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殖淡水白鲳?如何养殖淡水白鲳?

一、如何养殖淡水白鲳?如何养殖淡水白鲳?

淡水白鲳具有食性杂、生长快、鱼病少、耐高温、耐低氧、肉质好等优点,近几年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增多啊,养殖规模也在扩增中,是池塘养鱼中优选的品种。

1、池塘准备

池塘要选择避风向阳、环境安静、水源充足的地方。在鱼种放养前15天排干池水,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150千克彻底清塘,1周后灌入新水,每667平方米施粪肥200~300千克,做到肥水下塘,确保鱼种下塘时有充足的适口饵料。

另外池塘要做好滤网,防止别的鱼进入以及鲳鱼育苗逃离。还要准备增氧机和投喂机,避免出现意外情况。

2、放苗

当水温稳定在20℃以上时,每667平方米放越冬白鲳鱼种1500~2000尾,规格以5~10厘米、重10~20克为好。鱼种入池时,每立方水体可加人10万国际单位的青霉素或3%~5%的食盐溶液浸洗消毒,时间以10~20分钟为宜。

3、饲料投喂

淡水白鲳投喂一般以饲料为主,选择用豆粕、鱼粉、面粉及一些营养添加剂按一定的比例调制颗粒状饲料投喂。

当然也可以购买其他饲料,但要求饲料蛋白质的含量要达30%-35%,投喂也要注意时间和投喂量,一般每天在上午和下午各投喂一次,其中上午占总投喂量的4成,而下午占6成。

4、日常巡塘

养殖每天坚持巡塘1-2次,主要看水质,若是发现水质变差要及时注水或换水,保持清新,一般水色保持在黄绿或茶褐色较好,颜色过深则代表肥水过度,要及时注水,而若是肥力过低过稀,则要添加有机肥保持肥水状态。

另外池面的水生植物覆盖面积不能超过池面总面积的50%,而且还不能分布过于密集,以免降低水体溶氧,发现溶氧不足要及时打开增氧机,促进水体溶氧。

5、病害预防

淡水白鲳抗病力强,但日常养殖也要病害预防。可以每隔半个月漂bai粉全池泼洒,另外隔月可投喂红霉素药饵,每100千克饲料用药50克,连喂3次;经常添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

6、注意事项

淡水白鲳养殖,可以搭配鲢,鳙鱼混养。养殖淡水白鲳,有条件的可以将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以下,可用施肥调节。淡水白鲳属中下层鱼类,很少在水体表面摄食,所以饲料应以沉性颗粒为好。淡水白鲳对有机磷等药物敏感,应禁止使用。

扩展:

银鲳(学名:Pampus argenteus)又名镜鱼、鲳鱼、白鲳[2],鲈形目鲳科鲳属鱼类。一般体长为200~240毫米,重达400~550克。因其背部呈淡墨青色,腹部呈白色,具有银白色光泽,因此得名“银鲳”。

广泛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南起波斯湾至印度尼西亚,北至日本北海道;在中国诸海域均有分布,其资源量以东海北部近海最高,其次是南部近海和北部外海,南部外海和台湾海峡较低,常栖息于潮流缓慢,水深50米左右的海区内。

2007年12月,中国农业农村部将其列入第一批设定的《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2014年,银鲳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定级为易危(VU)物种。

银鲳味美刺少,营养丰富,是中国主要经济鱼种之一,与大黄鱼、带鱼以及乌贼一起,被称为“四大海产鱼类”,其鳞片还可制作装饰品的发光面,具有良好的食用和经济价值。

银鲳一般体长为200~240毫米,重达400~550克。

银鲳体形侧扁,背部和腹部边缘呈弧形隆起,身体以背鳍前部最高,向吻端倾斜,尾柄较短,高与宽比例约相等。吻及上颌稍突出,吻圆而短钝,两颌具细齿一行,排列紧密,犁骨、腭骨及舌面没有细齿。头小,高而扁,与胸相连,头长为吻长3.8~5.3倍;眼小,侧位,靠近头部前端,眼间隔宽,约为眼径的2倍;鼻孔分为前后两个,分别为圆形和裂缝状。银鲳鳃孔较小,没有假鳃,鳃耙排列较为松散、细弱;前面的鳃盖骨边缘没有游离,主鳃的盖骨硬度较软,并且有扁棘;食道侧囊有乳头状突起。

