5遍后,再按揉肾俞穴2~3次。一般每天或隔天捏脊1次,6次为一个疗程。慢性疾病在一个疗程后可休息1 周,再进行第二个疗程。
捏脊的具体操作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用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指腹对合,挟持肌肤,拇指在后,食指、中指在前。然后食指、中指向后捻动,拇指向前推动,边捏边向项枕部推移。另一种是手握空拳,拇指指腹与屈曲的食指桡侧部对合,挟持肌肤,拇指在前,食指在后。然后拇指向后捻动,食指向前推动,边捏边向项枕部推移。上述两种方法可根据术者的习惯和使用方便而选用。
适应证
本疗法有疏通经络、调整阴阳、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以及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等作用。在健脾和胃方面的功效尤为突出。临床常用于治疗小儿疳积、消化不良、厌食、腹泻、呕吐、便秘、咳喘、夜啼等症。此外,也可作为保健按摩的方法使用。
禁忌症
脊拄部皮肤破损,或患有疖肿、皮肤病者,不可使用本疗法。伴有高热、心脏病或有出血倾向者慎用。
注意事项
1、本疗法一般在空腹时进行,饭后不宜立即捏拿,需休息2小时后再进行。
2、施术时室内温度要适中,手法宜轻柔。
3、体质较差的小儿每日次数不宜过多,每次时间也不宜太长,以3-5分钟为宜。
4、在应用此法时,可配合刺四缝、开四关、药物、针刺、敷脐等疗法,以提高疗效。
捏脊疗法通过捏提等法作用于背部的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由于督脉总督诸阳,背部足太阳膀胱第一侧线分布区又为脏腑背俞穴所在,“迫藏近背”,与脏腑密切相关,所以捏脊疗法在振奋阳气、调整脏腑功能方面的作用比较突出。近年来的实验观察证实,捏脊能提高患儿的血红蛋白、血浆蛋白、血清淀粉酶指数,加强小肠的吸收功能。
三、人体各个经络的作用
各自为阵,相互协调,才能正常运行整个机体。一旦有那个脏腑出问题,我们就生病了。
四、刮痧的药理作用是什么?
功能
一、调整阴阳
二、调整经络、气血与脏腑功能
三、恢复筋骨、关节的功能
药理
1.神经反射
刮痧具有三种作用,即机械刺激、电位形成和由于细胞损伤释放出生物活性物质的作用,刮拭部位的神经于是发出向心神经冲动。机体对这样的刺激作出局部的、节段的和全身的应答反应,通过躯体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以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增强机体内环境的适应性和防御机制,消除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病理优灶”。
2.体液调节
刮痧使局部组织损伤,产生一系列化学物质,如组织胺、激肽、5-羟色胺、前列腺素e等的释放和变化,再引起一系列的刺激反应。这些介质引起的刺激反应,包括:①血管反应;②细胞内camp和cgmp水平改变引起的细胞反应和免疫反应的变化;③通过体液和植物神经反射途径再影响细胞内camp和cgmp,控制免疫学反应。
3.植物神经的作用
刮痧既可产生拟交感、拟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又可产生抗副交感神经作用,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植物神经途径来实现的。如点按“人中”穴对心血管系统产生拟交感样效应,按揉“足三里”产生拟副交感神经样作用,点压“阳溪”产生阿托品样抗副交感神经作用。
4.“气—生物能”有认为“气”是生命的能量,经络就是“气”运行全身的通道。实际的解剖通道可能由植物神经纤维所组成,因而“气”的运行就是动作电位在植物神经纤维上的传播,而推动动作电位的则是atp水解释放的能量。也有认为体内“气”的电位是不均匀分布的,经络是场力的聚集,脏腑是人体“气”的原始产生者,在刮试过程中,“气”的变化是第一位的,而神经系统仅起第二位的作用。
5.结缔组织 刮痧作用不仅通过植物神经,还可能通过结缔组织而调理内脏系统。
对于一门古老而新生的学科,我们需要更进一步临床验证和实验研究,探讨其疗效机理和作用途径,采用多学科、多手段的方法,推动刮痧机理研究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