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披头散发有助气血畅通吗?

一、春季披头散发有助气血畅通吗?

中医理论中有春季是生发的季节,是发散的季节,这样的季节养生要放松,专家还介绍说春季经常披头散发是有助气血畅通的,另外精神方面、运动方面、生活保健方面也可以适当的做好保养。

气血通畅是保证正常生理活动的基础,而一旦这个运行系统的哪个环节出现紊乱和障碍,就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女性容易出现月经不调,期、量、色、质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如果这种情况继续恶化,就会影响到全身机能,如脸上皱纹增多,色素沉淀会出现黄褐斑,继而脸色暗黄,失去弹性和光泽;反映在肝胆经上就会出现乳腺增生、结节、胸闷,甚至性欲减退,阴道分泌物增多,色黄味臭等等。

调畅精神

①保持平静的心态。避免情绪的激烈变化。不要出现大怒、大喜、大悲的现象。

②保持乐观的情绪,事情都要向好的方向看。

③宣泄是排除不良情绪的良药。

运动

运动能使气血通畅,血液流通。因此,运动是使气血流动起来的最好方法,散步、健身、游泳等都是运动的好方法。

①运动贵在坚持。散步是现代人繁忙的工作之余最佳的运动方法之一。推荐一种快走健身法,方法简单,健身效果良好:选择一个圆形的场地,先朝前快步走3圈,再倒退着走3圈,体力好的人可多走几圈。

②华佗发明的的“五禽戏”就是通过改善人体气血的变化进行强身健体的。

泡脚:

坚持睡觉前泡脚。泡脚水要没于踝骨,水要温热不要烫,时间保持半小时。有条件可以加红花等数味中药,尽量做到心无杂念最好。

披头散发:

春季养阳着重养护头部,而头部养生不能忽视头发。除了日常洗护之外,要抽空到户外散步,舒活筋骨,最好“披头散发”。特别是女性,不要把头发扎得紧紧的,不妨松开来,使得情志舒展、气血畅通,让整个人充满生机,和春天的气息相呼应。头发扎得过紧,不仅会影响头发生长,还会诱发头痛、影响心情。

披发散步的同时,不妨做做头部的按摩,即用手指梳头,刺激头部的众多穴位和反射区,有助于疏通血脉、调节大脑功能,对偏头痛、疲倦、失眠等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如能长期坚持,还能延缓衰老。

二、春季味苦吃什么食物好

所谓头痛咽干为肝火,心烦失眠为心火,大便秘结为胃火,干咳无痰为肺火。 春主升发,可这乍暖还寒、天干物燥的气候,一不注意,生发过头儿就容易“引火上身”。 因此,多赢商城提醒大家,早春也要注意降火润燥哦。

降火第一果:草莓

早春第一果,首推当属草莓,尤其是对于肝火旺盛的人来说,草莓既能养肝,又是去肝火的高手。从中医角度讲,草莓性凉、偏酸甜,能养肝护肝,又因红色入心,可去心火。

此外草莓是典型的浆果,维生素c的含量丰富,有助于人体吸收铁质,使细胞获得滋养;其含有的天然的抗炎成分可以减少自由基的产生数量,以保持脑细胞的活跃。在这个春困的季节,还能帮助提神醒脑。

不过,草莓性凉,不要一次吃太多,尤其是脾胃虚寒、容易腹泻、胃酸过多的人更要控制量。

降火第一菜:白菜

春天气躁,呼吸道系统疾病尤其高发,很多都是肺热惹的祸。降肺火的首推菜,白菜当属第一。别看它是冬天的主打菜,初春照样扮演降火清热的重要角色。“我常这样做,将白菜和百合、再加上点山药一起炒,口感很好。这些都是白色食物,白色入肺,因此清肺火、止咳的效果比较好。”杨力说。大白菜味甘性平,可除烦解渴、清热解毒,对一些肺热咳嗽、便秘者是非常有效的。

另外,东方医院亚健康科副主任医师葛辛建议也可多吃芽菜,豆芽菜、枸杞芽及过阵子上市的香椿芽儿等,芽菜大多性平、能清热解毒。同时,由于其生长时有一种“钻”的劲头,常吃能帮助升发阳气,预防上火。

降火第一粥:荞麦粥

因饮食或作息不规律导致胃火上涨,可以说是每个季节都易发生的事,春季也不例外。而降胃火,“喝清淡的荞麦粥,是不错的应对之道。”杨力说,荞麦味苦、性甘,去火效果特别好。而且荞麦中的某些黄酮成分还具有抗菌、消炎、止咳、平喘、祛痰的作用。因此,荞麦还有“消炎粮食”的美称。

做粥时,最好搭配点其他的食材,如肉丝、黄瓜等,能避免荞麦的粗糙口感。

降火第一肉:鸭肉

肉多而生火多痰,很多人因此顾忌而不敢多吃肉。其实,春季吃肉,不妨多选鸭肉。中医学认为鸭肉性寒,除可大补虚劳外,还可消毒热、利小便,这是多数温热性肉禽类所少见的。因此,吃鸭肉既能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又清凉不上火。但需要注意的是,最好不要用整只鸭子炖来吃,而是用几块鸭肉搭配春笋来炖。春笋性凉能去火,也有升发阳气的作用。而且,和鸭肉一起炖,还可以去鸭肉的腥味儿。

三、经络养生的好处:行血气、处百病

说道养生文化这可是一门涉及到了多门学科的的综合科学,其实小编认为养生不是只有中老年人的权利同样年轻的你也需要注意。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要等到了身体开始出现下坡的时候才临时抱佛脚,养生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滋养调理,同样也是内心的一种修养。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养生文化中经络养生的好处,小编由心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中医上说,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经络学也是人体针灸和按摩的基础,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源于远古,服务当今。在两千多年的医学长河中,一直为保障中华民族的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黄帝内经》载:“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而经脉则“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并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的特点,故针灸“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亚健康状况的人群越来越多,健康养生越来越受人们重视。经络养生作为健康绿色的养生方式,主张经络调理,健康自愈。经络贯穿于体内的各个部位,构成一个遍及满身的纵深收集,可见经络养生的好处是不可小觑的。由此可见,经络理论对指导中医各科实践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经络养生是在经络理论基础上,通过人类生命规律,寻找增强生命活力,预防疾病的方法,同时探索衰老的机理以及益寿延年的原则。经络养生可以削减无害物质在体内积累和停顿的时间,为人体各构造器官的细胞供给精良的留存环境。通过疏通经络,可使体内气血通顺,促成各类养分物质和能量的流畅,促进新陈代谢,加快血液循环,进而起到濡养脏腑、加速推陈出新速率的感化。

通过人体十四经络的调理,掌握人体的自然规律,从而达到人体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十四经络是人体做重要的经络,对人体的好处不可小觑,通过对十四经络的疏通和调理,可以疏散、排出体内风、寒、湿、署、燥、毒素,从而达到百脉通,除百病的功效。

那么有人会问了经络是什么,存在于人体何处?经络有哪些作用,是通过什么途径实现的?其实这些问题既是中外科学家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老百姓非常想了解的奥秘。至今,尽管有关经络的研究已取得相当的成果,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无论是实验研究,还是假说论证,就其总体来说,仍处于百家争鸣的科学数据和理论学说的形成、积累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