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慢性乙肝,血压又高,如服用盖力的深海鱼油有副作用吗?或者对身体有什么好处?(问懂的人)
鱼油的主要成份是:甘油三脂、磷甘油醚、类脂、脂溶性维生素,以及蛋白质降解物等。
鱼油的主要有效成分叫Omega-3,一种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它是人体血管的清道夫,还能预防动脉硬化、中风和心脏病。鱼油是高血压、冠心病、脑中风、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癌症等疾病患者为首选保健品。鱼油也有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作用,
深海鱼油的作用
深海鱼油的作用是由它的主要成分决定的。深海鱼油的主要成分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即俗称的“好脂肪”,与坚果中所含“好脂肪”同属不饱和脂肪酸;而我们平时说的动物油脂等容易引起高血脂、心脏病的油类成分则主要为饱和脂肪酸,俗称“坏脂肪”。另外,深海鱼油胶囊与其他油类不同的还包括含有高量的EPA和DHA成分。
研究认为,深海鱼油中的Ω-3多不饱和脂肪被认可为具有降低胆固醇的功效,因此深海鱼油胶囊有极佳的保健价值。
深海鱼油的作用价值还体现在高量的EPA和DHA含量中。深海鱼油含有的EPA和DHA同属于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人自身无法合成但又必须的重要成分。深海鱼油胶囊中的EPA俗名血管清道夫,可降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从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通过对血管和心脏的保护还有降血压的作用;DHA俗名“脑黄金”,主要存在于人的大脑,有活化脑细胞、增强记忆力、延缓大脑衰老、增强脑神经灵敏性和信息传达速度的作用。
深海鱼油并不是普通油类,因其更高含量的有益物质,深海鱼油的作用和保健价值远非其他油类可比。适量服用深海鱼油胶囊对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病人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二、维生素E和维生C在什么时间段吃?效果更好。
可以的多种维生素一起服用,效果更好,但是要注意用量,不然会适得其反。 维生素E与维生素B一起服用,维生素E的抗氧化的作用,将会得到强化。因此,服用维生素E,最好能与含维生素C与维生素B一起服用。这是一种值得介绍的方法,有益于人体健康。 维生素C作用:连接骨骼、牙齿、结缔组织结构;对毛细血管壁的各个细胞间有粘合功能;增加抗体,增强抵抗力;促进红细胞成熟。每日提供维生素C--从出生至12岁依年龄不同为30~50mg,少年、成年、老年皆为60mg,孕妇80mg,乳母100mg。维生素E作用:维持正常的生殖能力和肌肉正常代谢;维持中枢神经和血管系统的完整。每日提供维生素E--儿童为3~8mg,少年与成年人为10mg,孕妇、乳母与老人为12mg。作为保健,每天服一片维生素c和一粒维生素e,对身体是有补益的。如果是维生素缺乏,该补多少,应遵循医嘱。
维生素c片 1、合成Collagen(胶原蛋白)-以形成软骨、骨质、牙釉质及血管上皮的重要基质。 2、促进脯胺酸转变为氢脯胺酸之反应,而氢脯胺酸为构成胶原重要成分之一,因此维生素C可促进胶原之生成。 3、维持结缔组织之正常-因为胶原是构成结缔组织之细胞间质。 4、参加体内氧化还原反应-维生素C可参加酪胺酸及某些物质的氧化反应。 5、制造肾上腺类固醇激素。 6、增进伤口愈合及增加对受伤及感染等压力的感受力。 7、在受感染、发热时,此维生素之损失亦随之增加,故其对刺激之反应扮演重要角色。 8、解毒作用; 9、改善心肌功能,减低毛细血管脆性,增加机体抵抗力; 10、对抗游离基,有助于防癌,降低胆固醇,防止坏血病。 维生素E 维生素E的作用,有十多种对身体有益的功效.可减少维生素A及多元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控制细胞氧化、促进伤口的愈合、抑制皮肤晒伤反应,癌症之产生美容养颜、延缓衰老、防癌、抗癌、改善性功能等. 增强循环系统、氧化纤维。 预防不饱和脂肪酸、性荷尔蒙及脂肪溶性维他命被破坏。 有助防止皮肤因灼伤或发炎而引起之疤痕纤维。 一般来说,维生素E及维生素C若能合并使用,二者可相辅相成,增强其作用促进吸收
三、肾结石有什么症状?得了肾结石需要注意什么?