银鲳的侧线完全,呈现与背缘平行的弧形。背鳍十分光滑,易与金鲳(Trachinotus ovatus)加以区别。小戟状的背鳍棘在银鲳幼苗时极为明显,成年的银鲳无腹鳍,背鳍棘很短并隐藏在皮下;前部鳍条则呈镰状隆起。臀鳍与背鳍同形,前鳍条更长并呈镰刀状,但是没有达到尾鳍基部。尾鳍表现为两叉的形状,下叶比上叶长,尾柄侧扁并且较短。

银鲳的鳞片上有黑色小点,头部除上下颌和吻部以外,身上几乎全部被细小圆鳞覆盖,前端鳞片斜插进其真皮内,后端呈游离状,像瓦片一样排列在表皮下。银鲳的腹部为乳白色,但其身体和背部的颜色为淡墨青色,但整体泛有银色光泽,故称为银鲳。

二、淡水白鲳价钱多少

淡水白鲳价钱多少 - 探索台湾新鲜水产的价格与品质

淡水白鲳价钱多少 - 探索台湾新鲜水产的价格与品质

淡水白鲳作为台湾海产的代表之一,备受人们喜爱。那么,淡水白鲳的价钱到底是多少呢?本文将为大家揭秘淡水白鲳的价格以及其背后的品质背景。

台湾淡水白鲳产区简介

淡水白鲳,以淡水河为主要产区。淡水河是台湾最大的河流,也是世界上唯一流经首都的河流。其清澈的水域孕育出了丰富的生物资源,其中淡水白鲳就是其中一种独特的宝贝。

淡水白鲳生长在淡水河的河口海域,这里水质优良,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为鱼类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因此,淡水白鲳肉质鲜嫩、口感细腻,成为了台湾海鲜市场上备受欢迎的一种鱼类。

淡水白鲳的价格分析

淡水白鲳在台湾市场上的价格是根据其尺寸和供应情况而定的。一般来说,淡水白鲳的价格随着体型的增大而增加。较小的淡水白鲳每斤的价格大约在100-200元之间,中型的淡水白鲳每斤的价格在200-300元左右,而大型的淡水白鲳价格则可能达到300元以上

此外,淡水白鲳的价格还会受到供应量的影响。由于淡水白鲳属于季节性的渔获,其供应量会有一定的波动。如果供应量较少,价格可能会相应上涨;相反,如果供应量充足,价格也会相应下降。

此外,淡水白鲳的价格还受到市场需求和销售渠道的影响。一般来说,价格较高的淡水白鲳主要供应给高端餐厅和海鲜市场,而价格较低的淡水白鲳则会流入普通家庭消费市场。

淡水白鲳的品质评价

淡水白鲳的价钱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其品质。优质的淡水白鲳肌肉鲜嫩,富有弹性,肉质白嫩,口感极佳。而质量较差的淡水白鲳则肌肉松散、质地粗糙。

如何判断淡水白鲳的品质呢?首先,可以从鱼体外观来进行判断,优质的淡水白鲳身体呈椭圆形,鱼鳞光滑,鱼眼明亮突出;其次,可以通过闻鳃判断,优质的淡水白鲳鳃呈鲜红色,无异味;还可以通过观察鱼肚判断,如果鱼肚鼓起或者在鱼体透明度不高的情况下,可能是淡水白鲳不新鲜的表现。

