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春天的到来,天气逐渐回暖,人们能够感受到早春的气息。 春季养生应顺应阳气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适宜食用辛散之品以利肝气疏发,而不宜食用酸性之品以免肝气过旺损伤脾土。立春后多吃芽菜,如绿豆芽、黄豆芽、花生芽、春芽等,对生发阳气有重要作用,尤其是春芽最养肝。 此外,蒜苗、洋葱、萝卜、芥菜、小蒜、韭黄、菜薹、香菜等蔬菜也可常吃,以祛散阴寒、散发五脏之气。多吃苗和芽,绿色食品有助于生发阳气。立春时,蔬菜的苗和芽开始发起来,这些食品对身体的补充非常有好处,它们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是从植物中来的,不会增加胃肠的负担,易于消化吸收。 自然界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像春笋、蒜薹等苗芽类的食物。春笋含有多酚类物质和膳食纤维,对我们春季补充营养和调整胃肠,以及对身体代谢都非常好。另外,春天容易比较早出现的像韭菜、菠菜等苗芽类食品,都是非常丰富的营养来源,对皮肤非常有好处。 补充维生素可以防止春困,防止一些春天的疾病。维生素有水溶性的有脂溶性的,还有维C和B族。春天最应该补充的是维C,因为它可以使皮肤更滋润,我们内在的一些黏膜和血管内壁也需要维C的滋养。在立春时,新鲜的叶子菜相对较少,所以补充维C非常重要。 在春天补充一些B族维生素也非常重要,因为B族维生素参与了三大产能营养素的代谢。建议在立春时吃一点粗粮,因为它们含有的B族维生素更丰富,吸收率更好。补充维生素应该是均衡的,像维A对皮肤有好处,对黏膜有好处,包括维D和维E,都非常需要补充。在均衡的情况下,我们突出维C和B族,因为这些往往是人们忽略的,而且在这个季节相对较少。 在春天,容易有一些病毒大规模感染的时候,葱、姜、蒜真的是非常好的杀菌药物,增强抵抗力的药物。大蒜被称为地下长出来的抗生素,有的人更具体地说它就是青霉素,说明它有一定的杀菌作用,所以在春天,我们容易出现吃的东西多一些,肉的东西多一些,这个时候吃一点蒜,有利于脂肪的代谢,使我们体内的垃圾减少一些。 大蒜如果做熟了,它的杀菌作用就会减弱,所以真正让它杀菌起到最大作用的时候,一定要生吃。大蒜杀菌靠的是大蒜素,把它大蒜素激活,让它活性更强,最好是别光吃蒜瓣,因为蒜瓣这种大蒜素含量不少,但它活性不够,一般建议大家,要吃蒜来杀菌的时候,把它捣成泥,或者切成片或者小粒,稍微在空气中氧化一下,它的大蒜素的活性就激活了,这样它的杀菌作用就更强了。 立春后要做好的两件事是:调顺肝气和生发阳气。立春时节护肝是最有效的,也是养生必须要做的。中医认为,肝主生主动,喜条达而恶抑郁,故称之为“刚脏”。另外,肝在五行中属木,为阴中之阳,与自然界春气相通应。经过一冬天的寒冷天气,人们穿着厚重,屋内也有取暖设备而燥热,体内郁积了许多内火。春季始临,人的肝气也开始旺盛,排内火,排浊气,畅气血,正是调养肝脏的大好时机。 具体应该怎么做呢?伸懒腰是护肝最简单的方法,这是人体自我保健,特别是对肝脏保健的一种条件反射。因为伸腰展腹,需要全身肌肉用力,并配以深呼吸,有吐故纳新、行气活血、通畅经络关节的作用,可以激发肝脏机能,使肝脏得到“锻炼”。 动作要领:伸展时,要尽量吸气;放松时,全身肌肉松弛,尽量呼气,效果会更好。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经常做这一动作,可增加肌肉、韧带弹性,延缓衰老。 按太冲穴也是一个好方法。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可以敲打、按揉、拉伸肝经;顺着肝经按揉,如果有疼痛点,一定要通过敲打、按揉、艾灸到不痛为止。否则就会肝气不顺。“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也是储存肝经元气的仓库。