您好!结石的形成,主要原因就是饮食。它是由饮食中可形成结石的有关成分摄入过多引起的。再细一点解释是:
草酸积存过多。体内草酸的大量积存,是导致肾尿结石的因素之一。如菠菜、豆类、葡萄、可可、茶叶、桔子、番茄、土豆、李子、竹笋等这些人们普遍爱吃的东西,正是含草酸较高的食物。医生通过研究发现:200克菠菜中,含草酸725.6毫克,如果一人一次将200克菠菜全部吃掉,食后8小时,检查尿中草酸排泄量为20-25毫克,相当于正常人24小时排出的草酸平均总量。
嘌呤代谢失常。动物内脏、海产食品、花生、豆角、菠菜等,均含有较多的嘌呤成分。嘌呤进入体内后,要进行新陈代谢,它代谢的最终产物是尿酸。尿酸可促使尿中草酸盐沉淀。如果,一次过多地食用了含嘌呤丰富的食物,嘌呤的代谢又失常,草酸盐便在尿中沉积而形成尿结石。
脂肪摄取太多。各种动物的肉类,尤其是肥猪肉,都是脂肪多的食品。多吃了体内脂肪必然增高,脂肪会减少肠道中可结合的钙,因而引起对草酸盐的吸收增多,如果一旦出现排泄功能故障,如出汗多、喝水少,尿量少,肾结石很可能就在这种情况下形成。所以,医生们常讲,为了预防得结石病,热天要多喝点水,吃了油水多的食物时,也要多喝点水,以促进排尿畅通,稀释尿液成分,就减少了得结石的危险。
糖分增高。糖是人体的重要养分,要经常适量增补,但一下子增加太多,尤其是乳糖,也会使结石形成创造条件。专家们发现:不论正常人或结石病人,在食用100克蔗糖后,过2小时去检查他们的尿,发现尿中的钙和草酸浓度均上升,若是服用乳糖,它更能促进钙的吸收,更可能导致草酸钙在体内的积存而形成尿结石。
蛋白质过量。对肾结石成分进行化验分析,发现结石中的草酸钙占87.5%。这么大比重的草酸钙的来源就是因为蛋白质里除含有草酸的原料——甘氨酸、羟脯氨酸之外,蛋白质还能促进肠道功能对钙的吸收。如果经常过量食用高蛋白质的食物,便使肾脏和尿中的钙、草酸、尿酸的成分普遍增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通过肾脏功能把多余的钙、草酸、尿酸排出体外,这样,得肾脏结石、输尿管结石症的条件就形成了。当今世界经济发达国家肾结石发病率增高的主要原因就是如此。
从以上几种易形成肾结石的因素来看,要预防肾结石病的发生,就必须改变只顾单求一种营养和追求营养过甚的观念。这就是说,在人类的日常饮食中,不能因为某种食物好吃、营养价值高,就一味地只顾去吃这种食物。必须注意食物的搭配,各种食物都适量进食,即使是检查出身体缺乏某种营养素需要某种食物来补充时,也不宜一次大量进食,因为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是有限的。消化、吸收不了的养分就要通过排泄器官排泄出去,这样也会增加泌尿系统的负担,即便不患肾结石病,也对健康不利。特别是当检查出确认是肾结石症时,在患病期间,要限制病人吃那些易促使结石形成的食物。
肾结石是尿石症的一种,多在炎热的夏天形成,因为夏天大量出汗,甚至体内脱水,使排尿减少,再加之夏季暴露于阳光下时间长,紫外线照射皮肤有助于体内维生素D和维生素A合成增多,维生素D和维生素A可促进小肠吸收钙离子,尿液中排泄钙增多,尿内结石物质易产生结晶核,从而形成结石。冬季天气寒冷,人的尿量增多,已形成的小结石被尿液冲刷,向下移动,此时引起肾绞痛症状。所以,肾结石常为“夏季形成冬季发病”。
人们的饮食品种是多样的,人体新陈代谢是复杂的,所以肾结石的成分也是多样的。常见结石按成分可分为五种:一草酸钙结石:最为常见,占肾结石的80%以上,在酸性或中性尿中形成,发病多为青壮年,以男性多见。二磷酸钙结石:占结石的6-9%,在碱性尿中形成,也以男性青壮年多发。三尿酸结石:占结石的6%,在酸性尿中形成,当尿PH值大于6.7时结石溶解,以男性多见。四磷酸镁胺结石:占结石的10%,在碱性尿中形成,尿PH值小于7.2时结石溶解,以女性多见。五胱氨酸结石:少见,约占结石的1-2%,在酸性尿中形成,尿PH值大于7.0时结石溶解。
