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排肌红蛋白的营养价值?

一、牛排肌红蛋白的营养价值?

肌红蛋白是哺乳动物细胞主要是肌细胞储存和分配氧的蛋白质。潜水专哺乳类肌属肉中的肌红蛋白含量十分丰富,由于肌红蛋白储存氧使得能长时间地潜在水下。

好处:

肌肉=能量+蛋白质+促合成营养素。蛋白质是肌肉合成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物质。蛋白质是一个统称,主要包括20种氨基酸,不同的氨基酸组合成为身体的需要的不同物质,比如肌红蛋白,血红蛋白,球蛋白等等。

其实这肌红蛋白是牛肉里面的一种蛋白质,不仅对身体没有危害,还有一种特殊的功效,那就是可以补血了,除此之外这肌红蛋白还可以使牛排的口感变得更嫰。

二、蛋白肉的营养价值?

蛋白肉是一种豆制品等食物加工而成的人造肉,能为人体提供很多的营养。

蛋白肉含有丰富的钙元素,能为人体提供钙质,促进骨骼的健康发育,预防骨质疏松。蛋白肉富有氨基酸,有利于提高细胞活性,促进人体智力的发育,具有益智健脑的功效,有预防老年痴呆的作用。

蛋白肉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氨基酸,有净化血液的作用,有一定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功效。

三、肌红蛋白营养价值?

肌红蛋白对人体的营养价值,主要是为机体补充营养、增强肌肉力量,还能够改善贫血等,肌红蛋白营养价值很高,人体要适当摄入。

四、蛋黄和蛋白哪个营养价值高?

蛋黄与蛋白均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相较于蛋白而言,蛋黄的营养成分相对多一些。

、蛋黄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卵磷脂、胆固醇、矿物质、脂肪酸、维生素以及大量的生物活性物质。

五、豆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但是会抑制蛋白质的吸收,那豆类的营养价值在哪?

豆类的蛋白质可以通过加热煮熟被人体有效吸收,但豆类最大价值不在于“吸收”,而在于“不吸收”的部分。我们下面详细看。

豆类一般分为大豆类和其他豆类(杂豆),大豆就按颜色分,黄、黑、青、褐等多种颜色。杂豆种类繁多,已知豆类(legumes)超过2万种。[1] 我们较常食用的豆类包括豌豆、蚕豆、绿豆、小豆、芸豆等,近年也包括鹰嘴豆、小扁豆等。当中大豆又被制作为不同发酵或非发酵食品,包括豆浆、豆腐、豆腐干、纳豆和味增等。

除了大豆的氨基酸是比较全面之外,杂豆类缺乏了多种重要的氨基酸,但搭配全谷物,例如糙米和燕麦等食用就能互补,大豆和杂豆都是健康优质的蛋白质来源。豆类含蛋白质约18-41%,[2] 当中大豆是最多的,蛋白质含量达到35-40%。 下图以疾控中心的数据,比较了大豆和其他几种常见的杂豆的营养成分组合占比。[3]

豆类含有不同的“抗营养素”,包括植酸、草酸、单宁、凝集素和蛋白酶抑制剂等。 豆类的抗营养素其实是它们天然的保护机制,免受虫和菌害,是大自然适者生存法则的进化结果。我们消化蛋白质需要不同的酶降解蛋白质为不同的氨基酸,胃部分泌胃蛋白酶(pepsin),食物到达小肠,胰脏分泌胰蛋白酶(trypsin)和胰凝乳蛋白酶(chymotrypsin)等协助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让肠道吸收。豆类却含有蛋白酶抑制剂抑制胰脏分泌的蛋白酶,影响豆类蛋白的吸收利用。而对豆类进行不同加工有助提升它们的蛋白质的生物利用率。[4]

将豆类泡水可以对减少豆类的植酸等抗营养素有帮助,可以增加豆类的矿物质的生物使用率,但对大部分的豆类,包括鹰嘴豆、腰豆和黄豆等,对吸收蛋白质没有帮助。[5] [6] 没有帮助的原因很简单,大部分豆类的胰蛋白酶抑制剂都不是水溶性,所以泡水就作用不大。

