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什么茶喝能清凉下火?

泡什么茶喝能清凉下火?

去火茶配方:
(自己选一下吧:))
三花茶
操作:金银花10克,菊花10克,茉莉花3克,加入沸水泡茶饮用。
适用:清热解毒,治疗头痛口渴、咽喉肿痛。

金银花露
操作:金银花的花、叶加水,先用猛火后用小火蒸30分钟,滤出汤汁加冰糖后饮用。
适用:清热、解暑。
Tips:金银花宜忌
● 在十二经络中属于肺、胃经,对肺和胃的不适很有办法。
● 禁忌:体质寒凉、胃肠不好的人忌服。

菊花
(1)菊花茶:用菊花泡茶,气味芳香,可消暑、生津、祛风、润喉、养目、解酒。
(2)用白菊花泡茶喝,可发挥白菊花平肝潜阳、疏风清热、凉血明目的功效,而且白菊花清香味甘,泡茶喝可增进茶汤香味,适口性好。
(3)菊花茶菊花泡茶是人们喜爱的清凉饮料之一。现今驰名中外的杭白菊,有黄白两种,用来泡水饮或入茶,不仅香气浓郁,提神醒脑,而且有疏风清热、养肝明目、降压通脉的作用。

薄荷:用薄荷泡茶喝,可以利用薄荷中薄荷醇、薄荷酮的疏风清热作用,而且泡茶喝之有清凉感,是清热利尿的良药。

用西洋参片泡茶喝,可以利用西洋参味甘辛凉的性质,调整茶味,而且西洋参补阴虚效果甚佳。这种西洋参茶常有良好的益肺养胃、滋阴津、清虚火、去低热的功效。

用桔皮泡茶喝,可以利用桔皮宽中理气、消痰止咳的功效,桔皮泡绿茶,可去热解痰、抗菌消炎,故咳嗽多痰者饮之有益。

薏仁茶
浮肿的原因很多,如果是单纯的水分滞留造成的浮肿,推荐饮用薏仁茶。
原料:炒薏仁10克、鲜荷叶5克、山楂5克。
做法:热水煮开,就可以饮用了。
功效:清热、利湿、治疗水肿。

荷叶茶
情绪低落、精神压力大,可能引起肠道的敏感性增加,而产生便秘困扰。推荐饮用荷叶茶。
原料:荷叶3克、炒决明子6克、玫瑰花3朵。
做法:用开水冲泡。
功效:清暑利湿、治水气浮肿、生发清畅。

决明子茶
肠子蠕动功能迟缓的人,(尤其是肥胖节食者在节食减肥期间)宿便容易积在体内,造成便秘。推荐饮用决明子茶。
原料:决明子茶
做法:热水冲泡。
功效:清肝明目、利水通便。

冬季去火 食疗清火方来帮忙
进入冬季,很多人容易上火,下面几种食疗清火法可供参考。

喉干嗓哑:1、饮淡盐水;2、饮橘皮糖茶。

咽喉肿痛:1、嫩丝瓜捣烂挤汁,频频合漱;2、醋加同量的水漱口可减轻疼痛;3、用一匙酱油漱口,约1分钟左右吐出,连续3-4次。

口长水泡:1、切几片生姜入口细嚼,可使水泡慢慢消除;2、生嚼1-2瓣大蒜或蒜叶,水泡便可渐渐消失。

咳嗽有痰:1、桑树皮10克,甘草、竹叶各5克,洗净入锅,加水适量煎服,可治清晨多痰;2、生姜1块切碎,鸡蛋1个,香油少许。像煎荷包蛋一样,把姜和蛋一起用香油煎熟,趁热吃下,每日2次。

三款去火靓汤

丝瓜豆腐鱼头汤

汤料:丝瓜一斤,鲜鱼头一个,豆腐适量,生姜、盐适量。

制法:丝瓜洗净、打理角边、切段;鱼头洗净、切开;豆腐用清水略洗;鱼头和生姜放入煲里,加入适量滚水,旺火煲20分钟,放入豆腐和丝瓜,再用文火煲15-20分钟,加入调味品。

功效:清热去火,养阴生津,洁肤除斑,通经络,去痰喘咳嗽。

冬瓜鲩鱼汤

汤料:冬瓜一斤,鲩鱼半斤,料酒、精盐、葱段、姜片、生油、鸡粉适量。
制法:鲩鱼净膛,去鳞、鳃;冬瓜去皮、瓤、切块;鱼入热油锅稍煎,加入料酒、姜、清水,煲至鱼熟烂入味;加精、葱、鸡粉。

功效: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平肝、祛风、除热。可减肥、润肤。

芥菜牛肉汤
汤料:芥菜一斤,牛肉半斤,生姜一两,油盐适量。
制法:生姜去皮、拍碎;牛肉洗净、切片;芥菜洗净、切段。把用料放入滚水锅内,武火煮沸片刻即可,油盐调味,趁热食用。
功效:芥菜性味辛、温,散寒解表、利气祛痰;牛肉性味甘、平,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生姜性味辛、温,发表、散寒。此汤补脾益气,化痰止咳,解表散寒,用于感冒风寒、头痛、周身骨痛、咳白色痰。

1.银耳、木耳用开水泡开、摘洗干净,火龙果取果肉,果壳待用,火龙果肉和雪梨切成均匀的块。
2.将切好的火龙果、雪梨块同银耳、木耳、冰糖一起加满水用文火熬制一小时。与此同时,将青豆煮熟备用。
3.将炖好的汤盛入火龙果壳中,撒上青豆、枸杞即可。
排毒功效:清热、化痰、润肺,可助吸烟、饮酒者排出毒素。
夏季人们容易出现眼睛红肿涩痛,或喉咙肿痛、牙龈肿痛、口腔溃疡疼痛及舌尖糜烂等“上火”症状。夏季“上火”可通过饮食调节,且“食疗”有独特的效果。

