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怎样搭配最科学?

食物怎样搭配最科学?

合理的搭配饮食

配制合理的饮食就是要选择多样化的食物,使所含营养素齐全,比例适当,以满足人体需要。

1.粗粮、细粮要搭配:粗细粮合理搭配混合食用可提高食物的风味,有助于各种营养成分的互补,还能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程度。

2.副食品种类要多样,荤素搭配:肉类、鱼、奶、蛋等食品富含优质蛋白质,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两者搭配能烹调制成品种繁多,味美口香的菜肴,不仅富于营养,又能增强食欲,有利于消化吸收。

3.主副食搭配:主食是指含碳水化合物为主的粮食作物食品。主食可以提供主要的热能及蛋白质,副食可以补充优质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等。

4.干稀饮食搭配:主食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干稀搭配,这样,一能增加饱感,二能有助于消化吸收。

5.要适应季节变化:夏季食物应清淡爽口,适当增加盐分和酸味食品,以提高食欲,补充因出汗而导致的盐分丢失。冬季饭菜可适当增加油脂含量,以增加热能 配制合理饮食的方法:

①根据具体情况(如性别、年龄、劳动强度),确定每日总热能及营养需要量。

②根据碳水化合物(占60%~70%)、脂肪(占20%~25%)、蛋白质(占10%~15%)所占一日总热能的比例,分别计算其需要量。

③确定每日需用的营养素后,根据食物所含的营养素计划每日膳食。

④根据经济及供应情况确定每日供给主食和副食的数量。

⑤最后计算出全部食物的各种营养素含量,并与供给标准相对照。若相差在±10%幅度内,即符合要求。

饮食应合理搭配

在社会物质比较丰富、科技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怎样吃得更科学或者说更有益于健康,是当前人们关注的话题。有人将当前人们在饮食方面的追求,概括为“吃杂”“吃粗”“吃野”和“吃素”四大特点。从营养学角度来看,还是应该将这四大特点结合,合理搭配,可能会更符合人们对各种营养的需求,对中老年人来说,合理搭配显得更重要。

粗细搭配

科学研究表明,不同种类的粮食及其加工品的合理搭配,可以提高其生理价值。粮食在经过加工后,往往会损失一些营养素,特别是膳食纤维、维生素和无机盐,而这些营养素也正是人体所需要或容易缺乏的。以精白粉为例,它的膳食纤维只有标准粉的1/3,而维生素B1只有标准粉的1/50;与红小豆相比二者少得更多。因此,老年人在主食选择上,应注意粗细搭配。至于什么样的比例最好,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资料,将来也不可能有,还是因人而异为好。不过,多吃杂粮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小米和红小豆中的膳食纤维比精白粉高8倍~10倍,B族维生素则要高出几十倍,这对于增强食欲,防止诸如便秘、脚气病、结膜炎和白内障等都是有益的。我国很多地方的“二米饭”(大米和小米 )、“金银卷(面粉和玉米面)”都是典型的粗细搭配的例子,是符合平衡膳食的要求的。

荤素搭配

动物油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较多,应与植物油搭配,尤应以植物油为主(植物油与动物油比例为1∶2)。动物脂肪可提供维生素A、维生素D和胆固醇,后者是体内合成皮质激素、性激素以及维生素D的原料。据最新的研究报道,胆固醇还有防癌作用。每天进食少量动物油应是有益无害的。又如,老年人容易缺钙,不妨经常用鲜鱼与豆腐一起烹调,前者含有较多的维生素D,后者含有丰富的钙,将两者合用,可使钙的吸收率提高20多倍;鲜鱼炖豆腐,味道鲜美又不油腻,尤其适合老年人;而黄豆烧排骨,其蛋白质的生理价值可提高二三倍。再如,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蔬菜与肉类的搭配,如黄瓜肉片、雪菜肉丝和土豆烧牛肉等,由肉类提供蛋白质和脂肪,由蔬菜提供维生素和无机盐,不但营养素搭配合理,而且色泽诱人,香气四溢,更使人食欲顿增。

酸碱搭配

我国劳动人民在与自然界的长期斗争中,留下了很丰富的饮食文化,有待于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去发掘、提高。比如,南方有些地区讲究把鳝鱼与藕合吃。原来鳝鱼含有粘蛋白和粘多糖,能促进蛋白质吸收和利用,它又含有比较丰富的完全蛋白质,属酸性食物;藕则含有丰富的天冬酰胺和酪氨酸等特殊氨基酸,以及维生素B12和维生素C,属碱性食物。这一酸一碱,加之两者所含营养素的互补,对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起着很好的作用。实际上,我国人民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烹调习惯,有很多是属于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搭配的。总的看来,动物性食物属酸性,而绿叶菜等植物性食物属碱性,这两类食物的搭配对人体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也是荤素搭配的优点所在。因此,一些西方的科学家极力推广中国的菜肴搭配和烹调方式。

参考资料:甘谷在线

如何科学健康地进行均衡饮食?

1、必须按时吃饭。有规律地进食,使得肠胃感到‘这个时候食物应该进来了吧!’。如果没有信心这样做,那么你可以让闹钟来提醒你一下。将吃饭的时间安排地科学合理,并长久保持这一习惯。只有肠胃健康,生活才会跟着健康起来。

2、禁止暴饮暴食!按时吃饭也是避免暴饮暴食最有效的方法。饿上几顿后吃饭,会使体内枯竭的营养素大量迅速地增加,很自然地体内也会囤积过多热量。同时,一下子吃大量的食物会撑大肠道,并且会因此使得大肠运动受阻,很容易得便秘或痢疾。如果想减肥,最好不要让肠胃紊乱或者上火。

3、一定要细嚼慢咽。吃饭的时候细嚼慢咽是最最基本的瘦身方法。脑下垂体直到饭后20分钟才会得到食物进入身体的情报。因此,只有慢慢地进食才可以避免暴饮暴食。

4、吃饭前后不宜喝水。一边吃饭一边喝水很容易发胖。就算用餐一个小时之前喝水也会稀释胃酸,从而降低消化功能。同时,用餐后2个小时之内饮用大量的水会导致血糖增高。其中除了人体活动必须的血糖之外,其余的血糖全部都会储藏于体内,然后慢慢转变成脂肪堆积下来。就算没有理论性的说明,我也有过这种经历。为了避免喝水,不要吃辣的或者咸的食物。

5、用餐后的休息方法也男女有别。根据医术记载,男子因显阳性,所以用餐完毕后坐下来休息会更加有助于消化。而女子显阴性,所以饭后可以散散步或者做一些轻度的运动会更加有助于消化。