高温煮和延长煮的时间则可以有效增加豆类蛋白的生物利用率。80度煮一分钟,大豆的蛋白利用率只有52%,但在100度煮6和16分钟,蛋白生物利用率就分别增加到73%和80%。[7] 开水煮大豆14分钟,已经可以使得80%豆中胰蛋白酶抑制剂失活,煮30分钟则90%都失活了。[8]

说完如何增加豆类的蛋白质利用率,我们回到豆类的“营养价值”。 豆类最大的“营养价值”可能不在于吸收,而在于不吸收。 豆类的蛋白质可以被其他食物取代,相反更大价值来自不被人体吸收的营养,包括膳食纤维,抗性淀粉和多酚类抗氧化物。这些不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素,不会像宏量营养,特别是普通淀粉快速在小肠被水解吸收,而是顺利到达大肠。当中不溶性膳食纤维可以增加粪便的体积和加快粪便在肠道中的转运时间,间接改善肠道菌群,而可溶性膳食纤维和抗性淀粉则可以被大肠的肠道菌群吸收,增加短链脂肪酸和其他改善健康的代谢物,降低身体炎症。 我们不要以为杂豆类有近60%以上的碳水化合物,减去10%左右的膳食纤维,还有超过50%的淀粉,是否碳水过多? 其实豆类有一半的淀粉都是抗性淀粉,这些抗性淀粉不能被人体吸收代谢,尽管加热烹煮过程会改变淀粉结构,但因为豆类大量的直链淀粉,能留下来的抗性淀粉的比例还有5-6%,加上膳食纤维,可以改善肠道健康的物质就占了干重量的15-20%,比精制谷物多很多。[9]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发表的大型前瞻性研究,[10] 跟踪了9000多人一共19年的时间,当中每3个月统计一次他们吃豆类(豌豆、红豆、黑眼豆等干豆类)的多少,19年间出现了1802次心脏病事件,分析发现每周吃4次豆类的人,相较每周吃少于1次的人,心脏病风险降低22%,而心血管病风险也降低11%,LDL低密度胆固醇少19%。

2012年的交叉临床研究,[11] 87名50以上的受试者每天吃150g(干重)的豆类,包括豌豆、鹰嘴豆、小扁豆等,在2个月的试验期后,受试者的低密度胆固醇降低了7.9%,显示豆类饮食可以改善血脂和降低心血管病风险。

2018年发表的对照组临床研究,[12] 95名患多囊卵巢综合症受试者分组后,豆类干预组食用以杂豆为主的饮食,包括小扁豆、豌豆、腰豆、鹰嘴豆等(每天465g湿重 x 2),对照组实行NIH鼓励的降低胆固醇饮食(TLC diet),两组受试者都需要增加运动锻炼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在16周试验期后,豆类干预组的健康改善更为显著,包括胰岛素敏感度改善,血压降低,低密度胆固醇减少,高密度胆固醇则增加。而试验期结束后12个月的随访跟踪,也发现豆类干预组的血脂情况比对照组保持得更好。干预组在16周试验期后,腰围缩小了4.4cm (-4%),体重降低了5.5kg (-6.2%),胰岛素抵抗(HOMR-IR)从3.1降低到2.1,而且炎症标志物CRP也减少了7.2%。

2022年英国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13]纳入了65个临床干预研究,一共2000多名受试者,发现豆类饮食的急性效果可以改善餐后血糖,慢性效果可以改善空腹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胰岛素抵抗(HOMA-IR),改善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反应。

大豆跟杂豆的主要分别,除了宏量营养比例不同,蛋白质和脂肪都较多外,也体现在大豆含的异黄酮。异黄酮(isolflavone)是黄酮类化合物,是植物中的一种多酚类抗氧化物质,分子结构与雌激素相似,因此异黄酮又称植物雌激素(phytoestrogen),而在日常饮食中,大豆异黄酮可能是我们最普遍摄入的异黄酮物质。大豆异黄酮当中,最具活性的包括金雀异黄素(genistein)和黄豆苷元(daidzein)

关于大豆异黄酮的研究近年不少,这里只举例我国的一项临床研究。 2016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发表的一项对桥本甲状腺患者的临床试验,[14] 218名患者连续一个月服用了异黄酮(金雀异黄素),血液分析发现受试者的T4和Ft4增加,TSH减少,显示甲减病征改善,更重要的是“无药可治”的自抗体TPOAb和TgAb都显著降低,致炎症细胞因IL-2 也降低。异黄酮对改善甲状腺功能和减少自免疫系统反应有不错的效果。

