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么东西能消火?
参考:
到了夏季,有些人的痔疮又犯了,也有些人出现了牙痛或口疮,许多年轻人脸部又出现了痘痘嘴角也出现了糜烂,连张口都困难。对此,有的人认为,这是“热气”引起的,也有的人认为是“上火”所致。营养师认为,不管哪种原因,都应该通过饮食调节,对症“灭火”,对症“降热”。以下介绍一些降火顺气的食物。
1.萝卜
顺气健胃。对气郁上火生痰者有清热消痰作用。以青萝卜疗效最佳,红皮白心者次之,胡萝卜无效。最好生吃,如胃上有病可做萝卜汤吃。
2.啤酒
有人生气后爱喝酒,这更易引起疾病。因酒食裹气,还能助热,容易引起血压骤升。但惟有啤酒不但无此副作用,还能顺气开胃,改变恼怒情绪,适量喝点会有益处。
3.玫瑰花
沏茶时放几瓣玫瑰花有顺气功效,没有喝茶习惯者可以单独泡玫瑰花喝,或者将香气扑鼻的玫瑰花插在居室的花瓶里,呼吸进花香也能顺气宁神。
4.莲藕
藕能通气,还能健脾和胃,养心安神,亦属顺气佳品。以水煮服或稀饭煮藕疗效最好。
5.茴香
茴香果实做药用,名小茴香,嫩叶可食用。子和叶都有顺气作用,用叶做菜馅或炒菜都可顺气健胃止痛,对生气造成的胸腹胀满、疼痛有较好疗效。
6.山楂
山楂擅长顺气止痛、化食消积,适宜气裹食造成的胸腹胀满疼痛,对于生气导致的心动过速、心律不齐也有一定疗效。生吃、熟吃、泡水,各种食用法皆有效。
7.槟榔
槟榔果可炒熟吃,能顺气和胃,止痛消积。
七月,是一年中最热的月份,既包含“大暑”,即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又包含“三伏”中最热的“中伏”。这段时间,气温高而且潮湿、闷热,人体往往不能适应,容易导致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及泌尿系统等方面出现问题,出现头晕脑涨、心烦口干、胸闷心悸、上火等现象。此时的饮食养生重点宜多酸多甘,补水祛火。此外,酷热高温还容易导致火气上升,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补的重点,宜选用荷叶、苦瓜、绿豆等苦味清火的食物。同时,选择柠檬、胡萝卜等新鲜的时令果蔬,能有效地补充身体在炎热天气中大量丢失的水分,生津解烦渴。
“酸”味
中医认为”酸”能生津止渴,醒脾开胃。常吃酸味食物不仅能解渴,而且还能促进消化,特别是夏季食欲不佳的人效果非常好。“酸”味的主要来源:
1、多汁的新鲜水果:如橘类,柠檬,火龙果,葡萄,苹果,西红柿等等健脾胃的食物,主要是含有丰富果酸及维生素C成分,不仅可以生吃,还能榨成果汁饮用。
2、常见酸性的药食两用品:山楂,柠檬片,乌梅等。熬成水当饮料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3、其他:烹调中加入陈醋,多喝原味酸奶等,也是不错的选择。
小贴士:夏季暑湿常常令人脾胃消化功能减弱,食欲不佳,适当地饮用酸味饮料,食用酸性食物,对于调节脾胃消化功能大有裨益。
“甘”味
甘味,有补虚、和中、缓急止痛等作用,如栗子、甜杏仁、南瓜、葡萄、大枣、饴糖等,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引起的神疲乏力、饮食减少、脘腹疼痛等症,多食则窒塞、滞气,使人满闷适;
“淡”味
淡味附于甘味,常甘淡并称,有利尿除湿作用,如薏米、荠菜、冬瓜等,常用于水湿内停水肿、小便不利等症;
小贴士:夏天如果食欲不佳则不宜饮用过甜的饮料,特别要注意不要放太多糖分。这样容易影响脾胃消化。
“苦”味
中医说夏天在五行属“火”,“苦”入心,能降火。因此在夏天食用一些“苦”味食物不仅能解渴,而且能去火养阴,除烦止渴,安神定志。特别是对于入夏热得烦躁不安,失眠多梦的人来说,“苦”味饮食大有好处。“苦”味的食物来源:
1、苦瓜:夏季消暑解渴最佳选择。如果不怕苦可以榨成汁,调成饮料饮用。
2、绿茶:绿茶清苦回甘,却是消暑解渴的佳品。
夏天怎么样才可以消除炎热???
