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如何保养身体

一、产后如何保养身体

[孕妇食谱]产后补身汤

药材

当归、熟地各18克、党参、炒白术各15克、川芎5克

材料

乳鸽1只、姜片若干、米酒适量、盐少许

方法

1、药材稍冲洗、加水9杯以大火煮开、改以小火煮至汤汁剩约3杯时,去渣,药汤备用。

2、乳鸽去内脏洗净,入开水中煮5分钟后,取出洗净备用。

3、锅内入乳鸽,加姜片,酒及药汤,入锅蒸至肉熟烂(约2小时),捞去姜片,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

气血双补,对妇女产后贫血、头晕、身痛、手脚麻木效果良好。

二、贫血吃什么食物?

常见的补血食品有黑豆、发菜、胡萝卜、面筋、菠菜、金针菜、龙眼肉等,补血饮食有炒猪肝、猪肝红枣羹、姜枣红糖水、山楂桂枝红糖汤、姜汁薏苡仁粥、黑木耳红枣饮料等。

1、红枣煲水,水开后放红塘,煮一下,最后放鸡蛋就好了,
2、黑木耳+冰糖,蒸着吃,很补血的

乌骨鸡

赤豆,带皮的花生米,黑木耳,红枣一起烧汤

铁是造血的主要原料之一,补血首先就要补铁。补血先要从食补开始,选择含铁丰富,铁吸收率高的食物: 单位:毫克/100克食物
食品 铁
小米 4.7
大米 0.7~1.8
芹菜 8.5

油菜 3.4
菠菜 2.5
黄豆 11.0
菜花 1.8

白萝卜 1.9
胡萝卜 1.9
海带 158.0
紫菜 32.0
黑木耳 185.0
香菇 23.0
蛋黄 7.0
蚕豆 7.0
瘦猪肉 2.4
牛肉 3.2
羊肉 3.0
猪肝 25.0
鸡肉 1.5
牛乳 0.1
一般来说动物性食品铁吸收率较高,大约20%左右,植物性食物吸收率低,约在10%以下。鸡蛋中的铁吸收率低,所以不能满足于吃鸡蛋。大豆中的铁吸收率高,可适量食用。