为了确保购买到优质的淡水白鲳,消费者在购买时可以选择正规的渔具市场或者海鲜超市,选购有标准的产品。同时,也可以根据个人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口味的淡水白鲳。

总结

淡水白鲳作为台湾特有的海产之一,其价格与品质关系密切。淡水白鲳的价格取决于其尺寸、供应量以及市场需求,一般而言,价格较大的淡水白鲳品质较好,价格较低的淡水白鲳则适合普通家庭消费。

为了保证购买到优质的淡水白鲳,消费者可以选择正规的渔具市场或者海鲜超市购买,并注意观察外观、闻鳃和鱼肚情况进行判断。通过选择正规渠道和做好产品判断,我们可以品尝到新鲜美味的淡水白鲳,享受真正的海鲜饕餮盛宴。

三、大棚养殖淡水白鲳技术

大棚养殖淡水白鲳技术:有效助力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食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水产养殖作为重要的食品资源产业,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如何稳定提高水产品质和产量,成为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大棚养殖淡水白鲳技术的出现,为水产养殖行业带来了重大的突破和机遇。

大棚养殖淡水白鲳技术是利用现代化设备和科学管理方法,在封闭式的大棚环境中,通过控制水质、温度、光照等因素来养殖淡水白鲳的一种先进技术。相比传统的水产养殖方式,大棚养殖淡水白鲳技术具有许多优势。

优势一:提高养殖效益

大棚养殖淡水白鲳技术可以通过精确控制水质和温度等环境因素,有效提高鱼群的生长速度和饲料的利用率。此外,大棚养殖还可以避免自然环境中的风、雨、寒冷等极端天气对养殖过程的干扰,提高养殖效益和稳定性。

与此同时,大棚养殖淡水白鲳技术还能够减少疾病的发生率。因为大棚环境相对封闭,接触外界可能导致疾病传播的因素大大减少。这对于水产养殖行业来说,减少了治疗疾病带来的经济损失,并且能够提高养殖鱼群的存活率,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优势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大棚养殖淡水白鲳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养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传统的水产养殖方式常常会导致水质污染、水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而大棚养殖技术可以通过善于控制养殖密度和水质处理等手段,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养殖活动对水质的污染,从而保护了周边水域的生态环境。

相对于传统养殖方式的广泛污染,大棚养殖淡水白鲳技术的环境友好性备受青睐。当然,为了更好地发挥其环保优势,养殖者需要密切关注大棚内的水质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和管理,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

优势三:提供更佳养殖条件

大棚养殖淡水白鲳技术能够提供更佳的养殖条件,使养殖者能够根据特定需求进行精细化养殖管理。比如,通过调整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可以模拟自然昼夜交替,稳定鱼群的生物钟;通过控制水温,可以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提高饵料的利用率。

此外,大棚养殖淡水白鲳技术还能够调整饲料配方,提供更科学合理的饲料,满足鱼类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这样既可以提高鱼类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又能够避免因过度饲料造成的环境问题和资源浪费。

未来展望

大棚养殖淡水白鲳技术的出现,为水产养殖行业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它不仅有效提高了养殖效益,还减少了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的推广,相信大棚养殖淡水白鲳技术将在未来的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要实现大棚养殖淡水白鲳技术的良性发展,还需要政府、科研机构和养殖企业的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大对这一领域的支持和管理,推动科技创新和标准制定;科研机构应深入研究,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应用效果;养殖企业应加强技术培训和管理,确保技术的正确应用和运营。

总之,大棚养殖淡水白鲳技术是水产养殖行业的重要创新,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大棚养殖淡水白鲳技术将为水产养殖行业带来更加丰收的明天。

四、淡水白鲳和红鲳的区别?