温脾健胃的食物有哪些

常食健脾养胃的食物,如山药、莲子、大豆、谷物、扁豆、薏苡仁、山楂、香蕉、大枣、板栗及猪瘦肉、牛肉、鸡肉、牛奶、豆制品等。补益脾胃的中草药有人参、茯苓、黄芪、白术、甘草等,与食物配制成药膳效果更佳。

下面介绍几则温胃祛寒食疗剂:

清炖鲫鱼

原料:鲫鱼1条,橘皮10克,生姜50克,胡椒2克,吴茱萸2克,黄酒50克,盐、葱、味精适量。

制法:将鲫鱼去鳞及内脏,生姜切片后放鱼上几片,其余和橘皮、胡椒、吴茱萸一起纱布包填鱼腹内,加入黄酒、盐、葱、和水15毫升,隔水清蒸半小时,取出药包加入味精即可。

服法:佐餐食用。

功效:温胃止痛,克辅治虚寒胃痛,对清水腹泻,腹痛也有效。

砂仁肚条

原料:砂仁10克,猪肚1000克,花椒、胡椒、葱白、生姜适量。

制法:按烧菜的一般方法制作。

服法:佐餐食用。

功效:温中化湿,行气止痛。主治胃脘冷痛,胀闷不舒,不思饮食,呕吐泄泻等。

干姜粥

原料:干姜3克,高良姜3克,粳米60克。

制法:先煎干姜、高良姜取汁,再入粳米同煮为粥。

服法:早晚各1剂。

功效:温中和胃,祛寒止痛。主治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呃逆,泛吐清水,肠鸣腹泻。

冬季喝点祁门红茶很好,养胃。特级的很有韵味,初泡分上下层次。别泡太多.

养胃记住“红黄绿白黑”

何为“红黄绿白黑”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总让人们为如何“保胃”伤透了脑筋,这位医胃专家说,胃病三分治七分养,合理的膳食结构是健康的基础、“保胃”的前提,如何才是合理的膳食结构呢,很简单,邱健行列出了九个字:“红黄绿白黑”和“一二三四”。

所谓“红黄绿白黑”,是邱健行通过自己多年的医学实践,总结出来的五种对健康大有裨益的食物:

“红”是指西红柿(即番茄),一天一个西红柿,患上前列腺癌的几率减少45%;

“黄”是指玉米、胡萝卜,这些食物维生素A多,缺乏维生素A的孩子容易感冒、发烧、扁桃体炎;中年人容易患癌症、动脉硬化;老年人容易眼睛发花、视力模糊;

“绿”是指前面提到过的绿茶;

“白”是指燕麦片,它不但可降低胆固醇,还对糖尿病、减肥有特别好的功效,此外还能通大便;

“黑”是指黑木耳,科学实践证明黑木耳能降低血黏度,每天吃5-15克就行了。

何为“一二三四”

至于“一二三四”,是关于每个人每天健康膳食的四个要点。

“一”是每天一袋牛奶,日本有句话是“一袋牛奶振兴一个民族”,“我们中国的膳食有很多优点,但是缺钙,几乎90%的人都缺钙”,他指出,正常每天每人需要800毫克钙,但是大多数中国人的伙食里只有500毫克,还有300毫克的缺口———正好一袋牛奶就有300毫克的钙,所以每天补充一袋牛奶,就补充齐了。

“如果有些人喝牛奶实在不习惯,那就喝酸奶,再不行就喝豆浆”,邱健行说。

“二”是250克主食,每天250克碳水化合物,即半斤大米或麦面粉,“体力劳动多的可以多一些,一些稍胖体力劳动又较少的女性可以适量减少一点,”但吃饭要按四条规矩进行:饭前喝汤,进食速度慢,多咀嚼,晚饭吃得少,这样体重就很容易维持正常。

“三”是三份高蛋白,每份可在一两瘦肉、一个鸡蛋,2两豆腐、2两鱼虾、2两鸡鸭、半两黄豆中任意选择,每天要有三份———比如早上吃了一个荷包蛋,中午吃一个肉片苦瓜,晚上吃2两豆腐或2两鱼。

“四”是四句话: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五顿、七八分饱。

有粗有细,就是要粗细粮搭配,营养有互补作用,一星期吃三四次粗粮,如棒子面、老玉米、红薯等,对健康有好处。不甜不咸是说不要净吃甜的,或不要吃太多甜的;也不要吃得太咸,一天吃6克左右的盐就适中。三四五顿,是指每天吃的餐数,一般人都是三四餐,怎样安排“五餐”呢———早餐与午餐中间加一顿点心餐,下午四五时吃一顿,晚饭吃得晚一些,这样总量不变而不是越吃越多。七八分饱是指吃饭要七八分饱———离开饭桌时还未饱,还想吃也让自己离开饭桌。

养胃美食精彩推荐

■木瓜鲩鱼尾汤

用料:番木瓜1个,鲩鱼尾100克。

制法:木瓜削皮切块,鲩鱼尾入油镬煎片刻,加木瓜及生姜片少许,放适量水,共煮1小时左右。

功用:滋养、消食。对食积不化、胸腹胀满有辅助疗效。

食物功效:番木瓜的木瓜蛋白酶,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对消化不良、痢疾、胃痛、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均有疗效。番木瓜的脂肪酶,可分解脂肪成脂肪酸,有利于对食物中的脂肪消化吸收。木瓜蛋白酶还能够促进和调节胰液的分泌,对胰腺功能不全引起的消化不良有治疗作用。

鲩鱼,味甘,性温。功能暖胃和中、消食化滞。

■参芪猴头炖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