每天按摩或艾灸它20分钟能养肝护肝;艾灸之前最好按揉太冲穴3分钟,如果脚每天有意识地用力重复抓握动作,也能起到补肝作用。 另外,立春护肝,饮食上还要注意下面这两个禁忌:立春后饮食忌酸,立春后的饮食调养要考虑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在五脏与五味的关系中,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饮食调养要投其脏腑所好,即“违其性故苦,遂其性故欲”。具有酸收性质的蔬菜有:西红柿、柑、橙子、橘、柚、杏、木瓜、枇杷、山楂、橄榄、柠檬、石榴、乌梅等。立春后饮食忌辣,少吃麻辣火锅、羊肉、烧烤、油炸:立春后要少吃过于辛辣的食物以及油炸、烧烤的食物。与冬季不同的是,立春后麻辣火锅要少吃,羊肉也要少吃,因为这些食物都可能损耗阳气,导致上火。 立春为什么要升发阳气呢?《黄帝内经》中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季是自然阳气萌生升发的季节,这时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点,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展,代谢旺盛,生长迅速。而春天梳头,正符合这一春季养生的要求,有宣行郁滞,疏利气血,通达阳气的重要作用。著名古代养生专著《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疏通经络生阳气,精力充沛一整天”!那么如何梳头呢?在此特向各位强烈推荐“五指梳头”。 为什么要强烈推荐“五指梳头”呢?一:简单可以随时随地的做;二:头为诸阳之会,身体所有阳脉都要在头部循经而过,梳头可以帮助阳气上行;三:初春乍暖还寒,人体容易受到风邪的侵袭!《黄帝内经》中讲到:“伤于风者,上先受之。”就是说当风邪侵袭人体时,头部最先受到损害。头部遭受风寒,不仅会影响阳气的生发还会出现各种头痛。梳头也能将风邪“拒之门外”。《圣济总录・神仙导引》中这样记载:“梳欲得多,多则祛风,血液不滞,发根常坚。”每天如果能均匀缓慢地梳头100下,务必将整个头皮梳到,那么就完美了。梳头养生的最佳时机:早中晚。早上梳头使你一天精力充沛,中午梳头消除午间疲劳,晚上梳头可以更好地睡眠。梳头的时间:每次梳头5-10分钟即可。 立春后生发阳气,还要注意以下两点:春捂护阳,下厚上薄。谚语云:“春不减衣,秋不戴帽”,说的是早春季节不要急忙把棉衣脱掉。立春时节阳气渐生,而阴寒未尽,正处于阴退阳长、寒去热来的转折期。此时人体的毛孔也正处于从闭合到逐步开放的过程,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如果穿得少了,一旦遭遇寒凉的侵袭,毛孔就自动闭合,体内的阳气得不到宣发,以致产生“阳气郁”的现象。所以,防寒保暖仍是立春养生的重点。此时衣着主张“下厚上薄”,以助春阳升发之势。 晚睡早起,与日俱兴。民谚云:“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黄帝内经》也记载:“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立春以后日照渐长,在起居方面也应顺应日照变化,相对冬天来说晚一点睡、早一点起,以利于阳气的生发。人体气血亦如自然界一样,需舒展畅达,这就要求我们克服倦怠懒睡的习惯,适当夜卧早起,增加室外活动,舒展形体,畅通血脉,以助生发之气。 冬春之交,由于天气乍暖还寒,气血运行忽急忽缓,时而偏内,时而偏外,五脏适应得有个过程。这时期,体质差、适应能力弱的人就易得病,所以立春是一年之中比较容易得病的阶段,一定要保肝护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