大量饮水对所有成分尿石都有防治作用。在炎热的夏天,每日尿量少于1200毫升时,尿石生长的危险性显著增大。如能使每日饮水量在2000-4000毫升,这样可维持每日尿量在2000毫升以上。磁化水对防治草酸钙结石更有效,可将全日饮水量分别于晨起、餐间、睡前给予。清晨饮水量可达500-1000毫升。为了保持夜间尿量,睡前饮水500毫升,睡眠中起床排尿后再饮水300-500毫升,余下水分别于餐间饮服。大量饮水可促使小的结石排出,稀释尿液可防止尿石结晶形成,并能延缓结石增长速度。
1985年国外学者Vehlensieck认为,多饮水和饮食疗法可使2/3复发结石病人不再生新结石。下面介绍几种肾结石的饮食疗法。
⑴草酸钙结石:宜低钙及低草酸饮食。少食牛奶及乳制品、豆制品、肉类、动物内脏(如肝、心脏、肾、肠等),还有巧克力、浓茶、芝麻酱、蛋黄、香菇、菠菜、虾皮、萝卜、可可、芹菜、土豆等。近年来发现食物中纤维素可减少尿钙的形成,如麦麸食品中的麦麸面包、米糠也有同样作用,对复发性高钙尿结石有效,维生素B1、维生素B6缺乏使尿草酸增多,应增加富含此类维生素的食物,如谷物、干果、硬果等。
⑵磷酸钙结石及磷酸镁铵结石:其低钙饮食同草酸钙结石相同。在低磷食物中,宜少食肉类、鱼类及骨头汤。
⑶尿结石: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每日蛋白质的总摄入量应在48-80克(0.8-1.0克/公斤/日)之间。一般带叶的蔬菜每市斤约含10克蛋白质、瘦肉类每50克约含蛋白质10克、谷类每市斤含蛋白质35-60克。要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食量。蔬菜和水果含维生素B1及维生素C,它们在体内最后代谢产物是碱性的,尿酸在碱性尿内易于溶解,故有利于治疗。常规治疗:每隔1-2日用一次清凉饮食(生水果、果汁及生菜),至少每周1次清凉饮食。少食或忌用肉类、动物内脏、肉汤、肉汁、沙丁鱼、蟹、菠菜、浓茶、咖啡,烈性的香料及调味品也宜少用。
现实生活中很多疾病的发生和日常饮食是密切相关的,如果能做到起居有时,饮食有节,甚至大部分癌症也可能避免。现在就肾结石病这一顽症来提醒大家如何用饮食来预防,或使已经患了肾结石者,结石增大的速度减慢,甚至缩小、溶解而排出体外。
(一)多饮白开水 多饮水使尿液得到稀释,钙离子和草酸根的浓度就会降低,形成不了草酸钙结石。研究表明,增加50%的尿量,可使肾结石发病率下降86%。
(二)合理补钙,尤其饮食上补钙 肾结石患者往往“谈钙色变”,错误地认为肾结石的元凶是钙,其实不然,肾结石患者也需要补钙。目前医学界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解释,肾结石患者为什么要补钙。
第一是补充钙能与胃肠道中蔬菜含有的草酸结合成不溶性的草酸钙,随粪便排出体外,减少了部分被肠胃吸收和经肾脏排出体外的草酸,从而减少了形成肾结石的几率。
第二是日本学者提出的“酸碱平衡学说”。即血液呈酸性时,结石容易形成。呈碱性时,抑制结石形成。缺钙时血液偏酸性,合理补钙,血液偏碱,这样反而有利于抑制结石形成。
(三)限量摄入糖类 美国科学家最新一项研究结果表明,高糖食品的摄入,可以使患肾结石的机会增加,因此,要注意少吃甜食。
(四)少吃草酸盐含量高的食物 含草酸盐高的食物有番茄、菠菜、草莓、甜菜、巧克力等,过高的草酸盐摄入也是导致肾结石的主要原因之一。
(五)少吃豆制品 大豆食品含草酸盐和磷酸盐都高,能同肾脏中的钙融合,形成结石。
(六)睡前慎喝牛奶 睡眠不好的人,睡前喝杯牛奶有助于睡眠。但在睡眠后,尿量减少、浓缩,尿中各种有形物质增加。而饮牛奶后2~3小时,正是钙通过肾脏排泄的高峰。钙通过肾脏在短时间内骤然增多,容易形成结石。因此肾结石患者,睡前就不应喝含钙高的牛奶。
(七)勿过量服用鱼肝油 鱼肝油富含维生素D,有促进肠膜对钙磷吸收的功能,骤然增加尿液中钙磷的排泄,势必产生沉淀,容易形成结石。
(八)多食黑木耳 黑木耳中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能对各种结石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使结石剥脱、分化、溶解,排出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