冬 天

冬天之时,血液循环常受阻,平时菜单须要通气之素菜。

早晨菜单

1、 花生油炒木耳。此菜可通气、清血、通血。

做法:花生油下锅,待热时放下姜片炒,二分钟左右放下木耳,加些盐和味素(味精)。

2、 花生油炒菠菜,此菜用在早晨可补血。

中午莱单

1、 胡萝卜、花生仁用花生油炒,此菜可补脑。

2、 豌豆、冬粉、豆腐煮汤,此菜可通气、补血。

晚餐莱单

1、 莴菜(莴笋)用花生油炒。

2、 胡萝卜、白萝卜、木耳、香菜加些麻油(香油)煮汤。此菜可通气、清血。

另外以下蔬菜也能起到补血的作用

金针菜铁质含量丰富,还有维生素A、B1、C和蛋白质、脂肪及秋水仙碱等营养素。

龙眼肉又称桂圆肉,铁质丰富且含有维生素A、B及葡萄糖、蔗糖等,产后妇女吃龙眼汤、龙眼胶、龙眼酒之类也是很好的补血食物。

咸萝卜干萝卜干所含的维生素B极为丰富,铁质含量很高。

黑豆黑豆又称乌豆,可以生血、乌发,产后也可用乌豆煮汤。

发菜色黑,内含铁质,所以能补血,妇女产后也可用发菜煮汤做菜,作为补血之用。

胡萝卜即红萝卜,含有维生素B、C,且含有一种特别的营养素胡萝卜素,对补血极有益,所以胡萝卜煮汤是很好的补血汤饮。

菠菜含铁质、胡萝卜素极为丰富,所以菠菜可以算是补血蔬菜中的重要食物。

其他含有铁质的食物,在果类中以葡萄干、李子干、杏子干、桃子干为最多。
患有贫血的人,会出现皮肤粘膜苍白、头晕、眼花、耳鸣、乏力、心慌、气促等症状
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后果会很严重
含铁丰富的食物主要包括肝脏、肾脏、心脏、胃肠和海带、紫菜、黄豆、菠菜、芹菜、油菜、番茄、杏、枣、橘子等均含有丰富的铁质,民间也常用桂圆肉、大枣、花生内衣作为补血食品。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只有二价铁离子才能被人体吸收。在酸性环境下,三价铁易转变为易溶于水的二价铁,如果老年人体内缺乏胃酸,铁的吸收便会受到阻碍。所以,为了促进铁质的吸收,还应吃一些酸性的食物,如西红柿、酸枣、酸黄瓜、酸菜等。
维生素C也可促进铁质的吸收和利用。因此,可多进食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B族维生素(维生素B12、叶酸)是红细胞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物质,动物肝脏和瘦肉中含量较多,绿叶蔬菜等也含有叶酸,可多食用。
蛋白质是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贫血病人应多食用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牛奶、鱼类、蛋类、黄豆及豆制品等。
患贫血的病人往往食欲不佳或消化不良,因此,要特别注意饮食的色、香、味、以促进患者的食欲。事实上,美味的菜肴,对胃酸分泌也有促进作用。

三、生完bb后身体比以前差了,怎样进行调理?

经过10个月的焦急等待、分娩时的痛苦煎熬,产后往往会元气大伤,亟需要充分的休息与适度的调养,方能恢复体力。然而,大多数的产妇难免担心,在各式补品的“滋养”下,身材会像发酵的面团一样,胖得一发不可收拾,因此,有人便刻意减肥,以期迅速回复产前的窈窕,结果身体在生产时所流失的大量养分,未能在产后补充回来,不仅严重危害到自己的健康,甚,至影响婴儿的哺养和生长发育,所以,千万不可因为爱美,而导致终身遗憾!

适当的饮食调补,不仅可以改善体质,更能滋补养生,而丰富的乳汁亦能哺育出健康的宝宝,所以,聪明的妈妈不可不注意饮食营养。

少量多餐

孕妇生产后,身体十分虚弱,食欲也不佳,因此,建议采取餐次增加、分量减少的方式,以减轻肠胃负担,同时也有利于营养的吸收。

饮食清淡

产后初期的饮食应以清淡、稀薄为宜。所谓清淡,并非指完全不放盐等调味料,而是视产妇身体状况而定,例如:产妇若有水肿现象,便应减少盐及调味酱油的摄取量一至于葱、姜、蒜、辣椒等辛辣物,若摄取得宜,则有利于血液循环,可将生产时残留在体内的淤血排出,同时又能增进食欲,故毋须过于限制。

补充水分

由于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流失大量水分和血液,因此水分的补充十分重要。利用薄粥、鲜美的汤汁,给予产妇充分的营养与水分,不仅可以促进母体的康复,又能增加乳汁的分泌量。

均衡营养

产后身体是否能够回复往日的健康与窈窕,就看饮食是否均衡了。

一般人坐月子除了麻油鸡,还是麻油鸡,吃得产妇胃口尽失,闻鸡色变。事实上,除了摄取适宜的肉类之外,还要搭配蛋、海鲜和蔬菜。

蛋除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外,还含有维生素A、D、E,和磷、铁、钙;至于鱼虾等海鲜,不仅热能低,所含的蛋白质品质又较一般肉类为优,是产后绝佳的营养来源。

蔬果的好处则是在于它含有多种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是肉类所不及的,产妇不妨多吃,而其所富含的纤维素亦可帮助胃肠蠕动,使排便顺畅。

饮食适量且均衡,不仅可以为健康加分,更可为身材加分。药膳调理“补”在中国人的饮食观念里,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一般认为“药补不如食补”。而将中药与食物结合,所研究出来的“药膳”,不但可以改善体质,更具有滋补养生之效,甚而兼具色香味美,可谓“食中极致”了。

“药膳”在传统的坐月子习俗中,也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利用中药的药效,让产妇的筋脉气血得到最适当的调养,甚至能将已患很久的顽疾慢慢调理好,所以,千万不要小看了这项流传数千年的古老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