答:没有区别。淡水白鲳和红鲳就是同一种鱼,只是叫法不同而已。所以淡水白鲳和红鲳没有区别。

淡水白鲳学名短盖巨脂鲤,原产南美亚马逊河,为热带和亚热带鱼类。淡水白鲳(以下简称淡水鲳)具有食性杂、生长快、个体大、病害少、易捕捞、肉厚剌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在扩大池塘养殖对象,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方面是一种有价值的鱼类,幼鱼阶段还可作观赏鱼。

五、淡水白鲳怎么做好吃,淡水白鲳的做法?

主料3人份

河鲳鱼1条

辅料

红尖椒1个,小葱1根

蒜1瓣,姜1小块

生抽15毫升,老抽5毫升

料酒15毫升,淀粉10克

白糖5克,色拉油适量

食盐适量

1

鲳鱼去内脏后用水冲洗干净,在鱼的身上两侧斜划两三刀,加入盐,料酒5ml、姜片腌制片刻

2

大蒜切片、辣椒切圈、小葱切碎

3

将鲳鱼两面拍上少许干淀粉备用

4

炒锅烧热,用姜块擦拭锅底,放入少许油烧热,将鲳鱼放入锅中,用小火煎至两面金黄色后,盛出沥油

5

锅留少许底油,爆香葱、姜、蒜片,下鲳鱼、加入生抽、老抽、料酒、白糖,再加入适量清水(水与鲳鱼持平)

6

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至汤汁浓稠,将鲳鱼盛出盘中,剩余的汤汁用水淀粉勾芡淋在鲳鱼身上,最后撒上香葱即可

六、淡水白鲳的做法?

1

食材: 白鲳鱼1条、料酒2勺、姜丝适量、胡椒粉少许、盐适量...

2

将鱼腹中的内脏 鱼鳃清理干净,撕去腹壁的黑色黏膜,这样可以少去很多腥味。

3

清洗好的鲳鱼化几刀,放姜丝、两勺料酒去腥。

4

水开上锅蒸6-7分钟小鲳鱼就熟啦,撒上葱丝热油爆香。

5

锅中放入一勺盐、三勺蒸鱼豉油、少许清水烧开淋到盘中,即可开吃。

七、为什么淡水鲳难吃?

答案是;淡水鲳好吃。淡水鲳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这种鱼肉厚而少刺,肉质细嫩,味道鲜美,500克左右味道最好。它还含有比其他动物食品低得多的胆固醇。

淡水鲳鱼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因此对水温的要求较高。其最适水温在30以上。水温低于20,会觉得难受。水温低于10时,是淡水鲳鱼死亡的临界温度。所以淡水鲳鱼只适合在中国南方养殖,北方一定要在温室里养。

八、淡水白鲳怎么过冬?

一、清塘

放养白鲳苗种越冬的池塘一般要求2亩,水深在2米以上,以保证水温稳定,放苗前必须先进行清塘处理,以杀死池中的有害生物,一般应以生石灰200-250斤/亩进行清塘,同时泼洒杀虫灵30毫升/亩,以杀死病虫体, 一周后即可放入苗种。

二、投饲

越冬前10-11月份, 白鲳苗种放入越冬池前需强化投饲,以增强体质,提高其抗病能力,一般以投喂高能饲料,如麦夫皮、豆饼等,每日可按鱼体重的5%进行投饲。

三、放养量

放入越冬池的苗种密度一般掌握在3万尾/亩左右,以防密度过大,水质容易发生恶化,同时每亩可投放500 尾左右罗非鱼苗。

九、淡水红鲳好吃吗?