豆类的确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减少了当中的蛋白质的吸收,但增加加热温度和时长可以令这些抑制剂失活,增加蛋白质的生活利用率和吸收。其实豆类的蛋白质可以被其他食物包括肉类、蛋类、奶类等取代,但豆类含的膳食纤维和抗性淀粉可能是我们日常食物中最多的,这些不被人体吸收的,但却可以改善肠道菌群,改善我们身体健康,是豆类的价值所在。

参考

[1] https://www.hsph.harvard.edu/nutritionsource/legumes-pulses/

[2] Drulyte, D., & Orlien, V. (2019). The Effect of Processing on Digestion of Legume Proteins. Foods (Basel, Switzerland), 8(6), 224. https://doi.org/10.3390/foods8060224

[3] 杨月欣主编,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编著(2018),《中国食物成分表》第标准版第6版/第一册,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4] Samtiya, Mrinal & Aluko, Rotimi & Dhewa, Tejpal. (2020). Plant food anti-nutritional factors and their reduction strategies: an overview. Food Production, Processing and Nutrition. 2. 10.1186/s43014-020-0020-5.

[5] Han, In & Swanson, Barry & Baik, Byung-Kee. (2007). Protein Digestibility of Selected Legumes Treated with Ultrasound and High Hydrostatic Pressure During Soaking. Cereal Chemistry - CEREAL CHEM. 84. 518-521. 10.1094/CCHEM-84-5-0518.

[6] Emire, Shimelis & Rakshit, Sudip. (2007). Effect of processing on antinutrients and in vitro protein digestibility of kidney bean (Phaseolus vulgaris L.) varieties grown in East Africa. Food Chemistry - FOOD CHEM. 103. 161-172. 10.1016/j.foodchem.2006.08.005.

[7] In vivo (rat assay) assessment of nutritional improvement of peas (Pisum sativum L.)

[8] Kadam, S.S & Smithard, R.R. (1987). Effects of heat treatments on trypsin inhibitor and hemagglutinating activities in winged bean. Qualitas Plantarum Plant Foods for Human Nutrition. 37. 151-159. 10.1007/BF01092051.

[9] https://www.hsph.harvard.edu/nutritionsource/2015/11/16/ask-the-expert-legumes-and-resistant-starch/#:~:text=Fully%20cooked%20legumes%20contain%20only%20about%204-5%25%20of,allowing%20some%20of%20the%20starch%20molecules%20to%20recrystallize.

[10] Bazzano, L. A., He, J., Ogden, L. G., Loria, C., Vupputuri, S., Myers, L., & Whelton, P. K. (2001). Legume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US men and women: NHANES I Epidemiologic Follow-up Study.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161(21), 2573–2578. https://doi.org/10.1001/archinte.161.21.2573

[11] Abeysekara, S., Chilibeck, P. D., Vatanparast, H., & Zello, G. A. (2012). A pulse-based diet is effective for reducing total and LDL-cholesterol in older adults. The 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 108 Suppl 1, S103–S110. https://doi.org/10.1017/S0007114512000748

[12] Kazemi, M., McBreairty, L. E., Chizen, D. R., Pierson, R. A., Chilibeck, P. D., & Zello, G. A. (2018). A Comparison of a Pulse-Based Diet and the Therapeutic Lifestyle Changes Diet in Combination with Exercise and Health Counselling on the Cardio-Metabolic Risk Profile in Women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Nutrients, 10(10), 1387. https://doi.org/10.3390/nu10101387

[13] Hafiz, M. S., Campbell, M. D., O'Mahoney, L. L., Holmes, M., Orfila, C., & Boesch, C. (2022). Pulse consumption improves indices of glycemic control in adults with and without type 2 diabet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acute and long-term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European journal of nutrition, 61(2), 809–824. https://doi.org/10.1007/s00394-021-02685-y

[14] Zhang, Kaili & Wang, Ying & Ma, Weiyuan & Hu, Zhigang & Zhao, Pengxin. (2016). Genistein improves thyroid function in Hashimoto’s thyroiditis patients through regulating Th1 cytokines. Immunobiology. 222. 10.1016/j.imbio.2016.10.004.

六、蛋白粉和奶粉哪个营养价值好?