【夏天怎么样才可以消除炎热】
夏天健康避暑,注意“三防”。
夏季养生的基本原则为:在盛夏防暑邪;在长夏防湿邪;同时又要注意保护人体阳气,防止因避暑而过分贪凉,从而伤害了体内的阳气。在夏季暑热之气特盛,当人体不能耐受过度的湿热时,对于人体来说,炎热和湿闷就成了威胁人体、可以致病的邪气了,所以在盛夏、长夏之时要注意防暑、防湿。
一防暑邪:暑为夏季的主气,为火热所化,独发于夏季。
这时暑热之邪,可以耗散阳气津液,造成汗出过多,体液减少而伤津,唇干口燥,尿黄心烦等现象,这时就要及时救治了,这是夏季最常见的中暑现象。夏日炎炎,往往令人心烦,而烦则更热,故宁心神尤为重要。夏季要保护好心神,具体有两个方面:一是要有事可做,可使精神不空虚;二是要有较好的精神修养,可免除外界不良情绪的干扰,只要做好这两点,精神自然会饱满,这就是夏日精神调养的基本法则。
二要防湿邪:湿为长夏之主气,尤其在南方,天气炎热又多雨。
因为湿邪重浊向下,特别容易伤害脾胃功能,而导致夏天人们消化不良的现象;湿气也特别容易侵犯肌肤筋骨,所以,在夏天多发生皮肤病变和关节炎等。在夏季三伏时,由于高温、低压、高湿度的作用,人体汗液不易排出,出汗后不易被蒸发掉,因而会使人烦躁、疲倦、食欲不振,易发胃肠炎、痢疾等。长夏的湿邪最易侵犯脾胃的功能,导致消化吸收功能低下。中医认为,在长夏季节的饮食原则宜清淡,少油腻,要以温食为主。在我国南方,不少人有食辣椒的习惯,吃辣椒可以促进排汗、帮助消化、增加食欲,有一定好处。食暖的办法很简单,就是喝粥。养生家认为,在早、晚餐时,喝点粥是大有好处的,这样做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如:赤豆粥有补肾消水肿的功能,肾功能较差的人最好多食用。蚕豆粥对于慢性水肿和肾炎有好处。荷叶粥能解暑热、清胃润肠,止渴解毒。莲子粥能健脾益气,对腹泻、失眠、遗精、白带多等有好处。百合粥能润肺止咳,养心安神,适合肺阴不足的老年人食用。冬瓜粥利水消肿,止渴生津,并有降血压的作用。银耳粥生津润肺,滋阴养肺,可治疗高血压和慢性支气管炎。黄芪粥可治脾虚所致的水肿。
三要防“贪凉”:防暑、防湿是夏天每个人都要做的事,而夏天取凉更是人们在炎热的夏天获取舒适生活的方法之一。
在取凉时,大部分的人并不认为降温、驱湿不好,但他们不知道在炎热的夏天要如何保护体内的阳气。
首先,人们不能只顾眼前舒服,过于避热趋凉,如在露天乘凉过夜或阴冷无度,致使中气内虚,从而导致暑热与风寒之邪乘虚而入。在乘凉时,要特别注意盖好腹部。
其次,人久处冷气环境之中一下子进入炎热的环境时,体内就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在夏天过度贪凉容易感冒;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病;重者会患皮肤病和心血管疾病。而老年人和小孩出现各种症状更加明显。
所以,在酷暑季节,为防冷气侵害,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室内外的温差不宜过大,以不超过5℃为好。室内温度不低于25℃。开空调的房间不要长期关闭,要经常通风。入睡后,最好关上空调。当在室内感觉凉意时,一定要站起来活动四肢和躯体,以加速血液循环。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慢性疾病的病人,尤其是老年人和关节痛患者,不要长期呆在冷气环境里。
祝你快乐、健康度过炎热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