料:鲳鱼1条、豆豉1大勺、姜少许、葱两棵、辣椒1棵 调味料:老抽1大勺、酒1大勺、香油2大勺 做法:

1、将鲳鱼去腮与内脏,两面切三刀,姜切成末,葱切成段,辣椒切成圆片。

2、将老抽、酒与葱、姜、辣椒、豆豉搅拌后,均匀抹在鲳鱼的两面,腌十分钟左右。

3、把鱼放入蒸盘中,腌料放在鱼身上,上锅用大火蒸十分钟。

4、将2大勺香油加热后,浇在蒸好的鱼上即可。 柠檬鱼 材 料: 鲳鱼700克。黄油60克,精盐一中匙,胡椒粉一小匙,水、香菜、柠檬汁各一大匙,柠檬一个。

做 法:

①将柠檬汁、碎香菜、黄油搅匀。

②鲳鱼洗净抹干水,将精盐、胡椒粉、黄油混合物抹匀鱼身。

③把鱼放入盘内,加水后,中高火6分钟,取出后可用柠檬片装饰。 烟熏鲳鱼 材料】 鲳鱼1条、葱3根、姜2片 【调味料】 (a)盐1/2茶匙、酒1/2茶匙 (b)糖1大匙、开水2大匙 (c)香油少许 【做法】

1. 鲳鱼处理乾净,在鱼身上斜划3刀,用调味料a涂抹均匀,放入蒸笼蒸熟取出。

2. 在铁锅内铺一层锡箔纸,把拌匀好的熏料放在锡箔纸上,再放上铁架,排上葱、姜、鲳鱼后盖上锅盖,先以中火将锅烧热,待冒出白烟时调成小火。

3. 将调味料b淋在鱼身上,抹上调味料c,置於盘中即可。 【料理通】 鱼身要划斜刀,蒸熟的鱼才不会见骨,以免影响美观。烟熏后鱼会有些苦,可以淋上糖水或蜂蜜增加美味。 一.烟鲳鱼 【所属菜系】 沪菜 【特点】 肉质嫩,味咸鲜,烟香浓郁。 【原料】 鲳鱼,葱花,姜片,曲酒,酱油,精盐,白糖,味精,饴糖,色拉酱,湿红茶叶,赤砂糖,熟花生油。 【制作过程】 将鲳鱼刮鳞,去鳃,去内脏洗净,用斜刀片成三段放在汤盘里,加葱花,姜片,曲酒,白糖,酱油,饴糖,味精,精盐,浸债九十分钟;用铁丝网架一只在网上抹熟花生油,然后将浸过汁的鱼平放在铁丝网上,放进烤箱烤十分钟左右,再在炉里加茶叶与赤砂糖,关上炉门任其燃烧冒出浓烟,使鲳鱼在炉内边受热边烟熏,约六分钟后,鱼表面呈红棕色,鱼块已熟取出,用油刷涂上熟花生油拼摆成整鱼装盘,盘子两边放色拉酱,供蘸食。 二.党参鲳鱼汤 配方:党参20克 当归10克 熟地15克 淮山药25克 鲳鱼500克 葱20克 姜15克 绍酒20克 盐5克 胡椒粉5克 制作:

1.将鲳鱼去鳞及内脏,洗净;党参切片,当归切段,熟地切片,淮山切片;葱切段,姜切片。

2.将炒勺置中火上,加素油50克,烧热至六成熟时,加入清汤1500毫升。放入以上药物及路鱼、葱、姜、绍酒、盐,煮20分钟即成。

食法:每日2次,食鱼喝汤。

功效:滋阴养血,健脾固肾。 三.咖喱鲳鱼 材料:油咖喱、鲳鱼、元葱、葱花、蒜末、酱油、盐、胡椒粉、味精。

做法:将油咖喱拌匀涂抹在清理过的鲳鱼身上,放酱油、盐腌制2个小时以上,切葱花、蒜末一小碗待用。 上锅淋油爆炒葱、蒜末后,放入鲳鱼、腌汁翻炒,鱼熟后放元葱少许,撒胡椒粉、味精起锅。

四.白煮鲳鱼 主菜:白鲳鱼; 配菜:香菜、青红尖椒、葱、姜、蒜;