蛋白粉和奶粉都有自己的优点。蛋白粉是一种高蛋白、低脂、低碳水化合物的营养补充品,适合进行高强度的运动或者想要增加肌肉质量的人。而奶粉是一种全面的营养品,包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适合普通人群的日常饮食补充。因此,两者的营养价值并不能直接比较,要根据个人的需要和情况来选择使用。

七、五谷蛋白质粉营养价值?

补蛋白质、补营养、促代谢

蛋白质粉是一种针对特定人群的营养性食品补充剂,一般是采用提纯的大豆蛋白、酪蛋白、乳清蛋白、豌豆蛋白或上述几种蛋白组合构成的粉剂,具有补充蛋白质、补充营养、促进新陈代谢等功效。

1、补充蛋白质:蛋白质粉是含有氨基酸种类丰富、性能优越的蛋白质来源,摄入优质蛋白质粉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蛋白质,提高机体能量。

2、促进新陈代谢:食用蛋白质粉可以提供多种氨基酸,从而帮助身体制造新的组织,维持正常功能与新陈代谢。

3、补充营养:无论是大脑、脏腑,还是肌肉、骨骼或血液,它们的构成都富含蛋白质,而蛋白质粉是最优质的蛋白质来源,可为人体组织细胞的形成提供基本原料。

八、大豆分离蛋白是什么?有什么营养价值?

大豆蛋白大致分为分离蛋白、组织蛋白、浓缩蛋白等。

1.分离蛋白的工艺比较复杂,几乎去除了大部分的非溶性的蛋白,所以蛋白含量一般90%以上。

2.组织蛋白主要用在人造肉和肉制品中,有嚼劲。

3.浓缩蛋白的工艺相对较简单,工艺上只是去除了非溶性的蛋白,还有一部分的纤维未去除,里面蛋白含量一般为60 70%的样子。

九、蛋白粉什么牌子好营养价值高?

市面上的蛋白粉很多,哪一款的营养价值好,选哪一款要看个人需要。以下是一些较受欢迎的品牌:

1. Optimum Nutrition(奥普丁营养),是美国最大的营养补充产品提供商之一,旗下的金标100%乳清蛋白粉是很受欢迎的产品之一。

2. Dymatize Nutrition(戴玛泰兹营养)是一家有着25年历史的品牌,在体育营养品行业有着良好的口碑,推出的ISO-100 乳清蛋白粉也很受欢迎。

3. MuscleTech(肌肉科技)是一家美国体育营养品牌,其推出了很多好评的蛋白粉产品,比如,克鲁伯格重磅乳清蛋白粉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4. Myprotein(迈普蛋白)是英国最大的蛋白粉供应商之一,同时也有很多口碑较好的产品。

5. Bulk Powders(棱智营养)是英国一家营养品牌,其产品口碑较好,价格相对也比较亲民。

总的来说,蛋白粉的好坏和营养价值高低是因人而异的,建议在购买前做好功课,了解自己的需要并参考其他用户的评价和推荐。同时,也要注意选择一些知名品牌和正规渠道购买,以确保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十、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及评价

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及评价

食物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蛋白质以其所含氨基酸种类和比例而被评价,下面将对不同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及评价进行探讨。

动物性蛋白质:动物性蛋白质含有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且消化吸收率较高。例如,鸡蛋蛋白的生物学价值很高,其所含的氨基酸种类齐全,完全可以满足人体对蛋白质的需求。因此,动物性蛋白质被认为是高质量蛋白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植物性蛋白质:植物性蛋白质通常缺乏一种或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称为不完全蛋白质。大豆蛋白是植物性蛋白质中较为优质的代表,其氨基酸组成接近完全蛋白质,因此被认为是较高质量的植物蛋白质。但总体而言,植物性蛋白质的缺陷在于氨基酸的比例和种类不够完全,其营养价值略低于动物性蛋白质。

评价标准:评价食物蛋白质主要考虑其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以及消化吸收率。国际上常用的评价标准有PDCAAS(蛋白质消化吸收后氨基酸模式值)和DIAAS(蛋白质氨基酸消化吸收有效度值)。这些标准综合考量了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特性和氨基酸组成,可以客观地评价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通过对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及评价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食物蛋白质的特点和营养价值,从而合理膳食,保障身体健康。

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