作料:生抽、油、盐、味精、糖、胡椒粉。 做法:1、白鲳鱼清理干净,凉干; 2、配菜洗净切段备用; 3、起小油锅炸香姜葱蒜,下香菜,再将白鲳鱼平铺在配菜上面,加水没过鱼身,盖盖煮; 4、隔一会儿,将鱼翻身,再煮; 5、到鱼肉发白将熟,加作料调味; 6、入味后起锅装碟。 菜名:干烧鲳鱼 主料:鲳鱼 辅料:葱、姜、大蒜头、肉糜 调料:油、料酒、老抽、酒酿、糖、辣酱、水淀粉、生粉 操作: 1、将鱼洗净,在鱼两侧每隔2厘米剞斜直刀口,葱、蒜、姜切末; 2、将鱼用酱油腌渍一下,沾上少许生粉,锅内加油烧至八成热,将鱼投入油中炸成金黄色,捞出控净油; 3、锅内加油,下葱、姜、蒜末煸炒,放入肉糜煸炒,加辣酱,炒至出红油,放入酒酿、老抽、糖和水烧开,放入鲳鱼,用小火焖8分钟,将鲳鱼取出放入盘中,锅内的汁水开大火收汁,倒入水淀粉勾芡,撒入大量葱花,淋上油,浇在鲳鱼上面,旁边围上熟的面条即可。 主料 鲳鱼1条(约500克)。 配料 肥猪肉25克,冬笋25克,榨菜20克,干红辣椒2个,葱姜蒜共25克。 调料 花生油1000克(约耗50克),白油25克,辣椒油20克,白糖100克,精盐3克,味精2克,料酒25克,清汤500克。 烹饪工艺: 1.将鲳鱼去腮,开膛取出五脏,用清水冲洗干净,在鱼身上每隔2厘米打上象眼花刀。把猪肉、冬笋、榨菜、干辣椒均切成0.6厘米大小的丁,葱蒜切成玉米粒大小的丁姜切成小指甲片。 2.炒勺内放入花生油,用旺火烧至九成热时,将鱼抹上少许酱油下入油锅内,炸至鱼呈红色时捞出。 3.炒勺内放入少许花生油,加入白糖25克,炒至糖呈深红色时烹入清汤。另取一勺放入白油,加入猪肉、辣椒、葱姜蒜、冬笋榨菜煸炒后,倒入汤汁中,再下入炸过的鲳鱼,加入精盐、白糖、料酒,盖上盖移至小火上烧至汤至将尽,鱼两面已烧透入味时,移至旺火上,加入味精,淋上辣椒油大翻勺装盘即成。 风味特点: 色泽红亮,鱼肉鲜嫩,甜咸香辣

十、淡水白鲳家常做法?

主料

淡水鲳鱼一条

辅料

酱油适量,料酒适量,白胡椒适量,干辣椒两个,小米辣两个,香菜一棵,花生油适量,小香葱两根,姜一小块,蒜半颗,蚝油适量,生抽适量,白砂糖适量,盐适量

1

新鲜大鲳鱼一只,处理掉鱼的内脏和两腮,冲洗干净。

2

用刀在鱼身上划出菱形格,两面都要划噢,一会儿好入味儿。

3

摸上白胡椒,少量盐和料酒腌制二十分钟。

4

腌制鱼的间隙准备好辅料。

5

鱼腌好后,用厨房纸小心地把鱼身上的水分尽量擦干,煎的时候就不会把油炸出来。

6

锅烧热,倒入油,油温六成热,放入鱼,煎至两面金黄。(也可以在鱼身上抹上一层淀粉,我这次没有弄)

7

煎至金黄后把鱼捞出,趁锅底的油把葱姜蒜干辣椒下入爆香,倒入酱油和热水,酱汁煮开后,再把鱼放进去炖,中火,两面各炖五分钟。

8

出锅前加入水淀粉,汤汁变稠,把鱼捞出,再把汤汁浇在鱼身上,葱花,小米辣切碎,洒在鱼身上,再放两根香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